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饭后服的药

合集下载

药品服用时间

药品服用时间

最全药品服用时间服药说明: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饭前15-60分钟服用;饭后15-30分钟服用;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睡前睡前15-30分钟服用。

一、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1、空腹可增加药物的吸收(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2)增强免疫力的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4)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

(5)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6)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

(7)解毒药:青霉胺。

(8)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胰激肽原酶。

(9)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

(10)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

(11)利胆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2)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3)抗凝血药:舒洛地特。

(14)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

(15)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2、空腹有利于发挥作用(1)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2)驱蛔虫药:驱蛔灵、左旋咪唑。

(3)盐类泻药:硫酸镁。

(4)止泻药:洛哌丁胺。

二、需饭前服用的药物1、降糖药(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应餐前30min服用,至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血糖升高水平时间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

而格列美脲起效快,可以在早餐前即服,不必在餐前半小时服。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半小时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饭前15分钟服用或进餐前即服。

(2)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该类药的药理作用为增加外周骨络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服药与进食无关。

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每日仅需服药一次,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好。

(3)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该类药物的服用方式为一天一次,与进食时间无关,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好。

饭前吃药标准

饭前吃药标准

饭前吃药标准
吃药的最佳时间应根据药物种类决定,不能一概而论;普通药物服药时间无特殊要求,饭前、饭后均可;部分特殊药物会限制服药时间,以发挥最佳药效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具体如下:
1.饭前:30分钟-1小时;如促胃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药。

2.饭时:随餐服用;一般为助消化药、利胆药、维生素类药物。

3.饭后:30分钟后;如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

4.睡前:30分钟;安眠药。

5.空腹:一般为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需要空腹吃的药物种类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服药用温水送服,切勿用茶、咖啡、饮料等送服,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遵医嘱用药,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出现不良反应等身体不适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十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十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十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作者:常婷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0年第08期(1)宜饭前服用的药①健胃滋补药: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制剂,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②抗酸药:碳酸氢钠、胃舒平、次碳(硝)酸铋等,可中和胃酸,在胃中形成保护膜以避免刺激,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③止泻、驱虫药:活性炭、驱蛔灵等,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保持较高浓度。

(2)宜饭后服用的药①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等,被食物稀释后可缓和其对胃黏膜的刺激。

②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等,因可与食物拌和,发挥最大疗效。

(3)其他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①抗组织胺药:实验证明,服用同剂量,若早上7点服用,疗效可持续15小时-17小时,若晚上7点服用,只能持续6-8小时,因此,患皮肤病需要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者,早上服药效果最佳。

②激素类药:患有慢性肾炎或类风湿病,需长期服用激素,清晨一次服药比“一日三次”分用的副作用要小得多,因为早上(7点-8点是肾上腺分泌激素的高峰期,而晚上10点则处于低潮。

③止痛药:上午9点,人的痛觉最不敏感,而中午11点-12点痛觉最敏感,这与脑组织中脑啡肽物质的浓度有关。

若患某种疾病需间断服用止痛药时,中午服用最佳。

④降血压药:早晨是一天内血压的低值时间,服降压药剂量宜小,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晚饭后大约7点钟左右,由于激素分泌的变化,血压处在一日之中最高峰,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使自己的情绪稳定,避免血压骤升而发生脑血管意外。

以晚7点服降血压药疗效最佳。

⑤止喘药:夜里12点到凌晨两点,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碱及组织胺反应最敏感的时间,大多数病人也往往在凌晨时容易发病。

为预防和减轻哮喘病的发作,临睡前服稍大剂量的止喘药效果最佳。

口服药,饭前饭后有讲究

口服药,饭前饭后有讲究

口服药,饭前饭后有讲究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用、最方便的给药方式,但药物口服后必须经消化、吸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影响药物消化、吸收的因素很多,其中与进食的先后关系十分密切,有的药物必须在饭前服用,有的那么需饭后服。

