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精神演绎--《hello树先生影评》
《hello!树先生》影评

《hello!树先生》影评第一篇:《hello! 树先生》影评刚看了《Hello!树先生》感触还是很多的。
不敢妄言什么影评,买了那本好久的《电影概论》都还没看完,呵呵,还是省略了影字吧。
定位是一部喜剧片。
但是一次都没让我笑过,反而很沉重。
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一个词语叫做似曾相识。
像《红楼梦》,像《阿Q正传》,像《小武》。
在这部片子里明显的能看到贾樟柯的影子。
关注底层,关注时代,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的生存环境。
它的摄像机是长眼睛的,是有情感的。
但是同时也是最客观的纪实,我想这并不矛盾。
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逻辑性极强的主观过程。
但是真理往往反映的是丢自然存在的真实映像。
看过《小武》,当时就为贾樟柯的大胆写实而肃然起敬。
今年还在图书馆看过贾樟柯的一本杂记《贾想》,然后随后我就买了这本书。
里面提到当年他拍完《小武》之后的际遇,当然,广电总局的某些人故意找茬之类的事情是难免的。
但是同行之间的嫉妒,特别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独立导演来讲,能获奖,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贾想》这本书让我触动最大的是贾樟柯导演时刻强调的真实,无论是当下的社会现象和电影现象,我想贾樟柯时刻都以自己冷峻的思考来追求真实,书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的话是这样阐述的:“当摄影机开始转动的时候,我希望能问自己一声,眼前的一切是否是你自己的所思所感呢?”很多人都在摆弄摄影机,但,仅此而已。
贾樟柯说:“一时间单纯的情绪表现成为一种时尚,许多的作品犹如自我抚摸,分散的视点事实上拒绝与人真诚的交流。
艺术家的目光不在锐利,进而缺乏关注,一些影片的快速与节奏与激情无关,相反的只是代表着他们逃离真实的状态。
我愿意直面真实,尽管真实中包含着我们人性深处的弱点甚至龌龊。
”看到这段话我想起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评论:“艺术家的头脑是在大家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的扭曲和暴露是最敏感和最机智的。
” 我想贾樟柯正是麦克·卢汉口中那种艺术家,当这个时代缺少这种艺术家,抑或是这种艺术家得不到主流意识的认可时,这个时代无疑是得不到最有力和最真实的批评和鞭笞的。
《hello树先生》观后感:小人物的自我救赎

《hello树先生》观后感:小人物的自我救赎真心不错,小人物的懦弱,心理的压力,全演的非常好。
剧情也非常不错,农村的半仙比较出名的算的比较准的大多都经历过神经病的状态,科学说法讲是人格分裂,农村迷信说法叫阴阳眼。
感触很深,社会最底层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
凡事一定要想开,最惨不过要饭,不死终会出头。
我是个农村人,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两年前,当时对我的震撼是相当大的。
后来每过一段时间就推荐朋友看这部电影,有时还会和他们一起看,给他们讲解其中难懂的部分。
最后问他们感受,大部分都说不懂,还有一些说很乱。
的确,这部电影确实很难懂,甚至不可能有人一遍就能看懂里面的含义。
我第一遍也是没看懂,但是却被宝强的演技震慑住了。
感觉剧中的人物,场景是那么的真实。
后来我看了第二遍,第三遍,直到现在为止我都记不清到底看了几遍,但是每一遍都给我不同的感受,直到最后我每看一次眼睛红一次。
我感觉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只有宝强才能把角色饰演的淋漓尽致。
对于那些看不懂得人,我只能说耐心的多看几遍,特别是后半段,只要用心看,肯定能看懂,一旦你看懂了,我相信你的内心不会是只有好看那么简单。
树先生,没疯只不过心理救赎不了自己。
1到10几分钟给我们了解了树先生,和反应了社会风气。
这是伏笔,应该是渐渐对应着结婚的时候昏迷,结婚是真的,那不是幻想!不过其中的理想天开后面的脑洞算命等就真的是幻想了。
对应:社会风气。
他想像得到尊重尊严,这个大概都知道是作者表达的某种隐晦。
也是救赎树先生的一个方法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托梦,前面树先生看到了小梅就像初恋花开那般迎来了全新重生般的活力,也就是追求了,慢慢的赞放了精彩撩妹技能。
在得到短暂的幸福时光之后渐渐发觉内心深处我表达不出来大概你们懂得,因此跑去喝酒在遇见弟弟内心觉得自己渴望的是哥哥,因此对弟弟不满导致打架,连弟弟都不尊重自己,也加重了心理阴影自己渴望得到哥哥的救赎的梦,也就昏迷了渴望最后心里得到了自我救赎也就是幻梦之花的盛开的最后一次,迷糊的觉得自己回到了现实中啦着小梅在雪山路上走到生命的尽头。
hello 树先生影评

Hello 树先生影评简介《Hello 树先生》是由许言执导,许言、周扬霄、吕聿来等主演的中国电影。
该片于2021年12月10日在中国上映,讲述了一个融合了奇幻、冒险和成长元素的故事。
