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病理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 病理改变
镜下: 肝细胞大片状坏死, 肝窦明显扩张,充血与出血 小叶内/汇管区大量炎细胞 肝细胞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 病理改变
镜下: 肉眼: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基本病理变化
(一)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凋亡
(二)炎细胞浸润
(三)增生
肝细胞再生 kupffer细胞增生 间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小胆管增生
1、肝细胞再生
➢ 体积大,核大而染色深,可见双核 ➢ 肝细胞完全再生——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 ➢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见于坏死严重,肝
小叶网状支架破坏。
2、 Kupffer细胞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分割肝小叶 →肝硬化
毛玻璃样肝细胞:
见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 光镜: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大量嗜酸性细小颗
粒,不透明似毛玻璃; 电镜:扩张的滑面内质网内充满了乙肝病毒
颗粒。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HBsAg(+)
毛玻璃样肝细胞
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可有几个月,多数 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
乙醇脱氢酶(ADH) 乙醇氧化系统 过氧化氢酶系
乙醛
NADH/NAD+↑
(-) 乙酸 脂肪酸的氧化能力↓
脂肪变性
酒精性肝病.病理改变
1、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病理改变
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 包括以下病变
➢ 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 ➢ 酒精透明小体(Mallory body)形成
Mallory body(酒精性肝病相对特征病变)

病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

病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护理课件

病毒学检测阳性
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 HBeAg等)或丙肝病毒标 志物(HCV抗体、HCVRNA等)阳性。
临床表现
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症状。
鉴别诊 断
其他肝病
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其他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肝脓肿、结核病等。
其他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
病情评估
肝功能损害程度
02
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急性肝炎
总结词
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炎 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再生。
详细描述
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包括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细胞核浓缩、溶解或碎裂,细 胞浆疏松变空,嗜酸性变。同时,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于肝 小叶间,导致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再生。
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评估肝功能 损害程度。
病毒复制情况
根据病毒学检测结果评估病毒复制 情况。
并发症情况
观察是否存在出血、感染、肝性脑 病等并发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4
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病情严重时应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以增
强体质。
病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病毒 性肝炎护理课件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 病毒性肝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 • 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 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 主要表现的传染病。
分类
根据病原学分类,常见的有甲型 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 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行为, 减少性伴侣数量。
提高公众意识与预防措施
增强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餐具和洗漱用品等。
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或携带者
避免与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或携带者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同事等。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病毒性肝 炎。
02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
肝炎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肝炎病毒的复制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通过利用人体细胞机制进行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
传播方式
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接触传 播。
肝脏的病理改变
01
02
03
肝细胞损伤
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过 程中,导致肝细胞损伤和 炎症反应。
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康复信心 。
生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肝功能异常
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 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 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升 高。
肝脏结构改变
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 和炎症反应,导致肝脏结 构改变,如肝纤维化、肝 硬化等。
免疫应答与疾病进展
免疫应答
人体免疫系统对肝炎病毒的入侵产生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疾病进展
肝炎病毒持续复制和免疫应答的异常,可能导致疾病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 肝癌。
供肝来源
肝移植的供肝来源有限,需要 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匹配,以降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概述(病理学课件)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概述(病理学课件)

