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杨霓清答案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汇总
高频电子线路问题汇总(带答案的哦).总结

⾼频电⼦线路问题汇总(带答案的哦).总结绪论:1. 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是怎样的?每部分的输⼊和输出波形是怎样的?调幅⼴播发射机由三部分构成:1、低频部分,由声电变换器和低频放⼤器组成,实现声电变换,并对⾳频信号进⾏放⼤,使其满⾜调制器的要求。
2、⾼频部分,由主振器、缓冲器、⾼频电压放⼤器、振幅调制器和⾼频功率放⼤器组成,实现载波的产⽣、放⼤、振幅调制和⾼频功率放⼤。
3、传输线和天线部分,它完成将已调波通过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组成部分1、变频器,由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组成,本机振荡器产⽣的⾓频率为L ω的等幅振荡信号送⼊混频器与输⼊信号的各个频率分量进⾏混频,并由混频器的输出回路选出C L I ωωω-=的中频信号及上、下边频分量。
2、利⽤中频放⼤器加以放⼤送⾄检波器进⾏检波,解调出与调制信号)(t u Ω线性关系的输出电压。
3、通过低频电压放⼤、功率放⼤,由扬声器还原成原来的声⾳。
第⼆章:1.什么叫通频带?什么叫⼴义失谐?通频带:放⼤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常⽤BW(书本9页,符号打不出来)。
⼴义失谐:表⽰回路失谐⼤⼩的量。
2.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幅度和相位)和电抗性质?3.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适⽤于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还是⼩的电路?串联谐振回路适⽤于电源内阻为低内阻(如恒压源)的情况或低阻抗的电路(如微波电路),⽽并联谐振回路相反。
4.电感抽头接⼊和电容抽头接⼊的接⼊系数?电感抽头接⼊系数电容抽头接⼊的接⼊系数5.Q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Q值由哪些因素决定,其与通频带和回路损耗的关系怎样?品质因数:表征回路谐振过程中电抗元件的储能与电阻元件耗能的⽐值。
回路Q与回路电阻R成反⽐,考虑信号源和负载的电阻后,Q值越⾼,谐振曲线越尖锐,对外加电压的选频特性越显著,回路的有选择性越好,Q值与回路通频带成反⽐。
在串联回路中:,Rs+RL使回路Q值降低,谐振曲线变钝。
《高频电子线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F
= 0.0356 × 109 Hz = 35.6 MHz
R p = Qρ = 100 BW0.7 = fρ Q =
35.6 × 106 Hz = 35.6 × 104 Hz = 356 kH z 100
[解]
f0 ≈ 1
= 100 kΩ//114. kΩ//200 kΩ=42 kΩ R 42 kΩ 42 kΩ = = 37 Qe = e = ρ 390 μH/300 PF 1.14 kΩ BW0.7 = f 0 / Qe = 465 kHz/37=12.6 kHz
课
Re = Rs // R p // RL
后
R p = Qρ = 100
390 μH = 114 k66.7 BW0.7 150 × 103
2 2
⎛ 2Δf ⎞ ⎛ 2 × 600 × 103 ⎞ 1 66.7 = 1+ ⎜Q = + ⎟ ⎜ ⎟ = 8.1 f0 ⎠ 10 × 106 ⎠ ⎝ ⎝
2.3
个多大的电阻? [解]
L=
ww
w.
