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合集下载

浅析老子朴素辩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老子朴素辩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老子朴素辩证思想及其 当代价值
李 丹
( 漯河 市委 党校 ,河 南 漯 河 4 6 2 0 0 0)
摘 妻:老子是我国哲学文化的先驱, 《 道德经》是其思想代表著作。 “ 道”是老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及基础。老子思想体系内容博大精深 , 朴素
辩证 思想 是 老子 思想 中的精 华 。深 析老 子 的一些 重要 思想 ,汲取 精华 ,有利 于 当代社 会 生存 发展 。 关键 词 :朴 素辩证 思 想 ;无 为而 无不 为 ;治 大 国若烹 小鲜
“ 博 ”; “ 广” “ 广”二部不分 , 如 “ 店”写作 “ 痦 ”。
俗字是伴 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 生的。在汉字字体演变的整个历史 进程 中,俗字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俗字从整体上看 ,大部分是趋于 简化的 ,符合 汉字的发展趋势 ,现在我们通 用的汉字中有一部分就是 敦煌历文中的俗字 ,比如:粮 、娘 、酿 、麦 、门、间、虫 、无 、胶 、 万 、斗 。它们主要分 两类 :一类为形声字 ,如:粮 、娘 、酿 、胶 ;一 类为符号代替类 , 如 :麦 、门、润 、 间 、无 、 斗 、贤。 大部分的俗字都在流传过程中消失了 ,比如那些给不需要意符的 字增 加意符产 生的俗字 , “ 圜”俗作 “ 菌” , “ 瓜 ”俗作 “ 蘸”。 位移俗 字 , “ ”俗作 “ 藕”, “ 奁 ”俗作 “ 匿” , “ 峰 ”俗作 “ 辜” 。混用 俗字 , “ 店”写作 “ 店”, “ 净 ”俗作 “ 净 ”。音近 更代俗字 , “ 受”俗作 “ 寿 ,” , “ 瓶”俗作 “ 平 ” 。类化俗 字 , “ 彭… ’ 字类化作 的 “ 壹乡。合文俗字 , “ 菩提”合文成 的 “ 口”, “ 菩萨”合文成 的 “ - 一 t - + ' - ”, 等等。这一批俗字通常都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消失 了。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

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

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

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

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

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

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

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

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

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

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

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

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

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发表时间:2010-08-16T11:05:25.123Z 来源:《新学术论坛》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夏景清[导读] 本文选择三句老子名言,来讨论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和它的现代意义。

(献给当代世界各国首脑的三句老子名言)夏景清.中国摘要:本文选择三句老子名言,来讨论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和它的现代意义。

并提出哲学要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建议。

1,原子弹和暴力,威胁人类的生命,是本世纪的特征。

科学发达,人类没有得到完美的幸福,相反却是世界走向灭亡的威胁。

以这个事实为例,论证了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辩证思想。

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的话,它的意思是,对于死亡,怕和不怕,是相对的,可以转化。

用武力去解决矛盾,以死去威胁人家,如果人家不怕死,你就没有办法。

说明人的意志,它是不能用武力征服。

要解决各国纷争,用武力是不可能。

3,老子认为天下最弱的是水,它可以产生洪水的巨大力量,是因为有一不变的意向。

总是不断地流动,达到水平位置,或状态平静,才停止.。

而人类同样有一种永远的不变的意向,就是要求平等,要求和平。

所以人民的意向,是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

这就是真理。

关键词老子辩证思想现代意义作者::夏景清,1937年生,中医副主任医师,文成医药卫生研究所所长,从事研究中医中药;针灸经络;医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E-mail: xiajingqing@老子之道,内容颇多,所以我只能选择三句名言,来讨论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话虽三句,但也可使人们了解到老子的道葫芦装的是什么药.也可以使人欣赏到哲学大世界中,中国古代哲学别有洞天的景色。

特别提醒,这些话是二千五百年以前的老子所说。

老子的学说,分道经和德经,道经是讲哲学原理,德经是讲哲学的社会学应用。

这三句话,摘自德经。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类的科学和文化水平天天提高,社会的安定和生命的安全水平天天下降.)新世纪并不是小孩子甜蜜安睡的摇篮。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摘要: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

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

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

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

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

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

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

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

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正文:第一部分:概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约生于前571年。

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

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

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

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

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底、不坚决,只要统治者对其不太苛刻,能保持其现有的经济地位就知足常乐了,老子的哲学正是反映了当时这个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试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现实价值

试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现实价值

试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现实价值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主要受到古代曲阜儒家启发,其理论倡导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老子发展出理论,提出“以辩证法来分析复杂的整体结构的各个零碎的元素,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由此提出了“太极”的思想,即“生生不息,生者有利,产生贵生,善贵共蒂,无需追求绝对的概念,这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核心。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对现实价值有很大的贡献。

