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癌CT表现

合集下载

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及其影像表现黄陂区中医医院放射科原发性支气管癌(primary bronch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为男性肿瘤的首位。

中央型肺癌较多见,约占3/4,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

了解一般资料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下面以较常见的中央型肺癌为例进行讨论。

临床症状:患者年龄大约在50岁以上,多发生于男性,咳嗽为早期症状,常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血痰或咯血多见于中央型肺癌,亦可出现气短或喘鸣、发热、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

近半数患者有模糊或难以描述的胸痛,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及食管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现象,约10%患者有不同程度胸水,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征象少,需注意阻塞性肺气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肺炎等症状。

病理特点:肺癌的病理形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方式:1)管内型:肿瘤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向支气管腔内生长;2)管壁型:肿瘤延支气管壁生长,使支气管壁不同程度增厚;3)管外型:肿瘤穿破支气管向肺内生长,形成支气管周围肿块。

肿瘤的生长使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中央型肺癌引起支气管狭窄或梗阻后发生一系列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气肿是支气管尚未完全闭塞、而为活瓣性阻塞的结果,一般发生时间早。

根据肿瘤的部位可为一个肺段或肺叶的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也较早发生,使支气管引流不畅而引发的感染,病变为小叶融合病灶或按肺段、肺叶分布。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为支气管内粘液潴留而导致的内径增宽。

阻塞性肺炎与支气管扩张往往同时存在,并合并肺膨胀不全。

支气管阻塞最终因肺内气体完全吸收而发生阻塞性肺不张。

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肺癌预后差。

目前随着诊断方法的进步、新药的出现,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有赖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影像检查为肺癌诊断的重要途径: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多数肺癌可以经透视或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获得临床诊断。

中央型肺癌的3大影像学征象

中央型肺癌的3大影像学征象

中央型肺癌的3大影像学征象
1、肺门肿块、肺门增大、肺门密度增高
左肺门肿块,并伴有纵膈及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原发灶与淋巴结融合,分界不清
2、支气管狭窄、阻塞或中断
肿块阻塞支气管可引起其形态改变
间接征象
1、三阻征象
① 阻塞性肺气肿
左肺们肿块,左肺透亮度比右肺高
② 阻塞性肺炎
右肺腺癌阻塞性肺炎的进展状况,早期(A)、3月(B)、6月(C),9月(D)
③ 阻塞性肺不张
TUM(tumor)肿瘤肿块、ATL(atelectasis)肺不张
2、反S征 / 横S征
右肺上叶不张,右肺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水平叶间裂随之上移,呈凹面向下,其与肺门肿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故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状。

称为反S或横S征。

3、手套征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带状或条状致密影,当相邻的支气管扩张呈手套状表现时,称为手套征。

图①右上肺箭头方向,图②右下肺箭头方向
转移征象
1、纵膈及肺门淋巴及肿大
右肺门非小细胞肺癌侵犯右肺门及纵膈深部,肿瘤阻塞右主支气管,压迫右肺动脉,包饶上腔静脉及主动脉,肺窗显示阻塞后肺不张表现
2、肺内结节
图A左肺下叶胸膜旁、图B右肺下叶胸膜旁3、胸腔积液
右肺胸腔积液并右侧胸膜增厚
4、肋骨破坏
5、心包积液
6、脑、骨等其他部位的转移。

中心型肺癌的CT诊断全面ppt课件

中心型肺癌的CT诊断全面ppt课件
男77憋喘,上叶支气管呈鼠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与上为同一病人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中心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的病例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中心型肺癌并支气管狭窄、肺不张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上叶前后 段阻塞, 支气管截 断征象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男63岁, 小细胞癌, 上叶支气 管鼠尾状 狭窄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男52岁, 咳嗽咯 血,小 细胞癌, 化疗两 月复查 好转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A. 鳞癌 约50%的肺癌属鳞癌,其2/3为中心型
B. 腺癌 约20%的肺癌属腺癌,多为周围型
C. 大细胞癌 约5%的肺癌属大细胞癌,多为周围型

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内容充实)

