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__最全版

盆地: 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山地的基本要素:
山顶、 山谷(集水区)、 山脊(分水岭)、 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陡崖
分层设色地形图 晕渲图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晕渲图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试一试: 下列有河流发育及流向正确的( A )
山
300
200
100
A
脊 100 200 300 B
山
300 200 100
C
谷 100 200 300 D
2、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 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C)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 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 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D别是 A.1:1000和1:50000 B. 1:2000和1:50000 C. 1:5000和1:20000 D. 1:20000和1:5000 C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 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250米 C.300米和350米 D.200米和300米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5种基本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800米 > 500米 200米- 500米
0米-200米
地表 起伏不 坡度较 起伏 大,边 陡,沟 程度 缘陡峭 谷较深
等高 中间疏 线特 四周密 密集
征
坡度和缓 稀疏
四周 高中 间低
中间 疏四 周密
平坦 广阔
稀疏 平直
6、海底地形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甲 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 乙 650 米。已知王村气温是 高度是 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 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 的气温应是 ℃。 6.1 ④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 好,为什么? 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脊,地势较高,便于观测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 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 C.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如果一定 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
例7:在EF之间修建公路,选择 EHF (EGF或EHF)
可降低施工难度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例9:读下面的等高线和等深线图,分析图中A、B、C、D四 个地点中,建设深水港口的最佳位置是:D
下图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绘图时忘记 了标上方向,但有QP两点的经纬度: Q(89°25′28″E、41°18′50″N) P(89°27′16″E、41°17′05″N)
Q 840 820
P
(1)图示地形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A、40 < H < 41 B、 49 < H < 50 D、 60 < H < 61 C、59 < H < 60
例2: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 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a>c>d>b
B.a=b=c=d
C.b>d>c>a
D.无法确定
例3: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 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D
等高线地形图 优秀ppt课件

为多少?
最新课件
3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 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最新课件
4
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相邻各点的连线
绘 制 原 理
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最相新课同件 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5 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8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峡谷等
(2)坡度
缓坡、陡坡
重(3点) 要各种求大:地能形在类等型高的线等高地线形形图态中:熟练识别出几
平原、高原种、典山型地的、地盆形地、。丘陵
最新课件
9
鞍部
山顶
山
陡
体
的
山谷
坡
不
同
部
缓
位
坡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34
沙丘
沙丘形态的迎风坡较缓(等高线较稀疏),
背风坡较陡(等高线较密集)
最新课件
35
谷岭相间地形
思考:在这幅图上有几个主要山谷?有几个主要
山岭?
最新课件
36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及计算 (1)判断坡度大小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最新课件
37
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
山
陡坡
缓坡
( 4 ) 图 中 D 处 陡 崖 的 相 对 高 度 是 _1_0_0_米__≤__△H<___2_0_0_米_ 。
( 5 ) 若 某 时 B 处 的 气 温 是 21℃ , 则 D 处 的 气 温 最 大 值 是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 图
目录
01 地形图介绍
03 判读
02 表示方法 04 剖面图
目录
05 确定方法
07 量读距离方法
06 换算距离公式 08 判定方位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 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 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 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 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
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 (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 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沙丘等高线地形图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喀斯特峰林等高线地形图: 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 因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多分布在广 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下图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 呈圆锥形,四周陡峭,峰体中有山间洼地(溶盆)。在等高线地形 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高线表示,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 线多以圆形或椭圆形封闭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上河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 凸出,而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鞍部等高线地形图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梯田等高线地形图
梯田等高线图表现为梯田田埂处等高线较密, 田面平坦等高线稀疏。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可能会形成冲积扇平原的地方是( )(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请根据图中等高线与等潜水位线的特征,分别说明甲、 乙两处的河流特征。(4分) (3)判断图中A区地形,•最并新典说型地明貌等其高在线地防形图洪方面的作用。(4分)
答案 (1) B (2) 甲: 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 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如图中P处即为基部,海拔高度为 713m,Q处为蘑菇石顶•最部新典,型地海貌等拔高高线地度形图为715m。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线 上标有示坡线),向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最新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高三一轮复习可用)

