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人生》作业

合集下载

美学与人生作业

美学与人生作业

美学与人生作业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美学与人生》作业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

A. 社会干预功能B. 心理平衡功能C. 道德教育功能D. 娱乐消遣功能答案:B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A. 人所改造的自然界B.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C.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D. 外在的自然界答案:C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 精神产品B. 物质产品C. 自然物D. 人工制品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 A. 形式符号层B. 物质实在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A. 亚里土多德B. 席勒C. 柏拉图D. 尼采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

A. 审美的非功利性B. 审美的具象性C. 审美的非自觉性D. 审美的个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

A. 康德B. 席勒C. 鲍桑葵D. 维柯8、( )是德育主要依据。

A. 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B. 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C. 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D. 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格式塔美学B. 实验美学C. 接受美学D. 分析美学10、古代文论家( )提出了“隐秀”说。

A. 钟嵘B. 刘勰C. 陆机D. 司空图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A. 创造性的发挥 B. 社会关系的解放 C. 生活方式的变革 D. 思想观念的自由12、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 )。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美学与人生》网上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美学与人生》网上作业

1、“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 )提出的。

B1.A. 亚里士多德2.B. 克罗齐3.C. 柏拉图4.D. 康德2、《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情节充分体现了美的( ) C1.A. 形象性2.B. 时代性3.C. 非功利性4.D. 民族性3、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 D1.A. 《宋元戏曲考》2.B. 《红楼梦评论》3.C. 《人间词话》4.D. 《诗品》4、“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C1.A. 朱光潜2.B. 蔡仪3.C. 吕荧4.D. 李泽厚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 B1.A. 荒诞2.B. 崇高3.C. 优美4.D. 悲剧6、“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那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A1.A. 蔡仪2.B. 李泽厚3.C. 康德4.D. 高尔泰7、下列说法是庄子提出来的是() C1.A. 智者乐水2.B. 柔弱胜坚强3.C. 天地有大美不言4.D. 上善若水8、以下大力提倡美感的非功利的美学家是() B1.A. 杜威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孔子9、以下主张艺术是存在真理的“揭示”说的是( ) B1.A. 席勒2.B. 海德格尔3.C. 朱光潜4.D. 荣格10、“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是哪一种思维的特点?( B )1.A. 逻辑思维2.B. 形象思维3.C. 辩证思维4.D. 抽象思维11、相当于“崇高”范畴概念的是( D )1.A. 柔美2.B. 婉约3.C. 适宜4.D. 雄浑12、把美分为“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的是( D )1.A. 黑格尔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哈奇生13、以下不属于“自下而上”研究美学的是( A )1.A. 柏拉图2.B. 费希纳3.C. 立普斯4.D. 丹纳14、“孤立说”的提出者是( B )1.A. 康德2.B. 闵斯特堡3.C. 谷鲁斯4.D. 布洛15、“新松恨不高百尺,恶竹应须斩万杆”属于( A )1.A. 对比想象2.B. 接近想象3.C. 创造性想象4.D. 相似想象16、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方其若翰,气倍词前,既乎篇成,半折心始”,这充分说明了文艺创作中( B )的现象。

美学与人生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美学与人生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论语》里仁字出现了109。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论语》里美这个字与善无关。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选择题:儒家美学的观点有()选项:A:美善结合B:非乐C:中和、中庸D:非功答案: 【美善结合;中和、中庸】5、选择题:“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选项:A:《春日》B:《赤壁赋》C:《秋日》D:《蜀道难》答案: 【《春日》】1、选择题: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是()选项:A:亚里士多德B:鲁迅C:马克思D:黑格尔答案: 【马克思】3、选择题:鲁迅先生认为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小说统统给他团圆,中国实在少有真正的悲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选项:A:《罗密欧与朱丽叶》B:《李尔王》C:《哈姆雷特》D:《麦克白》答案: 【《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5、选择题: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意义为“山羊之歌”。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选择题:晴雯撕扇体现了美重视事物的实际价值。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出自《牡丹亭》。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美感活动受审美需要的影响。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汤加以胖为美以及云南有的少数民族以黑齿为美体现了美的()选项:A:民族性B:非功利性C:唯一性D:绝对性答案: 【民族性】5、选择题: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个等级七个层次,以下属于高级需要的是()选项: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答案: 【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1、选择题:以下属于《庄子.内篇》的文章有选项:A:《逍遥游》B:《齐物论》C:《人间世》D:《公孙丑》答案: 【《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2、选择题: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美学人生选修课作业

