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及答案

第一章消化系统一、名词解释2 咽峡3 麦氏点4 齿状线5 Treitz韧带6 胆囊三角二、填空题1 临床病人牙关紧闭时可经-----通过,进行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2 上消化道是指从_____到_____这段消化管,下消化道是指_____以下的消化管。
3 咽峡是_____和_____ 的分界。
4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5 左侧颏舌肌收缩,伸舌时舌尖偏向_____侧,如左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_____侧。
6 腮腺管的开口在-------------7 大唾液腺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对。
8 咽经_____与鼻腔相通;经_____与鼓室相通;经_____与口腔相通。
9 贲门位于 ----幽门位于------胃的触诊部位在-------------。
10 胃分四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 小肠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
12 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是_____、_____和_____。
13 手术中寻找阑尾的标志是_____ 。
14 胆总管由_____、_____汇合而成。
肝总管由_____、_____汇合而成。
三、单项选择题1 属于上消化道的结构A 十二指肠B 空肠C 回肠D 结肠E 直肠2 下颌下腺开口于A 舌下阜B 舌下襞C 口腔前庭颊黏膜D 开口于颊黏膜E 上述都不对3鼻咽癌的好发部位A 口咽B 喉咽C 梨状隐窝D 咽后壁E 咽隐窝4关于食管的描述哪项错误A 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B 食管上段肌层由骨骼肌构成C 全长约25cmD 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有狭窄E 向下续于十二指肠5()胎儿时期脐静脉闭索的遗迹A 静脉韧带B 肝圆韧带C 镰状韧带D 冠状韧带E 肝蒂6有关胃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A 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B 胃壁肌是平滑肌,外膜是浆膜C 胃主要位于腹上区D 幽门前方可见幽门前静脉E 胃分四部分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A 上部B 降部C 水平部D 升部E 十二指肠空肠曲8食管第三处狭窄距中切牙A 15cmB 25cmC 40cmD 50cmE 60cm9 对小肠的描述,何者错误A 上端接幽门B 下端续于盲肠C 分空肠、回肠两部分D 是最长的一段消化管E 借小肠系膜将空肠、回肠连于腹后壁10空肠的特点A 血管弓少B 管径较小C 色译较淡D 管壁较薄E 富含集合淋巴小结11关于肝脏的叙述()是正确的A 健康成人在体表不能触及B 健康成人在剑突下三厘米能触及C 10岁的儿童在右肋弓下可触及D 肝的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E 肝的上界是固定的12下列()不属大肠的结构A 回肠B 盲肠C 阑尾D 直肠E 肛管13肛管腔面粘膜与皮肤的分界标志A 肛白线B 肛梳C 痔环D 齿状线E 直肠横襞14 肝右叶、左叶的分界标志A 肝门B 镰状韧带C 冠状韧带D 三角韧带E 肝圆韧带15肝外胆道不包括A 肝左管B 肝右管C 胆囊管D 胰管E 肝总管116出入肝门的结构正确的是A 肝左、右管由此穿出B 胆总管由此穿出C 肝静脉的左、右支由此穿出D 肝动脉的左、右支由此穿出E 门静脉的左、右支由此穿出17胰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B 胰尾和肝门邻接C 胰头后方有门静脉D 其血供直接发自腹主动脉E 是内分泌腺四、多项选择题1 属于下消化道的器官A 咽B 胃C 十二指肠D 空肠E 结肠2 咽与哪些部位相通A 鼻腔B 口腔C 喉腔D 食管E 中耳的鼓室3 唾液腺包括A 腮腺B 肝C 舌下腺D 下颌下腺E 胰4 消化管内有括约肌的部位A 十二指肠空肠曲B 幽门C 胆囊管D 肛管E 肝胰壶腹5 属于小肠的消化管A 十二指肠B 空肠C 回肠D 盲肠E 阑尾6 空肠和回肠A 盘曲在腹腔的下部B 是腹膜内位器官C 有肠绒毛D 有肠系膜E 有肠脂垂7 将腹部分为9区的标志线A 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B 两侧锁骨中线C 两侧髂结节的连线D 通过脐的水平线E 经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线8 大肠包括A 盲肠B 回肠C 结肠D 直肠E 肛管9出入肝门的结构A 肝固有动脉B 肝静脉C 肝管D 肝门静脉E 胆囊管五、问答题2 简述食管三处狭窄及距切牙的距离?3 阑尾位于何处?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标志是什么?4简述肝的位置及形态?5 说出胆汁的产生部位和排出途径?6 外痔和内痔的患者临床症状是否相同?为什麽?1、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2、口腔、十二指肠空肠3、口腔、咽4、肝 5、右、左 6、上颌第二前磨牙对的颊部粘膜内 7、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8、鼻咽、咽鼓管、口咽 9、贲门部、幽门部、腹上区 10、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11、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2、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13、三结肠带在阑尾根部汇集形成的阑尾根 14、胆囊管、肝总管肝左管、肝右管三1.A2.A3.E4.B5.B6.C7.B8.C9.C 10.A 11.B 12.A 13.D 14.B 15.D 16.A 17.A四1.DE2.ABCDE3.ACD4.BDE5.ABC6.ABCD7.ACE8.ACDE9.ACD五.5. 胆汁由肝脏的肝细胞分泌后从肝细胞间的胆小管引流到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后在胆囊内贮存。
