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美国英雄主义形成分析
《2024年英雄主义主题视角下中美电影对比研究》范文

《英雄主义主题视角下中美电影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常常通过英雄主义主题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英雄主义主题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而中美两国的电影在这方面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英雄主义主题的视角出发,对中美电影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两国电影在英雄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计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异同。
二、英雄形象塑造1.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他们往往是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如超级英雄、警探、军人等。
这些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个人的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
例如,漫威和DC宇宙中的超级英雄,他们拥有超能力,为了保护世界而奋斗。
2. 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则更注重传统美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这些英雄往往是具有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的普通人物,如革命先烈、英雄警察、消防员等。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例如,《战狼》系列中的主人公,他以军人的身份保卫国家安全,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形象。
三、故事情节设计1. 美国电影的故事情节设计美国电影的故事情节通常紧张刺激、富有想象力,善于运用科技元素和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
在英雄主义主题的电影中,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英雄与邪恶势力的斗争展开,通过曲折的情节和丰富的细节来展现英雄的形象和品质。
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中,各种超级英雄组成团队,共同对抗邪恶势力,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2. 中国电影的故事情节设计中国电影的故事情节则更注重情感和人物关系的刻画。
在英雄主义主题的电影中,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英雄的成长、奋斗和牺牲展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关系来展现英雄的形象和品质。
例如,《湄公河行动》中,主人公为了追查案件真相,与队友共同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冒险,同时展现了警察与罪犯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
四、文化内涵1. 美国电影的文化内涵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主题体现了美国文化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
《2024年“英雄主义”视角下中美电影的比较研究》范文

《“英雄主义”视角下中美电影的比较研究》篇一英雄主义视角下中美电影的比较研究一、引言英雄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不仅在文学、艺术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在电影这一现代艺术形式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美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都在各自的英雄主义塑造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旨在从英雄主义这一视角出发,对中美电影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二、中美电影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一)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通常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强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勇气等特质。
他们往往是个人英雄主义,独自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例如,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角色,他们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面对灾难性的挑战,他们独自战斗,保护世界。
(二)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中国电影的英雄形象则更多地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
他们往往是在社会大背景下,以集体利益为重,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些英雄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标准,他们的行为和决策都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三、中美电影英雄主义的文化内涵(一)文化背景的差异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源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人奋斗。
而中国电影的英雄主义则源于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价值和社会责任。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英雄形象塑造。
(二)价值观的差异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通过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问题,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是自我实现和个人成就。
而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则更注重社会公正和集体利益,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连。
四、中美电影英雄主义的传播与影响(一)传播途径与影响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美电影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影响力。
美国电影凭借其强大的制作水平和营销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而中国电影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通过展示独特的东方文化和价值观,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认可。
(二)对观众的影响无论是美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英雄主义都是观众喜爱的一种叙事方式。
《2024年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范文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篇一一、引言影视作品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传播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在中美影视作品中,英雄主义主题备受关注。
本篇论文将通过分析中美影视中英雄主义的不同表现,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
二、中美影视中的英雄形象1. 美国影视中的英雄形象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他们通常是具有超凡能力或特殊技能的个体,如超级英雄、特工、警察等。
这些英雄形象通常具有勇敢、正义、智慧等特质,他们为了保护人民和正义而奋斗。
例如,漫威和DC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他们以一己之力抵抗邪恶势力,展现出强大的英雄气概。
2. 中国影视中的英雄形象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和道德观念。
这些英雄往往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例如,中国武侠片中的大侠,他们以武行义,为民除害;又如红色主题电影中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英勇斗争。
