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传感器的接口电路设计
电感式传感器的设计

(3-2)
通常气隙磁阻远大于铁芯和衔铁的磁阻, 即
2 l1 0 S0 1S1 2 l2 0 S0 2 S2
则式(3-2)可写为
(3-3)
2 Rm 0 S0
W 2 W 2 0 S0 L Rm 2
(3-4)
联立式(3-1)及式(3-4), 可得 (3-5)
线圈的阻抗变化与导体 的电导率、磁导率、几何 形状,线圈的几何参数, 激励电流频率以及线圈到 被测导体间的距离等因素 有关。
R
1
M
R
2
U
·
1
I
·
1
I
L
1
·
2
L
2
其等效电路如上图所示,R1、L1为传感器线圈的 电阻和电感。短路环可以认为是一匝短路线圈,其电 阻为R2、电感为L2。线圈与导体间存在一个互感M, 它随线圈与导体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线圈与金属导体系统的阻抗、电感都是该系统互 感平方的函数。而互感是随线圈与金属导体间距离的 变化而改变的。
消除了零点残余电压 若u21≠u22
●
●
●
c
R1
●
I1 I2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mA
●
b
R2
●
d
●
全波电流输出型差分整流电路
(2)铁芯上移(u21>u22): Uac>Uda 则ImA=I1-I2>0
(3)铁芯下移(u21<u22): Uac<Uda 则ImA=I1-I2<0 判别了位移方向和大小
同理,半波电流
差动变压器等效电路
差动变压器原理动画演示
问题: ①零点残余电压E0 ②超过一定范围为非 差动变压器输出特性
手持式设备中电感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手持式设备中电感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刘泊;邓惠元;冯志朝;符积宝;胡逸【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ng sensitivity of inductive sensor and system signal-to-noise ratio, Wien bridge sine wave oscillator circuit with low distortion for excitation signal and weak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is designed. Transformer is used to block the part of DC in carrier signal for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circuit is simple, practical and reli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circui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the noise of system.%为了提高电感传感器的检灵敏度和系统信噪比,基于微弱信号检测原理,设计了以低失真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为激励信号源,以差动放大电路为信号处理核心的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同时采用变压器对载波信号进行隔直,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灵敏度,电路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实验结果表明,改电路能有效提高系统信噪比,满足系统对噪声不大于0.005 V的要求。
【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电感传感器;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变压器;差动放大电路【作者】刘泊;邓惠元;冯志朝;符积宝;胡逸【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电感位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及分辨力高、线性度好、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作为一种精密的位移检测部件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

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与应用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是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它能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有关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电路的处理后,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围绕电路基础原理、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和应用来展开论述。
一、电路基础原理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导体和电子器件组成的路径,可以使电流在其中流动。
电路基础原理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其中,欧姆定律是最基本的电路定律,它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原理。
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器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其中依次通过。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器件并联连接,电流在其中分流。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原理,我们可以灵活地设计各种电路结构,满足实际需求。
二、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采集信息的装置。
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是将传感器与电路连接起来,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模拟信号,而电路的输入信号为数字信号。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微控制器(MCU)进行处理。
在传感器与电路的接口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信号调理和滤波。
信号调理是指通过放大、移位等操作改变信号的幅值和形态,以适应电路的输入要求。
