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中态势语言作用.doc
幼儿教师口语——态势语

站姿要求:
➢抬头、挺胸、收腹 ➢气息下沉,精神饱满 ➢两肩放松 ➢两腿挺直 ➢注意手的摆放 ➢上半身略前倾
②坐姿 --坐如钟
➢双脚自然下垂 ➢抬头、挺胸 ➢脸朝向说话者 ➢女士两膝并拢 ➢男士两膝分开,但不
超过肩宽
➢讲究力度,不可猛坐 ➢不可将凳子坐满,坐
凳子的三分之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行姿 --行如风 ➢抬头挺胸
肩至腰部为中区,多表示平静、严肃、和气等; 腰部以下为下区,多表示否定、压抑、鄙视等。
(二)表情与手势的配合
(二)表情与手势的配合
中国加油!汶川挺住! 为圣火加油!
注意:
虽然手势语在幼儿教学中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但有的教师却不够重视它的运用。
例如:有的教师不拘小节,不注意手的动作,甚 至养成很多坏毛病。如有的教师双手抱臂给人 以懒散、自傲的感觉;有的手插裤兜,给人以 故作姿态的印象;有的则不停地敲打桌子,让 人反感······。
如果超过60%,表示彼此对对方的兴趣可能 大于交谈的话题;
低于30%,表明对谈话没有兴趣。
➢注意区域及表达态度
注视的时候是有一个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 对方可以明显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你也不会感到拘谨和不自然。
一般来讲,与人交谈时应有大部分时间是看着对方的眼睛和 面部区域的,否则会被对方认为你没有认真听他讲话。在公关 学中,眼睛的注视区域分为三种:
第一讲 态势语言(2013)

态势语言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4.审美作用
态势语言不仅是演讲者思 想感情的外化,同时也是演讲 者风采风度的展示。准确、简 洁、优雅和富有个性的态势语 言, 既有助于演讲者顺畅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 想和感情,又能给听众以美好和谐的审美 愉悦。
态势语言 面部表情 眼神 笑容 身势动作 空间距离 T(time) 服饰
目光交流的三个要求:看对方
• 1.敢看 . 我到底怕什么? • 2.要看 . 看是一种素质! • 3.会看 . 掌握必要的方法。
会看最重要
• (一)注视的部位
• 公务区:上三角 (眼睛以上的部分。也称之为公务凝视,比较 庄重、正式。一般适合公务场合和听的场景) • 亲和区:下三角 • (眼睛以下,脖子以上。也称之为社交凝视, 比较柔和、亲切。一般适合社交场合和说的场 景。) • 亲密区:大三角 (胸至脖子的部分。也称之为亲密凝视,比较 亲密、关切。一般适合亲人,爱人等亲密关系 )
手是活动最为灵活的一个部分。人的手势种类繁多、含义丰富, 可以说 在演讲过程中,灵活多变的手势是身体语言当之无愧的主角。因此,手的 动作利用的好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身体语言运用得成功与否。
要点: 1、肩发力表示力量——“请大家支持我!” 肘发力表示亲切——“请您回答一下问题” 手势要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掌声有请!” “谢谢” 2、手 (1)合手(两手在胸前由分而合,双手合一)——表示亲密、团结、联合、欢迎、好感、接洽、 积极、同意等。 合手训练:“想起那天温馨的场景,我内心就充满温甜蜜。” (2)分手(两手在胸前由合而分,双手打开,做另一手势状)——根据打开后手势的区域不同 分别表示空虚、沉思、消极(下区),赞同、乐观、积极(中区),兴奋、赞美、向上(上区) 等。 分手训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章 第三节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

眼神的正确运用。
讲课时始终保持明快,富有神采的眼神。 扩大目光的视区,始终将全班同学臵于自己的 视野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同学的 关注。 在讲台上,两眼应略向下平视,看中后 方。目光自然、亲切。 与学生交谈,视线应接触学生的脸部。
在口语交际中,根据视线停留的位臵区分目光类型。
(1)亲密注视 近亲密注视:对方两眼与胸部之间的倒三角 区。 远亲密注视:对方两眼与裆部之间的倒三角 区。 (2)社交注视:对方两眼与嘴部之间的倒 三角区。 (3)严肃注视:对方前额之间的倒三角区。
教师的表情语运用不当的常见的有哪些? 你认为这些表情语可能会对学生分别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
麻木式(无生气),僵化式(无变化), 虚假式,对学生嘲笑或冷笑。
(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体现 不同的心理。
正视——庄重,诚恳 斜视——轻蔑 环视——与听众交流 点视——针对性,示意性 仰视——崇敬,傲慢 俯视——关心,忧伤 凝视——专注 漠视——冷漠 虚视——消除紧张
用手指敲打桌面,或在纸上乱涂乱画,表示 对话题不感兴趣、不同意或不耐烦;两手手指 并拢并臵于胸前上方呈尖塔状,表明充满信心; 手与手连接放在腹部,是谦逊的表示。握手时 手掌出汗,是兴奋、紧张或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先凝视对方再握手,是心理上压倒对方的表现; 手掌向下握手表示想取得主动、优势或支配地 位,手臂打直握法则富于侵略性;用双手握手 表示诚恳、信任或与对方有很深感情;双手合 十在胸前上下轻晃,表示回礼、感谢、拜托等。