Q=
Up Uo
• •
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 f 0 = 10 MHz, C=50 pF, BW0.7 = 150 kHz, 求回路的 L 和 Q 以及 Δf = 600 kHz 时电压衰减倍数。如将通频带加宽为 300 kHz,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
1 1 = = 5 × 10−6 H = 5 μ H 2 6 2 −12 (2π f 0 ) C (2π × 10 × 10 ) × 50 × 10
课后答案网
案 网
目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录
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器 正弦波振荡器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反馈控制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应对它提出哪些主要要求?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高频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
要求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3.2 为什么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要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若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又将产生什么结果?答:因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i c为电流脉冲,负载必须具有滤波功能,否则不能获得正弦波输出。
若回路失谐集电极管耗增大,功率管有损坏的危险。
若采用纯电阻负载则没有连续的正弦波输出。
3.3 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答: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来区分,当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右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欠压状态,在临界线上时高频功放工作临界状态,在临界线左方时高频功放工作于过压状态。
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较少使用,但基极调幅时要使用欠压状态。
临界状态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较高。
过压状态下,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且幅值较大,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发射机的中间级、集电极调幅级常采用过压状态。
3.4 分析下列各种功放的工作状态应如何选择?(1) 利用功放进行振幅调制时,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或集电极时,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2) 利用功放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 (3) 利用功放放大等幅度信号时,应如何选择功放的工作状态?答:(1) 当调制的音频信号加到基极时,选择欠压状态;加到集电极时,选择过压状态。
(2) 放大振幅调制信号时,选择欠压状态。
、 (3) 放大等幅度信号时,选择临界状态。
3.5 两个参数完全相同的谐振功放,输出功率P o 分别为1W 和0.6W ,为了增大输出功率,将V CC 提高。
结果发现前者输出功率无明显加大,后者输出功率明显增大,试分析原因。
高频电子电路参考答案

第1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给定串联谐振回路的0 1.5MHz f =,0100pF C =,谐振时电阻5R =Ω,试求0Q 和0L 。
又若信号源电压振幅1mV ms U =,求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0I 以及回路上的电感电压振幅Lom U 和电容电压振幅Com U 。
解:(1)串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061200112122 1.510100105Q C R ωπ-==≈⨯⨯⨯⨯⨯根据0f =40212221200111.125810(H)113μH (2)100104 1.510L C f ππ--==≈⨯=⨯⨯⨯⨯ (2)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为010.2(mA)5ms U I R === 回路上的电感电压振幅为02121212(mV)Lom ms U Q U ==⨯=回路上的电容电压振幅为02121212(mV)Com ms U Q U =-=-⨯=-在图题所示电路中,信号源频率01MHz f =,信号源电压振幅0.1V ms U =,回路空载Q 值为100,r 是回路损耗电阻。
将1-1端短路,电容C 调至100pF 时回路谐振。
如将1-1端开路后再串接一阻抗x Z (由电阻x R 与电容x C 串联),则回路失谐;C 调至200pF 时重新谐振,这时回路有载Q 值为50。
试求电感L 、未知阻抗x Z 。
图题1.2xZ u解:(1)空载时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
