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与湖泊2
中考名师推荐地理河流和湖泊(2)(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中考名师推荐地理河流和湖泊(2)(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题文】宋代范仲淹对昔日“八百里洞庭”壮观景象有生动的描绘:“予观夫巴陵胜壮,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昔日洞庭湖“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如今变得“支离破碎”,湖面大大缩小。
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在湖泊中大量沉积B.湖泊的补给水源不足C.人类盲目的“围垸垦殖”D.历史上洞庭湖区曾受内力抬升作用【小题2】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 )①对水量的调蓄能力减弱②湖区频发洪涝灾害③湖区气候变得干旱④水资源受到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小题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
【小题2】洞庭湖的面积不断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行现象时有发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多样性被破坏;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空气质量变差。
2.【题文】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小题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俗话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A.水量大B.含沙量大C.有凌汛D.汛期短【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小题1】②④处在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在每年的初冬和初春季节,便会发生冰层堵塞河道的现象,称为凌汛。
【小题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3.【题文】有关图中河流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河道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B.中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C.下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D.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被称为“第一大河”【答案】D【解析】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富林中学_美术__科组_七_年级下_册__ 单元(章节)集体备课教案学科组地理主备人林永光执教人课题中国的河流与湖泊课型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
教学重点: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难点: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讲授新课:一、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主要的河流读图: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中国的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再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那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读图:在《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上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启发提问: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读图:让学生对照《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是一个河流与湖泊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众多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中国著名的河流与湖泊。
中国的河流以长江、黄河、珠江等为代表,覆盖了全国范围,是中国的重要水系之一。
其中,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越中部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有着重要的农业、能源和运输功能。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
珠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河流,发源于广西,穿越广东,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除了这些大型河流之外,中国还有着众多美丽的湖泊。
其中,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被誉为“中国鱼米之乡”的江西与赣南的重要水域。
鄱阳湖周围风景秀丽,湖中鱼类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钓鱼。
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湖南省,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内陆湖泊。
洞庭湖湿地是世界重要的湿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太湖位于江苏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地。
太湖周围风景优美,湖中渔产丰富,被誉为“东方瑞士”。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它们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变迁,也是人们的生活之源。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河流和湖泊面临着很多挑战。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湖泊湿地退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以保护好中国的河流与湖泊资源。
总之,中国拥有众多著名的河流与湖泊,这些水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生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并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字数:520字)。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57662

河、海河、 半湿润、
黄河
半干旱区)
汛期短(雨 季短,仅夏 汛)
大 (降水集中 夏季)
大(植被少,短(暖温带, 水土流失 1月气温<00C)
严重)
秦岭—淮 河以南(长 江、珠江、
大( P>800 毫米,流经湿 润地区)
汛期长 (雨季长)
小 (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小(植被 覆盖好)
闽江)
无(1月均 温>00C)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主要特征: ①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③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2.塔里木河——最长内流河
7—9月为汛期(天山、昆仑山等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四、京杭运河 1.长度:1800千米 2.起至点:杭州——北京通县 3.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4.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作用: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 现在苏、浙境内航运发达,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南水北调的东线调水线路
五、湖泊
(一)内流湖——青藏高原湖区 特点:咸水湖,盐份高/湖水输出方式主要是蒸发 (二)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湖泊的作用
汛期:蓄水,削弱干流洪峰
枯水期:补充干流流量 六、长江与黄河
范围
占全国总 占全国总 分布
面积
水量
内流区 外流区
内流河流 1/3 域
外流河流域 2/3
不到5% 西北内陆 95%以上 东部地区
二、外流河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深受季风影响,特别是夏季风为主
时间
水量 水位
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2
![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2](https://img.taocdn.com/s3/m/66666b03f12d2af90242e6a3.png)
东 海
③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巫 山
横 断 山 区
④长江水系图
上海
上
游
重庆 宜昌 武汉 湖口
下游
中游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中游:宜昌—湖口 多支流、多湖泊、荆江河段“九曲回肠”之称 下游:湖口—入海口 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无封冻期、利于航行
湟水
洮河
旧孟津
下游,流经平原地 渭河 区,河道变宽,流 速减慢,泥沙在河 床淤积,形成地上 河
⑥黄河的“过”(决口泛滥)——中国的忧患
成因分析(危险地上河的形成) a.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 河(自然原因:地形、土壤、植被、降水等因素;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开矿等)
上
游
宜昌
湖口
下游
中游
中国第二长河 ①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②黄河流经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肃
四 川
③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 蒙 古 高 原
华 北 平 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④黄河水系图
