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

合集下载

孤独症儿童评估报告

孤独症儿童评估报告

孤独症儿童评估报告评估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评估人员:xxx背景信息儿童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女- 年龄:xx岁- 家庭住址:xxx- 父母信息:父亲xxx,母亲xxx主要问题描述本次评估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孤独症评估,以确定其发展现状及需求。

以下是对儿童主要问题的初步描述:- 社交互动能力差,不善于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

- 语言沟通困难,表达能力有限。

- 行为表现追求刻板、重复性和规律性。

- 对环境变化极敏感,难以适应变化。

- 兴趣狭窄,缺乏多样化的玩耍模式。

评估内容及结果发育史儿童的发育史主要包括孕期、出生和婴幼儿期的各个阶段。

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和个案史记录,儿童的孕期、出生和婴幼儿期在生理发育方面无明显异常。

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评估针对儿童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观察儿童与他人的互动情况、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等方面。

通过观察,儿童与他人的互动确实较差。

他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明显的回避,无法主动建立和维持对话和互动关系。

在语言表达方面,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很难准确表达自己。

他更倾向于使用单词或短语进行沟通,而缺乏完整的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流畅性。

行为表现评估针对儿童行为表现的评估主要关注其行为模式是否刻板、重复和规律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观察结果显示,儿童的行为表现确实具有一定的刻板、重复和规律性。

他经常有相同的动作和行为模式,对于某些事物或物品有明显的偏好,并缺乏对多样化玩耍模式的兴趣。

同时,儿童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

兴趣和注意力评估针对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兴趣范围是否狭窄和注意力持续时间。

观察结果显示,儿童的兴趣范围确实相对狭窄。

他偏好一些特定的物品、玩具或活动,并很少对其他新的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

在注意力持续方面,由于儿童的兴趣狭窄,他的注意力往往难以维持在某一事物上,容易分散注意力。

评估结论综合以上评估内容及结果,对儿童的评估结论如下:- 儿童在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困难,不善于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并且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填报表人:与患儿关系:(注:填报人指患儿父母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的人)
本量表共列出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57个项目,请在每项做“是”与“否”的判断,判断“是”就在每项标示的分数打“∨”符号,判断“否”不打号,不要漏掉任何一项。

(注: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顾能力(S))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简称ABC量表)是克鲁格等人(Krug etal.1978)编制,1989年北京医科大学杨晓玲教授将其引进并进行了修订,主要用于自闭症儿童的筛查。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由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
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可归纳为5个因子:①感觉,②交往;⑧躯体运动,④语言:⑤生活自理。

其评分方法是按每项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而分别给评“1”、“2”、“3”、“4”分。

如第X项分值是“3”,所以,只要儿童有该项表现,无论症状表现轻重都评“3”分。

本量表项目数量适中,评定只需10一15分钟便可完成,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者使用无差异,其信度、效度均较好。

使用时,首先让家长根据孩子近期的表现,在ABC量表上每个项目的相应数字上画“√”,然后计算各分测验的分数和量表总分。

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31分,可怀疑为患有自闭症;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62分,可以诊断为患有自闭症。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6、会洗脸;
7、能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
8、能将鞋袜放在平时指定的位置;
9、饭前能摆放餐具。
1、加强其精细动作能力训练,帮助自理能力的提高;
2、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训练;
3、分解任务,进行技能训练;
4、提供其练习的机会;
5、鼓励、强化。
情绪与行为
优势:具有依附情绪行为,能分享别人的快乐,对身体接触有反应,能引发社交沟通,有社交和恐惧反应,多物质奖励有反应,有视觉和嗅觉偏好。
劣势:直线走、侧走、踮脚走、倒退走、脚跟脚尖走以及跳跃、推、抛、击、接、拍能力欠缺。
1、能单脚站5秒;
2、能原地双脚跳(离地5CM);
3、能跳过高度及膝的栏杆;
4、能左右跳3次;
5、能镶嵌跨跳一步;
6、能站立推球1.5CM远;
7、能双手向下抛球至1.5CM处;
8、能单手向下抛球至1.2CM处;
9、能单手-手过肩抛口袋至3米远2米宽目标;
14、能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转折关系;
15、能表达3个常见物品、身体部位、水果;
16、能用手势主动提问2个问题。
1、进行一对一的语训。
2、集体课多鼓励其发言、参与活动
3、充分运用其视觉能力,用图片进行刺激提示,搭支架,帮助提升其理解能力。
3、分解任务,降低任务难度,其高其成功感。
4、充分发挥塑造、渐隐、链锁和正强化在其语训中的作用。
认知能力
优势:能指认自己和动物身体的部位,具有简单推理和部分空间概念(没有上下、前后)。
劣势:缺乏经验与表征、因果关系,以及时间、颜色、形状、数前、数概念。
1、能说出呈现的熟悉的图片名称;
2、能模仿使用物品;
3、学会示意求助;
在教学中,运用实物、图片进行教学,选择合适的强化物,吸引其注意力。