(a) 空载时的电路 (b)有载时的电路u u根据0f =42122120112.53310(H)253μH (2)10010410L C f ππ--==≈⨯=⨯⨯⨯ 根据00011L Q C r rωω==有: 6120101115.92()21010010100r C Q ωπ-==≈Ω⨯⨯⨯⨯(2)有载时的电路图如图(b)所示。
空载时,1100pF C C ==时回路谐振,则0f =00100LQ rω==;有载时,2200pF C C ==时回路谐振,则0f =050L xLQ r R ω==+。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胡宴如耿苏燕主编)习题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胡宴如 耿苏燕 主编)习题解答目 录第2章 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1 第3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4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10 第5章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 22 第6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38 第7章 反馈控制电路49第2章 小信号选频放大器2.1 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1μH,20pF,100,L C Q ===求该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0f 、谐振电阻p R 及通频带0.7BW 。
[解] 90-6120.035610Hz 35.6MHz 2π2π102010f LCH F-===⨯=⨯⨯6312640.71010022.4k 22.361022.36k 201035.610Hz35.610Hz 356kH z100p HR Q Ff BW Q ρρ--===Ω=⨯Ω=Ω⨯⨯===⨯=2.2 并联谐振回路如图P2.2所示,已知:300pF,390μH,100,C L Q ===信号源内阻s 100k ,R =Ω负载电阻L 200k ,R =Ω求该回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通频带。
[解] 0465kHz 2π2π390μH 300PFf LC≈==⨯0.70390μH100114k Ω300PF////100k Ω//114.k Ω//200k Ω=42k Ω42k Ω371.14k Ω390μH/300 PF/465kHz/37=12.6kHzp e s p Lee e R Q R R R R R Q BWf Q ρρ===========2.3 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00.710MHz,C=50pF,150kHz,f BW ==求回路的L 和Q 以及600kHz f ∆=时电压衰减倍数。
如将通频带加宽为300 kHz ,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解] 6262120115105μH (2π)(2π1010)5010L H f C --===⨯=⨯⨯⨯⨯ 6030.7101066.715010f Q BW ⨯===⨯2236022*********.78.11010p oU f Q f U ••⎛⎫⎛⎫∆⨯⨯=+=+= ⎪ ⎪⨯⎝⎭⎝⎭ 当0.7300kHz BW =时6030.746120101033.33001033.31.061010.6k 2π2π10105010e e e ef Q BW Q R Q f C ρ-⨯===⨯====⨯Ω=Ω⨯⨯⨯⨯g而471266.7 2.131021.2k 2π105010p R Q ρ-===⨯Ω=Ω⨯⨯⨯g由于,p e pRR R R R =+所以可得10.6k 21.2k 21.2k 21.2k 10.6k e p p eR R R R R Ω⨯Ω===Ω-Ω-Ω2.4 并联回路如图P2.4所示,已知:360pF,C =1280μH,L ==100,Q 250μH,L =12=/10,n N N =L 1k R =Ω。
高频电子线路 典型题参考答案

第2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典型题分析1.试画出下图所示放大器的交流通路。
工作频率f=465kHZ。
答:根据画交流通路的一般原则,即大电容视为短路,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大电感按开路处理。
就可以很容易画出其交流通路。
对于图中0.01μF电容,因工作频率为465kHZ,其容抗为,相对于与它串联和并联的电阻而言,可以忽略,所以可以视为短路。
画出的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2.单调谐放大器中,若谐振频率f0=10.7MHZ,CΣ= 50pF,BW0.7=150kHz,求回路的电感L和Q e。
如将通频带展宽为300kHZ,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对应课本上题2-3)解:(1)求L和Q e(H)= 4.43μH(2)电阻并联前回路的总电导为47.1(μS)电阻并联后的总电导为94.2(μS)因故并接的电阻为高频功率放大器——典型例题分析1.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V CC=20V,I c0=250mA,P o=4W,U cm=0.9V CC,试求该放大器的P D、P c、ηC和I c1m为多少?解:已知V CC=20V,I c0=250mA,P o=4W,U cm=0.9V CC,则P D= V CC× I c0=20×0.25=5WP c= P D-P o=5-4=1WηC = P o / P DC =4/5=80%U cm=0.9V CC=0.9×20=18VI c1m=2P o /U cm=2×4/18≈444.4mA2.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V CC=30V,I c0=100mA,U cm=28V,θ=600,g1(θ)=1.8,试求P o、R P和ηC为多少?解:已知V CC=30V,I c0=100mA,U cm=28V,θ=600,g1(θ)=1.8,则P D= V CC× I c0=30×0.1=3Wξ=U cm / V CC=28/30≈0.93ηC=g1(θ)ξ=×1.8×0.93=83.7%P o =ηC×P DC=0.837×3≈2.51W由于,则)1(2'e LL P Q R R R +==)11(2'e Q C C += 1-==PLL e R R C R Q ω156.2Ω3.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P o =4W ,ηC =60%,V CC =20V ,试求P c 和I c0。
