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植物保护考试题+答案

植物保护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农药标签下部的标志带为杀虫剂或者杀螨剂的颜色是A、白色B、蓝色C、黑色D、红色正确答案:D2.易于污染环境的防治方法是()A、化学防治B、物理防治C、农业防治D、综合防治正确答案:A3.下列哪个农药不是国家禁用农药A、甲基1605B、丁草胺C、1605D、除草醚正确答案:B4.蓟马的翅为()A、半鞘翅B、缨翅C、鞘翅D、膜翅正确答案:B5.下列昆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A、蜜蜂B、介壳虫C、红蜘蛛D、蚜虫正确答案:A6.常用有机氮杀虫剂不包含以下哪种?A、抗蚜威B、辛硫磷C、仲丁威D、杀虫双正确答案:B7.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2.4-滴B、百菌清C、大隆D、乐果正确答案:D8.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和()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A、内部器官B、内部发育C、内部构造D、内部解剖正确答案:C9.下列哪种农药不属于杀线虫剂?A、克线丹B、克线磷C、威百亩D、波尔多液正确答案:D10.昆虫不完全变态的类型有A、表变态、增节变态、渐变态B、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C、表变态、渐变态、半变态D、增节变态、渐变态、半变态正确答案:B11.从云南空运鲜切花到我省某地必须进行()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对外检疫D、对内检疫正确答案:D12.下列症状中属于细菌性病害特有特征的是()A、霉状物B、粉状物C、线状物D、浓状物正确答案:D13.用一些设备或器材来消灭害虫的方法叫A、综合防治B、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D、农业防治正确答案:C14.下列动物中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B、蜻蜓C、螳螂D、蝼蛄正确答案:A15.蝇类特有的触角类型是()A、锯齿状B、羽状C、具芒状D、环毛状正确答案:C16.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大B、乐果C、2.4-滴D、百菌清正确答案:B17.下列选项中,()的特性对植物和作物有双重作用。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试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试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试题
一、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什么是植物病害?请简要说明。
2.解释植物病害的主要分类。
3.什么是植物虫害?请简要说明。
4.植物虫害的分类有哪些?
二、植物病害的病因和发生规律
1.解释植物病害的病原体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植物病害的发病规律?
3.解释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4.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受哪些因素影响?
三、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1.详细描述植物病害的预防措施。
2.解释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3.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请详细说明。
4.如何通过种植方式和培育抗病品种来控制植物病害?
四、植物虫害的病因和发生规律
1.解释植物虫害的病原体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植物虫害的发病规律?
3.植物虫害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有哪些?
4.植物虫害的发生规律受哪些因素影响?
五、植物虫害的防治方法
1.描述植物虫害的预防措施。
2.植物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有哪些?请详细说明。
3.什么是植物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请几个例子。
4.植物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六、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植物病害图片示例;2.植物虫害图片示例;3.防治方法案例研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1.植物检疫法:确保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检疫程序。
2.农药管理条例:管理和监督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保护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安全。
植物保护1---6章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测试题(1—6章)一、填空题-1、胸足由六节组成,依次为、、、、、2、体壁由、及三部分组成。
3、根据食物来源不同,昆虫的食性可分为、、、。
4、植物病害的病症类型有、、、、。
5、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6、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
7、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8、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
9、麦蚜有多型现象,全周期蚜虫有、、与、、。
10、稻白叶枯病症状一般分为、、、。
二、选择题1、下列病害属于细菌性的是()A 水稻纹枯病B 稻白叶枯病C 稻瘟病D 小麦锈病2、“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说的是那种病害()A 小麦锈病B 小麦赤霉病C 小麦白粉病3、新叶均退绿,橙黄色在潮湿时有密黄色菌脓溢出说的是哪种类型()A 叶枯型B 急性型C 凋萎型D 黄化型4、以危害水稻,喜温暖气候说的是哪种飞虱()A 褐飞虱B 灰飞虱C 白背飞虱D 稻飞虱5、苏云锦杆菌属于下列那种杀虫剂()A 无机杀虫剂 B 有机杀虫剂 C 微生物杀虫剂 D 植物性杀虫剂6、下列不属于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的是()A 坏死B 腐烂C 变色D 萎蔫7、下列不属于有性孢子的是()A 卵孢子B 粉孢子C 接合孢子D 担孢子8、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A 植物病害B 病理程序C 植物病原9、稻蓟马属于()目。
A 直翅目B 鳞翅目C 鞘翅目D 缨翅目10、某粉蝶属于下列那种食性()A 单食性B 寡食性C 多食性D 杂食性三、双选题1、下列属于不全变态的是()A 蝗虫B 金龟子C 蛾类2、下列属于寡足型的是()A 天牛B 叩头甲C 瓢虫D 吉丁虫3、下列昆虫一生只交配1-2次的是()A 蚜虫B 蟋蟀C 介壳虫D 蝉4、下列昆虫属于鞘翅目的是()A 飘虫科B 金龟甲科C 小地老虎D 稻螟虫5、下列药剂属于杀虫剂的是()A 代森鋅B 氧化乐果C 敌敌畏D 西玛津四、判断题1、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称为()2、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光、雨水。
作物病害测试题及答案

作物病害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植物病害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真菌性病害
B. 细菌性病害
C. 病毒性病害
D. 物理性病害
2. 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A. 稻瘟病
B. 花生黄萎病
C. 马铃薯晚疫病
D. 番茄花叶病
3.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合理轮作
B. 选用抗病品种
C. 过度使用农药
D. 改善田间卫生
二、填空题
4. 植物病害的三大类包括______、______和非侵染性病害。
5.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实验室诊断。
三、简答题
6.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则。
四、论述题
7. 论述如何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作物病害。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C
二、填空题
4. 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5. 田间观察,症状诊断
三、简答题