宜饭前空腹服的药物有:肠道抗感染药,因此类药物要求肠道内药物浓度较高,进食会降低药物浓度;胃壁保护药,因服用此类药物后药物会在胃内分散并在胃壁形成一层保护膜, 假设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饭后服用那么药物会与食物混合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肠溶衣片剂,因该类药物需到达肠道以后才能消化吸收,而进食会影响胃的排空,延迟其消化、吸收;利福平、氨茉青霉素等药物因易被食物中纤维素吸附而使吸收减少,也应在饭前服用。

此外,某些驱虫药、泻药等也需要饭前服用。

宜饭后服用的药物有鱼肝油等脂溶性药物,因为脂溶性药物可溶解于食物中的脂肪内,更容易吸收;助消化药与食物同时服用,其助消化作用更佳。

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饭后服用,特别是那些胃肠道反响比拟严重的药物,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为什么有的药要空腹服,而有的药要饭后服呢?多数药物的常规用法是每日给予3~4 次,以维持药物在体内必要的有效浓度,保证药物效果。

但是对于某些药物,其服用时间上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空腹、饭后等。

这主要由发挥这些药物特定药理作用和所治疾病的性质来决定。

空腹服药主要由于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局部作用,如苦味健胃药,给药时间对这类药物的作用有显著影响,一般应在饭前10分钟左右服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和食欲。

有些药物如泻药硫酸镁、菌麻油等,通过局部作用引起肠蠕动增强而加速排便,且作用发生快,为了保证药效,习惯上常在早晨空腹时服用。

又如恶心性祛痰药(氯化胺、碘化钾等盐类药物、桔梗、远志等中药)以及吐酒石、吐根等小剂量催吐药,口服后刺激胃粘膜,可引起轻度恶心,反射地促使呼吸道分泌增加,因此空腹服药效果好。

再如驱虫药,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与虫体的接触,充分发挥药效。

饭前饭后服药指导

饭前饭后服药指导

饭前饭后服药指导许多患者对何时服用口服药物的问题很关心,现将一些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做一介绍:宜饭前服用的药物健胃药小儿散、龙胆大黄片、健胃宝、胃炎胶囊等,主要借助于他们的苦味刺激味蕾和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应在饭前服用,且不能加入糖和果汁等。

另外,硫糖铝、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因要在溃疡面或炎症处形成一层保护膜,所以也需在饭前服用。

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比利(普瑞博思)等,宜饭前30分钟服用。

因为是胃肠动力药,所以不能与解痉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止泻药药用碳片或思密达,饭前服用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内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

又如鞣酸蛋白于饭前服用,可较快地通过胃部进入小肠,发挥止泻作用。

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十全大补膏等宜在饭前服用,以便充分吸收,发挥作用。

其他需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饭后服用吸收减少)、阿奇霉素、阿仑磷酸钠、鱼肝油、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氨苄、雷尼替丁、地尔硫卓、碳酸氢钠、阿司米唑、左旋米唑(驱虫药)、格列吡嗪、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伏格列波糖、头孢克洛(新达罗)、氨苄西林、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汀等。

卡托普利、四环素类饭后服比空腹吸收减少30%~50%。

食物也能影响异烟肼、利福平、氨苄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头孢克洛饭前服与饭后服总吸收相同,但峰浓度为空腹的50%~75%。

饭后服用的药物助消化药多酶片、六神曲、乳酶生(表飞鸣)在饭后15分钟服用,可使药物与食物拌和在一起,发挥最大效用。

抗酸药胃舒平、法莫替丁等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

消炎止痛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炎痛喜康,饭后服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维生素类维生素B2、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饭后服用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吸收更完全。

其他宜饭后服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头孢呋辛、伊曲康唑、对乙酰氨基酚、茶碱缓释片、硫普罗宁、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各种钙剂在酸性条件下吸收好)、氨茶碱、异烟肼、黄连素、盐酸氨溴索(贝莱片、贝莱口服液)、强力霉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替硝唑等。

