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教学(二)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案)木刻版画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案)木刻版画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案木刻版画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木刻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内容:1. 木刻版画的基本概念:介绍木刻版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木刻版画的基本技巧:讲解刀法的运用、木板的选择和制作过程。

3.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木刻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木刻版画的教材或图片,用于讲解和示范。

2. 准备木板、刻刀、颜料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3. 准备示例作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木刻版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木刻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讲解刀法的运用和木板的选择。

3. 示范: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过程的表现: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作品完成度:评价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包括刀法的运用、画面效果等。

3.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包括提问、讨论等。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木刻版画在各个国家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引导学生探索木刻版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3. 组织学生参观木刻版画展览或艺术家工作室,加深对木刻版画的理解和认识。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刻刀等工具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颜料,防止颜料溅入眼睛或皮肤。

3. 保持教室整洁,及时清理垃圾,避免绊倒或污染作品。

八、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制作不同尺寸和主题的木刻版画。

2. 引导学生利用木刻版画制作书籍封面、插图等应用作品。

3. 组织学生参加木刻版画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单色版画教案【6篇】

单色版画教案【6篇】

单色版画教案【优秀6篇】单色版画教案篇一单色版画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概念,能简单鉴赏单色版画独特的美,会制作单色版画。

过程与方法:分工合作,探究单色版画的制版印刷方法,感受材质不同肌理带来的不同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单色版画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单色版画教案篇二课题:单色版画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

能够运用简单的材料,完成单色版画的设计制作。

使学生了解的特点和表现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教学目的:①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②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幅。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重点是版画的制版工艺和特点。

难点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检查工具二、导入新课问:同学们,大家平时在做卫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刚拖了略湿的地板上走过后会在地上留下什么啊?答:脚印。

师: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鞋底有凹凸的纹样,印在地面上)在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在一张纸上印出指印。

添上几笔画出一个手指画。

(选择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激发学生兴趣)在美术中也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利用表面凹凸的对比变化,通过印的方式来表现绘画的——这就是版画。

三、讲授新课观看图片,问:同学们都认识吗?答:年画大家知道年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其实年画就是版画,这两幅版画作品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答:单色版画、多色版画。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单色版画。

板书:单色版画版画:是刻刀或其他工具在平面板材上面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

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木板、石版、铜版、等)可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

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版画。

介绍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的材质版画按制作方法可以分为凹版、凸版、孔板和综合版等。

说明他们的不同特点。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刻刻印印学版画-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刻刻印印学版画-沪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刻刻印印学版画-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版画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和爱好。

2. 使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版画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2. 版画的制作技巧3. 版画的创作和评价教学重点:1. 版画的制作技巧2. 版画的创作和评价教学难点:1. 版画的制作技巧2. 版画的创作和评价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版画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和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版画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和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版画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版画的了解和看法。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版画的制作技巧,讲解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版画的制作。

三、实践创作(15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版画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版画制作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版画的创作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版画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和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不仅要关注作品的质量,还要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和创造力。

《版画教案》word版

《版画教案》word版

《版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定义和基本分类,认识不同类型的版画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体验版画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版画的定义和分类2. 木刻版画制作方法3. 铜版画制作方法4. 石版画制作方法5. 丝网版画制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

难点:版画制作的技巧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版画素材、工具和设备。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基本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版画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和丝网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版画的特色。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版画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版画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版画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创作:学生根据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版画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版画制作的重要注意事项。

8.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幅版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版画制作技能的提升。

2. 学生对版画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版画展览,加深对版画艺术的认识。

2. 邀请专业版画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 开展版画艺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八、教学资源:1. 版画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版画制作工具和材料,如木板、铜版、石版、丝网等。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石膏版画》教学设计2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石膏版画》教学设计2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石膏版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石膏版画》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通过学习石膏版画制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版画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本课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制作过程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版画有一定的了解,但石膏版画制作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石膏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版画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石膏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石膏、画纸、画笔、刀具等制作材料。

