古文朗读节奏练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

一、直击中考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

选材上,多选取课外文言语段,或截取其中几句,或另选一段文字。

题型上,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或选择正确的一项,或要求用“ / ”直接划分。

近三年中考文言文断句考题类型: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3.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B.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C.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D.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二、探究得法【探究一】1.有老妪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限3处)2.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限3处)方法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知识小卡片】⑴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⑵疑问代词——“谁”“孰”“何”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探究二】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限3处)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限9处)方法二: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

【知识小卡片】常考虚词:句首——夫其惟盖故但遂句尾——也矣耳乎哉焉耶【探究三】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限9处)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限6处)方法三:看对话,找标志,定句读【知识小卡片】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能破坏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

一、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读出停顿。

1、主谓短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应有停顿:(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辄乱(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士/不可以不弘毅(5)臣/不胜受恩感激(6)环滁/皆山也(7)门人弟子/填其室(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是/不可以已乎?(11)吾/谁与归(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5)绝巘/多生怪柏。

(16)将军/百战死(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8)臣/本布衣(1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动词和补语之间应有停顿:王之弊/甚矣3、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有停顿:(1)恐/托付不效(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

(4)问/今是何世(5)腰/白玉之环(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念/无与为乐者(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4、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在介宾短语前应有停顿:(1)受任/于败军之际(2)奉命/于危难之间(3)生/于忧患(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苟全性命/于乱世(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欲报之/于陛下也(9)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提前的状语,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间划停顿:(1)今/天下三分(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后置的状语,应在状语前有停顿:天下苦秦/久矣。

7、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1)其一/犬坐于前(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8、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分开:(1)其岸势/犬牙差互(2)邹忌修/八尺有余(3)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4)醉翁之意/不在酒(5)晋陶渊明/独爱菊(6)巴东三峡/巫峡长(7)潭中鱼/可百许头(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9、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1)人不知/而不愠(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奔殂(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欧阳苦读小古文正确停顿

欧阳苦读小古文正确停顿

欧阳苦读小古文正确停顿
欧阳苦读小古文正确停顿: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翻译】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

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初中语文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技巧I.文言文类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一狼/洞此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如: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定。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如: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测、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火线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斗折/蛇行。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拍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拍。

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如:1、故交/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II.古诗词类七言诗句一般按“2、2、2、1”或“2、2、1、2”的音节划分。

如: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总之,能否准确地给古诗文划分朗读节拍,要害在于对句意及条理布局的理解。

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古诗文就会变得好读好记好理解了。

古诗文朗读节拍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要领: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交具鸡黍。

剖析:按"二一二"的节拍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交╱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拍形式划分为:故交╱具鸡黍。

蜀鄙二僧正确朗读节奏

蜀鄙二僧正确朗读节奏

蜀鄙二僧正确朗读节奏正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拓展资料:划分古诗文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意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

我们在读古诗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或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懂句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

这样,就能基本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

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这样也能把握古诗文句子的自然停顿。

一、主谓之间要停顿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中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针对练习

中考语文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针对练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虚词断句法
句首: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且夫、 嗟夫、嗟乎、呜呼 句首时间词: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 句尾:也、矣、焉、耳、耶(邪)、与(欤)、哉、夫 疑问词:何、胡、安、曷、奚、曷、孰、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关联词:向使、苟、故、况、已而、岂非、岂、虽、虽然、纵、纵使、假使、 是故、则、然则、或、而况、已而、于是、岂、岂非 (句首语气词、时间词、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关联词、疑问词之前断开)
3.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 故 / 自号曰醉翁也。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遂 / 率 / 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 /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也。 以是 / 人 / 多以书假余。 乃 / 重修岳阳楼。
4.“古二今一”原则,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
D.吾/谁与归
“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 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 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五、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1.偏正短语。 如: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得道者 / 多助。
2.介宾短语。 如:不足 / 为外人道也。 3.固定结构。 如:其 / 如土石何?(“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 “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4.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作用“之”的前后不能停顿。
针对练习
例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B )

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和练习(含答案)

专题:断句(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方法指导】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分类示例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示例:(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

3.“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

4.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部编七年级语文精讲精练——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

部编七年级语文精讲精练——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

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知识点】古文阅读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

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其目的就是考察学生是否读懂了语句,理清了句子的结构。

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选择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二、用“/”给句子断句。

掌握划分朗读节奏这一技巧,帮助我们在文言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本。

【解题思路】划分朗读节奏主要把握以下五个原则:一、根据语法结构确定。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

如“屠/大窘”,“屠”是主语,“大窘”是谓语。

二、句首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之后要停顿。

如“至”“若”“夫”“盖”“然”“则”“然则”“岂”等发语词和“且”“虽”“因”“故”“由是”等关联词后面一般也要停顿。

三、句中“而”字前后停顿,句中“也”字后停顿。

要切记:“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则在“而”前停顿。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四、文言文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

如“其一/犬坐于前”中,“其一”是指“其中一只(狼)”,“犬坐”是像狗一样坐着,这里的“犬”是名词作状语。

另外,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地名等要了解清楚,不可读错。

【典型例题】(2016年度建邺一模)养生记道(节选)[清] 沈复洁一室,开南牖①,八窗通明。

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

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②旁设小几一。

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

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

晨入园林,种植蔬果,刈草,灌花,莳③药。

归来入室,闭目定神。

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

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

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

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④礼节。

小饮勿醉,陶然而已。

诚然如是,亦堪乐志。

[注释]①牖:窗户。

②楚楚:整齐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朗读节奏练习
一、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
者说》)
1、
D
2、
A、
C、
3、
A、
C、
可教∕而辱教之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
致 B、醉则∕更相枕以卧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负者∕歌
于途,行者∕休于树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苟全∕性
命∕于乱世 C、日与∕其徒∕上高山 D、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率,三∕而竭
B、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且∕壮
士不死即已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
B、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D、彼竭

D、




D、
俄而∕百千人大呼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
B、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C、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D、
上使∕外将兵
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珠∕可历历数也
D、中∕间∕力拉崩
倒之声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医之好治不病以
为al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4、书“晋王右军
5
7
9
11、
13
A5、C6
B15、A
20、
染 24、
之墓 27
3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随堂检测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衔∕远山,吞∕长江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7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8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捕蛇者说》) 9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核舟记》) 10 学而不思 / 则罔(《论语六则》)11 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岳阳楼记》) 12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3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出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