【系统解剖学-题库】_消化系统(修改稿)

第五章消化系统一、名词解释1.腭扁桃体2.固有口腔3.咽峡4.牙式5.咽隐窝6.咽淋巴环7.幽门窦8.十二指肠大乳头9.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10.集合淋巴滤泡11.结肠带12.回盲瓣13.齿状线14.肛柱15.肛窦16.白线(Hilton线)17.胆囊三角(Calot三角)18.肝门二、填空题1.内脏的中空性器官一般为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2.临床上通常把从到称上消化道,以下称为下消化道。
3.上消化道包括、、、和。
4.口腔以牙弓为界,分为和两部分。
5.口腔与咽的分界称,它是由、、和共同围成。
6.在外形上,每个牙可分为、和三部分。
7. Ⅳ表示牙, 6 表示牙。
8.牙周组织包括、和三部分。
9.舌乳头包括、、和四种。
10.大唾液腺有三对,包括、和。
11.咽是和的共同通道。
12.咽自上而下可分为、和三部。
13.腭扁桃体呈扁卵圆形,位于与间的扁桃体窝内。
14.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其第三狭窄在,距中切牙cm。
15.胃大部分位于,小部分位于,其入口称,出口称。
16.胃可分为、、和四部分。
17.胃幽门部可借将其分为左侧的和右侧的。
18.十二指肠包绕,它依次可分为、、和四部。
19.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的转折处形成,它借悬吊、固定于腹后壁。
20.大肠包括、、、和。
21.盲肠与结肠的三个形态特点是、和。
22.直肠在矢状位上有两个生理弯曲,即:和。
23.肛管的齿状线由和共同围成;白线相当于与的分界处。
24.肝大部分位于和,小部分位于。
25.出入肝门的主要结构是、、和神经、淋巴管等。
26.肝的上面又称面,可借分为和两部。
肝的下面可分为、、和四叶。
27.胆囊可分为、、和四部。
28.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与交界处。
29.胆总管由和合成,在内下降,最后与胰管共同开口于。
30.胰位于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约平。
可分为、和三部。
三、选择题(一)A型题:1.上消化道是指A.口腔至食管B.口腔至胃C.口腔至十二指肠D.口腔至空肠E.口腔至回肠2.关于牙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包括牙冠、牙颈、牙根和牙龈B.牙内的腔隙称牙腔,内容牙髓C.牙由釉质和牙质构成D.牙周组织包括牙质、牙槽骨和牙周膜E.磨牙萌出晚,故又称迟牙或智牙3. 6表示A.左上颌第1前磨牙B.左上颌第2前磨牙C.左上颌第1磨牙D.右上颌第1前磨牙E.右上颌第1磨牙4. V表示A.右上颌第1乳磨牙B.右上颌第1前磨牙C.左上颌第1乳磨牙D.左上颌第1前磨牙E.左上颌第2乳磨牙5.关于咽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上窄下宽的肌性管道B.向下至第6颈椎下缘续气管C.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D.咽鼓管咽口位于口咽部E.以上均不正确6.关于颏舌肌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成对的舌内肌B.起于下颌骨的颏隆凸C.止于舌的两侧面D.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后E.一侧收缩使舌伸向对侧7.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A.舌下阜B.舌下襞C.舌系带D.颊粘膜E.舌乳头8.梨状隐窝位于A.喉咽B.鼻咽C.口咽D.咽隐窝E.喉腔9.关于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处与咽相续B.位于气管的前方C.下端在第12胸椎处接胃D.第二狭窄处距中切牙40cmE.第三狭窄为食管与胃连续处10.食管的第三个狭窄距中切牙A.15 cmB.25 cmC.40 cmD.50 cmE.75 cm11.关于胃的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上腹区B.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C.贲门约在第11胸椎的右侧D.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E.胃前壁完全被膈与肋弓掩盖12.关于十二指肠的描述,正确的是A.十二指肠可分为上部、降部和升部B.十二指肠上部,又称十二指肠球,粘膜面光滑C.十二指肠降部沿第1—3腰椎前面下行D.十二指肠降部的右后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E.十二指肠大乳头距中切牙55 cm13.空肠和回肠相比A.空肠管径较细B.回肠无集合淋巴滤泡C.空肠血管较少D.回肠粘膜皱襞密而高E.空肠无集合淋巴滤泡1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B.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C.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3cmD.