剧情梗概影片以一个小镇为背景,讲述了男主角小明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可以与树木交流的秘密。
他在一个寻找神奇之物的冒险中结识了树先生,并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
在这个奇幻世界中,小明经历了许多惊险的经历,同时也收获到了珍贵的友谊和成长。
角色介绍1.小明(由周扬霄饰演):本片男主角,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
他对树木的喜爱引发了他与树先生的相遇和一系列的冒险。
2.树先生(由许言饰演):树先生是一个神奇的角色,可以与树木沟通。
他给予小明许多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是小明旅程中的好朋友。
3.小红(由吕聿来饰演):小明的好朋友,如同小明一样活泼好动。
她与小明一同参与到寻找神奇之物的冒险当中。
影片亮点强大的视觉效果《Hello 树先生》在视觉效果方面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树先生与树木沟通的场景以及奇幻世界的描绘都充满了魔幻的色彩和细腻的画面,营造出一个独特的视觉氛围。
同时,影片运用了逼真的特效和精良的后期制作,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暖心的友谊与成长影片中,小明与树先生的友谊是故事的核心。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帮助让观众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感。
故事也讲述了小明在旅程中的成长和成熟,通过冒险和困难,他学会了勇敢、坚持和珍惜。
鼓舞人心的主题《Hello 树先生》传递出了一些积极向上的主题,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友谊、勇敢等。
影片通过奇幻元素展现了这些主题,给观众带来了深入思考和启发。
影评《Hello 树先生》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
从剧情到视觉效果,从角色塑造到主题表达,影片都展现了出色的制作水平和故事深度。
首先,影片的剧情设定非常有趣。
以树先生与树木的交流为契机,通过小明的冒险旅程,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故事情节紧凑且引人入胜,让观众充分体验到了冒险的乐趣。
《hello树先生》影评:王的表演真的很好,尤其眼神和身体语言

《hello树先生》影评:王的表演真的很好,尤其眼神和身体语言我想评一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其实是在拍中国年轻人身上的恐惧,每一个人都不希望成为像树一样的人,但是现实很残酷。
电影刚开始就以拆迁安置开场,道出了时代背景。
在这种大变革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跑得比时代发展快,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被社会所抛弃。
在这种背景下,电影拍的正是时代大变革发展下,时代的弃儿。
他对时代变革,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他的思想停留在几十年前,父亲和哥哥变故的年代,而当时和他一齐成长的发小,此时都在追逐着时代变革,各有所成,导致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越来越远,此时的现实让他无法适从,无法面对,但又必须面对,导致他身体思想一直不在状态。
通过婚姻的对比,达到高潮,结婚前夜,因为寄不到皇冠,因为面子问题,而和弟弟大打一架,导致精神错乱(这里我在疑惑,唯一导致精神错乱的,是他弟弟下了死手,不然,常理上他明天就结婚了,此时应该很高兴,而不会精神错乱。
而且哥哥明天结婚,弟弟就算没有借到皇冠,也不会此时和二哥打架。
应该把他弟弟写成工地打工的,连汽车都没借到,然后这次的婚姻却又是个骗婚(正常女子),加上前面的父亲和哥哥的事,和社会对最底层小人物的不包容环境,才有可能让他精神错乱。
实际生活中,社会也不是完全抛弃这样的小人物的,一部分上是很冷漠无情的,如影片中的村长小舅子,更多的还是相互帮助的。
因为所有人农村人几个家族都生活在一起,又是发小,还是会相互帮助的。
所以,延着我前面的想法,在他被骗婚后,隔壁的聋哑女孩,一直在帮忙他走下去,做一个人生希望的种子吧)。
当然电影里面也透露出对时代变革中,各种社会阴暗面的批判。
王的演技,很好,把农村“二流子”演的很活,尤其是那个“虚巴眼”,演的很好。
正常人虚眼的话,想传神不是很好演的,他演的非常传神。
身体语言也非常好,一般农村的这样子的“二流子”人物,身体语言和动作都是很丰富夸张的。
哈喽!树哥 对《hello!树先生》的影评

哈喽!树哥《hello,树先生》这部电影看了以后有很多感触,看到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树哥),在中国那个时代生存的一段路程中,人前和人后、内心和表面、中国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现状的改变等,各处细心的表述和展现。
以一个树哥这样的小人物,受到以前哥哥、父亲的影响和后来身边的形形色色人物、情人、亲人的影响,从一个无可奈何的底层工人,到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幻想梦境状态。