三、英雄主义的文化差异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差异,首先体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上。
美国影视作品更强调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中国影视作品则更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
这种文化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而集体主义则更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道德观念的差异在道德观念上,中美影视作品也存在差异。
美国影视作品往往强调个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责任,而中国影视作品则更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标准。
这种差异体现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往往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而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则更注重道德品质的体现。
四、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比较1. 勇敢与智慧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勇敢与智慧都是英雄形象的重要特质。
然而,在表现方式上,两者存在差异。
美国影视作品更注重英雄的勇气和智慧在战斗中的体现,而中国影视作品则更注重英雄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智慧应对。
电影论文美国英雄主义形成分析

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关于美国英雄主义文化的现象摘要:hero是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主题词,几乎在每部好莱坞电影中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英雄,历史上的,人生中的,金融界的,还有传统的战争英雄,等等。
尤其在美国的灾难片中,肯定会有一个英雄。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电影中会有这么多的英雄呢?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些英雄?现在,美国大片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美国电影,其中,我们更看到了美国电影中的英雄。
《阿甘正传》、《黑客帝国》《超人》《蝙蝠侠》《拯救大兵瑞恩》《暗夜传说》……可以说,美国电影都带有自己的英雄,总给我们呈现各种英雄形象。
让我们来关注这些英雄,分析其人物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英雄传统英雄亦是道德英雄,他们是道德与秩序的维护者,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斗志昂扬,不畏艰险,甚至肯为大众牺牲自我,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和道德理想。
他们的英雄行为一般简单地被设置为在一特定场景和行动中表现出来英勇果敢,以正义压倒邪恶。
2、新英雄。
新英雄区别于传统英雄,他体现的是当代价值观念,不再是以传统立场所塑造出来的“神化”人物,而是更多地强调个性,体现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性光辉。
反英雄属于新英雄一类。
他们没有惩恶扬善的使命,甚至他们本身就离恶不远;他们没有刚毅果敢的性格,有时还相当猥琐与滑稽。
《未被饶恕》的主人公“芒尼”就是一个反英雄典型3、特异英雄。
这类英雄本身可能是极为平常的人,有的还有明显缺陷,但在某一方面往往有特异功能而使他们脱颖而出,获得令人艳羡的成功。
最为典型的还是《阿甘正传》中的阿甘。
英雄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外显,成为人类潜在的精神支撑。
但是美国电影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英雄情结?总的来说是人们对英雄的需求导致的。
美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英雄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最强烈的。
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美国英雄主义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美国人民文化心理层面的需求:英雄情结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情结。
《2024年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范文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篇一一、引言英雄主义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呈现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以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为主题,从文化背景、人物形象、价值观念以及叙事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主义1. 中国影视中的英雄主义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这些英雄往往为了国家、民族或家庭的利益而奋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往往是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战士。
2. 美国影视中的英雄主义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多地关注个人英雄主义。
这些英雄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或技能,为了正义或个人信念而奋斗。
例如,超级英雄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英雄往往拥有超能力,为了保护世界而与邪恶势力斗争。
三、人物形象比较1. 中国影视中的英雄形象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通常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牺牲精神。
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大局而舍弃个人利益。
这些英雄形象往往具有典型的东方美学特征,如英勇、忠诚、仁爱等。
2. 美国影视中的英雄形象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加多元化。
他们不仅具有超凡的能力或技能,还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
这些英雄形象往往具有西方文化的特点,如独立、自由、勇敢等。
四、价值观念比较1. 中国影视的价值观念中国影视作品往往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认为个人应该为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奋斗。
同时,这些作品还强调道德品质和牺牲精神,认为这些都是英雄形象所应具备的特质。
2. 美国影视的价值观念美国影视作品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
这些作品往往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意志,认为个人应该为了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而奋斗。
同时,这些作品还强调英雄形象的独特性和个性魅力。
五、叙事手法比较1. 中国影视的叙事手法中国影视作品在叙事上往往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这些作品还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主题思想。
《2024年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范文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篇一一、引言英雄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中美两国的影视作品在英雄主义的表现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对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中美英雄主义概述1. 美国英雄主义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英雄的勇敢、智慧和正义感。
这些英雄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或非凡的技能,以保护人民和国家安全为己任。
例如,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角色,他们拥有超能力,为了正义而战。
2. 中国英雄主义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注重传统道德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的英雄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们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勇于担当,为人民谋福利。