两侧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E.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3交点15.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A.肛管B.直肠C.阑尾D.盲肠E.回肠16.关于直肠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为盆部和会阴部B.后面邻骶、尾骨C.有凸向前的骶曲D.有凹向前的会阴曲E.上端平第1骶椎处与乙状结肠相续17.肛梳位于A.齿状线上方B.齿状线下方C.白线D.白线下方E.肛门口18.肝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相交于A.第4肋B.第4肋间隙C.第5肋D.第6肋E.第6肋间隙19.关于肝圆韧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脐静脉闭锁而成B.由脐动脉闭锁而成C.由静脉导管闭锁而成D.由动脉导管闭锁而成E.由结缔组织及平滑肌构成20.胆囊位于A.肝的脏面肝门左纵沟的前部B.肝的脏面肝门右纵沟的后部C.肝脏面横沟处D.肝的裸区E.以上均不对21.关于胆囊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肝下面,右纵沟后半的胆囊窝内B.呈梨形,可分泌胆汁C.胆囊底可突出肝下缘D.胆囊底与体分界明显E.参与围成胆囊三角22.胆囊三角由A.肝右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B.肝左管、肝右管和肝的脏面围成C.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的脏面围成E.肝总管、肝静脉和肝的脏面围成23.关于胆总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B.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C.位于门静脉的后方D.行于肝胃韧带内E.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4.胰横卧于腹后壁,其位置约平A.第12胸椎体B.第2腰椎间盘C.第1-2腰椎体D.第3腰椎体E.第2-3腰椎体(二)B型题问题1-3A.软腭B.硬腭C.颊粘膜D.上、下牙弓和牙龈E.上、下唇1.围成口裂的是2.有系带的是3.分隔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的是问题4-6A.腭扁桃体B.舌扁桃体C.咽鼓管扁桃体D.咽扁桃体E.咽隐窝4.位于扁桃体窝的是5.位于鼻咽顶后壁粘膜下的是6.位于舌根部粘膜的是问题7-9A.左上颌第2磨牙B.左下颌第3磨牙C.右下颌第2磨牙D.右下颌第1磨牙E.切牙7. 78.终生可能不出的是9.只有一个牙根的是问题10-12A.釉质B.牙质C.牙龈D.牙髓E.牙周膜10.覆盖于牙冠外表面的是11.构成牙大部分的主要物质是12.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覆盖于牙颈和临近的牙槽骨上问题13-15A.舌外肌B.颏舌肌C.舌骨舌肌D.下颌舌骨肌E.舌内肌13.伸舌的肌是14.可改变舌形态的肌为15.可改变舌位置的肌为问题16-18A.会厌谷B.梨状隐窝C.咽扁桃体D.咽鼓管圆枕E.咽鼓管咽口16.位于喉口两侧的结构是17.属口咽的结构是18.与中耳有关的结构是问题19-21A.十二指肠上曲B.十二指肠球部C.十二指肠降部D.十二指肠空肠曲E.十二指肠升部19.十二指肠悬韧带附于20.十二指肠球(部)为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21.胆总管、胰管共同开口于问题22-24A.盲肠B.升结肠C.横结肠D.降结肠E.直肠22.有系膜的是23.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的是24.没有结肠带的是问题25-27A.肛梳B.肛柱C.肛瓣D.齿状线E.(肛)白线25.肛门内括约肌紧缩形成的环状带26.肛管内粘膜形成的纵行皱襞27.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形成的环形浅沟问题28-30A.镰状韧带B.肝圆韧带C.静脉韧带D.门静脉E.胆囊窝28.把肝的膈面分为左右两叶的结构是29.位于肝尾状叶左边的结构是30.位于肝方叶左边的结构是(三)C型题问题1-2A.尖牙B.切牙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具有一个牙根的牙是2.具有二个牙根的牙是问题3-4A.舌下襞B.舌下阜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舌下腺开口于4.下颌下腺开口于问题5-6A.鼻咽部B.口咽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咽鼓管咽口位于6.腭扁桃体位于问题7-8A.胸骨角平面B.第4胸椎下缘平面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7.食管的第一狭窄位于8.食管的第二狭窄位于问题9-10A.孤立淋巴滤泡B.集合淋巴滤泡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9.空肠具有10.回肠具有问题11-12A.结肠带B.结肠袋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直肠上具有12.盲肠上具有问题13-14A.胆总管B.胆囊管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3.输胆管道包括14.胆囊的分部包括问题15-16A.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肝左、右管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5.