两个时代的描述使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树哥这个人物表现出两个时代的社会现状,一个是哥哥和父亲同在的那个时代,在一个是树哥在影视中生存的那个时代。
两个时代的描述使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哥哥和父亲同在的那个时代,是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现状。
以树哥零碎记忆的一步步完整的展现在影视的屏幕上,以及后来在树哥婚礼上,树哥幻想的哥哥和嫂子对自己的祝贺、开导、祝福,以及父亲那张冰冷严肃的面孔。
这些影像的种种表现出哥哥和嫂子等自由人士的活跃、热情、青春、活力,是那个时代追求自由的人士代表;父亲严肃的面孔对自己孩子严格要求的具体表现,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底层人们做事小心、对子女严格、对社会的恐惧的种种表现。
树哥在影视中生存的那个时代,描述了树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司机、卫生所护士、村长、一起长大的伙伴煤老板、发小校长、小梅、母亲、弟弟等人,在生存的时代现状下,对人们的态度和对社会发展现状的适应、无奈、开心、挣扎等生活描述。
这个时代运用时代发展的现状,人们生活的进步,人们对物质要求的提高,还有人物对于面子看重等等,一起展现出树哥这个小人物在这个社会收到的影响和态度的转变。
所有的人物的描述和对主要人物的深入体现,给大家展现出这个时代的现状。
也利用对于这些现实人物的真实体现和描述,使人们激发起内心的共鸣,让大家对内心的一次触动和洗涤。
“好人”是人们对身边人的一面的展现的善的一种称谓经过人们的分析,都没有一个“好人”。
我想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导演对电影人物的外边和内心的双层影像的展现,使得人们看到了人的善与恶的双面展现。
《hello树先生》:这不尽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电影,而是最底层小人物的一个生活真实的体现

《hello树先生》:这不尽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电影,而是最底层小人物的一个生活真实的体现这不尽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电影,而是最底层小人物的一个生活真实的体现。
为什么影名会叫嗨,树先生看完影片都会有这样一个结论,树哥和他哥感情非常深厚,他哥被他爸吊死在树上,而他的一生也脱离不了这棵树给他带来的影响,所以,他只能叫树!!!为什么一个山村里无所事事,整日瞎混,得不到身边人甚至是弟弟的尊重的人,要给他冠个树先生的名称?先生二字才是贯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线索!真实的故事是三十四分钟加上结尾主角幻想和小梅一起走向新生活的十几分钟,其他的时间,全部都是主角在树上幻想出来的。
先生,是对人的一种尊称。
片中引用的先生这个词汇是树哥或是现实生活中无数的底层人物渴望获得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乃至仅一面之缘的人的一种认同,赞许,杯具的说,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尊称。
所以故事也就不那么烧脑了,前三十四分钟村先生遭到了几次打击。
一、眼伤了,工作没了,三弟给他一千,说你还能干嘛?每天就没事找事。
二、小宇撞二猪的车,他明确表示小宇是他好朋友,给他面子,算了。
二猪不买他面子,直接推旁边了。
三、喜欢上一聋哑姑娘,直接被拒绝。
四、喜宴上被二猪逼到跪地求饶。
五、我个人认为是彻彻底底逼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小,校长艺歆的漠然离去。
剩下的时间,就是现代的阿Q精神胜利法了。
一、长春,艺歆夫妻吵架,因艺歆父亲抛妻弃子,树哥选取了艺歆出轨,妻子痛揭他伤疤的报复行为。
二、因三弟长期瞧不起自己,借三弟没弄来'皇冠车为名,痛骂我要你这兄弟有啥用,丢人现眼,把之前三弟在医院骂他不中用给怼回去了。
三、在矿场忽悠二猪,被二猪怼,说这小子是不是中邪了以后。
彻底将自己神化,通过停水事件,让村长给他送礼,二猪给神磕头实际是幻想成二猪给自己磕头来报复两个。
小敏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不是现实!而就是在美好的憧憬中,他也受到现实的影响,不太敢相信是真的,所以他消极的、抵触的面对。
电影《树先生》深刻影评

2011-11-11 19:46:14 turman 好现实的片子
这样的人我们这里很容易找出来几个
2011-11-11 20:19:25 soloist 我也是家在东北小时候农村搬出来的 对于这个电影真的感触颇深 自己感觉所有的镜头都历历在目 完全是生活中的一些影子 包括建厂征地搬迁 农村女人的闲言碎语 小孩子与大人对峙 而且王宝强的演出 真的就是活生生得我们村的一个傻子与大仙的结合 他的动作都出奇的相似 电影进入下半段我就想到肯定会有些南方人或者城市里边的人会看不懂 不过我想说这个电影太好 比赵本山的东北题材剧更深刻 可能有些人感觉这个太虚幻 但是在我看来它却无比的现实
2011-11-11 02:48:18 狂想 看了很有感触 忍不住就转载了 楼主支持你!
