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眼与耳
组织学与胚胎学-眼与耳

(3) 双极细胞层
双极细胞(中间神经元):树突与视细胞形 成突触,轴突与节细胞形成突触
侏儒双极细胞 水平细胞 无长突细胞 中间神经元 网间细胞
位于角膜后方的环状薄膜,周边与睫状体相连,中 央为瞳孔,将眼房分为前房与后房,两者房水借瞳孔相 通,自前往后可分为三层: (1)前缘层:一层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 (2)虹膜基质: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3)虹膜上皮
前层:特化为肌上皮细胞; 瞳孔扩约肌(近瞳孔缘,环行)收缩使瞳孔缩小; 瞳孔开大肌(位于括约肌外侧,放射状)收缩使瞳
感光色素均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 其差别在于视蛋白的分子结构。
维生素A是合成11-顺视黄醛的原料,因此, 当人体维生素A不足时,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 合成减少,将导致弱光视力减退(夜盲)。
人含有3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红敏、蓝 敏和绿敏色素。
若缺少感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则 不能分辨红(或绿)色,为红(或绿)色盲
孔开大 后 层: 单层立方状色素上皮,胞质内充满粗大
的黑素颗粒
眼睛虹膜测试系统
虹膜测定技术是将虹膜的外观特征转化为512比 特的虹膜密码,再储存在模板内备作确认
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 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虹膜识别的 概念,到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 JOHNSON实现了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
玻璃膜 脉络膜
7.视网膜(retina)
位于血管膜内侧,根据有无感光功能,分为 视网膜盲部和视部,两者之间以锯齿缘为界。 视网膜一般常指视部而言
色素上皮层
视细胞层 神 双极细胞层 经
节细胞层 层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课件:第13章眼和耳

视盘(optic disc)图13-11
又称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穿出处,无感光细胞,为生理 盲点。
(二)眼球内容物
1.房水(aqueous humor)
由睫状体的血液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透 明液体。
房水通路:后房 瞳孔 前房 小梁间隙 巩膜静脉窦 睫状前静脉。
房水回流受阻,眼压增高,视力受损,称为青光眼。
2.晶状体(lens)
为有弹性的双凸透明体。由晶状体囊、晶状体上皮和 晶状体纤维组成。(图13-12)
晶状体内无血管和神经,由房水供给营养。老年人晶 状体弹性减退,导致聚焦能力降低(老花眼);透明 度降低,浑浊时导致老年性白内障。
位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眼矢状切面上呈三角形。 由三部分组成: 图13-3 睫状肌:纵行、放射状、环行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位置 和曲度。 基质: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结缔组织。 睫状上皮层:
外层为立方形色素上皮细胞; 内层为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房水,生成睫状小带。
(3)脉络膜(choroid)
为血管膜的后2/3部分,衬于巩膜内面,为富含血管 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玻璃膜:脉络膜最内层,与视网膜相贴的均质透明薄膜。 图13-6
位觉斑感受身体的直线变速运动和头部静止位置觉。
3. 膜蜗管和螺旋器 (1)膜蜗管:横断面为三角形,有三个壁。
上壁为前庭膜:表面为单扁,中间为结缔组织。 外侧壁为血管纹:含血管的复层柱状上皮,分泌内淋巴;
上皮下方为增厚的骨膜,称螺旋韧带。 下壁为骨螺旋板和基底膜:蜗轴的骨组织向外延伸形成骨
螺旋板;基底膜上皮增厚形成螺旋器 ;胶质盖膜覆于螺 旋器上 图13-19、20。
第12章 眼和耳

梁和小梁间隙构成,小梁间隙与巩膜静脉窦 相通
眼球前部光镜图与模式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4)虹膜(iris) 环状薄膜,中央为瞳孔,分3层