2.教师准备相关的石膏版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

3.教师准备课件,展示制作过程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石膏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石膏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技巧,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制作石膏版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学生展示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尝试制作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石膏版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石膏版画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版画教案高中

版画教案高中

版画教案高中教案标题:探索版画艺术:高中版画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版画的历史、类型和技术特点2. 掌握版画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技术3. 创作一幅个人风格鲜明的版画作品4. 欣赏和评价他人的版画作品教学准备:1. 展示版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2. 版画制作工具和材料:木刻刀、版画墨水、版画纸、印刷工具等3. 教学PPT或视频资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版画艺术1. 展示不同类型的版画作品,介绍版画的历史和发展2. 介绍版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版画制作的基本步骤3.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对版画艺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第二课时:木刻版画制作1. 介绍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点2. 演示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木刻刀雕刻出版画图案3. 让学生动手尝试木刻版画制作,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图案和材料第三课时:凸版印刷1. 介绍凸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和工具2. 演示凸版印刷的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版画墨水的使用和印刷技术3. 让学生进行凸版印刷实践,指导他们如何调控印刷压力和墨水量第四课时:评价与展示1. 学生相互交换作品,进行版画作品的评价和欣赏2. 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3. 组织版画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交流分享教学评价:1. 学生的版画作品2. 学生对版画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版画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版画艺术展览3. 开展版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潜能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活动,学生将对版画艺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体验,掌握版画制作的基本技术,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和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版画教学》教案

小学美术《版画教学》教案
小学美术《版画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版画教学》章节,内容包括:
1.版画基本概念介绍: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过程。
2.版画工具与材料认识:熟悉版画制作的刀具、版材、油墨等基本工具和材料。
3.简单版画技法学习:掌握黑白木刻、橡皮版画等基本技法。
4.创作主题设定:围绕生活、自然、人物等主题进行版画创作。
5.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在版画制作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版画艺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版画教学,培养学生对版画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在版画创作中的美术表现力,使学生在创作中展现个性,表达情感。
2.创意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在版画创作中尝试不同技法,探索新颖的表现形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
-技法掌握:版画制作过程中,技法的运用是难点,如刀法的掌握、油墨的均匀涂抹等。
-主题创意:如何将观察到的对象转化为版画创作主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安全意识: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学生需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避免使用刀具时受伤。
-艺术表现:如何在版画作品中展现个性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版画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版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技法和安全操作。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版画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观察欣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学会观察、分析、欣赏版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艺术素养。

中班美术版画教案(通用2篇)

中班美术版画教案(通用2篇)

中班美术版画教案(通用2篇)中班美术版画篇1活动目标:1、尝试用水彩涂染、油画棒涂色等方法在不同材质的'版画作品上进行再创作,感受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巩固吹塑纸油印版画的拓印方法,继续尝试清晰地印制。

3、能主动、有序地收拾整理版画工具和材料。

活动准备:1、:版画和水彩或蜡笔相结合昀作品范例若干。

2、宣纸,各种颜色的底板纸,黑油墨,彩色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1、欣赏版画和水彩或蜡笔相结合的作品范例,感受油印版画的再创造性。

(1)教师:这种画面看上去和以往的画面有什么不同?(2)教师小结:在印制好的版面作品上再画上各种色彩,使画面看起来更丰富。

2、通过比较宣纸底和色纸底的版画作品,学习在不同材质的版画作品上选用合适的绘画材料再创作。

教师:宣纸适合用什么颜料在卜面丽?色纸上适合用什么材料来绘画?3、回忆吹塑纸油印版画的拓印过程,知道需要用胶滚滚匀油墨、滚墨上色、勾线、盖纸拓印这几个基本程序。

教师:我们在吹塑纸上进行印制时需要做哪些事情?怎样才能让画面印制得清晰?4、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5、欣赏、评价。