6.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及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
四、论述题
7. 通过农业技术措施预防和控制作物病害的方法包括:
- 选择抗病品种,增强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 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连作带来的病害累积。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作物生长环境。
-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的初侵染源。
-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 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注意轮换使用以减少抗药性的发展。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1.什么叫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指当植物受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干扰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2.什么叫病状和病征?各举几个病例说明。
病状是指在植物病部可看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
马铃薯干腐病和甘薯软腐病。
类型定义分类1.变色植物患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或发生颜色变化具体又可分为褪绿、黄化、花叶、红叶、脉明等类型。
2.坏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
坏死最常见的就是病斑,其它有叶枯、茎枯、穿孔、疮痂、溃疡等类型。
3.腐烂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幼嫩和多肉的组织易发生。
腐烂可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
猝倒及立枯也是腐烂的类型。
4.萎蔫植物由于失水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萎蔫。
生理性萎蔫―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时过强的蒸腾作用而使植物暂时缺水,若及时供水,则植物可恢复正常。
病理性萎蔫―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供水不足所出现的凋萎现象,如黄萎、枯萎和青枯等。
这种凋萎大多不能恢复,导致植株死亡。
5.畸形因病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常。
如矮缩、矮化、叶片皱缩、卷叶、蕨叶、瘤肿、丛枝或发根、徒长及变叶等。
病征是指寄主在发病部位出现的病原物的子实体。
由于病原物不同,植物病害病征常表现出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特征。
其中常见的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等。
如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病部可见大量霜霉状物。
多种植物的白粉病和黑粉病等。
病征类型定义1.霉状物在植物病部形成的各种毛绒状霉层。
2.粉状物植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层。
3.锈状物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
4.粒状物植物病部产生的颗粒状物。
5.脓状物植物病部在湿度较大时产生胶粘状、似露珠的白色或黄色脓状物,即菌脓,干燥后形成薄膜或胶粒。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植物保护学的定义是:A)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学科B) 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学科C) 研究植物遗传与育种的学科D) 研究植物生理与生化的学科答案:B2. 植物病害是指:A) 植物遭受的损伤B) 植物发育受到的限制C)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困难D) 植物细胞发生的异常改变答案:A3. 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A) 病害预防、控制和治疗B) 发现、监测和诊断C) 病害防护、管理和回收D) 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土壤传播D) 日光传播答案:D5. 植物保护方法中的“化学防治”指的是利用:A) 化学物质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B) 化合物改善土壤质量C) 化学反应促进植物生长发育D) 化学元素滋养植物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请在括号内写出“对”,错误请在括号内写出“错”。
1. (对/错)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对/错)植物病害主要由病原菌引起,与环境因素无关。
3. (对/错)病害预防是植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4. (对/错)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5. (对/错)植物保护方法中的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化学物质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答案:1. 对2. 错3. 对4. 对5. 错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和管理。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病原机理的研究、病害的诊断与监测、病害防治方法的研究等。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答: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3. 请简述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答: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种子传播等。
4. 请说明生物防治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答: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拮抗细菌等天然生物或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构造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构造的变化,最后发病植物外观变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病症: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症:病部表现出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症。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病原物:指能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8.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一类病害。
9.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
10.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场,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11.多型现象:有的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2.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全部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3.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14.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5.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
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顿生长和发育。
16.非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17.寄生专化性: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称为寄生专化性。