讨论:
有的教师讲课时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 经常手舞足蹈或做一些习惯性的小动 作,逗得大家满堂大笑,你认为这种 “课堂气氛活跃”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怎样?
讨论和练习:
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把双手背在身后走来 走去,有人认为这是老成持重的表现,也有人 认为这种样子像个被逮捕的犯人,你的看法怎 样?你认为什么样的身姿是教师上课时的最佳 形象? 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在讲台上做1-2分 钟的讲话,老师,同学一起评价其态势语的运用。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作用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作用第一篇: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作用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作用态势语是口语交际的辅助手段,是通过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辅助形式,又称为体态语、无声语言、非语言信息。
课堂教学是应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任何教师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言语方式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
相反,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讲课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弥补口头表达能力的不足。
美国艾帕尔•梅拉别思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现在提倡的微笑教学,也正是态势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可见,态势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
无怪乎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死脸”(没有表情)表示极为不满。
教学中,教师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活动,包括教师的生理能量等,都凝聚在态势语中,形成一种意识信号,教师在教学中所发出的意识信号是教师的思想观点、知识、教功学技艺和整个身心的能量的体现。
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功能。
态势语和教学的其他因素在一起,赋予教学以艺术、生机和个性,使教学升华到一种理想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明白教师态势语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鱼呀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形式。
它的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节优秀、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教师清晰洪亮的有声语言,认真充分地课前准备,也离不开和谐、得体的态势语。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端庄、得体的身姿语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任何场合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而教师的身姿语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则能产生磁石般的吸引力。
因此,教师在进入课堂站立在讲台上的时刻应以挺直、精神饱满的状态出现,不要弯腰驼背或左右摇晃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别扭,压抑、精神不振。
还应切忌给学生上课时。
脑袋高昂,身体向后倾斜给人一种傲慢无视的感觉。
第二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第三节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

讨论:
有的教师讲课时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 经常手舞足蹈或做一些习惯性的小动 作,逗得大家满堂大笑,你认为这种 “课堂气氛活跃”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怎样?
讨论和练习:
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把双手背在身后走来 走去,有人认为这是老成持重的表现,也有人 认为这种样子像个被逮捕的犯人,你的看法怎 样?你认为什么样的身姿是教师上课时的最佳 形象?