进肝门的结构为16.属肝门的结构是(四)X型题1.消化管壁共有的结构包括A.粘膜B.粘膜下层C.浆膜D.平滑肌E.肌层2.共同围成咽峡的结构有A.腭垂B.舌根C.腭舌弓D.腭咽弓E.腭帆后缘3.牙周组织包括A.牙髓B.牙龈C.牙质D.牙周膜E.牙槽骨4.大唾液腺包括A.胰腺B.腮腺C.下颌下腺D.舌下腺E.胃腺5.开口于舌下阜的有A.下颌下腺大管B.下颌下腺小管C.下颌下腺D.舌下腺大管E.舌下腺小管6.关于咽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上宽下窄的肌性管道B.位于1-5颈椎的前方C.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D.是消化、呼吸共用通道E.在第5颈椎体下缘续于气管7.食管的第二狭窄处位于A.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B.胸骨角平面处C.气管杈水平D.第四胸椎下缘水平E.距中切牙约25 cm8.关于十二指肠的描述,正确的有A.介于胃与空肠之间B.呈“C”形包绕胰头C.十二指肠球是溃疡的好发部位D.降部左后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E.全长约35 cm9.回肠的特点有:A.管经较细B.动脉弓级数较多,直血管较短C.动脉弓级数较少,直血管较长D.绒毛较密集E.有集合淋巴滤泡10.阑尾常见的位置有A.肝下位B.盲肠后位C.左下腹位D.回肠后位E.盆位11.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有A.阑尾B.盲肠C.横结肠D.乙状结肠E.直肠12.通过肝门的结构有A.肝固有动脉左、右支B.肝左、右管C.门静脉左、右支D.肝静脉E.下腔静脉13.关于胆囊的描述,正确的有A.位于肝下面右纵沟前部的胆囊窝内B.是腹膜内位器官C.分为底、体、颈三部D.能贮存并浓缩胆汁E.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14.关于胆总管的描述,正确的有A.由胆囊管与肝左,右管合成B.参与胆囊三角的围成C.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下行D.下端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E.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15.属于消化腺的有A.肝B.胰C.脾D.甲状腺E.腮腺16.关于胰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人体内的大消化腺之一B.胰头被十二指肠所包绕C.胰横居于腹后壁,约平对第1—2腰椎体的前方D.胰尾抵达左肾门E.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17.在肝外管道中哪些部位有括约肌包绕A.胰管末端B.肝左、右管C.胆总管末端D.胆囊管末端E.肝胰壶腹18.下列腹部分区中,包括肝的有A.左季肋区B.右季肋区C.腹上区D.右腰区E.左腰区19.关于口腔的描述正确的有A.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借口裂与外界相通B.可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C.侧壁为唇D.上壁为腭E.下壁为舌及封闭口底的软组织20.关于腭的描述正确的有A.腭是口腔的顶,分隔鼻腔与口腔B.前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C.软腭的后缘游离D.腭咽弓在腭舌弓之前E.粘膜形成两对弓形皱襞21.含有味蕾的舌乳头有A.轮廓乳头B.叶状乳头C.丝状乳头D.菌状乳头E.以上均不是22.属于肝门结构的有A.门静脉B.肝固有动脉C.肝管D.神经淋巴管E.肝静脉23.肛门指检时能触到的结构有A.前列腺B.精囊腺C.卵巢D.子宫颈E.直肠子宫凹陷24.关于胰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人体内大消化腺之一B.可分头、体、尾三部C.可分泌胰液及胰岛素D.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E.胰液及胰岛素经胰管排入十二指肠降部四、问答题1.舌乳头的形态、分布及功能?2.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和开口部位?3.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重要形态结构?4.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距中切牙的距离及意义?5.胃的形态和分布?6.十二指肠悬韧带的构成及作用?7.空、回肠的主要区别?8.回盲瓣的构成及作用?9.结肠的分部和特点?10.直肠的位置、形态及结构?11.肛管齿状线上、下部的主要区别?12.输胆管道的合成与行程?13.胆囊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14.肝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15.胆汁的产生部位及排泄?16.胰的位置、分部和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位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的淋巴组织、具有防御功能。
消化系统(1)

牙根
(四)牙周组织
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龈
6
牙釉质 牙质 牙腔 牙髓 牙骨质 牙根管 牙周膜
牙根尖孔
五、舌
(一)舌的形态 舌体 舌根 舌尖 界沟 舌盲孔
(二)舌粘膜 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会厌
舌根 界沟
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