例如,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三、比较分析1. 表现手法在表现手法上,中美英雄主义有所不同。
美国影视作品更注重视觉冲击和动作场面,通过高科技特效和激烈的动作场面来展现英雄的形象和力量。
而中国影视作品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来展现英雄的品格和精神。
2. 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上,中美英雄主义也存在差异。
美国影视作品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精神,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实现。
而中国影视作品则更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和传统道德观念,注重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和责任。
3. 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上,中美英雄主义也有所不同。
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或非凡的技能,如超级英雄、特工等。
而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历史人物、武侠人物等。
四、文化内涵中美英雄主义的差异背后,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
美国英雄主义体现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强调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实现。
而中国英雄主义则体现了东方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传统道德观念,注重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和责任。
这些文化内涵的差异也影响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
《2024年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范文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篇一一、引言影视作品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传播途径。
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别背景下,电影和电视剧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情感,其中包括丰富的英雄主义情节。
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比较中美影视中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
二、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表现形式(一)美国影视中的英雄主义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这些英雄往往具备超凡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以保护他人和维护正义为己任。
他们往往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个人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问题,实现自我价值。
如《复仇者联盟》中的超级英雄们,他们各自拥有超能力,为了保护世界而集结。
(二)中国影视中的英雄主义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
这些英雄往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民族尊严而奋斗。
他们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激励他人。
如《战狼》中的主人公,他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任务。
三、中美英雄主义的差异和原因(一)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是造成中美英雄主义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因此其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往往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自我实现。
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因此其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往往更注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也是造成中美英雄主义差异的原因之一。
美国影视作品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和平等,而中国影视作品则强调团结、集体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影视作品在表现英雄主义时,对于角色的定位、情感和动作的展现有所不同。
四、总结综合来看,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各有其特点和内涵。
美国的英雄主义注重个人能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而中国的英雄主义则更注重集体和社会利益,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在处理社会问题和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方式。
《2024年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范文

《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篇一摘要:本文将对中美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主义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如何影响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及两国影视作品中英雄主义的异同点。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影视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一、引言英雄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中美两国的影视作品在塑造英雄形象时,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分析这些共性和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两国影视文化的特点。
二、中美影视中英雄形象的塑造(一)美国影视中的英雄形象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通常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英雄的独立、勇敢和智慧。
这些英雄往往具备超凡的能力,如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角色,他们以拯救世界为己任,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此外,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还注重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表达,这些情感元素使得英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
(二)中国影视中的英雄形象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多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这些英雄往往为了国家、民族或集体的利益而奋斗,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通常更加朴实、接地气,注重对人物性格、心理和成长过程的刻画。
此外,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还常常与历史、文化等元素相结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中美影视中英雄主义的异同点(一)共同点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都承载着正义、勇敢、奉献等价值观。
这些英雄形象都具备拯救他人、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是社会正义的代表。
此外,两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都注重对人物性格、心理和成长过程的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二)差异点1. 文化背景差异: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而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则更多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这种差异源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2. 表现手法差异:美国影视作品通常采用科幻、动作等类型来表现英雄形象,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动作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