滤波则是指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杂波,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传感器与电路的应用传感器与电路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中,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智能家居中,传感器可以用来实现家庭安防、智能灯光控制、自动化家电控制等功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64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6—4 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一、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1、脉冲调宽式测量电路变气隙差动电感传感器与电容传感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相似。
111ln r L U T R U U =- 222ln rL U T R U U =- 121122121122(/)(/)(/)(/)T T L R L R U U U T T L R L R --=⋅=⋅++ ∵ 121212ln(-r L L U T T U U R R -=-)() 令R 1=R 2,并将 20102()N S L l l μ=+∆ 20202()N S L l l μ=-∆ 代入上式l U U l ∆=⋅ 平均电压正比于输入非电量l ∆。
如直接用10L L L =+∆,20L L L =-∆,则:0L U U L ∆=⋅。
2、交流电桥测量电路111Z r j L ω=+222Z r j L ω=+ 设120r r r ==,10200L L L ==,34Z Z R ==,112E i Z Z =+,22E i R=则:111211012()()2()2E E U i r j L i R r j L r j L L ωωω∆=+-=⋅+-++ 12012()22()j L L E r j L L ωω-=⋅++ 当0wL r 时,12122L L E U L L -∆≈⋅+ 当有l ∆位移时,20102()N s L l l μ=-∆,20202()N s L l l μ=+∆,∴ 02E l U l ∆∆=±⋅ 采用相敏捡波电路捡出位移量方向。
系统灵敏度:02U E K l l ∆==∆ 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测量电路1、精密二极管捡波测量电路初始12e e =,A B U U =-,00B A U U U =+=衔铁向上位移12e e >,||||A B U U >,00B A U U U =+<衔铁向下位移12e e <,||||A B U U <,00B A U U U =+>2、差动变压器相敏捡波测量电路1)当振荡变压器1、2、3的极性为1“-”、3“+”的半周时,D 1、D 2导通,D 3、D 4截止。
传感器接线图解析

`传感器接线图双线直流电路原理图接线电压:10—65V直流常开触点(NO)无极性防短路的输出漏电电流≤0.8mA电压降≤5V注意不允许双线直流传感器的串并联连接三线直流电路原理图接线电压:10—30V直流常开触点(NO)电压降≤1.8V防短路的输出完备的极性保护三线直流与四线直流传感器的串联当串联时,电压降相加,单个传感器的准备延迟时间相加。
img]2-3.jpg border=0>四线直流电路原理图接线电压:10—65V切换开关防短路的输出完备的极性保护电压降≤1.8V三线直流与四线直流传感器的并联双线交流电路原理图常开触点(NO)常闭触点(NC)接线电压:20—250V交流漏电电流≤1.7mA电压降≤7V(有效值)双线交流传感器的串联常开触点:“与”逻辑常闭触点:“或非”逻辑当串联时,在传感器上的电压降相加,它减低了负载上可利用的电压,因此要注意:不能低于负载上的最小工作电压(注意到电网电压的波动)。
机械开关与交流传感器的串联断开的触点中断了传感器的电源电压,若在传感器被衰减期间内机械触点闭和的话,则会产生一个短时间的功能故障,传感器的准备延迟时间(t≤80ms)避免了立即的通断动作。
补偿方法:将一电阻并联在机械触点上(当触点断开时也是一样),此电阻使传感器的准备时间不再起作用,对于200V交流,此电阻大约为82KΩ/1w。
电阻的计算方法:近似值大约为400Ω/V双线交流传感器的并联常开触点:“与”逻辑常闭触点:“或非”逻辑当并联时,漏电流相加,例如:它可以—在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产生一个高电平的假象。
—超过小继电器的维持电流,避免了在触点上的压降。
机械开关与交流传感器的并联闭和触点使传感器的工作电压短路,当触点短开以后只有在准备延迟时间(t≤80ms)之后传感器才处于功能准备状态。
补偿办法:触点上串联一个电阻可以可靠地保证了传感器的最小工作电压,因此避免了在机械触点断开之后的准备延迟。
传感器电路设计如何设计适合不同传感器的电路

传感器电路设计如何设计适合不同传感器的电路传感器电路设计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控制、通信、医疗设备等。
不同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因此需要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和要求来设计相应的电路。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适合不同传感器的电路。
一、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在进行传感器电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例如光敏传感器通过感知光线的变化来产生电信号,压力传感器通过感知压力的变化来产生电信号。
此外,传感器还有一些特性,如输入和输出的电压范围、灵敏度、响应时间等。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是设计合适电路的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方案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设计方案:1. 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用于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可测量性。
根据不同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可以选择放大器电路的类型,如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等。
2. 滤波器电路:有些传感器输出信号中可能存在噪声或干扰,为了准确测量目标信号,需要设计滤波器电路来滤除这些噪声或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3. 比较器电路:比较器电路用于将传感器的模拟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输出信号。
通过设定阈值电压,当传感器输出信号超过或低于阈值电压时,比较器将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数字输出信号。
