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开创明朝

合集下载

明朝历史

明朝历史

4
媒介计划
1399年,燕王朱棣自北平举兵,以“清君侧”为名,请诛齐泰、黄子澄,发动兵变,号称“靖难”,史称“靖 难之役”。 1400年 罗贯中去世,著有《三国演义》。 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谒孝陵,即皇帝位,是为成祖。建文帝宫中自焚死(一说自地道出走)。
5
3、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65岁 朱元璋的第四子,1402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 是太祖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迁都北京开启了“天子守国门”的时代, 五次北伐蒙古让明军铁骑称霸大漠。命令郑和七下西洋,巩固了与南洋各国 的经贸关系。联合日本室町幕府一举肃清了元末明初兴起的倭寇,自唐之后 重新将日本纳入纳贡体系之内。帮助安南陈朝平定了胡氏叛乱,一度将交趾 重新纳入帝国版图。设置奴尔干都司管辖东西伯利亚至东北的广大地区。设 置哈密卫,派遣陈诚等多次出使西域,与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 建立的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社会经济达到了明朝最高峰,并编纂了永 乐大典。在对安南的战争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从援助平叛到军事占领,失 掉了安南的民心,最终导致了黎氏大越国的完全独立。
11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 “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38岁
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 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 权,1449年,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 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不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 抗被也先认为没有利用价值,1450年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却无权。 景泰帝崩后1457年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 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明朝的开创与发展

明朝的开创与发展

明朝的开创与发展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开创和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明朝的开创和发展。

一、背景明朝的开创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

当时,元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存在着腐败和不满,朱元璋带领起义军在农民支持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

二、政治与军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成为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废除了元代腐朽的官僚制度,建立了明朝的官僚体制,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社会的公平性。

在军事方面,明朝积极进行了边防的巩固和军事力量的重建。

他们修筑了万里长城,并且进行了海洋的探索。

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三、经济与文化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如发展农业、加强对外贸易。

明朝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明朝还有许多文化上的成就。

明朝的文人墨客创作了众多的诗词和文章,丰富了中国文化。

明朝的绘画、书法、陶瓷等艺术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四、对外关系明朝的开创和发展对中国的对外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明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与西欧诸国的接触也得到了拓展。

明朝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开启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交流,为后来的世界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

总结明朝的开创与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多个领域,明朝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明朝的开创与发展,不仅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我们今天,明朝也是一个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明太祖的介绍

明太祖的介绍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原名朱重八,字国瑞,号高皇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曾是一个放牛娃、和尚和起义军士兵。

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后来成为了起义军的一员。

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起义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公元1356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击败了元朝军队,开始崭露头角。

随后,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南方。

公元1368年,他在应天府(今南京市)建立了明朝,并自称为明太祖。

明太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使国家迅速恢复繁荣。

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推广汉字,统一度量衡等。

这些举措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明太祖在位期间,还积极拓展国土,对外宣扬国威。

他曾亲自率军北征蒙古,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他还派遣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出身贫苦,但
却凭着无比的毅力和智慧,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的故事可以
说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家境十分贫困。

他的父母早逝,
自幼便失去了家庭的依靠。

他曾多次被迫离开故乡,四处流浪,过着
艰难的生活。

但是,他内心深处却一直存在着强烈的愿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在他十六岁那年,他开始学习读书,自学成才,后来成为一名考官,在官场上崭露头角。

不过,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后,他意识到了
政治的黑暗,毅然离开官场,开始组织农民反抗大地主、藩镇割据和
奴役的统治,开启了一段新的历程。

朱元璋带领大军征战河山,经过多次战斗和磨练,逐渐赢得了人
民的拥护与尊敬。

他先后平定了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等叛乱,打败
了当时的势力,最终登上了皇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皇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奉行忠君、勤政、谦虚、诚信的治国理念。

他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为中国的繁荣与稳定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君主专制的新历史时代,也为中
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充满了英雄气概和传奇色彩。

他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激励着我们勇攀高峰,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明朝历史事件简介

明朝历史事件简介

明朝历史事件简介
明朝历史事件简介
一、明朝成立
明朝在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朝代之一。


曾延续了273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社会
经济上的教育、科技方面的发展,以及社会上的宗教和文化。

二、军事发展
明朝时期,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采用射箭、炮兵、
粮草供应和工程等等一系列极其强大而成熟的军事体制。

朱元璋称帝后,开创了明朝以军事立国,以丰富文化、建功立业的历史新风范。

三、文化发展
明朝时期,中国文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家实行准宪政体制,制定了《大明律》,使得法治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明朝兴盛的文艺活动,繁衍出各种形式,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使得人们对艺术、文学、学术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涵养。