第二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第三节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态势语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
一、定义 态势语,也称“体态语”,“身势语”,“人体语 言”,
它用表情,手势和体态动作认识到,你所传播的信 息中只有35%是语言的。当你面对面地同某个人 讲话时,他可以从你的言语之外的其他形式中接 受65%的信息。
穿着打扮这一无声语言所传递的 种种信息,常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印象。
中山装、西装——严肃 T恤——随便 穿着时髦、涂脂抹粉——新潮 穿着奇异、扮相特别——浪漫 穿名牌高档,戴贵重饰物——富有 普通、价廉的衣服——俭朴
讨论:
你喜欢什么样穿着打扮的老 师,设想你第一次登上讲台时 的服饰,并说明你希望向你的 学生传递什么信息。
二、态势语的作用
(一)态势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⒈强化语义表达。斯霞老师教“饱满” ⒉激发学习兴趣。张世禄老师教《触龙说太后》 ⒊组织课堂教学。
(二)态势语在教育中的作用。 ⒈在学生感到伤心需要安慰时; ⒉在学生取得成绩时; ⒊在学生犯了错误时。
三、态势语的基本要求
⒈得体:要与场合、年龄、身份等相符。 如:拍屁股、摸头。
⒋表情
一人类学家:光人的脸就能作出大约25万种 不同的表情。
教师的表情:
(1)常规的表情: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 (2)变化的表情:随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情境而变化。
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摘要] 态势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有声语言的表达而常常忽略态势语的作用。
要想使口语交际取得良好效果,态势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态势语言口语交际作用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也叫体态语言、无声语言,是指人际交往中用以表情达意的姿态、神情和形体动作。
它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声语言或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在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中,词语的作用只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面部表情占55%。
正如体态语研究的先驱欧文•戈夫曼所说:“尽管一个人可能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
”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
一、态势语的种类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态势语言几乎包括人们的各个方面,涵盖面广,非常丰富,根据表情部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表情语,指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
表情语的核心是目光语和微笑语。
目光语是通过眼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的。
微笑语是通过面部的笑容传递和善、有好信息的特殊语言。
目光和微笑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愿望和信任等,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
2.手势语,即通过人的上肢特别是手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态势语。
据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情意手势,即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的手势。
象形手势,即用来模拟和比划事物以引起听者联想和想像的手势。
象征手势,即用来表示较为复杂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
指示手势,即用来指明谈论的具体对象。
3.体姿语,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态势语。
主要包括首语、坐姿语、站姿语和行(步)姿语。
二、态势语的作用1.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初获得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口语交际之态势语训练

口语交际之态势语训练口语交际之态势语训练俗话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教师是人才的创造者,教化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
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说:“言(口语)为心声,态势语则是无言语的心声,是交际双方心理状态和情感的自然流露或有意识的表现。
那什么是态势语呢?一、态势语及其应用态势语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的一种形式,又称为体态语。
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中,态势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成功的口语交际和教育活动,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也得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
态势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补充强化口语信息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神情容貌,始终伴随着他的有声语言,发送着各种信息。
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与有声语言的协调统一,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扩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补充和强化了有声语言的信息,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
(二)沟通、交流情感人们可以通过态势语表情达意,也可以通过态势语观察、分析对方说话的内容是否表达了真实情感,达到双方交流、沟通的目的。
(三)调控交际活动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所表达的情感信息往往具有暗示作用。
说话者或听话者有意识的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手段传递信息,可以调动或影响口语交际的情绪,启发或引导对方的思路,调节口语交际的气氛,使口语交际中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态势语辅助有声语言调整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化不利的,被动的局面为有利的,主动的局面已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示例]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教师再给小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后,要求学生用“饱满”造句。
学生只会用植物一类进行练习,如“麦粒长得饱满”,“豆荚长得饱满”。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斯老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然后转过身来,胸脯略为挺了一挺,头稍微扬了扬,两眼炯炯有神的问道:“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道:“老师精神饱满。
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态势语言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摘要] 态势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有声语言的表达而常常忽略态势语的作用。
要想使口语交际取得良好效果,态势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态势语言口语交际作用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也叫体态语言、无声语言,是指人际交往中用以表情达意的姿态、神情和形体动作。
它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声语言或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在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中,词语的作用只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面部表情占55%。
正如体态语研究的先驱欧文•戈夫曼所说:“尽管一个人可能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
”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
一、态势语的种类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态势语言几乎包括人们的各个方面,涵盖面广,非常丰富,根据表情部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表情语,指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
表情语的核心是目光语和微笑语。
目光语是通过眼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的。
微笑语是通过面部的笑容传递和善、有好信息的特殊语言。
目光和微笑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愿望和信任等,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