——关于美国英雄主义文化的现象
摘要:hero是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主题词,几乎在每部好莱坞电影中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英雄,历史上的,人生中的,金融界的,还有传统的战争英雄,等等。
尤其在美国的灾难片中,肯定会有一个英雄。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电影中会有这么多的英雄呢?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些英雄?
现在,美国大片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美国电影,其中,我们更看到了美国电影中的英雄。
《阿甘正传》、《黑客帝国》《超人》《蝙蝠侠》《拯救大兵瑞恩》《暗夜传说》……可以说,美国电影都带有自己的英雄,总给我们呈现各种英雄形象。
让我们来关注这些英雄,分析其人物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传统英雄传统英雄亦是道德英雄,他们是道德与秩序的维护者,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斗志昂扬,不畏艰险,甚至肯为大众牺牲自我,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和道德理想。
他们的英雄行为一般简单地被设置为在一特定场景和行动中表现出来英勇果敢,以正义压倒邪恶。
2、新英雄。
新英雄区别于传统英雄,他体现的是当代价值观念,不再是以传统立场所塑造出来的“神化”人物,而是更多地强调个性,体现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性光辉。
反英雄属于新英雄一类。
他们没有惩恶扬善的使命,甚至他们本身就离恶不远;他们没有刚毅果敢的性格,有时还相当猥琐与滑稽。
《未被饶恕》的主人公“芒尼”就是一个反英雄典型
3、特异英雄。
这类英雄本身可能是极为平常的人,有的还有明显缺陷,但在某一方面往往有特异功能而使他们脱颖而出,获得令人艳羡的成功。
最为典型的还是《阿甘正传》中的阿甘。
英雄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外显,成为人类潜在的精神支撑。
但是美国电影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英雄情结?总的来说是人们对英雄的需求导致的。
美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英雄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最强烈的。
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美国英雄主义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美国人民文化心理层面的需求:
英雄情结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情结。
其特点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有作英雄的欲望。
理解人之英雄情结的关键概念之一是“自恋”。
人因为自恋,则希望能出类拔萃,这也导致了人对自身的某些缺陷感到自卑。
阿德勒认为,人为了表明自己比他人他物更为重要,会期望克服自卑心理,超越自我,成就超我,作一个受人敬仰的英雄。
英雄情结表现出来的特点之二是人对英雄的崇拜与需要人们潜意识中都隐藏着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因此,也最为赞赏面对死亡的勇气,并给这样的勇敢以最高和最永恒的尊敬。
除此之外,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在日常生活中更经常地表现为对失败的恐惧,对平凡琐事的厌倦,对未来的焦虑以及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的种种担忧。
人们迫切希望能摆脱这些不良情绪,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便寄托于具有超常能力的英雄人物,以求从英雄的精神世界里寻求力量和解脱。
其次,是美国电影对观众接受心理的把握:
为了满足观众无意识中对英雄的期待和崇拜心理,美国电影总是不断重演着英雄的故事,
从而出现了与特定明星相联系的银幕英雄形象。
有以超人体魄和力量显示“英雄本色”的硬汉形象
另一方面,美国电影中的英雄的塑造模式从平面人物转为完型人物的塑造。
在影片中不再单纯表现英雄的豪情和壮举,而是全面展现英雄作为常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纠葛,从而使英雄的内心情感世界更为丰富,也更为打动观众的心。
此外,电脑高科技的手段在电影中的普遍使用也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想象机制,使英雄的用武之地变得空前广阔,从地球到外太空所有能想象的地方都成为英雄大展拳脚的场所。
从政治地位上考虑,美国人具有他们长期以来的危机意识。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911后,美国逐渐成为强大的国家,在强大的外表下,美国的社会始终有许多危机存在,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不安全感:对敌对国家的不安,对自然灾害的不安,对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危害的不安,这些恐惧时刻提醒着美国人“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好莱坞影片中《后天》、《地心毁灭》、《天地大撞击》等就是美国人对自然灾害的担忧;《生死时速》、《空军一号》等则是对人祸的忧虑;而对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的忧虑则在《生化危机》、《机械公敌》、《异形》系列等
影片中得以真实体现。
美国人的这种危机意识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对人性的审慎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探索中产生的。
面对危机的美国人并非悲观的,他们坚信“人定胜天”,呼唤超级英雄的出现。
《超人》系列影片的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美国社会状况的需要,满足了美国人缺乏的安全感。
9.11以后美国人心里更需要一个救世主来拯救美国社会。
于是,超人归来了,占姆士邦德归来了,阿诺归来了,正义战胜了邪恶。
在美国科幻电影中,一般都有一个全能的超级英雄:《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天生就具备了常人所不及的敏捷和睿智,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
越
是科幻电影,英雄主义越容易展现——《独立日》里无处
不在的“美国万岁”情结、《星球大战》里一个个俊朗魁伟
的绝地武士、《骇客帝国》那位漂亮的救世主,以及《终结
者》系列、《异形》系列塑造的两位女强人,就不难看出英
雄崇拜在科幻片里的垄断地位。
美国电影总在极力打造各式孤胆英雄形象,编织各种
神奇的英雄神话。
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篷车》、《铁骑》、
《壮志千秋》开始,1939年的《关山飞渡》是好莱坞电影
中牛仔英雄片的标志性作品,1952年的《正午》、1953年
的《原野奇侠》、1959
年的《赤胆屠龙》、1960
年的《七侠荡寇志》等
西部片,仍旧讲述传奇般的个人英雄故事,并逐步表现
出极端个人英雄主义倾向。
[2]比如,由史泰龙主演的《第
一滴血》系列影片,塑造了特种兵兰博这个典型的个人
英雄主义形象。
美国电影中打造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有
着共同特征,就是将个人英雄无限神化,从而表现出极
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
美国电影中广泛制造完美
英雄个体的虚幻假象,尤其是极力渲染英雄个体控制整
个矛盾冲突的巨大力量,极力夸大英雄个体力量战胜群
体敌对势力的决定性作用,将个体力量无限夸大、神化,
从而赋予了这些英雄人物以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
取向。
美国电影中还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的基因、能力,赋
予英雄人物以超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可以实现各种意愿。
《蜘蛛侠》中的彼得•帕克原本是一
个平凡的高中生,但当他被一只具有
放射线的蜘蛛咬到后,基因出现异变
而拥有了各种超能力:可以在墙壁和
天花板上行走,能从手腕放射出蜘蛛
网等。
《神奇四侠》中的四位宇航员
接受了宇宙射线的照射后,被赋予了
超人的能力。
《星球大战》所表现的
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
面,确实超出常人所思,非一般科学
技术所能表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
般的视觉奇观。
美国的英雄主义渗透了美国电影的各个角落,也在每个美国人的心里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电影的英雄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期盼,是人们心理的慰藉,正如之前所说,美国的地位,思想,文化,使人们对恐惧更加害怕,更加居安思危,也就更加需要英雄。
并且由于人们对英雄的需要,更加促进了英雄主义电影的发展,在美国电影的商业化下,使这些电影十分卖座。
赞助方也就更加愿意投资英雄主义的电影,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循环。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