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评估——评估表(最
终版)
评估目的
本评估表旨在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交流技能,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干预方案,并跟踪治疗的进展。

评估说明
本评估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语音
- 语法
- 词汇和概念
- 理解和表达
- 社交交流
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标准,评估者应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信息。

评估结果应得出一个总体评估等级,以便后续制定方案和跟踪治疗进展。

评估表格
总体评估等级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估,总分在30-35分范围内为“A”,在25-30分范围内为“B”,在20-25分范围内为“C”,在15-20分范围内为“D”,在15分以下为“E”。

评估结果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干预方案,并跟踪治疗的进展。

评估者应在评估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干扰,保护孤独症儿童的权利和隐私。

在评估后,应向家长和治疗师等有关人员提供清晰、详细的评估报告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协助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和教育。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附带评分标准解读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附带评分标准解读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填报表人:与患儿关系:(注:填报人指患儿父母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的人)本量表共列出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57个项目,请在每项做“是”与“否”的判断,判断“是”就在每项标示的分数打“∨”符号,判断“否”不打号,不要漏掉任何一项。

(注: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顾能力(S))每项的评分是按其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分别给评1、2、3、4分。

如第四项分值是3,只要病儿有该项表现,无论症状表现轻重都评3分。

总分158分,原作者提出该量表的筛查界限分为57分,而诊断分为67分。

得分67分以上考虑诊断为孤独症。

总分53分至66分为疑似自闭症,总分大于等于67分高度怀疑为自闭症。

而后续的修改版本后,我们看到的评分主要是这样的:总分≥31分为自闭症筛查界限分;总分>53分作为自闭症诊断界限分(参考值)。

1、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31分,可怀疑为患有孤独症。

2、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62分,可以诊断为患有孤独症。

3、 abc量表得分只能表明孤独症倾向程度,建议进行更专业检测。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简称ABC量表)是克鲁格等人(Krug etal.1978)编制,1989年北京医科大学杨晓玲教授将其引进并进行了修订,主要用于自闭症儿童的筛查。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由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可归纳为5个因子:①感觉,②交往;⑧躯体运动,④语言:⑤生活自理。

其评分方法是按每项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而分别给评“1”、“2”、“3”、“4”分。

如第X项分值是“3”,所以,只要儿童有该项表现,无论症状表现轻重都评“3”分。

本量表项目数量适中,评定只需10一15分钟便可完成,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者使用无差异,其信度、效度均较好。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附带评分标准解读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附带评分标准解读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填报表人:与患儿关系:(注:填报人指患儿父母或与患儿共同生活达两周以上的人)本量表共列出患儿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57个项目,请在每项做“是”与“否”的判断,判断“是”就在每项标示的分数打“∨”符号,判断“否”不打号,不要漏掉任何一项。

(注: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能力(B)、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顾能力(S))每项的评分是按其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分别给评1、2、3、4分。

如第四项分值是3,只要病儿有该项表现,无论症状表现轻重都评3分。

总分158分,原作者提出该量表的筛查界限分为57分,而诊断分为67分。

得分67分以上考虑诊断为孤独症。

总分53分至66分为疑似自闭症,总分大于等于67分高度怀疑为自闭症。

而后续的修改版本后,我们看到的评分主要是这样的:总分≥31分为自闭症筛查界限分;总分>53分作为自闭症诊断界限分(参考值)。

1、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31分,可怀疑为患有孤独症。

2、如果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62分,可以诊断为患有孤独症。

3、 abc量表得分只能表明孤独症倾向程度,建议进行更专业检测。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简称ABC量表)是克鲁格等人(Krug 编制,1989年北京医科大学杨晓玲教授将其引进并进行了修订,主要用于自闭症儿童的筛查。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由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可归纳为5个因子:①感觉,②交往;⑧躯体运动,④语言:⑤生活自理。

其评分方法是按每项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而分别给评“1”、“2”、“3”、“4”分。

如第X项分值是“3”,所以,只要儿童有该项表现,无论症状表现轻重都评“3”分。

本量表项目数量适中,评定只需10一15分钟便可完成,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者使用无差异,其信度、效度均较好。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XXX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领域优势劣势感知优势:视觉注视和追视、熟悉人物觉能和常见物品的辨认力能力较好。