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内容充实)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 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不同程度增厚,可局限性亦可
弥漫,以弥漫连续性为主;可有管壁钙化。 轻度强化或无强化
医学参考
35
医学参考
36
反“S”征(右肺门肿块+右上肺不张)
医学参考
37
医学参考
38
左中央型肺癌伴左上肺不张
医学参考
39
医学参考
40
医学参考
41
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阻塞性炎症
2、瘤肺界面光整。 3、包埋纵隔血管浸润性生长为主;
纵隔周围型肺癌以推移大血管为主。
医学参考
57
男,30岁。2009-02-16 发热4天,反复咳嗽、咳痰。
医学参考
58
2010-07-26 。左胸闷痛一月余
医学参考
59
医学参考
60
鉴别诊断
食管癌
1、临床常有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 无明显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症状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医学参考
9
中央型肺癌
直接征象:肿块
1. 管内型:癌肿自支气管黏膜表面向管腔内生长,形成乳头、 息肉或菜花样肿块
2. 管壁型:癌肿沿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管壁轻度增厚或明 显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梗阻
3. 管外型:癌肿穿过支气管外膜,在支气管壁外形成肿块,
医学参考
10
a 管内肿块 b 管壁浸润 c 管内外肿块
48
男,55 岁。咳嗽、胸痛 1 个月余。 病理:小细胞肺癌
医学参考
49
男,57 岁。咳嗽、咳痰、 胸痛、 胸闷 3 个月。
病理:小细胞肺癌; 合并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
心包积液及左侧胸腔积液

影像科简答题(再整理版)

影像科简答题(再整理版)

影像科简答题影像科肺部简答题1、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1)X 线表现:直接征象:肺门影增大或肺门肿块,肿块边缘可呈分叶状,或有短毛刺,也可光滑平整;间接征象: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

( 3) CT 表现:支气管壁增厚, 支气管腔狭窄, 肺门肿块, 侵犯纵隔结构, 纵隔淋巴结转移。

简述中晚期中央性肺癌的X 线表现答:中央型肺癌的X 线表现:①直接征像:肺门影增生、增大和肺门区肿块;② 间接征像: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等表现。

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①支气管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狭窄;②肺门肿块:表现为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常同时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③侵犯纵隔结构: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隔结构,受侵犯的血管可表现为受压移位、管腔变窄或闭塞、管壁不规则等改变;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

肺癌的特点是有空泡征、边缘毛糙。

有分叶征,周围血管集中和胸膜凹陷等;结核瘤特点为边缘光滑清楚,无分叶或分叶较浅,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和卫星灶2、良、恶性肺肿瘤的鉴别如表表良、恶性肿块的影像学鉴别3、慢性支气管炎的胸部X 线表现有:①早期可无异常改变;②以后出现两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肺纹理增粗增多,扭曲变形,管壁增厚呈“车轨征” ; ③局限性、瘤性或弥漫性肺气肿改变。

4、肺部基本X 线病变及其病理基础和X 线表现有如下。

(1) 渗出病变:为急性炎症反应,肺泡内液体渗出所致肺实变。

X 线表现为大小、数目不一的斑片状模糊影,可融合发展成大叶实变,并见支气管充气征。

病变消散吸收快且完全。

(2) 增殖病变: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X 线上呈密度增高的斑点状阴影,排列为腺泡或梅花瓣状,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