美学人生选修课作业

美学与人生之鉴赏《岩间圣母》艺术是人类自我情操陶冶的良药,是感知生命中绚丽华章的剂方,人之所以为人,其最大特点在于人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早在石器时代的远古,聪慧的祖先们便在陶器上绘上五彩的花纹,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中,诞生出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画匠,在群星闪耀之中,有一颗最为美丽的彗星,它的划过,照亮了时代之空。

本学期,我选修的是许大平老师的“美学与人生”。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而人生,就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

人类生存之死亡所经历的过程。

引起主题富含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为文学、影视作品的永恒主题。

人生=童年+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晚年。

美学、人生,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人生中感受美学的魅力,在美学中寻找人生的精彩。

作为期末的答卷,我选择鉴赏达芬奇的《岩间圣母》。

此画是应一宗教团体之请而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

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

此画虽属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

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此画共有两幅,第一幅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另一幅则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来谈谈本画的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

《美学与人生》大作业

《美学与人生》大作业
1、悲剧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这是我们对悲剧最直接的一个了解。但悲剧在美学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2、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一)承认悲剧矛盾冲突的必然性。在黑格尔看来,悲剧是两种合理观念斗争的必然结果,肯定了悲剧矛盾的必然性。但悲剧的根源不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物质力量或阶级力量的矛盾冲突,而是两种伦理观念的冲突。(二)在黑格尔的悲剧矛盾冲突中,抹杀了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在理论上混淆了现实中美丑、善恶的斗争,因而看不到悲剧冲突本身是反映着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三)黑格尔的悲剧观还具有一定的乐观主义因素,他强调悲剧通过双方的冲突,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悲剧所毁灭的是双方的片面性,肯定了双方的合理性。例如在《安提戈尼》中两种伦理力量互相冲突,在冲突中两者的片面性被扬弃,国法和家法本身都得到了肯定,这就是所谓“永恒正义”得到了正义。
3、结合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论述,谈谈你认为艺术是什么?
一、艺术是多彩多样的。艺术是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二、艺术是精神财富。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照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观,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照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推动历史的前进。可陶冶人的情操与性情。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例如:领导艺术,梅湘涵书法等艺术的产生和表现。含有贬义的意思,搔欺的意思。就如冬天光头,夏天戴帽子,充大尾巴狼,都是“艺术”。ﻫ三、艺术是渗透在每一个细节的。艺术无处不在,每一行职业,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每一种形态都可拥有艺术的成份。自然界更是最大手笔的艺术家。而任何事物,无论战争、科学、爱情、文艺、生产制造等等都可以发展到艺术的层面。艺术是一种可以同时被绝大多数人赞同与惊叹的自然或人类的产物。它的表达方式种类不同,但都是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当任何平凡的事物演绎至艺术的层面,将几近于完美。人类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发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造必须完全借助于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2020年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在线作业(答案)

2020年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0324学年学季:20202窗体顶端单项选择题1、“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抽象仿象兴象喻象2、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康德黑格尔席勒歌德3、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知觉表象层自然物质层5、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喻象兴象抽象仿象6、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既无起点,也无终点没有起点有起点,也有终点9、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生命的机械化突然荣耀说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预期失望说10、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情感性想象性虚拟性敏感性11、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立普斯丹纳费希纳布洛12、“美是客观化的快感”是谁提出的?()桑塔耶纳尼采柏拉图黑格尔13、()认为“美”的本意是人们对羊的一种视觉、味觉和触觉等的一种综合感觉。