首先,它让人们了解并发掘“道法自然”的理念,不再穷折腾、奢求虚无,而要求理性,嘉惠生育;其次,它教会人们思考,让人们学会思考并深入的理解事物的本质,不要唯物论;最后,它让我们学会发现矛盾、理清关系,从而把事情做到“太极”,既符合我们的理性要求,又在事实基础上寻求合乎社会实际和自身利益的利弊权衡,保持前进的动力。

因此,可以说,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为人类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其现实价值也被广泛认可。

老子的现代学者也一直在努力深入研究和发掘老子的思想,以期充分理解和贯彻执行。

可以期待,持续的发掘和实践,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有望发挥出更深刻的社会意义,且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正面价值。

浅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浅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浅析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

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最为著名的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

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老子哲学是指从老子写的《老子道德经》中提取出来的哲学道理的总称。

老子哲学顾名思义是老子所创办的哲学,在老子哲学中老子提出知识是没有单一性的。

同时老子还不相信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考量总结出治理国家建设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哲学在后世的发展中不断获得扩充,比如汉朝时黄老学说就明确提出休养生息,环境治理国家。

在老子哲学中老子主张“道”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因为它指的并不是一个实在存在的物体,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

但为了更好地传播和思辨这一思想他只好将他命名为“道”。

老子辩证法思想内容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

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

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他认为福祸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他指出任何事物都就是相对的,这就是须要一种切换的。

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顺利的相对面就是失利,就像是质变引发量变的过程一样,这就是须要累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

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

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至于他所倡导的道法自然,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至少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演变。

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老子的思想。

至少在今天他的思想还是用很大作用,更不用说在两汉期间,无为而治的思想给文景之治的出现起了多大作用。

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辩证法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老子的辩证法,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旨在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和对立面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老子的辩证法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如道、无、虚、阴阳等。

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对立。

他的辩证法思想与现代的系统思维相似,都强调整体和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首先,老子的辩证法强调道的概念。

在老子的观点中,道是宇宙运行的本源和规律,是超越一切的存在。

道包含了无穷的可能性和变化,是一种包容性的力量。

老子认为,人应该顺应道的意愿,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逆天而行。

这种观点与现代环保意识的提倡相契合,我们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老子的辩证法强调“无”的概念。

老子认为,万物都来自于无,即虚无缥缈之处。

他认为,事物存在于虚无中,并从中吸取能量。

同时,虚无也意味着事物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我们应该学会追求虚无,即放下自己的欲望和执着,去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沉迷和功利思维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另外,老子的辩证法也强调了阴阳的概念。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的方面构成的。

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立和变化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动力。

我们应该认识到阴阳的相互关系和互相依存的关系,避免过度追求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的群体关系和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倡导平等、和谐的相处方式,避免对立和冲突的产生。

此外,老子的辩证法也强调了“为无欲”和“为无为”的概念。

老子认为,我们应该超越功利心和个人利益,为了整体和共同利益而努力。

为无欲即放下个人的欲望和私利,为无为即不自作为、不强求,顺应自然的规律和安排。

这种观点也对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和平静。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现代管理价值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现代管理价值
识 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 的灵 魂。 …老 子辩证思 想在 管 ” 理领域 的运用 , 就成为辩证 管理。一个优 秀 的管 理工作 者 ,
为观察事物 、 认识世界及而进一步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

老子 辩证 法思 想的 内涵
( 矛盾对 立统 一观 。阴 、 在 中国古 代哲学 里是指 一) 阳,
第2 6卷 第 3期
2012年 5月






VO . 6 No. 12 3 Ma .2 0 1 2 y
J URNAL OF CHANGSHA UNI O VERSI TY
老子 辩 证 法 思想 的现 代 管理 价 值
任 玛
( 广东医学院药学 院, 广东 东莞 5 30 ) 2 8 8
老子“ ” 道 的哲学 内涵是 宇宙本原 。宇 宙本原含 有两方
成九层之 台、 足下之步成千里 之行 的质变 , 由量 的积 累所 是
引起 的 ,生于” “ “ 、 起于”、始于” 指的就是这个 意思 。这 反 “ , 映了事物由量 变到质变 的过 程。老子在 指出事物 由量变 到 质变这一客观规律 的同时 , 又运用这一规律所体 现的辩 证发
无 ”3‘ —— 即“ ” 是“ —— 即“ _ ‘ 无” J 道 , 有” 天地” 包括宇宙 间 (