(3) 纤维病变:为炎症修复期表现。

X线上呈索条状影,排列不规则;广泛肺纤维化呈大片不均匀高密度影;弥漫间质性肺纤维化,两肺广泛分布纤维索条、网织状或蜂窝状阴影。

(4) 钙化病变:在组织坏死变性基础上有钙盐沉积。

中央型肺癌影像诊断与分期

中央型肺癌影像诊断与分期

左肺肿瘤N分期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 淋巴结10L-14L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 结2L,3aL,4L,5,6,7,8L,9L N3:对侧纵隔和/或肺门,以及 任何锁骨上淋巴结 1,2R,3aR,3pR,4R,8R,9R, 10-14R
M分期(M1a)
M1a:局限于胸腔内,包括胸膜播散 (恶性胸腔积液 、 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
管内肿块
管壁浸润
管内外肿块
生长方式
X线-直接征象
早期:可无异常表现,或有肺门轻度增大或结构模糊 进展期:病侧肺门高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楚 肺门肿块可为原发灶与肺门转移淋巴结的融合影
X线-间接征象
肿瘤的生长使支气管狭窄或阻塞—阻塞性改变: 阻塞性肺气肿:可最早出现 阻塞性肺炎:不易吸收或短期易复发 阻塞性肺不张:反“S”征或横“S”征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黏液嵌塞,“手套征”
2L(左侧)上气管旁,自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气管左侧缘以左。
纵隔淋巴结分区(3区)
3区 3A 血管前,位于血管前方,不靠近气管。 3P 气管后,位于气管之后,椎体之前。
纵隔淋巴结分区(4区)
4区 4R (右侧)下气管旁,自无名静脉与气管交界区至奇静脉,自气管右侧 至气管左侧缘。
4L (左侧)下气管旁,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气管左侧 缘以左。
M分期(M1b)
Mlb: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
M分期(M1c)
M1c:多个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
IASLC第八版TNM分期
女 73岁 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天
男 59岁 反复咳嗽、咳痰3月余,头晕10天
左肺门占位伴阻塞性肺气肿 肺门占位伴阻塞性肺炎 右肺门占位伴阻塞性肺不张

【影像知识】早期肺癌常见CT表现有哪些

【影像知识】早期肺癌常见CT表现有哪些

【影像知识】早期肺癌常见CT表现有哪些肺癌早期症状肺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有痰中带血等。

我们知道肺癌是发生在我们呼吸器官肺上的恶性肿瘤,因此症状和它发生的部位是密切相关的。

(1)中央型肺癌:一般来讲出现症状略微早一些,因为发生在主要的支气管,比较早出现咳嗽、痰血或者胸部不适。

(2)周围型肺癌:一旦肿瘤累计到胸膜,会有胸痛的改变,如果再发展,会出现胸膜的病变,会产生胸腔积液。

肺癌早期发现除了临床表现外,排查最有效的另一个方法就是:CT检查。

早期肺癌CT表现胸部CT影像学检出率是X线胸片检查的10-20倍,而且可以提供胸部无重影的纵断面影像,因此CT检测可以发现X线发现不到的“隐蔽性肺癌”,CT可发现2mm大小的病灶组织,而且CT检查还可对X线不能做出诊断的病例进行定性诊断,临床证明CT检查在肺癌的发现、定性、定位和分期等方面CT均是X线诊断重要补充。

特别是高分辨率CT和螺旋CT。

一、孤立性结节及肿块:有别于肺结核病灶,周围型肺癌表现为孤立性病灶,周围肺组织往往是清晰的,而无卫星灶(肺结核基础上发展为瘢痕癌除外)。

二、形态欠规则:结节病灶表现为数个结节堆聚,这是由于癌组织以一个中心向周围多个腺泡浸润生长所形成的,由于其生长不均衡,中间有残余肺泡组织,即形成所谓小泡征.肿块生长的同时遇有血管或支气管的阻碍形成切迹,即所谓分叶。

三、边缘欠光滑:主要表现为棘状突起和短毛刺,毛刺往往较密集,周边均有分布,两者是由于侵及肺泡表面或小叶间隔及淋巴管形成的;有别于炎症性肿块的边缘毛刺,炎症性毛刺表现较长和稀疏,一般只有二,三条,它是由于炎症慢性过程中,纤维化导致。

四、肿块密度及增强:平扫时肺癌肿块或结节往往是均匀的软组织密度,CT值30?50Hu 之间,增强后大部分明显强化,CT值差>30Hu,常见有数支血管与肿块相连(即“血管集束征”),肺癌肿块少有钙化,偶有钙化,一般量少,呈点状偏肿块一侧。

来源:医生在线。

肺癌CT影像有什么表现呢?

肺癌CT影像有什么表现呢?