上游,多峡谷、水流 湍急、落差大、水能 资源丰富。冲积成宁 夏平原、河套平原 中游,流经黄土高 原,土质疏松、植 被稀少、夏季多暴 河口雨、水土流失严重, 含沙量大。
b.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 (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危害:“地上河”易决口泛滥成灾,成为中国的 忧患。
黄河凌汛
凌汛产生条件:有结冰期;从低维流向高纬。 凌汛发生季节:冬季或春节,其中尤以春季为主。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三、长江的开发 源头: 注入海: 长度:约6 300千米,亚洲 最长,世界第三 3 流量:10 000亿m 年径 中国第一大河 流量 概 1. 2 流域面积:180万km 况 沿途流经省区11个:青、川、藏、滇、渝、鄂、 湘、赣、皖、苏、沪 中游 上中下游划分:源头上游湖北 下游 入海口 江西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自主梳理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一、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地区 内流 河
主要水文特征 ________河流,河水主要来自
主要河流
西北内陆
________________和山地降水,夏 塔里木河 汛明显 水量________,河水含沙量小,冬 黑龙江、松花 江
2.主要湖泊:_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__湖是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________湖区和东部 平原湖区。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二、黄河的治理 1.黄河概况 源头: 注入海洋: 长度:54 64千米 3 年径流量:480亿m 中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75.24万km2 概况 、川、甘、宁、 沿途流经省区9个: 、 、 、 、 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上游内蒙古 下游 中游 河南 入海口
第三单元
第四讲
成才之路 ·地理 ·新课标· 区域地理
5.治理:首要任务是________ 6.巨大的航运价值: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 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 7 万多千米, 占全国的内河通航总里程的 2/3, 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有“________”之称。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河流湖泊众多)

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 分界线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400mm
中国地形图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合作探究
气候 降水 影响 水量
地形 影响流向
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量
含 沙
水文
量 特征
汛期 枯水期
1、水位
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多用黄海基面)的高程。
思考:影响下列 河流水位变化的 主导因素是什么 ?
课堂练习
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B )
A.额尔齐斯河 B.塔里木河 C.雅鲁藏布江 D.怒江
3.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C )
A.黑龙江 B.乌苏里江 C. 额尔齐斯河 D. 额尔古纳河
课堂练习
4.塔里木河的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C )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湖泊水补给丰富
黄河冰期约100天
秦岭 淮河
该地区河 流无冰期
4、含沙量
含沙量:植被 覆盖率、地势 坡度、流速等 条件影响河流 的含沙量。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河流的水文特征
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黄河 花园口
长江 武 汉
小组合作:读图,完成下表。
季节
流量
水位
夏季
冬季
汛期/枯水期
结冰期
外流河水文特征
季节 夏季 冬季
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
自南向北
在我们的地图上,河流或许只是一条蓝色的线条。在我们的大自然之中,每一条 河流都有属于自己的魅力与灵动。
松花江
长江
黄河
珠江
2、认识中国的主要湖泊
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创新教案(第2课时)】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3.理解黄河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了解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积极参与关于黄河利和害之间的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河的治理,认识到黄河有利也有害,要正确对待才能变害为利,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1.黄河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和治理措施。
2.地上河的成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归纳。
【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诗句“君不见()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问()内应填什么?(黄河)诗句中的“海”指的是什么海?(渤海)播放视频:黄河景观图,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看到这么美的诗句和壮观的场面,你是不是对黄河更感兴趣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溯古追今,领略下黄河的风采吧!二、新课学习(三)黄河1.黄河概况(1)源地、省区、归宿活动:读图黄河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流入的海洋:渤海助记: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
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中。
(2)长度:全长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拓展延伸: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江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3)上、中、下游分界处上、中游分界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下游分界处: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活动:读图找到河口、桃花峪,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汉字,想一想,像哪个字?(几)(4)水能资源丰富区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形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等许多峡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黄 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 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 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 沙量最多的河流。 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 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 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 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 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 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575千 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 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 动脉破裂。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
内 流 区 与 外 流 区 比 较
内流区面积占全国 总面积的1/3,河流 水量占全国总水量 不到5%。
外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2/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95%以上。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流量:大、小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②水位: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 变 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 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③含沙量:大、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长、短) 、无 决定于最冷月月均温,中国一月份0℃ 等温线 以北有冰期 东北——纬度高,中温带,寒温带,结冰期长; 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结冰期短; 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O℃以上,无结冰期 ⑤流速:地形,水量 6、汛期(春汛、夏汛)
济条件 ②长江与多条铁路和京杭运河交织成网,既
沟通了沿海与内地,又联系了南北。
黄河对长江的呼唤
自然原因:
长江中下游水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①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多支流、降水多、汛期长; 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河道弯曲,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原因:
①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 剧,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泥沙入江使河 道不畅;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节能力下降。
河口 上 游
中 游
下游 旧孟津
2、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
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 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 原和河套平原。
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上游
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
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横 断 山 区
(6)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 海
上
游 宜 重 昌
武湖 下游 汉
中游
庆
口
长江干流图
(7)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上 游
中 游
上游:多峡谷急流,富水能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长江干流剖面图
(1)巨大的水能
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集中河段:上游(金沙江段、三峡段) 水能开发:在干流上修建水利 枢纽工程和水电站 水能利用率低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西陵峡
瞿塘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 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 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 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重
一、河流
单 位: 利川市五中 授课教师:彭勇
中国水系
2、几组基本概念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 外流区-- 外流河的集水区域(流域) 内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 内流河的集水区域 水系-- 由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排水系统 分水岭-- 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
思考:(1)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冈底 斯山-怒山(2)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 喀拉山-秦岭(3)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 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黄河
淮河 长江
雅鲁藏布江
珠江
澜沧江
怒江
4、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主要外流河: 太平洋水系:黑龙江 (松花江,嫩江, 北冰洋流域: 乌苏里江)、辽河、 额尔齐斯河 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珠江
印度洋水系: 雅鲁藏布江
怒江 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
(2)外流河水文特征:
①东北地区河流(黑龙江水系): 特征:流量大.汛期短(春汛.夏汛). 含沙量小.冰期长.
为什么长江有 “黄金水道” 之称?
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①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河流水位 高,多支流,流量大,终年不冻;
自然条件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使得河流流速
较慢,江宽水深; ③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 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
①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 社会经 运输大;
(1)巨大的水能
水能蕴藏量由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气候:降水丰沛
水流急
流量大
水能丰富
读图说明 长江的水 能资源蕴 藏在哪个 河段?为 什么?
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段? 为什么?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
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 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 6200米 6600米 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 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 3500千米 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 (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3)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青 海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肃
四 川
(4)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 蒙 古 高 原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5)上中下游的划分
河口 上 游
中 游
下游 旧孟津
(6)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洮河
旧孟津
渭河
(7)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富水力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
3、黄河的忧患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
下游:“地上河”,洪水、改道
中游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因素
黄土土质疏松
多暴雨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开垦、开矿)
下游
•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 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 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 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下 游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2、长江的开发利用
(1)巨大的水能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 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 源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 刚果河、亚马孙河。
思考: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长江三峡工程,发电量为葛洲坝水电站发电量的6倍。
三峡工程的效益
三大主要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效益
三峡工程防洪效益: 控制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 荆江河段百年一遇,缓解对沿江大城市 的威胁,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减少分洪 造成的损失。
“千里长江,险 在荆江”。荆江 河段特别弯曲, 水流不畅,泥沙 大量沉积,使河 床高出两岸平地, 有长江的“地上 河”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 首先修建了荆江 分洪工程, 接着又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 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作用。
壶口瀑布(夏)
壶口瀑布(冬)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三)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1、概况 (1)长度、流量、流域面积 长度
全长5500千米
流量
年径流量580亿m3 仅为珠江的1/7
流域 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面积
(2)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是河流水系获得补给的地面集水区。流域面积主要受 地形影响
水系
流域
流域面积
. . 分水岭 . .
海洋
. . 分水岭 .
. 分水岭 .
.
某河流域
.
. 分水岭 .
3、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内流区
注意
内流区中的外流区:
额尔齐斯河
外流区
外流区中的内流区: 鄂尔多斯高原 松嫩平原
分界线:
对策:
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
a、工程措施
• 加固堤防 •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b、生态措施
•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资料集锦
现在,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 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固了江防 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修建了许多水库,并重点治理了荆江 河段。这些工程措施,对于调蓄洪水, 减轻中下游洪水威胁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近年来,又实施了长江上游防护 林工程;已建成的长江三峡工程,将 在防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唐古拉山
东 海
(3)支流和湖泊
三峡
嘉 大 岷 陵 渡 江 江 河 重庆
葛洲坝
武汉 洞庭湖
南 京 上海 太湖
鄱阳湖 赣 江
(4)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 唐古拉山 海
安
江 苏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重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