3
上唇系带 牙龈
腭腺 硬腭 软腭 腭咽弓 腭扁桃体 腭舌弓
腭垂
咽峡
四、牙 上牙弓 下牙弓 (一)牙的种类和排列 根据牙的形状和功能 切牙 尖牙 磨牙 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
R
4
第第
乳乳
一二
中侧 乳 乳 乳
切切 尖 磨 磨
牙牙 牙 牙 牙
L
ⅠⅡ Ⅲ Ⅳ Ⅴ
恒牙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R
第三狭窄 贲门 胃
第四节 胃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贲门切迹 幽门
为4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中间沟 幽门管 幽门窦
14
贲门
幽门部 幽门
幽门管 中间沟
胃底 胃体
幽门窦
二、胃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 上区。
前壁 肝左叶 膈 腹前壁 后壁 胰 横结肠 左肾 左肾上腺 胃底邻脾膈
三、胃壁的结构 胃道 胃平滑肌 外纵 中环 内斜
15
第五节 小肠
(5~7m)
一、十二指肠 (25cm) C形
(一)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三)水平部 L3 (四)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 (Treitz韧带 )
十二指肠上曲 上部 十二指肠小乳头
名词解释1

—13动医2班《兽医内科学》名词解释第一章消化系统1.前胃弛缓:前胃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导致异常发酵而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的综合征2.瘤胃鼓胀:又称瘤胃臌气,是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气体不能以嗳气的形式排出,引起瘤胃剧烈膨胀,腹内压升高,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 中毒性疾病1.缺氧症(兽医病理学P130)供氧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组织用氧过程障碍,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这种反应或症候称为缺氧症2.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不畅可致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并蓄积于血液和组织中,引起潴留3.呼吸衰竭(兽医病理学P247)指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增高的病理过程4.呼吸困难(兽医临床诊断学P39)呼吸困难是一种复杂的呼吸障碍,不仅表现呼吸频率的增加和深度与节律的变化,而且伴有呼吸肌以外的辅助呼吸肌有意识的参与呼吸活动,但气体的交换不完全其又可分为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三种呼吸困难5.肺气肿(书P105)肺气肿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由于肺泡过度扩张,充满大量气体,肺泡壁弹力丧失甚至破裂引起的一种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非炎性肺脏疾病补充☛间质性肺泡气肿:由于毛细支气管和肺泡壁破裂,以致空气窜入小叶间质中而发生的一种疾病称为间质性肺气肿6.肺水肿(书P103)在肺充血的基础上,由于肺内血液量的异常增多,致使血液中的浆液性成分渗漏至肺泡、细支气管及肺间质内,以上病理过程称为肺水肿补充☛肺充血:肺毛细血管内血液量异常增多,称为肺充血7.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进入机体后,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性,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此种物质称为“毒物”8.中毒由于某种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叫中毒9.饱潲病饱潲病即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过量食入或饮用富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饲料和饮水,吸收后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致组织缺氧而引起的中毒症10.氟病慢性氟中毒又称为氟病,是畜禽长期饮用含氟量较高的水,长期饲喂污染无机氟的牧草或混有无机氟的矿物性饲料添加剂所致11.蹒踵病亚急性硒中毒又称“蹒跚病”或“瞎撞病”。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一、名词解释:1、上消化道2、咽峡3、咽淋巴环4、麦氏点5、齿状线6、肝门7、门管区8、窦周隙9、肝胰壶腹10、腹膜腔11、墨菲氏点二、填空题:1、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2、消化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3、黏膜是消化管壁最内层,由()、()和()组成。
4、腭的前2/3为(),后1/3为()。
5、牙由()、()、()和()组成。
6、咽是()和()的共用通道,以()和()平面自上而下分为()、()和()三部分。
7、咽鼓管圆枕的后方是(),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前下方是()。