肺癌CT影像有什么表现呢?CT检查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阻塞,是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主要依据。

对于CT 诊断困难的中央型肺癌病例,应做支气管镜及活检。

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病灶多有边缘分叶、毛刺状等形态特点。

HRCT平扫和增强尤其适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

孤立性结节是早期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基本表现。

通常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称为“结节”;而大于3cm的称为“肿块”。

癌性结节的边缘欠规整,可呈小分叶、小棘状或锯齿状,还可有短小毛刺。

其内可表现为小结节堆聚、出现小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钙化或癌性空洞等。

空泡征指结节内直径为1~3mm的低密度区。

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腺癌的重要征象,主要是癌细胞伏壁式生长所致。

相对于良性结节而言,钙化呈偏心性、细点状,一般小于结节横截面的10%。

癌性空洞多为厚壁,外壁不规则、分叶,内缘不光整或有壁结节,小的空洞呈偏心,大的可为中心性。

病灶周围的胸膜切迹(胸膜尾征)多见于鳞癌及周围细支气管肺泡癌,但该征象并不特异,一些良性病变中也会出现。

而因牵拉胸膜的反应性局限性增厚在恶性病变中多见,统计显示76.9%的鳞癌和70.6%的腺癌可出现;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仅为4.1%。

血管集束(连接)征即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的表现,多见于腺癌,次为鳞癌(共约70.4%);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为26.1%,以炎性假瘤多见。

肺癌病灶处的支气管可表现为切断、压迫、包埋,支气管腔规则或不规则狭窄,管壁增厚。

肺癌病灶的增强程度目前认为与其大小无关,增强前后病灶的CT值升高在30~60HU范围内被认为高度提示恶性,以30HU作为升高的下限值来评价良性和恶性已基本被接受。

肺癌病灶多数呈完全增强,但以不均匀多见;少数由于内部存在坏死而为外周边缘强化;少数也可均匀强化。

肺癌ct影像主要有下面几点表现:1、管壁浸润增厚,支气管狭窄,也可表现为完全性环状狭窄,支气管腔可由轻度狭窄到完全闭塞,呈向心性锥状或鼠尾状,管腔突然截断或管腔呈偏心性狭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瘤肺界面仍保留了肺癌的一 些典型征象,比毛刺、局部粗 大肺纹理
无毛刺
累及亚段支气管等较大气道时, 远端肺野也可出现阻塞性肺炎 及肺不张
纵隔肿瘤对肺组织仅为挤压推移、 不会引起远端阻塞性改变。
谢谢!
中央型肺癌的表现
张宇阳
中央型: 肺段及段以上的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腺体
肺癌
周围型: 肺段支气管以下的支气管上皮或肺泡上
皮,均位于支气管腔内或非实质内
弥漫分布型
肺癌的组织学发生
支气管表面上皮 不分化细胞、基底细胞、粘液细胞、 纤毛细胞、纤毛粘液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 肺泡上皮: Ⅱ型肺泡上皮 杯状细胞化生 鳞状细胞化生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 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不同程度增厚,可局限性亦
可弥漫,以弥漫连续性为主;可有管壁钙化。 轻度强化或无强化

反“”征(右肺门肿块右上肺不张)
左中央型肺癌伴左上肺不张
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阻塞性炎症
“指套样”黏液嵌塞
“指套样”黏液嵌塞
左肺中叶型肺癌伴阻塞性肺气肿
综合征) 、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肺外表现 (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副肿瘤综合征)
中央型肺癌
早期中央型肺癌: 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肿瘤在肺叶、肺段支气管
壁内浸润性生长,而未侵及周围肺实质、且无血行及淋巴 转移。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
直接征象:肿块
管内型:癌肿自支气管黏膜表面向管腔内 生长,形成乳头、息肉或菜花样肿块