18.生理小种:指病原物的种内形态一样、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20.植物的抗病性: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特性。
植保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植保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哪些生物对农作物的侵害?A. 细菌和病毒B. 昆虫和线虫C. 真菌和细菌D. 昆虫、真菌、细菌、线虫和杂草答案:D2. 农药的合理使用不包括以下哪项措施?A. 选择对环境友好的农药B.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C. 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D. 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答案:C3. 以下哪种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锈病B. 霜霉病C. 炭疽病D. 病毒病答案:D4.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风B. 昆虫C. 土壤D. 种子答案:B5. 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什么?A. 有害生物的传播B. 有益生物的传播C. 植物的过度繁殖D. 植物的自然死亡答案:A6. 以下哪种害虫不属于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菜青虫C. 蝗虫D. 粉虱答案:D7.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哪些环节?A.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B. 病原物的传播和侵染C. 病原物的繁殖和扩散D. 以上都是答案:D8. 农药残留是指什么?A.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B.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C. 农药在水体中的残留D. 以上都是答案:D9.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中,哪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使用化学农药B. 使用抗病品种C.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D. 物理隔离答案:C10.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农业防治?A. 轮作B. 深翻土壤C. 合理施肥D. 使用化学农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哪些?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农业防治答案:ABCD3. 农药的合理使用包括哪些方面?A. 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B.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C. 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D. 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答案:ABC4. 植物检疫的措施包括哪些?A. 禁止有害生物的传播B. 限制有害生物的传播C. 监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扩散D. 随意传播有益生物答案:ABC5.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A. 选择抗病毒品种B. 物理隔离C. 使用化学农药D. 利用天敌控制传毒昆虫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保护就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试卷)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和()。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及()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直接从()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上产生的特殊结构——(),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 )和繁衍后代的( );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B.斑点C.萎焉D.畸形( )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 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 )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无法比较( )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B.植物的病征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D.传染性( )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B.适温高湿C.适温低湿D.低温低湿(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 )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B.湿度C.风雨D.光照( )10.________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A.田间病株B.土壤C.病株残体D.肥料三.多项选择题()1.______引起的病害在植物外部没有病征表现的。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2.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多属于真菌的_______。
A.菌丝体B.繁殖体C.分泌物D.孢子()3.能引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是_______。
A.土壤中的有毒物质B.寄生性植物种子C.真菌D.细菌E.病毒()4.在真菌的五个亚门中,营养体为无隔菌丝的是________。
A.子囊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半知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 D.接合菌亚门()5.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A.细胞的大小B.细胞的形状C.细胞结构的有无D.细胞内核酸的种类()6.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________。
A.避病B.抗病C.耐病D.感病E.生病()7.茄科青枯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
A.真菌B.细菌C.局部侵染D.系统侵染E.病毒()8.下列传播方式中,属于病原物的被动传播的是_______。
A.有鞭毛的细菌在水中游动B.气流传播C.流水传播D.真菌菌丝在寄主上生长蔓延E.菟丝子通过茎蔓生长而扩散()9.昆虫是______等病原物的主要传播介体。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E.植原体()10.下列属于多循环病害的是_______。
A.水稻稻瘟病B.小麦黑穗病C.小麦锈病D.白粉病E.线虫病四.是非题()1.茭白受黑粉菌的侵染刺激形成白嫩肥厚的茎,这一现象一般当作病害。
()2.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胶状菌脓。
()3.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4.细菌性病害的畸形大多发生在植物的根冠、茎基部及枝条上。
()5.真菌性瓜果腐烂和细菌引起的软腐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恶臭味。
()6.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大,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小。
()7.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内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或组织死亡后,寄生物也死亡。
()8.植物的的抗病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且不可以发生变异。