前缘层: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和黑素细胞 虹膜基质:疏松结缔组织,大量黑素细胞和血 管,围绕瞳孔有瞳孔括约肌 虹膜上皮:前层:为肌上皮细胞,构成瞳孔开 大肌;后层 : 立方形,胞质内充满粗大的色素 颗粒
途径;晶状体的结构和年龄变化;位觉斑和壶腹嵴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 巩膜的结构;外耳和中耳的结构;声波传导通路和听觉形成过程。
一
眼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概述
眼球壁
眼球
➢ 组成
眼内容物
眼附属器:眼睑、泪腺等
➢ 功能:感光、生物节律等
眼和眼球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一)眼球
眼球壁
纤维膜
角膜(前1/6) 巩膜(后5/6) 角膜缘
前庭阶外淋巴振动 神经中枢产生听觉
耳
蜗
前庭膜
神
经
膜蜗管内淋巴振动
毛细胞兴奋
基底膜振动
静纤毛因与盖膜的 位置发生变化而弯曲
鼓室阶外淋巴振动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2. 前庭、膜前庭及位觉斑 前庭:为一膨大的腔 膜前庭:包括球囊和椭圆囊,局部黏膜增厚形成位觉斑 ➢ 球囊:前壁局部黏膜增厚形成球囊斑 ➢ 椭圆囊:底壁局部黏膜增厚形成椭圆囊斑 位觉斑:囊壁局部黏膜增厚,分别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 支持细胞:分泌物形成位砂膜 ➢ 毛细胞
角膜透明的主要原因:角膜成分(特别是纤 维)的规则排列、富含水分、无血管和黑素 细胞存在等。
角膜光镜图 1.角膜上皮;2.前界层; 3.角膜基质;↓后界层; ↑角膜内皮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模拟试卷1(题后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神经管上皮细胞增殖后,上皮类型转变为A.复层扁平上皮B.假复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复层柱状上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2.神经管壁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A.边缘层,套层,室管膜层B.边缘层,室管膜层,套层C.套层,边缘层,室管膜层D.套层,室管膜层,边缘层E.室管膜层,边缘层,套层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3.不属于神经嵴来源的是A.黑素细胞B.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C.脊神经节细胞D.神经丛E.腺垂体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4.脊髓前角内躯体运动神经元来源于A.翼板B.基板C.顶板D.底板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5.出生前脊髓与脊柱的关系是A.与第1腰椎平齐B.与第2腰椎平齐C.与第3腰椎平齐D.与第4腰椎平齐E.与第5腰椎平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6.小脑起源于A.端脑B.间脑C.中脑D.后脑E.末脑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7.小脑发生中,临时性结构为A.分子层B.浦肯野细胞层C.颗粒细胞层D.外颗粒细胞层E.齿状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8.前神经孔未闭导致A.无脑畸形B.脊柱裂C.脊髓裂D.独眼畸形E.脑积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9.属于神经外胚层来源的是A.视网膜色素上皮层B.膜迷路C.角膜D.晶状体E.鼓膜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10.角膜上皮来源于A.神经外胚层B.体表外胚层C.内胚层D.中胚层E.间充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11.瞳孔膜来源于A.视杯内层B.视杯外层C.体表外胚层D.内胚层E.间充质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12.听泡不形成的结构是A.壶腹嵴B.椭圆囊斑C.球囊斑D.螺旋器E.鼓膜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13.咽鼓管来源于A.第1咽囊B.第1鳃沟C.第1鳃弓D.外耳道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14.有关听泡,正确的是A.来源于神经外胚层B.是膜迷路上皮的原基C.前庭囊形成椭圆囊和球囊D.耳蜗囊只形成耳蜗E.参与鼓膜的形成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15.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A.房水产生过多B.虹膜缺损C.瞳孔膜残留D.巩膜静脉窦或小梁网发育障碍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眼和耳皮肤详解演示文稿