高频(杨霓清)答案(4、5章)分解

第四章4.7 有一调幅波的表达式为625(10.7cos250000.3cos210000)cos210t t t υπππ=+-(1)试求出它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与振幅;(2)绘出该调幅波包络的形状,并求出峰值与谷值幅度; 解:(1)它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 载频 610 振幅 25第一对边频 6105000± 振幅0.5×25×0.7=8.75 第二对边频 641010± 振幅0.5×25×0.3=3.75 (2)绘出的该调幅波包络为:求出的调幅峰值与谷值幅度为 m a x 1.7V =, m i n 0V =4.8 当采用相移法实现单边带调制时,若要求上边带传输的调制信号为11cos m V t ΩΩ,下边带传输的调制信号为22cos m V t ΩΩ,试画出其实现方框图。
解:方框图如下图所示1122()c o s ()c o s ()o M mc M m ct A V t A V t υωωΩΩ=+Ω+-Ω4.9 电视图像传输系统如题4.9图,设输入的图像信号频谱在0~6MHz 范围内是均匀的,试画出(A ~H )各点的频谱图,证明系统输出信号o υ不失真地重现输入图像信号1υ频谱。
题4.9图 解:各点频谱如下图所示4.10 何谓过调幅?为什么双边带调制信号和单边带调制信号均不会产生过调幅?答:调制信号振幅大于载波信号振幅的情况称为过调幅。
因为双边带和单边带调制信号已经将载波信号抑制,故均不会产生过调幅。
4.11 一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0)0(0)D g i υυυ>⎧=⎨≤⎩式中 121122cos cos Q Q m m V V V t V t υυυωω=++=++。
若 2m V 很小,满足线性时变条件,则在1/2Q m V V =-、0、1m V 三种情况下,画出1()g υ波形,并求出时变增量电导1()g υ的表达式,分析该器件在什么条件下能实现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等频谱搬移功能。
高频电子线路答案+完整

答:回路电感为 0.586mH,有载品质因数为 58.125,这时需要并联 236.66kΩ的电阻。 2-3
图示为一电容抽头的并联振荡回路。谐振频率 f0=1MHz,C1=400 pf,C2=100 pF 求 回路电感 L。若 Q0=100,RL=2kΩ,求回路有载 QL 值。
题 2- 3 图
0
解 2-3
固有谐振电导g 0
负载电导 gL
1 1 1mS R L 1000 gm g gm gL g0 K F 2 R e re R e re gm g L g 0 K F 2gm
放大器增益 K
环路增益 T( 1 ) K F K g m K F g L g 0 K F 2g m , gm
由 f0 = 1 得, 2 LC 1 1 L 2 5.07H 2 12 (2 f 0 ) C 4 25 10 200 1012 R Lcr 0C , 所以,p p2 R Lcr 0C QL R Lcr 2f 0C QL
因Q L
50 2 5 106 200 1012 50 103 2 0.125 20
因此,该电路的的反馈系数随着振荡频率的调节也发生改变,近似值 为 0.9。 4-12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用什么来衡量?什么是长期、 短期和瞬时 稳定度?引起振荡器频率变化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 4-12 振荡器的稳定度是用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 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
6
量大小来衡量的。 长期稳定度:一般是指一天以上时间内的稳定度。 短期稳定度:一天或小于一天时间内,如小时、分、或秒 计时间隔的频率稳定度 瞬时稳定度:秒或毫秒时间间隔内的频率的相对变化。 4-13 在题 4-8 图所示的电容反馈振荡器中,设晶体管极间电容的 变化量为ΔCce=ΔCbe=1pF,试计算因极间电容产生的频率相对变化 Δω1/ω1 解 4-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与习题3.3 若反馈振荡器满足起振和平衡条件,则必然满足稳定条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不正确。
因为满足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后,振荡由小到大并达到平衡。
但当外界因素(温度、电源电压等)变化时,平衡条件受到破坏。
若不满足稳定条件,振荡起就不会回到平衡状态,最终导致停振。
3.4 分析图3.2.1(a)电路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具体原因?解:电路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具体原因是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与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负载的变化,再加上互感耦合元件分布电容的存在,以及选频回路接在基极回路中,不利于及时滤除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的谐波电流成分,使电路的电磁干扰大,造成频率不稳定。