乙肝病毒
入血
肝细胞内复制
肝细胞表面抗原
引起免疫反应
杀灭血中病毒 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三、基本病理变化
1.肝细胞变性
(1)细胞水肿:因肝细胞受损后 细胞内水分增多造成。
胞浆疏松化 气球样变
肝细胞水肿
(2)嗜酸性变
肝细胞胞浆
脱水浓缩 嗜酸性变
嗜酸性变
2.肝细胞坏死
坏死类型
溶解坏死
点状坏死 碎片状坏死 桥接坏死 大片坏死
(4)大块坏死
病变: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 大范围肝细胞坏死。
常见:重型肝炎
(5)嗜酸性坏死
病变:嗜酸性变继续发展,胞质 进一步浓缩,核固缩或消失, 最后形成深红色球形小体。
常见:急性普通型肝炎
3. 炎细胞浸润
炎细胞类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部位:汇管区或小叶内坏死区。
4. 再生与增生
嗜酸性坏死 嗜酸性小体源自(1)点状坏死病变:肝小叶内几个相邻肝 细胞的坏死。
常见:急性普通型肝炎
(2)碎片状坏死
病变:肝小叶周边部界板的肝 细胞灶性坏死。
常见:慢性肝炎
(3)桥接坏死
病变:肝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 之间,两个中央静脉之间 或两个汇管区之间出现的 互相连接的坏死带。
常见:中、重度慢性肝炎
(1)肝实质细胞再生 (2)Kupffer细胞(星型细胞)增生/肥大 (3)间叶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炎细胞浸润
消化系统疾病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定义
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的变性、 坏死和凋亡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二、病因
已证实引起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有: 甲型(HAV) 乙型(HBV) 丙型(HCV) 丁型(HDV) 戊型(HEV) 庚型(HGV)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类型(病理学课件)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类型(病理学课件)
《病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类型及病变
一、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类型
普通型病毒肝炎 急性(普通型)肝炎 慢性(普通型)肝炎 • 轻度慢性肝炎 • 中度慢性肝炎 • 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二、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肝细胞变性:细胞水肿、嗜酸性变 肝细胞坏死 • 点状坏死 • 碎片状坏死 • 桥接坏死 • 大片坏死
渗出 炎细胞渗出
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二、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三)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大体 体积缩小,皱缩,质地变软, 呈黄色或红色,称急性黄色 肝萎缩或红色肝萎缩扩张充血, 肝小叶和汇管区大量炎细胞 浸润,再生不明显。
急性重症肝炎
后果与结局
①胆红素大量入血→黄疸; ②凝血因子合成↓→出血倾向; ③肝功衰竭,肝肾综合征。 ④部分病例→亚急性重型肝炎。 ⑤死亡:肝衰→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或急性肾衰;DIC。
2.亚急性重症肝炎
特点: ①大范围肝细胞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②可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③严重者死于肝功能衰竭。
肉眼: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结局:坏死后性肝硬化。
(4)结局:
痊愈:半年至一年可恢复 转为慢性:丙型 (50%~60% ) 乙型 (5%~10%)
《病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类型及病变
一、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类型
普通型病毒肝炎 急性(普通型)肝炎 慢性(普通型)肝炎 • 轻度慢性肝炎 • 中度慢性肝炎 • 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2.中度慢性肝炎:
坏死增加 碎片坏死重 桥接坏死 桥形纤维带形成, 小叶结构大部保存

病理学教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病理学教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病程持续在一 年以上者称慢性肝炎。乙 肝占绝大多数(80%)。
• 常见的病理类型:按炎症活 动程度分为:轻、中、重三 型。
轻度慢性肝炎:
肝细胞变性、点状坏死或凋 亡小体;轻度碎片状坏死;
汇管区周围纤维增生,肝小 叶结构完整。
轻度慢性肝炎:淋巴细胞浸润
中度慢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明显,中度碎片 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Patterns of infection after hepatitis B
重型肝炎
• 急性重型肝炎 • 亚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 爆发型、电击型、恶性型 • 少见。病急、病重、病死率↑,
如不及时抢救,可在十余天内 死亡。
病变
• 大体:肝脏体积显著缩小(左叶为甚), 重量锐减。质软,被膜皱缩。切面呈 红褐色或黄色,又称为急性黄色或红 色肝萎缩。
病变
• 大体:肝脏体积明显缩小,重量 减轻;质软,被膜皱缩,肝脏表 面、切面黄绿色,可见散在分布 的、大小不等的结节(这可与急 性重型肝炎在肉眼上进行区别)
亚急性重型肝炎
镜下: 1.肝细胞广泛坏死。 2.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3.小叶周边小胆管增生,胆汁
淤积形成胆栓。 4.小叶内外明显炎细胞浸润。
肝小叶内嗜酸性小体和碎片状坏死
嗜酸性小体
基本病变
肝细胞变性 肝细胞坏死 炎细胞浸润 再生与增生
溶解性坏死:
基本病理变化
气球样变→溶解性坏死
a病.点毒性状肝坏炎死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最
常见的类型是
bA..碎凝片固性状坏坏死死 cBC...桥溶液接化解坏性性坏坏死死死 dD..亚纤大维素块样坏坏死死 和大块坏死
大块/亚大块坏死
基本病变

