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合集下载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纯方案,18页)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纯方案,18页)

第五篇勘察设计工作大纲工程的背景、意义见《技术建议书》,本处不再赘述。

第N2合同段路线全长64. 800 公里,设大桥740米/5座(以下以双幅计),中桥1695米/32座,小桥729米/23座,桥 梁总长3. 164公里,占路线全长的4.88%,涵洞74道;长隧道2900米/2座(以下以双 洞计)、中隧道660米/I 座、短隧道1055米/3座,隧道总长4. 615公里,占路线全长的 7. 12%,桥隧总长7. 779公里,占路线全长的12. 00%,互通立交3处,别离式立交5处, 通道、天桥46道,服务区1处,停车区2处;占地共5192亩。

二、针对勘察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工作量,分别提出勘察工作大 纲和设计工作大纲根据《招标文件》、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本合同段勘察设计包括公路路线、路 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互通立交、绿化、交通平安设施、隧道通风、消防、照明 等工程、环保、水保、等勘察设计(含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分标段图纸、工程量清单等)和后续服务工作。

另桥梁设计含试桩设计内容。

N2合同段为 那么。

• 路面优先考虑沥青税路面,收费广场采用水泥碎路面。

•路基边沟、排水沟及截水沟应通过桥涵与沿线排涝沟渠衔接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8)桥梁设计原那么及要点应把特大桥、大桥桥位作为路线的控制点,在选线时充分考虑。

• 桥孔布设除满足设计流量、水文要求外,还应做到经济美观。

• 对于填土高度大于20米,应做路桥综合比拟,择优选用。

• 对于桥台、隧道洞门相连且位于峭壁的情况,应采取措施、保证平安衔接。

•小桥涵采用逢沟设涵的原那么。

工程概况々永和由帆关赤,山颉制合同处合水电西峰市雕只关川市 石忸任城市泰由微淳化永济市鲁岛宝野瞄路陕西境壶口至雷家角高速公路5-1工程地理位置图(9)路线交叉设计原那么及要点互通立交的布局应符合路网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要求,立交选型应依据交通量的分布;•互通立交的型式应与周围的自然条件相适应,线形流畅、紧凑;特别注意与其它构造物、排水系统的衔接;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尽可能少破坏自然地貌,运用现代园林景观理念设计互通式立交。

广西某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广西某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广西某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一、综述为确保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进行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次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收集规划建设路段的地质资料,为初步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大纲将对地质勘察工作的范围、内容、方法以及成果报告的要求进行详细的描述。

二、工作范围1.勘察对象本次地质勘察的对象为广西高速公路的设计路段,具体范围详见规划图纸。

2.勘察区域勘察区域涵盖设计路段和10km以内的周边区域。

三、工作内容1.地质调查1.1查阅文献资料,包括相关工程设计报告和地质地貌图等。

1.2进行地质地貌调查,包括地表走痕的观察、地貌类型的划分等。

2.地层勘察2.1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质剖面资料。

2.2对钻孔所得样品进行岩性、物性等方面的实验分析。

3.地质构造及断裂带勘察3.1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断裂带、褶皱等的位置、规模等。

3.2通过地质勘察和现场地形观测等方法,分析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4.地下水勘察4.1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分析区域地下水的产出规律、水位变化等。

4.2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包括地下水位测量、水质分析等。

5.地质灾害勘察5.1查阅相关文献,包括地质灾害报告和调查报告等。

5.2实地考察,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四、工作方法1.野外勘察:包括地表走痕观察、样品采集、钻孔勘测等,必要时可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

2.实验室测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物性等方面的测试。

3.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GIS软件等工具进行地质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成果的报告。

五、成果报告要求1.地质勘察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1规划建设路段的地质情况,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地下水分布等。

1.2勘察过程和方法的描述,包括野外调查、钻孔勘察、样品分析等。

1.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包括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类型、风险等级等。

1.4建议的地质防灾和安全措施,包括加固工程、排水措施等。

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大纲(纯方案,3页)

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大纲(纯方案,3页)

交通工程总体设计将从路网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调查相邻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置情况的基础上,以方便管理、高效、低成本为设计目标,结合地方特色,合理确定本项目的管理、养护机构、服务设施的设置方案,并尽可能与相邻路段、相接协调统筹考虑。

从而实现在满足交用运营的功能前提下,实现节约建设规模和建设成本,充分发挥沿线交通工程设施的利用效率。

特别是在沿线服务设施总体设计中,将充分体现的设计新理念。

本标段全长 64.856Km,为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和良好运营,针对本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本次安全设施投标方案共包括以下内容:标志、标线及突起路标、护栏、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桥梁防护网、防眩设施、里程标、百米标、公路界碑等。