4. ADC电路:某些传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需要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ADC(模数转换器)电路用于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三、调试和测试电路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试和测试方法:1. 输入/输出测试:通过提供已知的输入信号,检查电路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这可以帮助发现电路中的任何问题或错误。
2. 精度测试:对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传感器电路,需要进行精度测试,以评估其测量准确性。
电涡流传感器电路设计

电涡流传感器电路设计作者:汪晓凌杜嘉文来源:《硅谷》2013年第01期摘要:在无损测量当中,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因为能够实现工件在线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高、无污染、制作价格低廉等优点,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设备,在涡流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涡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电涡流传感器是电涡流测量淬火层厚度的核心部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整个测厚设备的精度,传统的电涡流传感器包括测量探头、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放大器的设计等,电涡流传感器的精确测量也离不开位移测厚标定器,这里主要研究电涡流测厚核心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无损测量;电涡流;测厚;电路0 引言电涡流无损检测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从Michael Faradays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即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以来,电磁感应相关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后来Foster提出的通过分析系统的阻抗变化来分析涡流检测仪的干扰因素,为涡流检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大大推动了电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阻抗分析法的有效运用,电涡流测量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业测量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航空航天、核工业、机械、冶金、石油、化工、机械、汽车等部门,电涡流无损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和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传感器的电路设计和测量精度的控制都是研究的焦点。
1 涡流检测原理图涡流检测是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一半径为r的线圈通过正弦波电流后,线圈周围就会产生一交变磁场H1;若在距线圈x处有一电导率为a,磁导率为u厚度为d的金属板,线圈周围的交变磁场会在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也称作涡流。
金属表面也产生一个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相同的相同频率的磁场H2,反射到探头线圈,导致载流线圈的阻抗和电感的变化,改变了线圈的电流大小及相位,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涡流测厚原理图2 测厚探头的设计图2 电涡流测量电路整体设计图电涡流测量电路的整体测量电路设计图如图2所示,涡流探头测量物体厚度后引起阻抗的变化,通过电桥电路转化成电流信号输出,也由于信号很微弱,需要经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输出,经过整波电路,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然后把那些高频的还有低频的号过滤掉,得到干扰较小的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器尽心比例放大后接入ARM7的A/D转换接口,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对信号进行控制然后接入数字示波器,观察波形输出,把结果通过PC 机显示出来[1]。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设计(9页)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设计(第1页)一、设计背景位移传感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位移检测装置,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设计过程。
二、工作原理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
当传感器中的激励线圈通以交流电流时,会在周围产生交变磁场。
当被测物体(通常是金属目标物)进入该磁场并发生位移时,会导致磁路的磁阻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通过检测感应电动势的变化,即可实现对位移量的精确测量。
三、设计目标1. 确保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2. 提高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3. 优化传感器结构,使其便于安装和维护;4. 降低成本,提高传感器的性价比。
四、传感器结构设计1. 激励线圈设计(1)线圈的匝数:匝数越多,产生的磁场强度越大,但线圈电阻也会增加,导致功耗增大。
因此,需在磁场强度和功耗之间寻找平衡。
(2)线圈的材料:选择具有较高磁导率和电阻率的材料,以提高线圈的性能。
(3)线圈的形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合适的线圈形状,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较强的磁场。
2. 检测线圈设计(1)线圈与激励线圈的相对位置:确保检测线圈能充分感应到激励线圈的磁场变化。
(2)线圈的匝数:匝数越多,感应电动势越大,但线圈电阻也会增加。
需在灵敏度与功耗之间进行权衡。
(3)线圈的材料:选择具有较高磁导率和电阻率的材料。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设计(第2页)五、信号处理电路设计1. 激励信号源(1)频率选择:激励信号的频率应适中,频率太低会导致灵敏度下降,频率太高则可能引起电磁干扰。
(2)幅值稳定:确保激励信号幅值稳定,以减少测量误差。
2. 感应电动势检测感应电动势的检测是位移测量的关键步骤。