(1)引导幼儿重点欣赏有自然纹路的画面上所显示的独特韵味。

(2)表扬能主动、有序地收拾整理版J面T具和材料的幼儿。

活动建议:日常活动尝试用胶滚滚压油泥,提高小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区角活动提供宣纸、水彩给幼儿涂鸦,进一步感受不同的绘画材质与材料带来的体验。

家园共育带幼儿参观版画展…或欣赏版画作品,感受版im -F寓的表现形式,拓展幼儿对版画的了解和眼界。

评析:该活动可以作为上两次活动的拓印环节集中在一起开展,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多种创作方法,感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该活动可分小组进行,便于教师指导和幼儿相互学习不同的拓即方法。

此外,活动中涉及的操作工具、材料很多,在指导和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幼儿对工具材料的有序使用和收纳情况,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刻刀具的种类:
1、三角刀,具有刀锋尖锐,刻线挺拔有力的特点,性能广泛,表现力 强,最宜刻阴纹线条。
2、圆口刀,刀锋圆浑厚重,有体积感,也是刀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 常与其他刀具结合应用。
3、斜刀,是中国复制木刻刻线工具,利用双勾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丰富 的线刻形式,也是木刻中用来切刻和断刀的工具。
4、平铲刀,可用来制造晕刻及刮刻效果,是木刻铲底子的主要工具。 5、排刀,可用一刀刻出排线。由于用刀的角度和轻重不同能产生特殊 的明暗效果。近些年这种刀具已不多见。 6、方口刀,刀有三刃,可用正峰及两侧刻出方形和齐整的线条,也可 刻出齿状形的多样刻线。
画面保留和着色部分(阳面) 无图象祛除部分(阴面)
二、木板版画质材:
使用的木版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杂木、胶 板、三合板等。 用纵剖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刻,用横断板面刻制 的叫木口木刻。
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者,叫阳刻,以 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者,叫阴刻;也有 阴刻、阳刻混用者。
三、黑白木刻制作工具:
艺术系
朱俊
2009年2月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对世界经典黑白木刻图式的分析,