肺癌的病理分型
根据起源和分化特征 、来自基底细胞及粘液颗粒细胞,具有腺鳞
分化特征 鳞癌(高、中、低分化) 腺癌(腺癌、实性粘液细胞癌) 腺鳞癌 大细胞癌(变异:巨细胞癌、透明细胞癌) 、来自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
化特征 高分化:类癌;中分化:不典型类癌;低分
中央型肺癌: 鳞癌多见,可以是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类
病史:女,岁,咳嗽个月
病例
病例
男,岁,反复咳嗽、咳痰、发热伴胸痛周
男,岁,反复咳嗽、咳痰、发热伴胸痛周
值约动脉期,静脉期。
薄层
支气管腔内占位的鉴别诊断 粘痰 异物 咳嗽或改变体位后扫描
粘痰
女,岁,吃瓜子呛咳。
管壁浸润型 鉴别诊断
支气管内膜结核 管壁增厚且密度增高, 管壁僵直;管壁钙化; 管腔内的结节状突起,串珠样改变。
、肿块边缘无明显毛刺影,且肿块瘤肺界面较光整 。
、少有肺转移及淋巴转移征象。
、侵袭性胸腺瘤容易出现囊变和钙化,囊变影比较 均匀;
纵隔型肺癌是以中心性液化坏死为主,周围实质 性成分较多,且厚薄不均。
男,岁,左眼睑下垂年余。
女,岁,
鉴别诊断
淋巴瘤 、青壮年多见,临床无明显咳嗽、咳痰、咳血等
长时,临床也可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此时较难 鉴别。 、食管正常黏膜形态消失; 纵隔型肺癌肿块对于食管是外压性狭窄,而食 管本身黏膜光整。
神经源性肿瘤 多呈哑铃状生长,邻近椎间孔扩大。
早期中央型肺癌:增强
纵隔型肺癌
纵隔肿瘤
外缘呈分叶状改变
外缘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多较光整、很少呈分叶状改变
男, 岁。咳嗽、咳痰、 胸痛、 胸闷 个月。
病理:小细胞肺癌; 合并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
心包积液及左侧胸腔积液
女, 岁。咳嗽、咳痰伴胸闷 气紧 个月。 病理:鳞癌; 合并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 左侧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胸腺瘤 淋巴瘤 食管癌 神经源性肿瘤
鉴别诊断
胸腺瘤
、青少年多见, ~ 合并有重症肌无力,无明显咳嗽 、咳痰、咳血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来自癌,腺癌少见。病因
病因不明确,认为与吸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职业致癌 因子(石棉、镍铬、砷)、遗传、免疫功能下降、代谢等 诸多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
早期疾病表现隐匿,多无症状。 进展: 、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咳嗽、咯血、胸闷、体重下降) 、肿瘤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呼吸道疾病症状。 、瘤肺界面光整。 、包埋纵隔血管浸润性生长为主; 纵隔周围型肺癌以推移大血管为主。
男,岁。 发热天,反复咳嗽、咳痰。
。左胸闷痛一月余
鉴别诊断
食管癌 、临床常有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
, 无明显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症状 、当后纵隔周围型肺癌肿块较大、包绕食管壁生
在瘤肺界面仍保留了肺癌的一 些典型征象,比毛刺、局部粗 大肺纹理
纵隔肿瘤
外缘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 缘多较光整、很少呈分叶状改 变
无毛刺
累及亚段支气管等较大气道时, 远端肺野也可出现阻塞性肺炎 及肺不张
纵隔肿瘤对肺组织仅为挤压推移、 不会引起远端阻塞性改变。
男, 岁。咳嗽、胸痛 个月余。 病理:小细胞肺癌
管壁型:癌肿沿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管 壁轻度增厚或明显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 窄或梗阻
管外型:癌肿穿过支气管外膜,在支气管 壁外形成肿块,
管内肿块 管壁浸润 管内外肿块
中央型肺癌
间接征象: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 阻塞性肺不张
转移表现 胸膜侵犯 淋巴结增大 血管包饶 肺内转移 骨骼转移 远处转移:脑、肝、肾上腺等
纵隔型肺癌:原因可以是:
()肿瘤紧贴纵隔生长,酷似纵隔肿瘤。
()原发灶很小,以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为主要表现, 酷似纵隔肿瘤。
()不张的肺叶完全被肿瘤及肿大的淋巴结代替形成一个 分叶状的团块紧贴在纵隔旁;或不张的肺叶极度萎缩,表 现为纵隔旁的肿块影像,形似纵隔肿瘤。
纵隔型肺癌
外缘呈分叶状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