检测电路设计如下:(1)放大电路:由于感应电动势信号较弱,需通过放大电路对其进行放大,以便后续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感传感器的接口电路设计摘要:位移测量具有广泛应用,电感式传感器以其结构简单可靠、输出功率大、线性好、抗干扰和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获得了大量的应用。
针对目前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在对电感式直线位移传感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接口电路。
该电路采用电感传感器把被测位移量转变为微弱电信号,经前置交流放大、相敏整流,直流放大,A/D转换等电路处理后,送入单片机进行综合运算处理后输出,并通过液晶显示结果,可以适应不同量程和分辨率的信号调理要求。
文中介绍了整体电路的设计和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及软件流程。
设计过程中用Protel99 SE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了绘制,选用了单片机的开发工具Keil C51μvision2对软件设计中的程序进行编写、编译、模拟仿真,电路正常,完成了课题要求的电感传感器对位移测量并显示结果。
关键词:位移测量;电感式传感器;单片机;液晶显示The Design of the Inductive Sensor Interface Circuit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of diaspac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n engineering. Inductive transducers are widely used due to their simple structures,high output capacities,good linearity,good disturbance resistance,good stability and low prices.Based on thoroughly analysis of linear inductiv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s,a inductiv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interface circuit is designed in this thesis.This metering circuit uses the inductive transceiver to transform that the displacement offset into the weak electrical signal, after the pre- AC amplification, the phase-sensitive rectifier,the DC Larger and the A / D conversion circuit processing, output after processing in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isplay the results through the LCD. It can adapt to different range and resolution of the signal conditioning requir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Protel99SE is used to plot schematic diagram, Keil C51μvision2and the development kit of MCU is used to compile, translate and make simulation about the assemble program. The circuit is in gear and it basically can accomplish the task of measure of the displacement offset through the inductive sensor and dispiay the result.Keywords: the measurement of displacement;the inductive sensor;MCU;LCD目录1 绪论 (1)1.1本文的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课题的研究现状 (1)1.3课题研究方法 (4)1.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4)2 电感传感器 (5)2.1电感传感器的介绍 (5)2.2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5)2.3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7)2.4电感传感器测量电路 (9)2.4.1 电感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9)2.4.2交流电桥式测量电路 (9)2.4.3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10)2.4.4 谐振式测量电路 (11)3 电感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 (13)3.1电感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框图 (13)3.2电感传感器接口电路的原理图、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14)3.3振荡器电路设计及其说明 (15)3.3.1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原理的介绍 (15)3.3.2 振荡器电路在本系统中的设计 (16)3.4相敏检波电路设计及其说明 (17)3.4.1 相敏检波电路原理的介绍 (17)3.4.2 相敏检波电路在本系统中的设计 (20)3.5交直流放大部分的设计及其说明 (21)3.5.1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原理 (21)3.5.2 交流放大电路在本系统中的设计 (22)3.5.3 直流放大电路在本系统中的设计 (23)3.6A/D转换单片机控制和液晶显示部分的设计 (23)3.6.1 A/D 转换电路 (24)3.6.2 单片机部分 (29)3.6.3 液晶显示部分 (29)3.6.4 通讯模块 (33)3.7量程变换电路的设计原理图及其说明 (34)3.8电源部分的设计 (36)4 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7)4.1软件编程语言的种类及区别 (37)4.2编译环境的介绍 (37)4.2.1 Keil C51简介 (37)4.2.2 μ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38)4.2.3 Keil C51的使用 (39)4.2软件设计流程图 (40)4.3软件编程 (41)4.3.1 初始化 (41)4.3.2 液晶显示器编程 (42)4.3.3 主程序编程 (45)5 结论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0)附录A (51)1 绪论1.1 本文的课题背景及意义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电子化的时代,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使得人们需要获得的电子信息种类日益增加,需要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因此要求与此相对应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器技术必须跟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传感器是人类探知自然界信息的触觉,为人们认识和控制相应的对象提供条件和依据。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的传感技术是21世纪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重要领域。