补脾益肠丸饭前饭后呢服用呢

补脾益肠丸饭前饭后呢服用呢

补脾益肠丸饭前饭后呢服用呢当人们生病以后,就会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会吃一些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补脾益肠丸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品,并且在一些家庭也是备用药,那么补脾益肠丸饭前饭后服用呢?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解答,只要你把该种药的服用方法掌握正确即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补脾益肠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建议空腹服。

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提醒你一下服用中成药,最好先看一下中医,让医生把把脉什么的,然后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选择合适的药。

切不可根据药品说明书盲目服用,若药性相反,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

补脾益肠丸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的作用,治疗脾虚证见于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等。

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

饭前或者饭后口服都可以。

如果脾虚引起的症状腹泻。

建议服用补脾益肠丸。

这个可以空腹服用比较好。

另外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

需要流质易消化饮食。

补脾益肠丸为胃肠分溶型水蜜丸;断面可见两层,外层为黑褐色,内层为红棕色;气香、味甘辛、微苦。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的功效。

那么,补脾益肠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补脾益肠丸主要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延胡索、荔枝核、干姜、甘草、防风、木香、补骨脂、赤石脂十五味中药组成。

补脾益肠丸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木香以健脾和胃止泻,当归、白芍补血生血,诸药合用则达补脾益肠止泻之效,对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功能进行调节,并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肠道继发感染,达到防治腹泻的目的。

补脾益肠丸一般不会对肠胃有刺激性,饭前服用比较好,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发热者慎用。

服药三天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

以上对于补脾益肠丸饭前饭后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你经常消化不良的话,一定要对补脾益肠丸该种药进行详细的了解,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这方面多做了解,还要注意饮食方面,不要因为贪嘴而吃了自己不该吃的食物,这样是不好的。

正确使用胃药方法

正确使用胃药方法

正确使用胃药方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去药房买药服用的越来越多,但您知道胃药服用一些小常识吗?哪些药饭前服,哪些药饭后服,哪些药睡前服,这些常识你都不懂吧,那么,看完下面的介绍你一定会知道的。

教你胃药服用的小常识:正确使用胃药方法1、饭前服——胃动力药指饭前30—60分钟服药。

常用药物:吗丁啉(多潘立酮)片、胃复安、西沙必利等它们均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协调食管、胃部、幽门和十二指肠运动的功能,对恶心、呕吐、泛酸暖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均有良好的疗效。

促胃动力药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不宜与阿托平、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如吗叮啉(多潘立酮)片等,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中食物排空的功能,宜在饭前半小时服(不宜与阿托品、颠茄片、山莨菪片合用)。

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溴丙胺太林)片、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饭前服用可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不宜与吗叮啉片合用)。

正确使用胃药方法2、饭后服——碱性药物指饭后30—60分钟服药。

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片剂或凝胶剂、三硅酸镁片剂、铝碳酸镁片剂或咀嚼片等,最好在饭后30—60分钟左右服用,这样可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并能在胃中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常用药物: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主要对过多胃酸起中和作用,可放在饭后1—3小时服用,但不宜久服,否则会引起镁中毒。

对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正确使用胃药方法3、饭间服——保护胃黏膜的药指在进食少许后服药。

胃黏膜保护药,右硫糖铝片等,应在吃饭时嚼碎用水送下,以充分发挥药效。

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同服,以免影响疗效。

助消化药,如酵母、乳酶生、胰酶等,饭间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

此类药物,饭前片刻服用亦可。

常用药物: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或麦滋林—s、得乐、迪乐等它们皆需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才能发挥作用,故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其中硫糖铝若为片剂,需嚼碎后用水吞下,疾病治疗:祝愿您早日康复。

盐酸乙胺丁醇片饭前饭后

盐酸乙胺丁醇片饭前饭后

盐酸乙胺丁醇片饭前饭后一、引言盐酸乙胺丁醇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在使用盐酸乙胺丁醇片时,是否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一直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盐酸乙胺丁醇片的适用时机,即是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二、盐酸乙胺丁醇片的主要成分盐酸乙胺丁醇是盐酸盐形式的一种非处方药物,通常以片剂的形式出现。