针对本项目技术标准,本高速公路按 A 级交通安全设施标准配置。

安全护栏的设计,应树立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

选择护拦型式应结合本项目技术标准充分要考虑到它的设置条件、变形量,及不同型式护拦之间的平顺衔接和刚度渐变,采用与本项目设计车速相对应的防撞等级。

标志结构设计选取美观、轻型的材料。

根据陕西省已建高速公路实施情况,主线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应标识,汉字高度统一采用 60 厘米,并在主线、匝道和被交高速公路标志上采用二级以上反光膜,视线诱导设施均采用一级反光膜,防撞桶采用二级外包反光膜。

设计原则和要点:本项目交通标志设计按照 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规范执行,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以完全不熟悉壶口至雷家嘴高速公路以及周围路网的司机为设计对象;②重要信息要重复提示多级预告;③设置必要的禁令、警告、指示标志,保证行车安全;④互通立交区内,应避免信息过载,影响标志整体功能发挥;⑤从青兰高速公路全线的整体统一考虑标志的设置。

本路设置的标线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斑马线、导向箭头、车距确认标线、车道指示路面文字等。

另外,在本路的车道边缘线外侧设置突起反光路钮。

路钮的设置间距为:主线 15m,匝道 5m。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修改后)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修改后)

省道204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大纲1、概述拟建榆林至神木公路是陕西省规划建设的“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干线公路中的一纵,该线是继纵贯陕西省南北的包茂高速通道之后,连接陕北与关中地区的第二条干线通道,该线与包茂线相接,并与青银线、京昆线、连霍线等主骨架公路中的“三横”相连,在全省及区域综合运输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陕西省次骨架公路网,发挥省级干线公路的规模效益,提高全省交通网综合运输能力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路线起于神木县彩兔沟村,穿越锦界工业园区,经黄土庙、西沟、麻家塔,终于店塔镇陈家沟叉,全长约66.88km。

2、任务依据①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05年5月)以及《关于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05年11月);②陕西省交通厅《陕西省交通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的通知》(2005年12月)③勘察设计任务的中标通知书、合同书(暂缺);④陕西省公路设计院编制的《204省道榆林至神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5月);⑤榆林市交通局文件《关于修建店塔过境公路的请示》(2005年5月)。

3、目的与任务1.在工可的基础上,对公路工程建筑场地进一步作好工程地质比选工作,为初步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

2.初步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做出评价。

3.进行综合地质勘察,初步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提供避绕或治理对策的地质依据。

4.初步查明场地地基的地质条件,为选择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需的地质依据。

5.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4、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执行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参照标准1.《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规定》(SDGJ65—94)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I87-92)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6.《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7.《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98)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150218-94)5、工程地质概况5.1 地形、地貌线路呈北东南西走向,项目所在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向草原荒漠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常家沟沟脑,海拔1321m,最低点在神木县城南窟野河谷,海拔920m,一般海拔1000-1200m。

××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勘勘察大纲

××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勘勘察大纲

××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步勘察工作大纲××××工程勘察院二00六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目的、任务及依据三、本段工程地质条件第二章执行技术标准一、公路行业规程规范二、其它行业的规程规范三、其它第三章预计工作量第四章勘察技术思路第五章工作步骤及技术要求一、工作内容二、工作方法三、工作步骤四、技术要求五、其它要求第六章施工组织方案一、施工工艺二、施工管理三、人员设备四、进度计划第七章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解决措施一、隧道二、软土三、高边坡勘察四、断裂构造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措施一、质保的基本原则二、组织结构三、质量目标四、质保特点五、具体措施第九章资料提交一、原始勘察资料整编要求二、资料整理三、成果提交××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步勘察工作大纲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至××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7918”网中的第×纵,它起于××省××,经××的××、××的××,××的××、××、××,××的××、××、××、××、××的××、终于××省××市;是200×年××月××日开通的全长××公里的“××至××”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的一部分,它将××与××两大经济区直接连接起来,对全国和××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拉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以及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和关中四个城市群发展,加速东中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拉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大纲(21页)

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大纲(21页)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一)、对本项目的理解1.1 项目地理位置概况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环绕成都,县城距成都市区10公里,幅员面积1029平方公里,90.64万人。

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其中双流国际机场距县城仅2公里,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60余条,已成为全国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铁路横贯南北,设有白家、公兴两大货站;川藏公路、成乐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外环高速路、机场高速路、国道213线穿越全境,另有天府大道、金华路、华龙路、双温路、双黄路、籍黄路数条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882公里。