梅克尔细胞
第三页,共26页。
表皮的分层:(指皮)
第四页,共26页。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黑[色]素细胞
第五页,共26页。
位于基底 层,有突 起,
胞质内有
黑素体,
含酪氨酸 酶。
第六页,共26页。
第七页,共26页。
朗格汉斯细胞
位于棘层, 是多突起细 胞.胞质内有
第十七页,共26页。
多极神经元,轴突——视神经
第十八页,共26页。
节细胞层 内核层 外核层 色素上皮层 脉络膜
巩膜
(1)Visual cell(视细胞 ):
分视杆细胞(rod cell)和视锥细胞(cone cell).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胞 核 小,染色深
大,染色浅
内节 粗,含丰富的rER.G.M.,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1、耳蜗、膜蜗管和螺旋器
耳蜗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外淋巴
内淋巴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外淋巴
视神经
cornea(角膜): corneal epithelium (角膜上皮) anterior limiting lamina (前界层) corneal stroma (角膜基质) posterior limiting lamina (后界层)
corneal endothelium (角膜内皮) ﹡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3)节细胞 ganglion cell:
第二十二页,共26页。
• 视网膜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节细胞层 内核层 外核层 色素上皮层 脉络膜
巩膜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17章眼耳

强光 色彩
疾病 夜盲症 色盲
两种视细胞的比较表
22
视锥
视杆
23
(3)双极细胞层
❖ 中间神经元 ❖ 与视细胞的轴突相连
❖ 弥散双极细胞 ❖ 侏儒双极细胞
❖ 水平细胞 ❖ 无长突细胞 ❖ 网间细胞
24
(4)节细胞层
❖ 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
❖ 弥散型节细胞 ❖ 侏儒型节细胞
❖ 树突-双极细胞(突触) ❖ 轴突-视神经(在视神经
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间隙—巩 膜静脉窦—睫状前静脉 ❖ 作用:屈光、营养晶状体和角膜、维持眼压
32
二、耳
❖ 组成 外耳 中耳 内耳
❖ 功能 感受听觉 位觉
33
(一)外耳和中耳 ❖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外:复层扁平上皮 ❖中:胶原纤维束 ❖内:单层扁平上皮 和 LCT ❖ 鼓膜作用:将声波的振动传递给中耳 ❖ 中耳: 鼓室和咽鼓管
吞噬体
色素上皮细胞 20
(2)视细胞层
❖ 视细胞 感觉神经元
❖ 胞体(细胞核) ❖ 外突(树突)
内节:合成感光蛋白 外节:为感光部位,
含大量膜盘 ❖ 内突(轴突)
内突 胞体 外突
21
视细胞
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位置 周围
中央
外突杆状 外突圆锥
膜盘 独立 不独立
感光 视紫红质 视色素 物质
感光 弱光 特性
外淋巴、内淋巴振动
脑 耳蜗神经 毛细胞兴奋 基底膜、螺旋器共振
46
2.前庭、膜前庭、位觉斑
❖ 组成 椭圆囊斑 球囊斑
❖ 结构 局部粘膜增厚形成
❖ 功能 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及静 止状态
47
组织学与胚胎学 眼耳

耳蜗及蜗管(cochlea & cochlear duct)
❖ 耳蜗形如蜗牛壳,骨蜗管和套 嵌其内的膜蜗管围绕中央锥形的蜗 轴盘旋两周半。 ❖ 蜗轴由松质骨构成,内有耳蜗 神经节。 ❖ 骨蜗管被膜蜗管分隔为上下两 部分,上方为前庭阶,下方为鼓室 阶,两者在蜗顶处经蜗孔相通。
组织。
眼 睑 eyelid
睫腺
睑 板
腺
睑缘腺
睫 毛
及
毛
囊
❖ 睑缘有2·-3列睫毛,睫
毛根部有小的皮脂腺,称 睑缘腺或Zcis腺。
❖ 睫毛附近还有腺腔较大、 呈螺旋状的汗腺,称睫腺 或Moll腺。
❖ 睑板内有许多平行排列 的分支管泡状皮脂腺,称 睑板腺(tarsal gland),导 管开口于睑缘,分泌物有 润滑睑缘和保护角膜的作 用。
内含物
⒈房水 ⒉晶状体 ⒊玻璃体
房水
Aqueous humor
晶状体
lens
玻璃体
Vitreous body