300
400
H
400 河流
300
300 H
400
400 300
河流
峡谷:两山脊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 水库的最好选址。
岱崮地貌:是 指以岱崮为代 表的山峰顶部 平展开阔如平 原,峰巅周围 峭壁如刀削, 峭壁以下是逐 渐平缓山坡的 地貌景观,崮 是山东独有的 一种特异地貌 景观
地上河
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因高温多 雨的气候条件,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图 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呈圆锥形,四 周陡峭,峰体中有山间洼地(溶盆)。
喀斯特峰林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 高线表示,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线多以圆 形或椭圆形封闭。
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为火山锥。火山口 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洼 地,常积水成湖。
火山地貌
等高线为近似的圆形, 自里往外,数值先增大 后减小。示坡线画在等 高线内外两侧。
冲积扇是水力搬运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出口附近形成一般 呈扇形的地貌类型。其等高线呈圆弧形,高密低疏。 下图西南方等高线密集处为山地,山前为冲积扇。本图地 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 围为陡崖(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向 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上河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 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凸出,而 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AB 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 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整理)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
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经过长期的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
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故称风蚀蘑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
如图中P处即为基部,海拔高度为713m,Q处为蘑菇石顶部,海拔高度为715m。
2、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是沂蒙山区典型的一种地貌景观(也叫方山)。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外表呈圆形或方形,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
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向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3、4、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黄土地貌类型复杂,但主要形态由塬、梁、峁组成,地表冲沟发育,切割明显。
以我国陕甘宁地区和山西最为典型。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塬面的等高线稀疏平缓,表示峁的等高线圆润;表示沟谷的等高线密集、狭窄,切割细碎,等高线经过谷底时,沿冲沟顶部弯曲,多数地区呈“V”形。
如下面等高线图中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土梁和黄土沟谷,中部和最东北部为黄土塬地貌。
在黄土塬的基础上,东北部还出现有黄土峁。
5、梯田等高线地形图: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梯田等高线图表现为梯田田埂处等高线较密,田面平坦等高线稀疏。
6、7、火山锥等高线地形图: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为火山锥。
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洼地,常积水成湖。
下图火山锥等高线图中顶部是一个火口湖,四周为悬崖峭壁环绕,呈漏斗形,北端有一缺口,湖水通过悬崖成为瀑布,火山锥体被分割得破碎,四周有典型的放射状水系,河流两岸较陡,多断崖。
等高线地形图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陡坡与缓坡的识别 山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凸坡与凹坡的识别 凸坡阻挡视线
地势从高到低等高线先疏后密---凸坡 地势从高到低等高线先密后疏---凹坡
五、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
1、先看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 2、找出海拔的高低 点及地势变化 3、找出地图中的 主要地形
650
A
A
B
600 500 400 300 200
B
高程差计算方法: 高小-低大≤ H<高大-低小
650
A B
A
600 500 400 300 200
B
陡崖相对高度H:(n-1)d≤H<(n+1)d
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1、等高线上任意两点 的相对高度
B A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 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 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150
100 200 200 150
100 100
150 100
200 150 100 150 100
示坡线
---表示海拔降低方向的短线
三、不同地形的表示方法
山顶、鞍部、陡崖
山脊与山谷
A
B C
D E F
几种特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新月形沙丘
梯田
火山
判断五大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 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 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部等高线地形图
梯田等高线地形图
梯田等高线图表现为梯田田埂处等高线较密, 田面平坦等高线稀疏。
绝壁、陡崖、悬崖等高线地形图
陡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在陡崖处等高线非常密集,但不状陡崖符号表示出来。悬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 为等高线密集,且因悬崖海拔高处向外倾斜,在等高线图上高 处的等高线覆盖了地处的等高线图。
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 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如图中P处即为基部,海拔高度为 713m,Q处为蘑菇石顶部,海拔高度为715m。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线 上标有示坡线),向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20.A从等高线弯曲和河流流向可以看出,图中西北地区 地形为山谷,向东南方向,地势变得比较平坦(等高线 稀疏),并且变为山脊形状,为河流冲积扇地形。 21.A 等潜水位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数值分布趋势也相 似,反映了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故A对。 图中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动,等地下水位线弯曲,沿着河 流沿线,弯曲处水位高于两侧,说明河流水补给了地下 水,故B错。最靠近地面的地下水叫做潜水,各地都是补 给区和排泄区,故C错。潜水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于等值线, 从数值高处流向低处,与山脊山谷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
答案
(1) B (2) 甲: 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支流多,水量大。 (3) 湖泊或洼地。作用:分洪、蓄洪。
试题分析: (1)冲积扇平原形成于河流的出山口,图中①、②、③、④
只有②处在河流出山口,所以最有可能形成冲积扇平原。 (2)甲在河流下游平原上,河流两侧等高线向下游凸出,可
知该段河流为地上河,乙在河流上游峡谷内,河床落差大 水流急。 (3)根据等高线特点“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A处海 拔在35m-40m之间,与周围相比,地势较低,属于湖泊或 洼地,又在河流下游平原上,可以起河流的分洪、蓄洪作 用。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上河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 凸出,而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图中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土梁和黄土沟 谷,中部和最东北部为黄土塬地貌。在黄土塬的基础上, 东北部还出现有黄土峁。
火山锥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锥等高线图中顶部是一个火口湖,四周为悬崖峭 壁环绕,呈漏斗形,北端有一缺口,湖水通过悬崖成 为瀑布,火山锥体被分割得破碎,四周有典型的放射 状水系,河流两岸较陡,多断崖。
沙丘等高线地形图
喀斯特峰林等高线地形图: 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
因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多分布在广 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下图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 呈圆锥形,四周陡峭,峰体中有山间洼地(溶盆)。在等高线地形 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高线表示,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 线多以圆形或椭圆形封闭
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
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冲积 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 为“V”字形。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图中的比例尺是 1∶2 000 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能会形成冲积扇平原的地方是( )(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请根据图中等高线与等潜水位线的特征,分别说明甲、 乙两处的河流特征。(4分) (3)判断图中A区地形,并说明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4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 回答20~21题。
20.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谷平原 D.低山台地 21.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图中部分河流下游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地下水补 给河流水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