展的道理告诫 人们 : 要完 成 一件 大 事 、 事时 , 从 “ ” 难 要 易 、
“ 入手 。 细” 老子说 : 图难 于其易 , “ 为大于其 细。天下难事 , 必作 于 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 所谓 的困难 问题 , ” 在开始 的时 候并非是困难的 ; 所谓 的重大 问题 , 在其初期 , 也不是一开始 就是重大的 。因此 , 于困难 问题 的处理 , 在它 尚处 于容 对 要 易解决 的时候入手 , 要等到 问题成堆 、 以解 决 的时候才 不 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部分学生论文(河南鹿邑伯阳中学高二一班吕永康)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我国哲学之祖,道教鼻祖。

他所著的《道德经》深入阐述了丰富的哲学、伦理、政法、军事等思想,尤其在哲学方面更是有很深的造诣。

《道德经》哲学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而且是东方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哲学体系形成了对比和必要的互补,对当今世界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具有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是道家政治伦理的思想核心,他的“认识论思想”和“社会历史观”(主要反映“小国寡民”主张),都对当时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老子在辩证法思想方面堪称为大师,他的辩证法伦理思想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发展变化。

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基本主张的。

这句话也经常作为代表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名言。

在这里,老子不仅为我们阐述了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般人通常对于一件事,要么只看到它好的一面,要么只看到它坏的一面,很少有人能从事物的正面看到它的反面,在好事中发现坏的根苗,在坏事中看到好的预兆。

从古代“塞翁失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祸与福是循循相连、相互转化的。

所以当我们遇上灾祸的时候用不着垂头丧气,交上好运也不要趾高气扬。

假如你在一次考试中失利了,而且还是你平常最优异的那一两科,这时,你不要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这其实是好的预兆。

请仔细思考一下,这只是在平时的测试中你失败了,但你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样你就离高考的成功又近了一步,就又多了一把开启你梦想之门的钥匙。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看待事物的对立面,并辩证地去对待,这样就会使你对人、对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理智。

要完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就要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做起;成就一番丰功伟绩,就必须从平凡的小事做起。

同样的道理,任何形式的实践一样也要从点滴起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贪多图快,更不能一曝十寒。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道家认为,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道德习惯的养成以及社会道德风貌的形成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我们个人道德的修养,以及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发人深省的重要意义。

这一思想也警示着人们不要走极端,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每一件事情,要学会辩证对待每一件事情。

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先知人物和文化巨匠,他不仅给中国思想文化提供了一个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哲学体系,其辩证法和认识论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社会历史和政治伦理诸弊端的诊断大师和古典人道主义的奠基人。

当然,它的思想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例如,他提出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存在着消极的方面,应当予以批判。

尽管如此,老子的思想特别是它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提取合理要素为今所用,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推进现代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因此,立足于今天的现实,审视老子思想,我们必须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从中汲取合理养分,避免其消极因素的影响。

把老子思想的辩证法思想发扬光大。

所以,我认为老子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既然老子思想对现代中国甚至世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河南鹿邑老子故里的高中生,就更应该弘扬老子文化,继承和发扬老子思想,特别是其辩证法思想,为中原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部分教师点评(河南伯阳中学杜富楷)
吕永康同学的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老子辩证法的价值及其现代意义,对老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世界思想界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更能认识到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所肩负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价值较高。

2005年,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分别给他精心挑选的100个人物评功论过,排名定位,老子名列第75位。

哈特的对老子的评语是:“假如老子的确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

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很多精神食粮,在西方,《道德经》比孔子或任何其他儒家的作品都流行。


哈特对老子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再次确立了老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和思想史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子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唐武皇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

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后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性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

《道德经》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

”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无不体现出老子思想之高深莫测。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他的天道无为思想。

在社会政治方面,他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德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

他主张统治者要“无为”,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同时,也使人民“无知,无欲,无为”,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权巩固,以达到“无不
为”的目的。

他反对儒家的“仁义”,反对采用严刑悛法统治人民。

他认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民至死不相往来。

在治理国家方面,老子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是说,统治者不能我行我素、一厢情愿地今天搞这运动,明天搞那运动,要让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农业劳动。

如果折腾过来折腾过去,老百姓就不答应,国家就会出乱子。

这也是我党“稳定压倒一切”思想的理论依据。

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的思想,提升了人民观察事物的能力,促进了人们对道即自然的认识。

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开创了唯物主义哲学。

他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分别被誉为中西方的哲学鼻祖,对世界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老子等前人的劳动成果,更不能躺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而裹足不前、不思进取,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前人精神财富的内在价值,并把它应用于今天和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当代年轻一代的使命。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愧对老子等为我们做出表率的先哲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