房水 (aqueous humor)
充满于眼房的透明液体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来源:(睫状体)
①毛细血管的渗出液 ②非色素上皮细胞的分泌
功能:
①参与构成屈光系统
②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③维持眼内压
色素上皮层
色素上皮层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 为由色素上皮细胞构成单层立方 上皮,上皮基底面紧贴玻璃膜。 ❖ 细胞顶部有大量突起伸入视细胞 的外节之间,但与其并不连接。 ❖ 细胞的主要特点是胞质内含许多 粗大的黑素颗粒和吞噬体。黑素颗粒 可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吞噬体 内通常为被吞入的视细胞膜盘。 ❖ 色素上皮细胞还能储存维生素A, 并构成视网膜的保护性屏障。
组织学与胚胎学 眼耳

⒈房水 (aqueous body) ⒉晶状体 ( lens) ⒊玻璃体 (vitreous body)
纤维膜:1 角膜 (comea) 1/6 2 巩膜 (sclera) 5/6
巩膜
角膜
角膜 (cornea)
由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基底细胞、翼状细胞、扁平细胞) 由胶原原纤维和基质组成 (厚10-16um,固有层分化而来) 由大量与表面平行的胶原板层组成,角膜细胞。 由胶原原纤维和基质组成 (厚5-10um ) 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转运水分到前房)
rod cell
视杆细胞
❖ 细胞细长,核小、染色深, 外突呈杆状(视杆),内突末端 膨大呈小球状。 ❖ 其膜盘与细胞表面胞膜分 离,形成独立的膜盘,并不 断向外节顶端推移,而顶端 的膜盘不断老化脱落,被色 素上皮细胞吞噬。 ❖ 其感光蛋白称视紫红质, 感弱光。 ❖视紫红质由11-顺视黄醛和 视蛋白组成。维生素A是合成 11-顺视黄醛的原料。当人体 维生素A不足时,视紫红质缺 乏,导致弱光视力减退,即 为夜盲。
corneal epithelium
角膜上皮 前界层
Anterior limiting lamina
角膜基质
corneal stroma
Posterior limiting lamina
后界膜 角膜内皮
corneal endothelium
巩 膜 (sclera)
呈瓷白色,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 纤维交织而成,质地坚韧,是眼球壁的重要保 护层。
视网膜
视细胞层 色素上皮层
视细胞层
Visual cell
❖ 视细胞是感受光线的感觉神经元, 又称感光细胞(pho-toreceptor ce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纲要求
1、掌握眼球壁各层结构与功能。 了解眼球内容物的结构与功能。 2、了解眼睑的结构。 3、了解外耳与中耳的一般结构。 掌握内耳膜迷路内几个特殊感觉区的构 成与机能。
组成
★眼球壁
★眼球内容物
功能
视觉感受
一、眼球壁的构造
角膜缘
分盲部和视部
锯齿缘
睫状体 前房角
纤维膜 血管膜 视网膜
色素细胞
功能: 1、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
2、对视网膜内环境的稳定具 有保护作用;
3、储存维生素A. 4、参与视细胞外节的更新。
★神经部
1.视细胞(外核)层
A.视杆细胞 B.视锥细胞
2.双极细胞层
(内核层)
3.节细胞层
1.视细胞层
外突
外节 内节
视杆
视锥
胞体 内突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比较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胞体 圆,核小 圆,核大 外突 杆状 锥形 外节 视紫红质 视色素 ( 膜盘)分离脱落 不分离脱落 内节 含合成蛋白质细胞器 内突 小球状 足状 和双极细胞突触连接
位觉感受器结构
(1)壶腹嵴
高柱状上皮 支持细胞: 分泌糖蛋白 毛细胞:I,II 含许多静纤毛和 一条动纤毛 壶腹帽 感受身体头部旋转变速
(2)囊斑-位觉斑
结构与壶腹嵴似 椭圆囊斑 球囊斑 位砂膜上有碳酸 钙结晶(位砂) 感受身体直线变 速运动和静止状 态
二、听觉感受器
(一)膜蜗管
结构 切面呈三角形 顶壁:前庭膜 侧壁:血管纹 底壁:骨螺旋板 基底膜 (膜螺旋板) 听弦
中间为薄层结缔组织 两侧覆以单层扁平上皮 含血管的复层柱状上皮
听觉感受器结构--螺旋器 organ of Corti
位于膜蜗管的底壁 基底膜上皮增厚形成 螺旋状膨隆结构 细胞成份: 支持细胞 毛细胞 骨螺旋板突入膜蜗管成螺旋缘, 后者向膜蜗管伸出胶质性的盖膜
1.支持细胞柱细胞:内柱细胞 内隧道
外柱细胞 指细胞:内指细胞 外指细胞 1列 3-5列
2.毛细胞:位于指细胞上
内毛细胞:1 列 外毛细胞:3-4列 与耳蜗神经传入 联系螺旋器表面 覆有盖膜:刺激 毛细胞,感受听觉
螺旋器的功能:为听觉感受器,形成听觉。
1、
2、 3、
小 结
4、 5、 6、
7、
8、
Class is over, bye!