劣势: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能力都很弱。

粗大优势:坐姿、站姿、爬、坐、站立、动作简单行走能力发展能力的较好劣势:直线走、侧走、踮脚走、倒退走、脚跟脚尖走以及跳跃、推、抛、击、接、拍能力欠缺。

精细优势:摆弄物品、简单的操作能力较的动好。

作能劣势:较复杂操力作、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工具使用能力严重缺乏。

训练目标训练方法1、能追视快速运动物体;1、日常生活中多品尝不同2、能辨认自己的影像;味觉的食物。

3、能对图画感兴趣:2、在日常生活中多闻一闻4、能对突发声做出反应;常见的花香、饭菜的味、日5、能注意和专心聆听音叉、哨子、用品等不同的气味。

响板等声音,并转向声源;3、多呈现移动物体由慢而6、能区分衣物的干湿;快,进行追视能力训练。

7、能区分食物的冷热。

4、运用多种不同的人声、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以及乐器等的声音进行训练。

1、能单脚站 5 秒;1、设计针对性的感觉统合2、能原地双脚跳(离地5CM);训练活动,加强前庭平衡能3、能跳过高度及膝的栏杆;力的训练。

4、能左右跳 3 次;2、设计针对性的感觉统合5、能镶嵌跨跳一步;训练活动,加强上下肢、左6、能站立推球 1.5CM 远 ;右侧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7、能双手向下抛球至 1.5CM 处;3、在日常生活中多训练跳8、能单手向下抛球至 1.2CM 处;跃能力。

9、能单手 - 手过肩抛口袋至 3 米远4、加强腕部、脚踝灵活性2 米宽目标;的训练;10、能双手过肩抛抛球至 1.5CM5、课间多练习抛、接、拍处;球游戏,加强眼手协调性的11、能垂直、横拍击中吊球;训练。

12、能双手接自 1.5CM 处抛、弹回来的球;13、能扔球后接弹起的球;14、能双手连续向下排球;15、能单手连续排球 3 次;16、能左右手向上连续排气球4次。