8、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和()。
9、十二指肠可分为()、()、()和()。
10、十二指肠()与幽门相接处的肠壁较薄,粘膜表面光滑,称(),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11、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上有(),是()和()的共同开口。
12、区分结肠和小肠的特征性结构是()、()和()。
13、肝的大部分位于()和()区,小部分位于()区。
肝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肋,左锁骨中线平()肋间隙。
14、肝小叶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和向四周放射排列的()、()和()构成。
15、肝门管区内除有结缔组织外还有三种管道,即()、()和()。
16、胆囊可分为()、()、()和()。
17、胆囊位于(),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和()交点的稍下方。
18、肝外胆道包括()、()、()、()和()。
19、胆总管在()韧带的游离缘内下行,经十二指肠()的后方,下降于十二指肠与()之间,开口于()。
20、胰位于胃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可分为()、()和()三部分。
21、胰的外分泌部由()和()构成。
22、分散在胰腺腺泡间大小不等的细胞团称作()。
23、女性腹膜腔借()与外界相通。
24、小网膜是连于()和()、()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左部称(),右部称()。
25、大网膜是连于()和()之间的腹膜皱襞,呈裙状,悬垂于横结肠和小肠的前面。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组成,在临床工作中,通常把从口腔到小肠的起始部(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其余部分则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胰以及散在于整个消化管管壁上的小腺体,它们的分泌物均借排出管排入消化管腔内。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糟粕。
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功能系统。
第一节口腔掌握口腔的境界及分部:口腔的境界;前壁和侧壁——上、下、唇及颊。
上唇中线有人中;上唇与颊之间有鼻唇沟,上、下唇内面正中线处有上、下唇系带。
上壁——硬腭(占前2/3,由上颌骨的腭突及胯骨水平板构成,表面覆以粘膜)和软腭(占后1/3,其后部向下后倾斜,称为腭帆,腭帆的后缘游离,中央有一突起称腭垂或悬雍垂,自腭帆向两侧各形成二条弓形皱襞:前方为腭舌弓,后方为腭咽弓)。
下壁——封闭口腔底的肌肉、粘膜和舌。
分部口腔借上、下牙弓分成两部:口腔前庭位于牙弓的前外侧部,经口裂与外界相通。
固有口腔位于牙弓的后内侧部,向后借咽峡与咽交通。
当上、上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相通否?掌握咽峡的组成——咽峡由腭垂、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掌握牙的形态及构造:牙是人体内最坚固的器官,嵌在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
形态每个牙均可分为:牙冠露在口腔内的部分。
牙根嵌在牙槽内的部分,牙根与牙槽骨之间有牙周膜。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部,外包牙龈(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三者组成牙周组织)。
牙腔牙中心的空腔,内有血管、神经及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牙髓,发炎时→剧痛。
构造牙主要由牙质组成。
牙冠部表面覆以釉质,牙根部及牙颈表面覆以粘合质。
出牙、换牙和牙式——人类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齿发生。
第一组乳牙,共20个,在出生后约六个月开始萌出,至3岁时全部出齐。
另一组叫恒牙,共32个,约6岁开如换牙,至20岁左右完成。
消化系统习题

消化系统习题第四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系统大体结构【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上消化道2.下消化道3.咽峡4.十二指肠大乳头5.十二指肠悬肌6.回盲瓣7.齿状线 8.肝门 9.肝胰壶腹 10.麦氏点 11.腹膜 12.腹膜腔 13.小网膜14.肝十二指肠韧带 15.大网膜 16.直肠子宫陷凹答案1.临床上把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称为消化道。
2.临床上把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3.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4. 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的粘膜上,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5. 连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是临床上确定空肠起端的标志。
6. 是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的两个半月形的皱襞,有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