2.手势语,即通过人的上肢特别是手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态势语。
据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情意手势,即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的手势。
象形手势,即用来模拟和比划事物以引起听者联想和想像的手势。
象征手势,即用来表示较为复杂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
指示手势,即用来指明谈论的具体对象。
3.体姿语,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态势语。
主要包括首语、坐姿语、站姿语和行(步)姿语。
二、态势语的作用1.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初获得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中态势语言作用
[摘要]态势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有声语言的表达而常常忽略态势语的作用。
要想使口语交际取得良好效果,态势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态势语言口语交际作用
前言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也叫体态语言、无声语言,是指人际交往中用以表情达意的姿态、神情和形体动作。
它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声语言或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在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中,词语的作用只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面部表情占55%。
正如体态语研究的先驱欧文•戈夫曼所说:“尽管一个人可能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
”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一定要注意态势语的运用。
一、态势语的种类
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态势语言几乎包括人们的各个方面,涵盖面广,非常丰富,根据表情部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表情语,指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
信息的语言。
表情语的核心是目光语和微笑语。
目光语是通过眼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的。
微笑语是通过面部的笑容传递和善、有好信息的特殊语言。
目光和微笑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愿望和信任等,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
2.手势语,即通过人的上肢特别是手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态势语。
据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情意手势,即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的手势。
象形手势,即用来模拟和比划事物以引起听者联想和想像的手势。
象征手势,即用来表示较为复杂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
指示手势,即用来指明谈论的具体对象。
3.体姿语,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态势语。
主要包括首语、坐姿语、站姿语和行(步)姿语。
二、态势语的作用
1.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初获得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已经证明,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第一印象良好,心理状态就会兴奋,言谈也就会主动,人们就有继续交谈的愿望,这就给以后的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交谈就会被动些,甚至根本就不想与之谈话,不但影响口语交际的正常进行,还会给今后的交往带来障碍。
在第一印
象中,体态语的作用尤为明显。
在交际场合,尤其是彼此不熟悉的人,由外貌、表情、行为举止等构成的整体仪态给人的印象要比言语更直观和迅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视觉印象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超过其他器官。
得体的着装,热情的态度,友好的目光、真诚的笑容等良好的态势语可以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自身形象获取对方的信任,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展开,促进双方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2.增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表情,还有手势……”人际沟通中态势语言的运用,能加强言语表达的效果。
在表达情感、情绪和态度方面,态势语言有时甚至比口头语言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感染力。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言多是伴随着有声语言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传递着各种信息。
这使得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的同时,还具有了视觉的形象可感性,是对交际内容的强化表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活。
另外,态势语言还可以调动情绪,同时情绪也会从态势语言中表现出来。
如:当一个人高兴时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当说到沉重的话题时会脸色凝重等。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这些表情动作不但可以使情感流露更显充分还会感染听者,使口语表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升华,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3.部分代替有声语言沟通、交流情感
有声语言虽然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它也有言不尽情,辞不达意的时候,这时态势语作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也可以起到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作用。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说话人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特别是面部神情等,始终发送着各种信息,不经意地流露着内心的情感、愿望等。
听者也会不自觉地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中捕捉信息。
许多时候,只需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手势,我们就会明白对方的要表达的意思,看似默默无语但沟通与交流却没有停止,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身势学的创始人伯德惠斯戴尔称:人脸可以做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如此丰富的传播手段是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的。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言之不足,嗟叹之。
嗟叹不足,歌咏之。
歌咏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可见,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可以用态势语代替。
除了以上作用外,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会自然而然地外化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表情中,所以恰当得体地运用态势语还会体现出一个人风度和气质。
新晨范文网
三、态势语使用原则
1.“和谐性原则”。
即态势语言要与自己的身份、交际语境、表达内容,特别是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并且态势语本身各构成要素(如身姿、手势、表情、目光)之间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
人及其言语和身体的动作是一种复合的过程,在口语交际中,
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了解和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2.自然、适当性原则。
“言为心声”,态势语言也应该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配合有声语言的一种情不自禁的动作、表情。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态势语言并非越多越好,一定要顺乎自然,不要刻意为之,动作的幅度、力度、频率等要适中,要能够突出口语交际的目的。
否则会使人望而生厌。
只有自然、适当的态势语才会让人们的沟通更加自如。
总之,在口语交际中,一种表情、一种姿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态势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伟峰.口才演讲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
[2]汪福祥.奥妙的人体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3]邵守义.实用演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