2011-11-11 11:11:23 honglanzqh 楼主的影评写的真不错。这是我看过影片后找到的第一篇影评,你真是看懂了。
2011-11-11 11:24:07 人格分裂丧尸控 真心佩服你的B。
2011-11-11 20:44:42 jazzymarcus 哥们,你写的很好啊,我觉得吧,能一遍就可以体会到您这想法的,一定是还没有被城市化污染、心灵依旧清澈的主儿。我看了一遍,的确不是很明白,尤其是他疯了开始,我就开始糊涂了。但我的确喜欢王宝强,演的是一股如此清澈、清新、舒服的清泉啊。表演的真好。。。我很喜欢他
2011-11-11 23:40:07 自由的心 现实中网络上还40:17 大豆虫 看之前以为是喜剧片,看完后才知道是纪录片。
2011-11-12 11:12:23 Tanxbao 陈艺馨的出现 完美诠释了现代社会丑陋鄙夷的风气
结局时,树先生臆想着小梅怀着孩子回来找他,而且开口说话了:咱们回家吧。看到这,我有流泪的冲动。
电影hello树先生观后感(通用6篇)

电影hello树先生观后感(通用6篇)电影hello树先生观后感篇1《hello!树先生》将中国社会的部分现状描述得淋漓尽致,这部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来描写小人物心理,国外黑色幽默的电影我看过不少,比如科恩兄弟系列的,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几部之一。
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被他人调侃、被生计逼迫、被周遭压抑的“树先生”?我们疲于奔命,只为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面对来自周遭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我们难念的经。
我们也常常“人格不稳定”。
社会各个阶层漂泊的人们,从民工到白领,谁人不是浪荡于故土的浮萍。
“树先生”的梦魇源于父亲失手杀害哥哥,亲情本就不稳固,在钱财利益面前,弟弟“三儿”对自己的冷漠更让“树”失望。
是啊,“人不能看钱太重。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魇,凡夫俗子在红尘万丈中,看不透离合悲欢,放不下爱恨痴缠,带不走钱财名利,命运和“树先生”殊途同归罢了。
“树”和“小梅”都向往美好的家庭生活,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可以说是精神伴侣了,可在幸福即将到来的时候,“树”被打击发生精神巨变使“人格不稳定”。
美好生活被硬生生残忍地撕破,从天堂到地狱要多久?韩杰告诉你、就那么一刹那。
我们需要一棵树。
一棵能光合作用的树,一棵供给心灵营养、舒缓精神的树。
我们在那里哭泣,在那里反省忏悔,在那里抱紧自己,在那里烧杀抢掠无限意淫,我们是自己的国王,我们制定自己的法律。
我们在“树”上自由呼吸,拥抱自然的本真。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吞噬绿野农田,在工业化泯灭人性改变家庭结构,在金钱利益瓦解道德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棵树。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棵树,那么生态也会得到改善,文明也得以净化,地球会是个蓝绿色的海洋,生活在一个如此可爱的星球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
“树先生”在树上的状态是有变化的,从最初的抱紧自己、有畏惧,到中间的寻找、思考,到最后能放声大笑。
在红色世界中与树融为一体,人树合一精神皈依,回归自然、也回归人的本真,于是自由了,于是看见了怀孕的老婆,于是老婆说话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精神演绎
《Hello!树先生》用黑色幽默的方法巧妙地呈现了当下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
“树先生”,是一个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黑色幽默符号。