四、经济及社会变革
明朝时期,国家实行了宏大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
建立了一系列市场货币和开放的市场结构。

此外,明朝同时开展了宽
松的殖民政策,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明朝时期又出现了多
种民族,文化和宗教的新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衰亡及封灭
虽然明朝在经济、文化以及军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外国
势力的入侵,以及民间力量的日益壮大,最终导致明朝的衰亡和封灭,1644年明朝最后政权被推翻。

而明朝封灭后,中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
历史。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与争议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与争议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与争议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稳定了国家局势,奠定了明朝的基石。

然而,对于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一直存在着争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朱元璋进行评价和讨论。

一、开创明朝并实现统一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他通过一系列胜利的战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结束了动荡的南宋时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他率领农民军队,采取了“攘夷必先争储”的政策,先后推翻了其他农民军,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他的这一举措,不仅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也为明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统一者之一。

二、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为明朝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推行了行省制度,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负担。

他还推动教育改革,加强了封建礼教的教育,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

此外,他还在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些改革措施都为明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三、残酷的统治手段尽管朱元璋在统一和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也常常以残酷的手段维持统治。

他对内推行严苛的法律制度,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反叛行为。

他对外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让无数人遭受了战乱之苦。

此外,朱元璋辅佐的丞相冯胜也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大胆地整肃了宋朝遗留下来的势力。

这些统治手段不仅让人民遭受了痛苦,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四、家族内斗与杀伐决断朱元璋的家族内斗问题也是评价他的一个关键点。

他的家族内部长期存在着权力斗争,争夺明朝的继承者地位。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通过一系列的杀伐决断,确保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保护了明朝的繁荣。

然而,他的家族内斗也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给后世留下了一定的争议。

综上所述,朱元璋的历史评价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他的开创明朝和实现统一的功绩不可忽视,他的改革政策也为明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朱元璋草根起家励志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草根起家励志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草根起家励志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中国明朝的奠基人和第一位皇帝,以其草根起家的励志故事而闻名。

他凭借着非凡的毅力、智慧与领导才能,成功地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究朱元璋的成就与励志精神,以及他治国的策略与政策。

一、背景与艰辛的早年生活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他的早年生活并不如意。

在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农民们忍受着压迫与剥削。

朱元璋年幼时失去了父亲,家境更加困难。

生活的艰辛让他对贫穷和不公感到愤怒,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朱元璋的自学与思想成长朱元璋年少时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学成才。

他勤奋好学,经常到当地庙宇阅读经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培养了卓越的才智与广博的知识。

同时,他还善于观察与思考,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逐渐形成了独有的领导思想。

三、起义与农民反抗成年后,朱元璋加入了当时盛行的反对元朝的红巾军,参与起义活动。

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策略。

不久之后,他成为红巾军的领袖,并成功地联合了各地的起义军队,形成了强大的抗元力量。

四、奠基大明王朝在与元朝的战争中,朱元璋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和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最终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作为第一位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国家统治并促进国家发展。

五、朱元璋的治国策略与政策朱元璋拥有出色的管理和治国才能。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稳定国家和社会。

首先,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其次,他注重教育,提倡文化兴盛,鼓励学习和思想创新。

同时,他整顿政治秩序,严惩腐败官员,培养了一支忠诚廉洁的官僚队伍。

此外,他还加强了对边境的守卫,确保国家安全。

六、朱元璋的励志精神与启示朱元璋的励志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尽管他出身卑微,面临艰辛困苦的生活,但他通过自学和奋斗,战胜了困难,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

朱元璋的建立明朝

朱元璋的建立明朝

朱元璋的建立明朝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勇猛的战功,在乱世中建立了明朝,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本文将从其早年的经历、政治改革、军事才能以及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展开对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论述。

一、早年经历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在早年经历了许多艰辛的生活,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务实的品质。

年轻时期,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积极参与反抗元朝统治的斗争。

在起义军中,他以勇敢善战和他人的服从而迅速崭露头角。

随着起义军的壮大,朱元璋也逐渐成为起义军中的重要领导人。

二、政治改革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以确保政府的稳定与有效运行。

首先,他实行“官员考试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政府机构,并保证了官员的廉政。

其次,他大力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税负,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他还将国家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分别设立官职,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三、军事才能朱元璋在军事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善于统一指挥,以小胜大,运筹帷幄,军事谋略独具一格。

他对于军队的组织和管理也非常严谨,经过不断的训练和改进,明军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对抗其他起义军和元朝军队的战争中,朱元璋率领明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最终成功统一全国。