()9.病原物侵入后导致寄主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等亚细胞或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和产生植保素,都是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重要表现。
()10.湿度是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11.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2.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是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很快。
五.名词解释1.病原:2.病程:3.潜伏循环:4.侵染循环:六.简答题1.简述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2.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3.细菌、真菌和病毒侵入寄主的主要途径主要有哪些?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部分)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植物养分失调)、(水分过多过少)、(温度过高过低)、(土壤与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毒害)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体)和繁衍后代的(繁殖体);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真菌孢子)。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黑点状物)。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菌系),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毒株或株系)。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免疫)、(抗病)、(耐病)、(感病)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C )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B.斑点C.萎焉D.畸形( A )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 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 B )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无法比较( C )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B.植物的病征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D.传染性( D )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BC )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 B )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B.适温高湿C.适温低湿D.低温低湿( A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 A )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B.湿度C.风雨D.光照( B )10.________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A.田间病株B.土壤C.病株残体D.肥料三.多项选择题( CD )1.______引起的病害在植物外部没有病征表现的。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 AB )2.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多属于真菌的_______。
A.菌丝体B.繁殖体C.分泌物D.孢子( BCDE )3.能引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是_______。
A.土壤中的有毒物质B.寄生性植物种子C.真菌D.细菌E.病毒( BE )4.在真菌的五个亚门中,营养体为无隔菌丝的是________。
A.子囊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半知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 D.接合菌亚门( CD )5.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A.细胞的大小B.细胞的形状C.细胞结构的有无D.细胞内核酸的种类( BCD )6.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________。
A.避病B.抗病C.耐病D.感病E.生病( BD )7.茄科青枯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
A.真菌B.细菌C.局部侵染D.系统侵染E.病毒( BC )8.下列传播方式中,属于病原物的被动传播的是_______。
A.有鞭毛的细菌在水中游动B.气流传播C.流水传播D.真菌菌丝在寄主上生长蔓延E.菟丝子通过茎蔓生长而扩散( CDE )9.昆虫是______等病原物的主要传播介体。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E.植原体( ACD )10.下列属于多循环病害的是_______。
A.水稻稻瘟病B.小麦黑穗病C.小麦锈病D.白粉病E.线虫病四.是非题( × )1.茭白受黑粉菌的侵染刺激形成白嫩肥厚的茎,这一现象一般当作病害。
(√)2.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胶状菌脓。
( × )3.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4.细菌性病害的畸形大多发生在植物的根冠、茎基部及枝条上。
(√)5.真菌性瓜果腐烂和细菌引起的软腐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恶臭味。
(× )6.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大,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小。
(× )7.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内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或组织死亡后,寄生物也死亡。
( × )8.植物的的抗病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且不可以发生变异。
(× )9.病原物侵入后导致寄主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等亚细胞或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和产生植保素,都是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重要表现。
( × )10.湿度是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11.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2.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是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很快。
五.名词解释1.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2.病程: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寄主植物表现发病的全过程,简称“病程”。
3.潜伏循环:在潜育期,有的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的抗病性或对寄主体内环境不适应等,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潜伏侵染。
4.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六.简答题1.简述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答:2.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答:①掠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植物生长不良;②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③产生多种毒素,毒害和杀死寄主细胞;④分泌生长激素类物质,干扰寄主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寄主植物畸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