徐炫笠元仲二萧兵柏拉图14、李泽厚所区分的美的三个层次不包括()E. 悦情悦意悦耳悦目悦志悦神悦口悦心15、麦克白的悲剧的产生是因为他自己的贪婪,李尔王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的轻信,奥赛罗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太强烈的嫉妒心,这说明文艺复兴后的悲剧主要是()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生活悲剧16、下列属于美的存在领域的是()三者都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17、以下不属于经验派美学家的是()柏拉图休谟夏夫兹博里哈奇生18、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人间词话》《西方美学史》《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19、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提出的。

大学《美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三、结合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论述,谈谈你认为崇高美的实质是什么?(50分)
四、结合当前的审美现象,谈谈你对审美的非功利性是怎样理解的?(50分)
五、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谈谈什么是审美的情感性?(50分)
(要求:要有美学史上的具体知识点,同时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观点正确,论述层次清楚,材料丰富,没有科学性错误。不能抄袭。每小题字数不少于500字。)
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美学与人生【1145】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论述题:在以下5个题目中选择其中美的定义的探讨,谈谈你认为美是什么?(50分)
二、结合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论述,谈谈你认为悲剧之美何在?(50分)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精选5篇)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精选5篇)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A:朱光潜B.B:李泽厚C.C:蔡仪D.D:宗白华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A:通感B.B:理解C.C:想象D.D:情感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A:伊安篇B.B:斐多篇C.C:大希庇阿斯篇D.D:会饮篇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康德B.B:王国维C.C:蔡元培D.D:柏拉图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A.A:自然物质层B.B:心理意识层C.C:知觉表象层D.D:社会历史层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A:雨果B.B:马拉美C.C:庞德D.D:梅里美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王国维B.B:吕荧C.C:严羽D.D:蔡元培32、“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A:钟嵘B.B:陆机C.C:司空图D.D:刘勰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A.A:社会干预功能B.B:心理平衡功能C.C:道德教育功能D.D:娱乐消遣功能42、艺术意象是一种()A.A:虚拟的存在B.B:客观的物质存在C.C:精神的存在D.D:物质—精神存在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A:自律性B.B:他律性C.C:形式符号性D.D:开放性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精神关系B.B:认识关系C.C:信仰关系D.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A:物质实在层B.B:意象世界层C.C:形式符号层D.D:意境超验层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与人生》作业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A. 社会干预功能B. 心理平衡功能C. 道德教育功能D. 娱乐消遣功能答案:B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A. 人所改造的自然界B.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C.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D. 外在的自然界答案:C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 精神产品B. 物质产品C. 自然物D. 人工制品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A. 形式符号层B. 物质实在层C. 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A. 亚里土多德B. 席勒C. 柏拉图D. 尼采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A. 审美的非功利性B. 审美的具象性C. 审美的非自觉性D. 审美的个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A. 康德B. 席勒C. 鲍桑葵D. 维柯8、( )是德育主要依据。

A. 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B. 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C. 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D. 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格式塔美学B. 实验美学C. 接受美学D. 分析美学10、古代文论家( )提出了“隐秀”说。

A. 钟嵘B. 刘勰C. 陆机D. 司空图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A. 创造性的发挥B. 社会关系的解放C. 生活方式的变革D. 思想观念的自由12、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 )。

A.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 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 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3、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定义美,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A. 毕达哥拉斯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14、审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自然B. 社会C. 人生D. 艺术15、“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 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 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 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里所说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此题回答正确 A. 形象性 B. 愉悦性 C. 独创性 D. 逻辑性17、模仿说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 席勒18、“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是( )。

√此题回答正确A. 物质实在层B. 形式符号层C. 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19、在谈论艺术的学说中,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符号说 B. 表现说 C. 游戏说 D. 教化说20、现实主义艺术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此题回答正确A. 兴象B. 喻象C. 抽象D. 仿象21、下列选项中,不是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区别的是( )。