强学生对黑白层
次地了解和掌握黑白木刻艺术的语言特性,逐步形成自己个性的审美趋向和表
达方式。
教学要求:
1、了解经典黑白木刻作品的表现技法; 2、合理地处理画面的黑白关系; 3、熟练地运用各种刀法; 4、按绘、刻、印的程序操作,保持画面的整洁干净。
复写法——利用复写纸转写法,先用透明纸描画稿,再将稿子反 过来,下面放置复印纸,用铅笔描写。最后用毛笔再描成黑白稿。描 稿完成后上版工作已完成,刻之前在版面涂上一层红色(或绿色)墨 水,目的是为了掌握版效果,是画面一目了然,不会因漏刻而返工。
(二)、刻 板
木刻制版方法与其他绘画相反,绘画是一步步增添颜色,木刻是刻 的愈多画面黑色就愈少。黑白版画是用刀来塑造形象的,所以刻制时要 充分表现“刀痕板味”的版画自身语言,引导学生不要太拘泥于画稿, 一刀就是一刀,不要用刀去描画稿,这样刻出来的作品才产生好的艺术 效果和感染力。黑白版画的刻制过程:
四、持刀方法与运刀原理:
木刻的刻制并不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吃力,它的刻制过程是美的创造, 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实践。正确的握刀方法,手握刀很象拿钢笔写字模样, 小拇指及四指平按于版面形成支点。刀子的运动全凭大拇指、食指及中指 来控制,左手拇指在刀的前方顶住刀柄前侧,用相反的力配合右手的运动, 目的是增加阻力,象自行车车闸一样协调刀子的运动与停止。刻制时人与 版面形成大约30度角,采取侧坐的姿势便于右手灵活运动与全身力量的协 作。
(一)绘稿
初学者一般不直接在木板上起稿,可先在纸上画定,然后转画于 木板上。因为在木板上修改会损伤版面,如加白粉会增加版面的凸凹, 是刀锋感觉迟钝。上稿方法两种,一为直接转写法,二为复写法。
直接转写法——用碳笔将画稿画在纸上,上端用胶水固定在木刻 板上,用刀在纸背拓压画稿即可印在木板上。如不清晰可加喷一些清 水,效果更好。然后再用墨笔描清楚。
一、木刻版画制作的原理:
版画是指通过制版印刷所获得的印刷物。(创作版画更强调画家亲自 进行画、刻、印。)在欧美各国一切经机械制版印刷的复制品统称为版画。
版画的类别有许多种,其制版的方式有凸、凹、平、孔四大类型。 木刻属于凸版版画。
版材是木刻创作的物质材料,不同的木质特性各异,直接影响作品的面 貌。一般来说,硬质版材如梨木、枣木等适于精雕细刻,软质版材如椴木, 白果木等适于大刀阔斧的表现。由于木材短缺,人们开始寻找代用品,如塑 料版、纸版等,这些也促进了版材的多样化。目前国内外木刻家多采用木质 的胶合板进行创作.
2、木味 版材的纹路细腻,印出来的画面也很细腻.版材的纹路粗糙的印出来画面就相反,画家 要利用不同版材的特点进行创作,得出不同的画面视觉感受和艺术的美感.恰当的运用” 木味”在画面上所形成的肌理美感,是版画艺术中的独特效果.
3 、印味 印味是版画中的独特的制作语言.决定作品制作技术的高低.在印刷的过程中,一定
A、先把画面的主要轮廓和外型刻出来,再刻去大块的空白,把画面 大的黑白关系拉开。
B、处理画面中间灰调子,即充分运用疏密、粗细、大小、强弱不同 的线条和点子组成画面的灰调子,丰富画面。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进行 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创造、自由发挥。
C、仔细刻制画面各部分的细部,最后对整个画面进行统一调整和加 工,使局部和整体效果达到统一。
在黑白处理中,一幅作品既有阴刻又有阳刻,称为阴阳结合法。这种 处理方法,在阳刻中应用阴刻部分的的变化与和谐,使画面更丰富。反之, 则在阴刻中强调阳刻部分的变化与和谐。
柯勒惠支自画像
《饲养员和白驹》 周建夫
蒙克的《两个人类:孤独者们》
祥林嫂 古元
《头像》(前南)雅卡茨
b) 将油墨滚均匀地滚在纸板上,使纸板面油墨均匀,如果一遍油墨滚得不够 或者不均,可多滚几遍,直到滚好为止。
c) 检查一下版面上是否有杂质,如有清除掉,并重新滚上油墨,然后将印 纸小心覆盖在版面上,用手抚平。放印纸时千万不要移动以免脏污画面。 (如盖印纸时被弄脏,应立即换纸)
d) 用木蘑菇在纸背上来回细细地磨,为了防止磨损印纸,可用蜡烛轻轻擦 一遍或者垫上一层纸。如果画面墨色需要深浅层次变化的,磨印时要加以 控制和掌握,深的要磨实,浅的则用手在纸背上轻轻擦一遍即可。磨到一 定程度时,可以揭开画面的局部看看,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可局部滚上油 墨继续磨印,直到印好为止。
教学目标:
A: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B:学习版画造型方法 C:欣赏了解艺术特性,提高分析欣赏能力,了解版画艺术形式,掌 握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 D: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的特点,创作作品。