病理学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概述护理课件

病理学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概述护理课件

THANKS.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接种对象
接种程序
疫苗效果
目前已有针对甲型和乙型肝 炎的疫苗。疫苗接种计划在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 同,根据当地指南进行接种

所有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 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肝 炎疫苗。高危人群,如医疗 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的人 员以及慢性肝病患者也应考
虑接种疫苗。
根据疫苗种类和接种指南,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 通常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 疫,以确保机体产生足够的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03
一般护理
01
02
03
04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调整休息和活动量,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
累。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黄疸、 发热、消化道症状等,及时发
现并处理。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 卫生,预防感染。
药物管理
遵医嘱用药,不随意更改剂量 或停药。
饮食护理
热量需求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乏力、黄疸等,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 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护理
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低脂肪、易消化为主,并适 当补充维生素B、C、K等。避免饮酒和过度进食辛辣、油 腻食物。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等,注意观察药物的疗 效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病理学-病毒性肝炎概 述护理课件
目 录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理学基础 •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概述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理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病理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21
22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间、两个 小叶中央静脉之间,坏死处伴有肝细胞不规 则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后期形成纤维间隔 分割小叶。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23
24
25
大片坏死:几乎累及大部分肝脏的大片融 合性溶解坏死,是肝损伤最严重的坏死, 可见汇管区小胆管增生、集中现象,以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多见于重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
正常肝脏的外表面,褐色,表面光滑。 正2 常的肝脏重约1200至1600克。 长宽厚26*15*6cm
3
4
5
正常肝小叶结构模式图
下腔V
门V 小叶间V
肝A 小叶间A
6
肝血窦 中央V
肝V 小叶下V
病毒性肝炎
1.由肝炎病毒→传染病 2.病理: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变质性炎 3.分型:甲、乙、丙、丁、戊、庚型
16
17
(2)肝细胞坏死和凋亡
1)溶解性坏死: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 ①点状坏死 ②碎片状坏死 ③桥接坏死 ④大片状坏死
18
点状坏死:单个或几个肝细胞的灶状 溶解坏死,常伴有炎细胞浸润,多见于 急性普通型肝炎。
19
20
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 胞呈片状或灶状连接的溶解坏死,伴有 炎细胞浸润,常见于慢性肝炎。
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12
1. 肝细胞变性坏死、凋亡
(1)肝细胞变性: 1)细胞水肿: 胞浆疏松化 → 气球样变 → 溶解坏死 气球样变:肝细胞水样变性,细胞肿大如球 形、胞浆透明
13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胞浆疏松化)
14
2)嗜酸性变:多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
15
3) 毛玻璃样肝细胞:
多见于HBsAg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 光镜: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嗜酸颗粒、不透明似毛玻璃样 免疫组化:HBsAg阳性 电镜:光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呈线状或小管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坏死区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及纤 维增生,形成纤维间隔分隔小 叶
❖ 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3)溶解性坏死
d.大片坏死
重型肝炎
几乎累计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
3.肝细胞再生
➢肝细胞坏死时,由邻近肝细胞再生
修复。
➢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染
色深,有时可见双核,胞浆略呈嗜碱 性
➢若坏死严重,网状支架塌陷,可形
Review
界板
Review: 网状纤维支架 Kupffer细胞
Review
病毒性肝炎基本病理特点 General features: 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 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病因明确:6种肝炎病毒
HAV(甲), HBV(乙), HCV(丙), HDV(丁), HEV(戊), HGV(庚)
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
(Clinic features: viral hepatitis)
➢ 全身症状: 乏力,全身不适,低热,黄疸 ➢ 消化道症状:厌油,食欲↓,腹胀,稀便,腹泻 ➢ 肝区症状: 疼痛,不适, 压痛, 肝肿大, ➢ 肝功能异常: GPT↑, 胆红素↑, A/G↓ ➢ 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查: HBsAg, HCV (+)
3% 合并 20%-妊娠
不详
易 少 少 少 易 不详
无 可 可 可 不详 不详
要点(main) points)
❖甲、戊型 经口传染(饮水食物被污染) 可暴发流行(epidemic)
❖乙、丙、丁、庚型 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分泌 物中,经血道、性接触及其它密切接触传染。 呈散发趋向(sporadic)
基本病变(basic lesions)
黄疸型肝炎
●肝细胞坏死稍多、 稍重
●肝细胞淤胆、 毛细胆管胆栓形成
临床病理联系 肝大→肝区疼痛、叩击痛 肝细胞变性→肝功能异常:
GPT, 胆红素 预后 半年恢复, 90%以上治愈,
少数转慢性(HBV 5-10%,HCV70%)。
1.普通型肝炎
(2)慢性普通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程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分类
各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致病特点
类型
传染途径
慢性化
重症
大流行 肝癌
HAV
RNA
肠道
HBV
DNA
血源, 体液
HCV
RNA
血源, 体液
HDV HEV
复制缺陷 RNA
RNA
血源, 体液 肠道
HGV
RNA
血源