正公路东延线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境内,起于正公路锦江大桥东侧,止于东山快速通道,设计速度40Km/h。

工程全长5.3公里,其中:城市道路段红线宽40m,按主干道三级标准、路面设计轴载为BZZ-100设计;公路段路基宽18m,按二级公路标准、桥涵设计荷载为汽-I级设计,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1.2项目所在地区的发展规划双流县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实际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的发展思路。

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乡融合,努力构建和谐双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县”、“三产富县”、“都市农业”、“人才兴县”五大战略,倾力打造“两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航空物流园区),突出建设“两城”(东升现代空港园林城市、成都华阳城市次中心),加快建设“三走廊”(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

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坚持“统筹城乡、跨越发展,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群众殷实、实现和谐”的基本取向,全力打造“一城三基地”,即以运动、文化、休闲、宜居、西部航都为特征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空港大城市,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奋力争创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样板县,不断开创双流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成武高速设计工作大纲(初设)20101027

成武高速设计工作大纲(初设)20101027

甘肃省平凉至武都高速公路成县至武都段公路工程CWSJ-2合同段初步设计项目工作大纲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09年11月15日目录1项目概况 ............................................................................................................................................. - 3 -2设计依据 ............................................................................................................................................. - 3 -3设计采用相关规范 .............................................................................................................................. - 4 -4主要设计标准...................................................................................................................................... - 4 -5主要设计内容...................................................................................................................................... - 5 -6工作方法及思路.................................................................................................................................. - 6 -7勘察工作计划...................................................................................................................................... - 8 -8设计中的重点、难点 .......................................................................................................................... - 9 -9采购项目 ........................................................................................................................................... - 12 -10人员安排 ....................................................................................................................................... - 12 -11进度计划 ....................................................................................................................................... - 14 -11设计文件安排....................................................................................................................................... - 15 -12设计验证的时机和方式........................................................................................................................ - 15 -13设计评审的时机和方式........................................................................................................................ - 16 -14设计确认的时机和方式........................................................................................................................ - 16 -1项目概况甘肃省平凉至武都高速公路作为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联络线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勘勘察大纲.

××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勘勘察大纲.

××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步勘察工作大纲××××工程勘察院二00六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目的、任务及依据三、本段工程地质条件第二章执行技术标准一、公路行业规程规范二、其它行业的规程规范三、其它第三章预计工作量第四章勘察技术思路第五章工作步骤及技术要求一、工作内容二、工作方法三、工作步骤四、技术要求五、其它要求第六章施工组织方案一、施工工艺二、施工管理三、人员设备四、进度计划第七章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解决措施一、隧道二、软土三、高边坡勘察四、断裂构造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措施一、质保的基本原则二、组织结构三、质量目标四、质保特点五、具体措施第九章资料提交一、原始勘察资料整编要求二、资料整理三、成果提交××至××高速公路××至××段××合同段初步勘察工作大纲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至××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7918”网中的第×纵,它起于××省××,经××的××、××的××,××的××、××、××,××的××、××、××、××、××的××、终于××省××市;是200×年××月××日开通的全长××公里的“××至××”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的一部分,它将××与××两大经济区直接连接起来,对全国和××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拉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以及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和关中四个城市群发展,加速东中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拉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工作大纲第一章总则 (6)1概述 (6)1.1地理位置 (6)1.2本项目的作用、功能及地位 (6)1.3路线起终点、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6)1.4项目勘察设计中标单位及设计范围 (6)2初步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6)2.1初步设计目的 (6)2.2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7)3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 (8)3.1设计标准 (8)3.2主要技术指标 (8)4测设依据 (10)4.1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办法 (10)4.2地方规定及其他项目文件 (11)4.3本项目相关文件 (12)5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12)5.1一般规定 (12)5.2文件分册 (13)6进度计划 (15)6.1勘察设计计划工作量 (15)6.2工作步骤 (16)6.3进度计划安排 (18)6.4勘察设计进度保证措施 (18)7主要工作机构及人员安排 (18)7.1勘察设计主要工作机构 (18)7.2质量保证措施 (18)第二章总体及路线 (19)1本项目勘察设计特点 (20)2本项目勘察设计关键技术问题 (22)3总体设计思路和原则 (23)3.1总体设计思路 (23)3.2总体设计原则 (25)4总体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27)4.1对技术标准及技术指标的分析论证 (27)4.2灵活应用技术指标问题 (27)4.3分期实施方案建议 (29)4.4公路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的设计 (29)4.5高寒、冰雪条件下连续长下坡运行安全的设计 (30)4.6环境敏感区工程弃渣的合理处置技术 (31)4.7工程造价控制 (32)5路线方案比选与路线设计 (33)5.1路线选线原则 (33)5.2重点路段路线方案比选 (34)6安全设施设计 (35)6.1总体设计原则 (35)6.2长大纵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36)第三章工程勘测 (37)1内容要求与质量管理 (37)1.1内容要求 (37)1.2质量管理 (38)2初测与调查 (39)2.1平面控制网测量 (39)2.2高程控制网测量 (40)2.4地形测量 (41)2.5工程地质选线 (42)2.6路基勘测调查 (43)2.7路面勘测调查 (44)2.8桥梁及涵洞的勘测 (44)2.9隧道勘测 (48)2.10路线交叉勘测 (50)2.11筑路材料调查 (50)2.12沿线设施勘测调查 (51)2.13其它勘测与调查 (53)第四章地质勘察 (58)1相关规定 (58)1.1岩土分类的规定 (58)1.2岩芯保管的规定 (58)1.3照片的规定 (58)1.4原始资料的规定 (59)1.5规范标准的规定 (59)2初步工程地质勘察 (59)2.1工程地质调绘 (59)2.2工程地质勘探 (62)2.3测试 (71)2.4初勘资料整理 (71)3质量管理制度 (72)3.1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保证体系及监督审核制度 (72)3.2工程质量监理制度 (72)3.3质量事故处理 (73)3.4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验收 (73)第五章公路设计 (74)1设计指导思想 (74)2设计技术要求 (75)2.1路线设计 (75)2.2路基、路面 (78)2.3桥梁、涵洞 (88)2.4隧道设计 (96)2.5路线交叉 (104)2.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10)2.7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113)2.8其它工程 (113)2.9设计概预算 (114)第一章总则1概述1.1 地理位置1.2 本项目的作用、功能及地位1.3 路线起终点、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3.1路线终点1.3.2主要控制点1.4 项目勘察设计中标单位及设计范围2初步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要求2.1 初步设计目的(1)初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设计方案。