3.7 什么是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各有什么物理意义?振荡器输出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分别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解:(1) 起振条件: 振幅起振条件 01A F >相位起振条件 2A F n ϕϕπ+=(n=0,1,…)(2)平衡条件:振幅平衡条件AF=1相位平衡条件2A F n ϕϕπ+=(n=0,1,…) (3) 平衡的稳定条件: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0AU ∂<∂ 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0Zϕω∂<∂ 振幅起振条件01A F >是表明振荡是增幅振荡,振幅由小增大,振荡能够建立起来。
振幅平衡条件AF=1是表明振荡是等幅振荡,振幅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
相位起振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都是2A F n ϕϕπ+=(n=0,1,…),它表明反馈是正反馈,是构成反馈型振荡器的必要条件。
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A ∂/0U ∂<0表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随振幅增大而减小,它能保证电路参数发生变化引起A 、F 变化时,电路能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振幅产生变化来保证AF=1。
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Z ϕ∂/ω∂<0表示振荡回路的相移Z ϕ随频率增大而减小是负斜率。
它能保证在振荡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时,能自动通过频率的变化来调整A F ϕϕ+=YF Z ϕϕ+=0,保证振荡电路处于正反馈。
显然,上述三个条件均与电路参数有关。
0A 是由放大器的参数决定,除于工作点eQI 有关外,还与晶体管的参数有关,而反馈系数F 是由反馈元件的参数值有关。
对电容三点式与反馈电容1C 、2C 有关,对于电感三点式与反馈电感有关。
3.8 反馈型LC 振荡器从起振到平衡,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怎样变化的?它与电路的哪些参数有关?解:反馈型LC 振荡器从起振到平衡,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是从甲类放大状态进入甲乙类、乙类或丙类。
当02A F =时,平衡状态时放大器工作于乙类;当02A F >时,平衡状态时放大器工作于丙类;当012A F <<时,平衡状态时放大器工作于甲乙类。
实际上,它是与放大器的电压增益0A 和反馈系数F 有关。
3.9 试判断题3.9图所示交流通路中,哪些可能产生振荡,哪些不能产生振荡。
若能产生振荡,则说明是哪种振荡电路。
(a) (b) (c)(d) (e) (f)题3.9图解:(a )不振。
同名端接反,不满足正反馈; (b )能振。
变压器耦合反馈振荡器;(c )不振。
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法则;(d )可能产生振荡。
当12osc ωωω<<(1ω、2ω分别为11L C 、22L C 回路的谐振频率),即11L C 回路呈容性,22L C 回路呈感性,组成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e )可能产生振荡。
计入结电容'b e C ,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f )可能产生振荡。
当1ω、2ωosc ω<(1ω、2ω分别为11L C 并联谐振回路、22L C 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时,11L C 回路成容性,22L C 回路成感性,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回路。
3.10 试画出题3.10图所示各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并判断哪些电路可能产生振荡,哪些电路不能产生振荡。
图中,B C 、C C 、E C 、D C 为交流旁路电容或隔直流电容,C L 为高频扼流圈,偏置电阻1B R 、2B R 、G R 不计。
(a ) (b ) (c )题3.10图解:画出的交流通路如下图所示。
(a )、(c )、(f )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法则;(b)、(d)、(e)、(g)能振。
(b )、(d )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其中(d )的管子发射结电容'b e C 成为回路电容之一;(e )为电感是三点式振荡电路;(g )0osc LC ωω≈=过LC 形成正反馈,通过R 形成负反馈。
由于LC 串联振荡回路在其谐振频率0ω上呈现最小的阻抗,正反馈最强,因而在0ω上产生振荡。
3.11 试改正题3.11图所示振荡电路中的错误,并指出电路类型。
图中B C 、D C 、E C 均为旁路电容或隔直流电容,C L 、E L 、S L 均为高频扼流圈。
题3.11图解:改正后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a )中L 改为1C ,1C 改为1L ,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c L 为扼流圈,交流时,隔断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与地之间的联系。