5-10%
3/4
80% 合并 10% 同时

部分
0.1-0.4% 1% 罕见
成再生结节
临床病理类型: (Classification)
急性
普通型
病毒性肝炎
慢性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重型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1.普通型肝炎
(1)急性普通型肝炎
临床特点: 常见,有全身症状,肝大,肝区疼痛、肝功
能损害(GPT, 胆红素)。 黄疸型: 甲型、丁型、戊型 无黄疸型:多见,乙型、丙型
a.点状坏死
单个/数个肝 细胞坏死 急性普通型肝 炎
细胞水肿→溶解性坏死
(3)溶解性坏死
b.碎片状坏死
❖ 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界板 的坏死称为碎片状坏死
❖ 呈桥接坏死
❖ 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 中央静脉之间以及两个汇管区 之间肝细胞带状融合性坏死
胞核浓缩以至消失 ❖ 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Councillman body): 深红均一浓染圆形小体
1.肝细胞变性、坏死
(3)溶解性坏死(lytic necrosis)
❖ 高度气球样变发展而来 ❖ 胞核固缩、溶解、消失
→细胞解体 ❖ 根据坏死范围不同可分
为4种类型
(3)溶解性坏死
(2)中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intermediate viral hepatitis
❖1.坏死明显: 中度碎片坏死及桥接坏死 ❖2.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 ❖3.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 1.显著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 2.汇管区、坏死区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 3.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增生; 肝细胞再生
1.肝细胞变性、坏死
(1)肝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
❖ 最常见病变 ❖ 肝细胞肿大,胞浆疏
松呈网状、半透明(胞 质疏松化) ❖ 显著肿大呈球形,胞 浆透明,状如气球 (气球样变)
细 胞 水 肿
(1)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
(Rarefaction and ballooning degeneration)
电镜 ❖ 内质网扩张、囊泡变 ❖ 核蛋白颗粒脱失 ❖ 线粒体肿胀、嵴消失。
1.肝细胞变性、坏死
(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acidophilic necrosis)
❖ 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 ❖ 胞浆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
病理学
消化系统疾病(二)
ppt课件
1
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2
Review
➢人体化工厂 代谢中心 解毒中心 生命脏器
肝小叶(Hepatic lobule): 中央静脉(central vein) 肝细胞索(hapatic cord) 肝窦(hepatic sinusoid) 汇管区(Portal area): 小叶间静脉(interlobular veins) 小叶间动脉(interlobular arteries) 小叶间胆管(interlobular bile duct)
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Acute viral hepatitis (common type)
❖ 1.广泛肝细胞变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 ❖ 2.坏死轻微,主要为点状坏死。 ❖ 3.可见肝细胞内淤胆 ❖ 4.门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
网状纤维支架完整,完全恢复原结构功能
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Acute viral hepatitis (common type)
轻度慢性肝炎 中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
(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mild viral hepatitis
1.肝细胞变性坏死较轻: 轻度碎片坏死 2.汇管区纤维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 3.小叶结构基本完整
(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 mild viral hepatit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