教学重点:
1.画面的黑白构件的能力培养 2.刀法组织的灵活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 1.画面黑白构建的审美趣味 2.刀法组织的综合的能力
制 作 原 理:
凸版是指在选好的木块或金属版面上,以刻刀、圆凿将无图像(阴 面)部位刻除,有图像(阳面)且需着色部位保留,再以颜料涂刷或以油 墨滚敷版面,最后经拓擦或压印于纸表上即得之画面。 木版画是发展最早、历史最久的版种,除可以木板或橡胶板为之外, 另有剪贴、浮凸、金属凸版等…..,。
印刷纸张
运刀的原理是利用杠杆的作用。雕版时碗部的力应通过四指及小拇指 的支点传导在刀尖上。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挖铲的动作。根据画面的需要, 运用不同的刀具,通过起、行、收、停等力的变化,创造出多种刀法变化。 初学木刻的人,可先用三合板进行运刀灵活变化的练习,再进行小幅的内 容简易的刻制练习。
五 、木刻的制作过程:
xxxxx 约1cm
张数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创作时间
只要画家肯签名在画上即表示这张作品是作者本人认可之作品,这是认定 原件的最好依据。
另外作品编号的原则是记录作品总张数和每一张的单独编号,如5/100即表 示编号作品只有100张而这一张是第5张。
另外我们也会看到有签A/P或E.A.或E.A III/IIX的作品,A.R或E.A.都是画家 试版作品的意思,试版A.P.(Art's PRoof)或E.A.(EPReuved,ArtIst)的总数原则 上不可超过全部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而E.A.III/IIX的意思即试版有20张,这一 张是第3张的意思。
e) 小心揭下印纸,放在干净的桌子上或者用夹子夹好挂起来,切勿用手触 摸,以免弄脏作品,作品可多印几张。
木刻印制材料和工具:
六、黑白木刻的特点:
(一)“以刀代笔”,用力作画,是画面上每根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 明刻 刀雕凿的味道。我们谓之“刀味”和“木味”。
(二)黑白对比强烈、明快、朴素的魅力,是木刻最有生命力的艺术语言。 (三)不强调物象表面真实和烦琐细节、更加注重物象结构和神韵内在本质, 又是木版画一个特点。 (四)没有“纯粹”灰色,它的灰色调是用黑白相间的“线丛”或“点丛” 组成.
要注意各个技术的制作环节.黑白木刻在印磨时,一是油墨要滚得匀,在版面上的油墨厚 薄要匀,二是磨印时恰当的力度使画面的油墨黑白清晰,印味十足,画面增添艺术的感染 力.
七、黑白木刻的黑白处理:
黑白木刻中黑白处理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阳刻法和阴刻法。 阳刻法就是在白底上,以黑线、点、块来表现物象。即以白衬黑,刻板时, 刻去背景,留下主体。 阴刻法就是在黑底上,以白线、点、快来表现物象。即以黑衬白,刻制时, 象画画一样,以刀做笔,直接在板上刻出形象。
九、作业练习:
制作木版画,了解其制作过程,体会版画韵味。
作业要求: 黑白木刻 题材不限 尺寸;不小于16开
(三)、印刷
印刷工具的配制
在印刷之前,还要检查纸板的每一个“纸块”是否粘牢,并将画面中不必要的 碎屑除去,然后就可以印刷了。
a) 调油墨:用油滚在玻璃板上滚上一层又薄又匀的油墨,如果油墨太稠,可 以滴一些松节油或者汽油调一下,滚动油滚,如果没有声音,说明油墨太稀,不 宜使用。玻璃板上的油墨均匀,且没有油块,油滚表面受墨均匀,滚动油滚时可 以听到“嚓嚓”的声音,才可上板使用。
裸体 意 皮罗
街雾 德 鲁道夫
《林茂羊肥》 力群
秋 刘述杰
八、版画签名与装裱:
一般现代版画的形式是在画面下方空白处左边签有作品总数及编号,在 画面下方中间空白处签下作品题名,而在右下方则签上作家名字,即完成一 张版画的签名形式。
画面
间距 5—8cm
Xxx xxxxx
xxxx
木版画的语言特点
黑白木版画通过点、线、面、块等刀法的排列组合,产生带有装饰性的抽象的 美.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木版画要体现:“力之美” ,要单纯、强烈、鲜明的特点.
1、刀味 刀味是版画作品完成后画面本身所留来的痕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熟 悉各种木刻刀的刻制效果,根据不同画面的需要,在用刀选择上有所侧重。同时,要 注意体会木刻刀味所能产生的美感,注意体会不同的木刻刀产生的完全不同刀味,刀 味才会富有一种个性化的人味,独特的魅力,这是版画艺术的最高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