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批复后,则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2)采用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亦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3)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意见,基本落实路线布置方案,一般应进行纸上定线,赴实地核对,落实并放出必要的控制线位桩。

对复杂困难地段的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大桥的位置等,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2.2 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内容由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其它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设计概算篇及基础资料组成。

基本要求如下:(1)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2)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等情况;(3)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4)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路段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5)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6)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7)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8)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9)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10)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11)基本确定通道和人行天桥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12)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及主要尺、(13)基本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14)基本确定渡口码头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15)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迅等设施(16)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17)初步拟定施工方案;(18)计算各项工程数量;(19)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20)编制设计概算;(21)经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3.1 设计标准项目区地形地貌差异大,水文地质复杂,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面临着建设任务和自然条件的双重挑战。

为此,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应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将本项目建设成为“安全、环保、节约、耐久、适用”的高速公路。

1、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l—2003),本项目全线采用完全控制出入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桥涵一般均与路基同宽,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幅布设以整体式为主,分离式为辅的原则,宜分则分,宜合则合。

连接线的公路标准,严格按照工可方案及批复标准进行设计。

2、初测应根据测设原则和工可研究的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纸上定线和现场踏勘,利用遥感判释、物探等综合勘察技术,研究大型不良地质对道路影响和处治方案,确定有可比价值的路线方案进行勘测,收集设计所需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初测主要任务是对工可提出的路线方案进行检查落实和提出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同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勘测与调查,并进行有关内业及地质勘探工作。

3.2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主线采用的技术指标如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设计速度(km/h)服务水平停车视距一般值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路拱最小回旋曲线长度(m)平曲线最小长度(m)最大纵坡(%)最小坡长(m)视觉最小凸形一般值竖曲线极限值半径(m)视觉最小凹形一般值极限值竖曲线最小长度(m)路基宽度整体式分离式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隧道净空横断面桥涵设计荷载公路地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大、中、小桥涵、路基4测设依据4.1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办法在本项目测设中,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和本项目工可研究报告及批复、地方政府意见等,对路线方案、构造物方案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比选、逐步优化。

测设过程中主要遵循的行业标准、规范有:(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2007] 358(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4)《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030-2004)(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1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7)《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9)《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2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2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2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27)《道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2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29)《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T15—2005)(30)《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3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32)《省地震烈度区划图》(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4)《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0017—91)(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6)《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37)《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3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办法及图表示例》(征求意见稿)(3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40)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核准意见(41)总体组关于技术协调的有关要求(42)勘察设计合同、设计任务书及有关会议纪要4.2 地方规定及其他项目文件收集省、省交通厅、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关于高速公路建设的会议精神、纪要、通知、管理办法以及规定等,作为指导本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参照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