英国著名亚洲电影影评人托尼-雷恩对树先生内心的理解是,“一个迷人而又纯净的心灵里,对于苦涩的过去与看似美好的未来之间的冲突”。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有些不懂,晚上抱着质疑的心态又一次认真地观看了一遍,有些走不出来,想着树哥,想着那片被染红的天空。
在商业影片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之下,这部影片能存活,在我看来,只因为,导演他带着良知,带着无比地关切而又哀伤的心,诠释着这个时代的中国。
导演在这部树先生的影片中,无论是影片的情节设计还是人文情怀都堪比国外同类影片。
在中国很少见到这种荒诞却又无比现实的电影,也很少见到这种拍摄手法,也许,这种拍摄,是这个时代的必须,也是审核的需要。
这种拍摄手法,透露了,这部影片能面世的尴尬处境。
树先生,里面有很多场景,语言,情节,都留给了我很深得印象。
从树的爸爸失手杀掉他的哥哥,开始揭露家庭教育的悲剧,侧面批判80年代社会风气的极端,一面是改革开放接受新文化的影响跟冲击,一面又是社会原有的保守,最终造成树的哥哥之悲剧,树的回忆跟梦中出现父亲的形象从来都是冷酷严肃的,令人感到恐惧,树也是及其紧张害怕的。
电影后来出现树把父亲掐死的画面,那应该是他潜意识里对抗挣扎而不是过去的痛苦回忆。
在树的印象中哥哥是很快乐亲近的,总是给与他鼓励跟指引。
注意哥哥的打扮,发型是当年最流行的批头士发型,蛤蟆墨镜,加上有些浮夸的动作,这在现在给人一种浪荡青年的感觉,但也很可爱,但是在八十年代却是非常令人诟病的,这是反映两代人意识形态上的代沟及当时社会发展下的阵痛与伤疤,树的哥哥便是社会发展下的牺牲品。
在树长大之后,跟他一起长大的有几个混得还不错的,有的成为了民营企业家,有的开办了自己的补习学校。
而这些人,各自存在道德上的缺陷,或是张扬跋扈,霸道蛮横,或是风流放荡,对妻子家庭不忠。
这些又从侧面揭露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表面风光之下的阴暗,批判社会风气的堕落与腐朽。
树表面上在村里跟谁都搭得上话,其实却没有什么朋友。
他是边缘而孤僻的。
村里的人多少都沾亲带故的,所以大家表面上对待树还是比较客气的,也是为了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些罢了,这就是中国社会的“面子文化”。
光头因为树不小心踩了他的鞋子故意为难他,甚至逼他下跪的事发生一点也不意外,事实上树在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
树一直被边缘,被歧视,却只能忍着装着毫不在意。
大家其实很看不起树,却依旧“树哥”长“树哥”短亲昵的叫着,这一切,都是为了那所谓的“面子”。
树的内心是相当压抑的,一方面他渴望被大
家尊重,渴望与大家走到一起,但终究还是被现实毫不留情的边缘化。
小梅爱上树先生,我想也是因为树先生懂她,因为树先生善良敏感的心。
树先生给小梅的两条短信写得美好又风趣“你知道吗?当我们相视的一刻,就是这世界最美的瞬间,就算给我个村长我也不当。
”“相思是病,相忆是酒,你就像那烟酒搞得我烟不离手,酒不离口”这些足以见得树先生是聪慧的人,浪漫的人。
可是我认为正是因为他的聪慧和清醒,在面对这个二逼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屈辱时才显得他更加格格不入,无所适从。
整部影片弥漫着神秘主义气息,好像在讲述故事,但又无法用常理去理解其情节。
影片用画面语言和碎片化的情节来传达思想,而不是强调故事本身。
树先生生活的望都村,如同工业化激进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农村一样,有开发,有搬迁,也有人情冷暖。
这是一个大时代,树先生是大时代里的一个小人物,片中所有超现实主义的画面,都来自这个大时代里小人物的个人世界。
《树》这部片子其实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杯具。
但这部片子最大的优点并不是这些隐藏着的内涵,而是它把这些杯具渲染得五颜六色,令人看不出悲伤与绝望,只觉得一种淡淡的凄凉、苦涩却又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