传感器是自动测试、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键基础之器件,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水平,自动化技术水平越高,对传感器技术依赖程度越大。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为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用传感器来检测许多非电量信息,如位移、力、压力、流量、速度、温度、湿度以及生物量等等。
不难看出,传感器技术是涉及国民经济及国防科研各领域的重要技术。
一些早已形成传感器产业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末乃至本世纪仍把传感器技术作为重点技术加以发展。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国务院发布的信息技术政策中把传感器列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在国家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连续八次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专项组织攻关,在高精度测量中,电感传感器应用广泛。
电感传感器是很重要的一类传感器,它作为一种位置反馈元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自动化控制的行业与领域之中,对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精密的电感传感器被用于圆柱度仪、轮廓仪、形状测量仪等精密、超精密测量设备中。
总体来说,目前国外的传感器生产技术先进,精度水平和可靠性较高,而国内传感器技术水平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国产高精度传感器的非线性指标已经达到0.1%,已能满足大部分需要,但对一些要求更高的场合,则无产品可供选择,且测量仪的功能单一、常年未变。
而且无论是光栅、容栅、还是电感调频、电感差动变压器式的位移传感器测量系统大多摆脱不了1次仪表(传感器)+2次仪表+3次仪表的模式,使仪器体积大,结构复杂,易受环境干扰,精度很难进一步提高,可靠性难以保证。
就电感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而言,国内生产的电感测微系统还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高精度档位量程范围小,分辨率不高,漂移比较大,稳定性差且系统智能化程度低,不易于扩展等。
所以必须研制和改进电感传感器测量系统,提高系统的性能。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传感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它以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理化效应为基础,由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器件物理和工艺以及电子工程等多种学科交织发展形成,是研究非电量信息与电量间转换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技术科学。
为了提高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的性能,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被应用于传感器测量系统中,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
位移传感器是将机械位移转换为与位移量有某种函数关系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根据传感元件的结构、所使用的材料、测量原理以及转换方式,目前常用的位移传感器主要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感应同步器、磁栅、光栅、激光传感器等。
上述位移传感器各有优缺点,适应于不同的测量场合和技术要求。
电感式传感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输出功率大、输出阻抗小、没有触点摩擦问题、抗干扰能力强、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测量精度及分辨力较高、示值误差较小以及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精密计量和测试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高精度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暨电子测量仪是用于零件尺寸和形位测量与检验的设备,由于精度高、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电感测微仪的精度现在可以做到很高:国外以瑞士TESA、意大利MARPOSS、日本东京精密为代表,测量仪的分辨力可达0.1nm,线性测量范围达±1mm,但是价格昂贵;国内也有好几个厂家、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电感测微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其中最有代表的是中原量仪。
由中原量仪生产的DGS-6C和DGS-6D型数显电感测微仪与该厂生产的DGC-8ZG/A型或DGC-6PG/A型电感式传感器组合使用,用于机械加工中的精密测量,其性能指标如下表1-1:可见其性能指标与国外生产的电感测微仪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国产高精度传感器的非线性指标已经达到0.1%,已能满足大部分需要,但对一些要求更高的场合,则无产品可供选择。
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相同精度下的线性范围一般仅达0.5mm,而且测量仪的功能单一、技术水平发展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