7. 是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形线,是区别内、外痔的标志。
8.肝门是指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肝管等出入肝的门户。
9.肝胰壶腹是由胆总管末端与胰管末端汇合形成的膨大部。
10. 麦氏点是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当阑尾发炎时,此处可在压痛。
11.是衬于腹盆壁内面和覆于腹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分为壁腹膜和脏腹膜。
12.腹膜脏、壁两层相移行所围成的间隙叫腹膜腔。
13.是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腹膜结构。
它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一部分。
14.是小网膜的游离右缘,内含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胆总管等重要结构。
15.是从胃大弯向下悬垂并反折向上附于横结肠的四层腹膜结构。
16.是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的腹膜间隙,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位。
二、填空题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部(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两部分。
3. 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双侧收缩使舌向(前)伸。
4. 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1组牙称(乳牙)牙,共有(20)个,第2组牙称(恒牙)牙,共有( 32 )个。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人的消化生物学名词解释

人的消化生物学名词解释一、胃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腹部上方。
它由胃底、胃体和胃底三部分组成。
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尽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将其送入小肠进行下一步的消化。
二、胃酸胃酸是胃内的一种液体,由胃壁上的细胞分泌。
胃酸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组成,具有较强的酸性。
它的功能是促进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并杀灭进入胃的细菌,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三、胃液胃液是由胃腺和其他细胞分泌的一种液体,包含胃酸、粘液和酶。
胃液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食物,其中胃酸起到溶解和杀菌的作用,粘液有助于保护胃壁不受胃酸的侵害,酶则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四、食糜食糜是指经过口腔咀嚼和混合后形成的带有咀嚼食物和唾液的块状物。
当食糜被咽下时,经过食道进入胃中,开始被胃液消化。
五、胃潮流胃潮流是指胃黏膜上皱襞的运动。
这种运动有助于混合胃内的食物和胃液,使其更加均匀地接触,促进消化过程。
六、胃酶胃酶是指胃中分泌的一种酶类物质,主要包括胃蛋白酶、胃脂酶和胃淀粉酶等。
胃酶的作用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较小的分子,为后续的消化过程做准备。
七、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上形成的溃疡病变。
这种病变一般是由于长期的胃酸和胃液侵袭胃黏膜所导致的,会引起胃痛、消化不良和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并发症。
八、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是指消化系统中连接胃和小肠的一段管道,位于胃底以下和小肠上方。
它是消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位置,胃溶解的食物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九、胰腺胰腺是人体内分泌器官之一,也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分泌多种酶和激素,其中胰腺酶是帮助消化食物的关键物质之一。
胰腺酶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从而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可被吸收的分子。
十、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管道,主要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将消化后的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呼吸系统:
生理学:
1.Digestion消化: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Absorption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的可吸收成分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Gastric receptive relaxation胃的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胃壁肌肉这种活动称为胃容受性舒张。
4.Entero-gastric reflex肠胃反射:十二指肠上的多种感受器受到食物中的的化学刺激和机械扩张等刺激后,通过神经反射一直胃的运动、排空和分泌的一种神经反射。
5.Gastric emptying 胃排空: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一般在进食后5分钟开始,间断进行,数小时完全排空(混合食物需4-6小时)
6.Mucus-bicarbonate barrier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与胃粘膜表面细胞分泌的碳酸氢根一起构成的一层凝胶层,可以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
7.Tonic contraction紧张性收缩:指平时胃的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进餐结束后略有加强。
其作用在于,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其他形式的运动得以有效进行
8.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胆盐的肝肠循环::胆盐随肝胆汁排至小肠后,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合成胆汁,而后又被排入肠内,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9.Trophic a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胃肠激素营养作用: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这种作用称胃肠激素的营养作用。
10.Mechanical digestion机械性消化:是指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的消化过程
11.Segmentation contraction阶段性收缩(分节运动):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张和收缩运动,它的反复运动能把食糜有效地推送到小肠的远端。
12.Chemical digestion 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完成,特异的消化酶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性消化。
13.Intrinsic factor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约60000 的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水解酶破坏,从而有利于维生素B12吸收。
14.Brain-gut peptide脑肠肽:称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激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15.胃肠激素:在消化道粘膜层散在着大量的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所分泌的化学活性物质称为胃肠激素。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促胰液素。
组织胚胎学
16.Portal area门管区:为数个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较多的区域,可见伴行的小叶间
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17.Small intestinal gland小肠腺:小肠根部的上皮向下方固有层呈隐窝状的凹陷称为小肠腺,为单管状的腺体。
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干细胞。
18.chief cell主细胞:是胃底腺的组成细胞,数量最多,多见于腺底部,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故称为胃酶细胞。
19.parietal cell壁细胞:体积大,多呈圆锥形。
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嗜酸性。
壁细胞分泌盐酸,故亦称为泌酸细胞。
20. Pancreas islet胰岛:胰腺内分泌部细胞团呈岛屿状散布于胰腺腺泡之间,称为胰岛。
由A,B,D,PP细胞构成。
21.tubulovesicule微管泡系统:泌酸细胞内分泌小管周围存在的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
其膜结构与细胞顶面及分泌小管相同,是分泌小管膜的贮备形式。
22.intestinal villus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中央乳糜管、有
孔型毛细血管和散在平滑肌细胞。
肠绒毛进一步扩大了小肠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3.hepatic lobule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有50万~100万个,呈多面棱柱体,中央有
纵行的中央静脉,肝细胞排列为不规则、凹凸不平的肝板,并互相吻合成迷路状,肝板间为肝血窦,它们均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