√此题回答正确A. 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 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 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 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2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描述的意象的类型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23、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的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B. 以人为本 C. 阶级性D. 系统性24、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在主张美是客观的一派中,其代表人物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朱光潜 B. 李泽厚 C. 高尔泰D. 蔡仪25、艺术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意象的重建 B. 艺术感受 C. 审美理解 D. 审美想象26、"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属于王国维所说的( )。

√此题回答正确 A. 意境 B. 物境 C. 有我之境 D. 无我之境27、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艺术意象 B. 艺术符号 C. 艺术形式 D. 艺术内容28、( )是霍布斯提出的喜剧主张。

√此题回答正确 A.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B. 生命的机械化 C. 突然荣耀说 D. 预期失望说29、在各种艺术意象中,( )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

A. 兴象B. 喻象C. 抽象D. 仿象30、( )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A. 物质实在层B. 形式符号层C. 意境超验层D. 意象世界层31、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伊壁鸠鲁派 B. 英国经验派 C. 毕达哥拉斯学派 D. 精神分析学派32、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是因为( )。

A. 美感的主体差异B. 美感的感觉特征C. 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D. 美感的一般特点3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

A.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B. 精神关系C. 认识关系D. 信仰关系34、“红杏枝头春意闹”主要体现了美感心理构成上的( )。

√此题回答正确 A. 表象 B. 直觉 C. 想象 D. 通感35、在美学史上,( )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

√此题回答正确 A. 马克思 B. 黑格尔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36、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 兴象B. 仿象C. 抽象D. 喻象37、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是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此题回答正确 A. 观 B. 品 C. 味 D. 悟38、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

”体现了( )的美学特征。

A. 美丑互补B. 以丑衬美C. 美丑相间D. 化丑为美39、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 )的美学观点。

A. 美在形式B. 美在距离C. 美在关系D. 美在生活40、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说明了( )。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 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C. 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D. 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41、理论家( )曾将天才区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天才”。

√此题回答正确 A. 科林伍德 B. 莫扎特 C. 胡塞尔 D. 艾迪生42、美学学科的独立以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其时间是在( )。

A. 1755年B. 1750年C. 1775年D. 1757年43、( )是美感的生理基础。

A. 呼吸器官B. 运动器官C. 思维器官D. 感觉器官44、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 )。

A.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B.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C.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D.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45、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 )。

A. 认识关系B. 伦理关系C. 精神关系D. 实用关系46、马克思说:“(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这说明异化劳动( )。

A. 只能制造丑,但不能创造美B. 只能创造美,但不能制造丑C. 既不能制造丑,也不能创造美D. 既能制造丑,也能创造美4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

A. 1725年B. 1735年C. 1740年D. 1750年48、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

√A. 刻镂无形B. 胸有成竹C. 气韵生动D. 心手相应4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

√此题回答正确 A. 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B. 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 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D. 更具有思辨的意味5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

题回 A. 德谟克利特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51、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A. 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B.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C. 人类的审美需要D. 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52、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

A. 感官B. 审美能力C. 想象D. 灵性53、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

A. 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 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 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 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54、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

A. 具体方法的意义B. 总的指导意义C. 重要启示意义D. 实践意义55、“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

A. 历史性B. 民族性C. 阶级性D. 地域性56、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

A. 美感的一般特点B. 美感的感觉特征C. 美感的主体差异D. 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57、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

A. 黑格尔B. 马克思C. 亚里士多德D. 卢梭58、“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

A. 通感B. 想象C. 表象D. 直觉59、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

A. 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 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C. 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D. 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60、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

A. 培养审美能力B. 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 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 规范社会文化61、“古人作画多用熟纸,今人以生纸为能,失合古意矣” B.×62、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作家的理解力。

() B.×63、“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品”的阶段。

() B×64、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