其主要成分为乙胺丁醇,是一种镇痛药和退热药,通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

盐酸乙胺丁醇片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疼痛和发热。

三、在饭前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的优点1.吸收速度快:在空腹情况下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药物吸收速度会比较快,药效也相对更快显现。

2.避免食物干扰: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有效性,因此在饭前服用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造成的影响。

3.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在空腹时接受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因此在饭前服用可避免这种情况。

四、在饭后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的优点1.减少胃部刺激:盐酸乙胺丁醇可能会对胃粘膜造成刺激,饭后服用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2.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食物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因此在饭后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可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3.减轻药物对胃的腐蚀性:盐酸乙胺丁醇可能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这种腐蚀性。

五、结论综上所述,关于盐酸乙胺丁醇片的使用时间,无论是在饭前还是饭后,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服用时间。

最佳的服用时间应该是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的指引来确定,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是关于盐酸乙胺丁醇片饭前饭后服用的一些讨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前饭后服药指导
许多患者对何时服用口服药物的问题很关心,现将一些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做一介绍:
宜饭前服用的药物
健胃药小儿散、龙胆大黄片、健胃宝、胃炎胶囊等,主要借助于他们的苦味刺激味蕾和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应在饭前服用,且不能加入糖和果汁等。

另外,硫糖铝、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因要在溃疡面或炎症处形成一层保护膜,所以也需在饭前服用。

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比利(普瑞博思)等,宜饭前30分钟服用。

因为是胃肠动力药,所以不能与解痉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止泻药药用碳片或思密达,饭前服用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内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

又如鞣酸蛋白于饭前服用,可较快地通过胃部进入小肠,发挥止泻作用。

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十全大补膏等宜在饭前服用,以便充分吸收,发挥作用。

其他需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饭后服用吸收减少)、阿奇霉素、阿仑磷酸钠、鱼肝油、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氨苄、雷尼替丁、地尔硫卓、碳酸氢钠、阿司米唑、左旋米唑(驱虫药)、格列吡
嗪、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伏格列波糖、头孢克洛(新达罗)、氨苄西林、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汀等。

卡托普利、四环素类饭后服比空腹吸收减少30%~50%。

食物也能影响异烟肼、利福平、氨苄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头孢克洛饭前服与饭后服总吸收相同,但峰浓度为空腹的50%~75%。

饭后服用的药物
助消化药多酶片、六神曲、乳酶生(表飞鸣)在饭后15分钟服用,可使药物与食物拌和在一起,发挥最大效用。

抗酸药胃舒平、法莫替丁等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

消炎止痛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炎痛喜康,饭后服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维生素类维生素B2、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饭后服用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吸收更完全。

其他宜饭后服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头孢呋辛、伊曲康唑、对乙酰氨基酚、茶碱缓释片、硫普罗宁、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各种钙剂在酸性条件下吸收好)、氨茶碱、异烟肼、黄连素、盐酸氨溴索(贝莱片、贝莱口服液)、强力霉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替硝唑等。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在饭后立即服用,有助于发挥疗效,如螺内酯(安体舒通)应与食物同服,也可以餐后服,可延长其在胃中的
时间,使药效缓慢而持久。

抗菌药物呋喃妥因须和蔬菜一起服用,可使其在碱性尿液中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

还有些药物属肠溶片,在正常胃酸条件下不会分解,但如果与抗酸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同时服用,则会因为胃内pH 值的改变,使肠溶衣提前分解,故应与进餐时间间隔1~2小时服用。

另外,某些抗酸剂因含有钙、镁、铝元素等,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时,会与抗菌药物发生螯合而使其失效,故有些专家认为先服喹诺酮类,3小时后再服抗酸药。

中药的饭前于饭后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

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

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

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

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

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

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
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

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

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正确的服药温度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

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

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

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

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

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

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三、正确的服药剂量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

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

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

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四、正确的服药次数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

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