中央凹
睫状小带
锯齿缘
虹膜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壁---三层
A.纤维膜
角膜 巩膜
B.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C.视网膜
由前至后分五层
一、眼球壁(一) 1、角膜(Cornea)
(1)角膜上皮 (2)前界膜 (3)角膜基质 (4)后界膜 (5)角膜内皮
(1)角膜上皮
未角化复层 扁平上皮 细胞分裂快 游离神经 末梢丰富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视紫红 质,感弱光;
视锥细胞:视色素, 感强光和颜色。
2.双极细胞层
联络神经元
视细胞
突触
外侧树突
胞体
内侧轴突
突触
节细胞树突
3.节细胞层
多极神经元 轴突长
汇集成视神经
4.水平、无长突、网间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 放射状胶质细胞-(Muller cell):贯 穿视网膜,胞核位于双极细胞层。 • 星形胶质细胞 • 少突胶质细胞 • 小胶质细胞
2、巩膜
主要由大量粗大 的胶原纤维交织而成, 质地坚韧,是眼球壁 的重要保护层。
巩膜距
与角膜交界的部位,巩膜向前 内侧伸出一较短的环形突起。 其上附着小梁网和睫状肌
3、角膜缘
为环绕角膜的带状区域。
角膜缘干细胞:补充角膜基底层细胞
3、角膜缘
巩膜静脉窦-位于角膜缘内侧环形 为环绕角膜的带状区域。 小梁网-巩膜静脉窦内侧
4、虹膜:视网膜盲部A
由前至后分四层: 前缘层 虹膜基质:瞳孔括约肌 虹膜上皮 前层:,分别是黑色 素在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含量、黑色素在虹膜基 质的含量,以及虹膜基质的细胞密度。 不论是任何颜色的眼睛,在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中都含有真黑色素;而色彩的变异一般是决定于 虹膜基质中的黑色素含量。虹膜基质中的细胞密度 影响色素上皮细胞所能够吸收的光线量。 人类虹膜的基色只有三种:褐色、蓝色和绿色。 其他颜色的虹膜则是这三种颜色的变体。白化症患者 则有粉红色虹膜,这是由于其虹膜中没有色素, 只能显示出微血管的颜色。 蓝色虹膜在欧洲比较常见,全世界约8%的人口有蓝 色虹膜。北欧人如冰岛人、芬兰人和拉脱维亚人约80% 以上为蓝色眼睛。
★视网膜特殊部位
A.黄斑 中央凹 视觉最敏感 B.视神经乳头
生理盲点
★眼球内容物
• 1,晶状体:无血管神经,房水营养。老 年白内障-晶状体混浊 • 2,玻璃体:无色透明的胶状物 • 3,房水:透明液体,来源于睫状体血液 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房水循环 营养晶状体和角膜,维持眼压。 • 后房-曈孔-前房-小梁间隙-巩膜静脉窦-睫 状前静脉导出。
是睫状突与晶状体之间的纤维状结构。由大量微原纤 维借蛋白多糖构成,由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产生。
6、脉络膜
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色素细 胞丰富
最内层为玻璃膜 纤维、基质
(二)、视网膜retina
由两部分组成
★色素上皮层 ★神经部: ★视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胞层
★色素上皮层
单层矮柱状上皮
侧面有细胞连接 基部有质膜内褶 顶部胞质突起伸入 视细胞内,但无连接 胞质含大量黑素颗粒 吞噬体
带有其他两种颜色的淡褐色虹膜
暗棕色的人类虹膜
带有琥珀色虹膜的猫眼。
人类的琥珀色虹膜,带有乳状黄绿色与黄褐色色调。
灰色的眼睛
铁灰色的眼睛.
• 白化病人眼球
睫状肌(纵向、放射状、环行)
5、睫状体
睫状基质: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的CT
睫状上皮
(盲部)
外层(色素上皮细胞)
内层(非色素上皮细胞)
睫状小带
二、 耳
外耳 中耳 内耳
中耳和内耳模式图
内
耳
3、内 耳
骨迷路:耳蜗、前庭、半规管, 外淋巴
膜迷路:膜蜗管、膜前庭、膜半规管 , 内淋巴
组成
骨迷路 膜迷路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膜半规管 膜前庭 膜蜗管
功能
听、位觉器官
一、位觉感受器
位于
膜半规管起始部壶腹、 膜前庭之椭圆囊外侧 壁和球囊前壁 此处粘膜局部增厚 成嵴突状或斑块状 分别称壶腹嵴、椭 圆囊斑和球囊斑
(2)前界层
为均质膜
含胶原原纤维 基质
(3)角膜基质
大量与表面平行 的胶原板层 结构特点
•基质内无血管 •胶原原纤维平行排列 •成纤维细胞扁平有突起
(4)后界层
为均质膜
含胶原原纤维 基质
(5)角膜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角膜的组织生理特点
透明度仅次于房水 内皮可调节水和营养物质取舍 无血管和淋巴管 易受外力或病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