四、巩固国家统一在建立明朝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巩固国家的统一。

首先,他削减藩属势力,集中权力于中央政府,避免地方势力过于庞大。

其次,他实行军事改革,加强军队的管理和装备,以保障边疆的安全。

此外,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如建立完善的官僚体制,加强法律制度的执行,以及实施严格的监察机制等。

总之,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通过政治改革、军事战略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他成功地建立了明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成就上,更在于他为明朝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历史事件对于后世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然成汤革夏, 乃资亳众;武王伐纣,爰赖西师。至于汉 高,虽起徒步,尚藉亭长徒众所附。上不 阶寸土一民,呼吸响应,以有天下,方册 所载,未之有也…… 《明太祖实录》
一、明朝的建立
1. 元明嬗代
朱元璋北伐战略: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旋师河南,断其羽翼; 拔潼关而守之,据其 户槛。天下形势,入 我掌握。然后进兵元 都,则彼势孤援绝, 不战可克。既克元都, 鼓行而西,云中、九 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 下…
帝性沈鸷,果于屠杀,微类汉高,逊美唐宋,或以此耳。虽然,…
矫枉之不妨过正,或亦英雄之善识时务也。诗云:“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型。”观其开国,规模宏远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一、明朝的建立
明 孝 陵
康 熙 题 字
2. 明朝开国制度
顺治:其自汉高以下,明代以 前,何帝为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范文程等:汉高祖、文帝、光 武、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俱 属贤君。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各卫所。… 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 度。
军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自有军籍,…不受普通行政官吏的 管辖,在身份、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和民不同。军和民是 截然地分开的。兵恰好相反,任何人都可应募,在户籍上也 无特殊的区别。
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损益百代,以定有国之规,足与汉、
唐相配……
孟森《明清史讲义》
观其惩宦寺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 之乱而不令封后家,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 维略尽。至于著律令,定典礼,置百官,立宗庙,建军卫,设学校, 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求其网罗前哲,范围后王,概乎未之 逮也。观其官制、典礼、律令、宝训、女诫、卧碑、木铎、祖训, 大言炎炎,金声玉振。所以吴札初来,必观周礼,武王下车,不改 商旧。盖集大成者难为毁,继至善者难为功。
苍 ……
明太祖御制《皇陵碑》
一、明朝的建立
1. 元明嬗代
斯世 寒之 微寒 之微 至有 极能 也过 !我
者 乎 ?
朱 元 璋
1344年17岁 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 为僧,游方乞讨
1352年25岁 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1356年29岁 占领集庆(今南京),受龙
凤大宋政权官爵,任江南行省平章 1361年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1364年37岁 自立为吴王 1368年41岁 称帝,建立明朝
明代卫所遍设全国内外各地。每卫
必 拨 军 屯 种 , 且 有 一 定 比 例 …… 督 比

屯种,组织严密,有屯田则例,有红


牌事例,有样田比较法。在法制上,

在实施上,整齐划一,远远超过了元

代的和元代以前的屯田制度。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酌古准今,扫除更始,所定制
军是世袭的、家族的、固定的,一经为军,他的一家系便 永远世代充军。…兵则只是本身自愿充当,与家族及子孙无 关。
军是国家经制的、永久的组织,有一定的额数,一定的戍 地。兵则只是临时召募的、非经制的,无一定的额数,也不 永远屯驻在同一地点。 —— 吴晗《明代的军兵》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元代军屯……已经从单纯的边镇屯田,发展为全面的内外 屯田。它已经从“为守边之计”,发展成为镇压内部人民的 有效手段。它已经从局部补助军食的作用,发展成带全国性 的“以供军储”的措施。它已经从且 佃且守的戍军兼屯军,发展成为专职 的屯田军。
一、明朝的建立
1. 元明嬗代
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
兄先死,合家守丧。…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
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
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
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动遥
顺治:此数君又孰优? 陈名夏:唐太宗似过之。 顺治: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 明太祖。即唐太宗并数君德政, 皆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明太 祖所定制度章程,规画周详,历 代之君,实皆不及也。 范文程等:诚如上谕!
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
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
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
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尔民其体之!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
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洪武二年 定临濠 府为中都
七年 更名凤阳府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 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君国者。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 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 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 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 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朱元璋
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明太祖实录》卷二一
一、明朝的建立
1. 元明嬗代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洪武元年(1368)

以应天府为南京

开封府为北京

洪武十一年(1378)

更名南京为京师
北京仍为开封府
明 皇 城 三 彩 琉 璃 砖
一、明朝的建立
2. 明朝开国制度
南 京 中 华 门
明 聚 宝 门 遗 址
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于是
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
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
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
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一、明朝的建立
1. 元明嬗代
吴元年(1367)冬十月丙寅,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
居中国、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
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