1、能手握摇晃玩具; 1. 加强手部肌力和抓握、释2、能双手互击积木;放能力的训练,多做手指3、能双手配合穿洞板;操。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__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__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X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X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X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 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第一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领域能力现状描述优劣分析训练目标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第二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领域能力现状描述优劣分析训练目标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第三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领域能力现状描述优劣分析训练目标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会洗脸;
7、能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
8、能将鞋袜放在平时指定的位置;
9、饭前能摆放餐具。
1、加强其精细动作能力训练,帮助自理能力的提高;
2、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训练;
3、分解任务,进行技能训练;
4、提供其练习的机会;
5、鼓励、强化。
情绪与行为
优势:具有依附情绪行为,能分享别人的快乐,对身体接触有反应,能引发社交沟通,有社交和恐惧反应,多物质奖励有反应,有视觉和嗅觉偏好。
3、设计情境游戏训练社交技能。
4、运用模仿法、塑造法、渐隐法训练其社交技能。
生活自理
优势:进食、如厕、简单脱衣、睡眠、洗手、开关能力较好。
劣势:穿衣、脱复杂衣服、擦、刷、洗、梳、物品归位、收拾餐具等能力不足。
1、能分辨男女厕所的标志;
2、能拉开拉链;
3、能自己穿鞋子;
4、洗手会擦干;
5、能用毛巾仔细擦脸;
XXX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领域
优势劣势
训练目标
训练方法
感知觉能力
优势:视觉注视和追视、熟悉人物和常见物品的辨认能力较好。
劣势: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能力都很弱。
1、能追视快速运动物体;
2、能辨认自己的影像;
3、能对图画感兴趣:
4、能对突发声做出反应;
5、能注意和专心聆听音叉、哨子、响板等声音,并转向声源;
6、能区分衣物的干湿;
7、能区分食物的冷热。
1、日常生活中多Βιβλιοθήκη 尝不同味觉的食物。2、在日常生活中多闻一闻常见的花香、饭菜的味、日用品等不同的气味。
3、多呈现移动物体由慢而快,进行追视能力训练。
4、运用多种不同的人声、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以及乐器等的声音进行训练。
粗大动作能力
优势:坐姿、站姿、爬、坐、站立、简单行走能力发展的较好
5、能调节正面情绪;
6、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能忍耐;
7、对他人的声音和称赞有反应;
8、对干扰能忍耐;
9、对身边的玩具和新环境有反应;
10、对不同质地的物品有不同的反应;
11、对瘙痒有反应;
12、有味觉有偏好;
13、能情绪稳定;
14、消除不服从和不合作行为;
15、消除固执或重复的行为;
16、消除对某些话题或事物有过分强烈的兴趣;
4、能用掌心握笔在纸上涂鸦;
5、能把橡皮泥搓成条状;
6、能拉开或套上笔套;
1.加强手部肌力和抓握、释放能力的训练,多做手指操。
2.通过穿珠子、捡豆子等活动,加强眼手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3.加强左右手双侧协调性的训练。
语言与沟通
优势:非语言沟通能力、分辨声音,元音模仿、叠音词模仿、部分表示物品的词的模仿,以及名称指令的理解较好。
14、能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转折关系;
15、能表达3个常见物品、身体部位、水果;
16、能用手势主动提问2个问题。
1、进行一对一的语训。
2、集体课多鼓励其发言、参与活动
3、充分运用其视觉能力,用图片进行刺激提示,搭支架,帮助提升其理解能力。
3、分解任务,降低任务难度,其高其成功感。
4、充分发挥塑造、渐隐、链锁和正强化在其语训中的作用。
劣势:口腔器官的运动、辅音与声母的模仿、动物发音的模仿、动词和方位词的模仿能力不足;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严重缺乏。
1、能做双唇运动;
2、能做舌头的灵活运动;
3、能做牙齿的运动;
4、能模仿b\p\m\h\d\t\g\k\f\l\s\zh\ch\sh\n\z\c\s\j\q\x\r
5、能模仿“猫、狗、鸭、鹅”的发音;
认知能力
优势:能指认自己和动物身体的部位,具有简单推理和部分空间概念(没有上下、前后)。
劣势:缺乏经验与表征、因果关系,以及时间、颜色、形状、数前、数概念。
1、能说出呈现的熟悉的图片名称;
2、能模仿使用物品;
3、学会示意求助;
在教学中,运用实物、图片进行教学,选择合适的强化物,吸引其注意力。
社会交往
17、消除鹦鹉学舌的行为。
1、编写社交故事,训练其情绪表达能力。
2、运用模仿法训练其情绪表达能力。
3、设计多种情境,引导、训练其情感情绪的表达。
4、运动功能性评估,分析其情绪行为的功能与前情,以便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5、家校合作,反复练习。
XXX发展情况剖面图
XXX情绪行为表现图
劣势:直线走、侧走、踮脚走、倒退走、脚跟脚尖走以及跳跃、推、抛、击、接、拍能力欠缺。
1、能单脚站5秒;
2、能原地双脚跳(离地5CM);
3、能跳过高度及膝的栏杆;
4、能左右跳3次;
5、能镶嵌跨跳一步;
6、能站立推球1.5CM远;
7、能双手向下抛球至1.5CM处;
8、能单手向下抛球至1.2CM处;
9、能单手-手过肩抛口袋至3米远2米宽目标;
3、在日常生活中多训练跳跃能力。
4、加强腕部、脚踝灵活性的训练;
5、课间多练习抛、接、拍球游戏,加强眼手协调性的训练。
精细的动作能力
优势:摆弄物品、简单的操作能力较好。
劣势:较复杂操作、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工具使用能力严重缺乏。
1、能手握摇晃玩具;
2、能双手互击积木;
3、能双手配合穿洞板;
6、能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做出反应;
7、能分享他人的快乐;
8、能用微笑、伸手或拉手回应别人的问候;
9、能用“XX好、、、”回应别人的问候;
10、能用“握手” 回应别人的问候;
11、能用“挥手”表示远距离打招呼;
12、拿到别人给的东西能手势表示谢谢,或说“谢谢”。
1、编写社交故事,训练其社交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其认识自己的物品的能力。
6、能模仿“跑、爬、打”的发音;
7、能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8、能模仿“上、下、左、右、里、外”方位词的发音;
9、能理解“你、我、他”;
10、能指认身体部位、食物、家具、餐具、自己、动物、上午、下午和晚上(图片);
11、能理解否定的动作指令;
12、能理解“拍拍手、眨眨眼、跺跺脚”等词并做动作;
13、能理解“大小、高矮、长短、相同、最”;
劣势: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与调节,与他人的合作,对物品的运用,听觉、触觉和味觉偏好等缺乏;情绪不够稳定、波动较大,具有不服从、不合作、固执和重复行为问题;会鹦鹉学舌,对某些话题或事物有过分强烈的兴趣。
1、与照顾者分离,能作出正确反应;
2、能分辨他人的语气;
3、能分辨他人的表情;
4、能用动作或表情表达正面和负面情绪;
10、能双手过肩抛抛球至1.5CM处;
11、能垂直、横拍击中吊球;
12、能双手接自1.5CM处抛、弹回来的球;
13、能扔球后接弹起的球;
14、能双手连续向下排球;
15、能单手连续排球3次;
16、能左右手向上连续排气球4次。
1、设计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加强前庭平衡能力的训练。
2、设计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加强上下肢、左右侧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优势:近距离告别、电话告别能力较好。
劣势:社交前基本能力、社会技巧(表示感谢、称赞、与陌生人互动)与社交礼仪(近距离打招呼、远距离打招呼、表示感谢)等能力较弱。
1、能与熟悉的人进行近距离身体接触;
2、能认识镜子中的自己;
3、能认识自己的衣物;
4、能微笑或发出声音引起他人的注意;
5、能微笑或伸出双手拥抱表达对他人的喜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