图(b )中去掉E C ,消除E C 对回路影响,加B C 和c C 以保证基极交流接地并隔断电源电压cc V ;2L 改为1C 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图(c )中2L 改为1C ,构成电容三点式电路;去掉原电路中的1C ,保证栅极通过1L 形成之流通路。
图(d )中反馈线中串接隔直电容B C 隔断cc V ,使其不能直接加到基极上。
图(e )中L 改为11C L 串接电路,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图(f )去掉2C ,以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3.12 在题3.12图所示的三点式振荡电路中,已知L=1.3µH ,1C =51pF ,2C =2000pF ,0Q =100,L R =1k Ω,E R =500Ω。
试问EQ I 应满足什么要求时振荡器才能振荡。
题3.12图解:回路中电容为1211251pF C C C C C C ∑'=≈='+ 接入系数 11122510.02552000C C n C C C =≈=='+ 共基极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起振条件1m L e g g ng n'>+ 式中 63111511010 1.06(ms)100 1.3L L eo L C g g g R Q L --∑⨯'=+==+≈ 因为 126EQ m e e I g g r ≈==, 所以 32612611.0610 1.11(mA)110.02550.0255EQ L I g n n -'>⨯=⨯⨯⨯≈--EQ I 应大于1.11mA 时振荡器才能振荡。
3. 13 已知题3.13图所示的振荡器中,晶体管在工作条件下的y 参数为:2mS ie g =,20μS oe g =,20.6mS fe y =。
回路元件参数为2300C p = 300pF ,160C p =60pF ,5L H μ=5µH ,(1)画出振荡器的共射交流等效电路;(2)估算振荡频率和反馈系数;(3)根据振幅起振条件判断该电路能否起振。
(提示:在振荡器共射交流等效电路中,设法求出ie g 等效到晶体管c 、e 两端的值ieg ')题3.13图解:(1)振荡器的共射交流等效电路(2)振荡频率和反馈系数12126030060(pF)30060C C C C C '⨯=≈≈'++ 振荡频率6129.19(MHz)2 6.285106010osc f LCπ--===⨯⨯⨯反馈系数126013005f C k C =≈=' (3)根据振幅起振条件判断该电路能否起振。
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为其中 1112601300606C n C C ===++22123005300606C n C C ===++221111() 2.10.0581036iei ie g n g n g ms '=⨯=⨯+=⨯= 22252013.936oe oe g n g s μ'==⨯= 116f f f V V V n '==&&, 2()fe i fe i y V n y V '=&&11600.0351005eo C g ms Q L === 所以,电路的起振条件为: 12fe eo oeie n n y g g g ''>++ 12136()(0.0350.0140.058)0.775fe eo oeie y g g g n n ''>++=++= 电路可以产生振荡。
3.14 题3.14图所示为LC 振荡器。
(1)试说明振荡电路各元件的作用;(2)若当电感L =1.5µH ,要使振荡频率为49.5MHz ,则4C 应调到何值?题3.14图解:(1)各元件的作用:c R 、1b R 、2b R 、e R 、f R 确定偏执工作点,b C 高频旁路电容使放大器为共基放大。
L、1C 、2C 、3C 、4C 组成振荡回路。
1C 和2C 构成反馈支路,提供正反馈。
p C 输出耦合电容。
(2)振荡回路总电容C ∑为1234122313C C C C CC C C C C C ∑=+++46.23036.2303033 6.2C =+⨯+⨯+⨯因为回路谐振频率要求为49.5MHz ,则2626011=6.899pF (2)(249.510) 1.510C f L ππ∑--===⨯⨯⨯⨯所以4 1.894=6.899 1.894=5.005pF C C ∑=-=-3.15 题3.15图所示的电容反馈振荡电路中,=1C 100pF ,=2C 300pF ,=L 50µH 。
画出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试估算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维持振荡所必须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min A υ。
题3.15图解:(1)振荡器的共射交流等效电路(2)振荡频率和反馈系数121210030075(pF)300100C C C C C '⨯=≈≈'++ 振荡频率6122.6(MHz)2 6.2850107510osc f LCπ--===⨯⨯⨯反馈系数1210013003f C k C =≈=' 维持振荡所必须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min 13fA k υ== 3.16题3.16图所示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osc f =50MHz ,画出其交流等效电路,并求回路电感L 。
题3.16图解:画出其交流等效电路回路总电容为 8.28.22015 2.24 3.312.68.2208.2208.28.215 2.2C ⨯⨯⨯=+++≈⨯+⨯+⨯+回路电感2225330253300.8(μF)5012.6osc L f C ==≈⨯ 3.17题3.17图所示是一电容反馈振荡器的实际电路,已知=1C 50pF ,=2C 100pF ,=3C 10~260pF ,要求工作在波段范围,即=f 10~20MHz ,试计算回路电感L 和电容0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