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第十六章答案
电工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第二章 习题2-1 图 2-1所示的电路中, U S =1V ,R 1=1Ω,I S =2A.,电阻 R 消耗的功率 为 2W 。
试求 R 的阻值2-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 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 R 3 支路的电流 I 3 及理想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U 。
图中 I S =2A ,U S =2V ,R 1=3Ω, R 2=R 3=2Ω。
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2-4 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 中I32-5 图2-3 所示电路中,已知U S1=6V,R1=2Ω,I S=5A,U S2=5V,R2=1Ω,求电流I2-6 图2-4 所示电路中,U S1=30V ,U S2=10V ,U S3=20V,R1=5kΩ,R2=2kΩ,R3=10kΩ,I S=5mA。
求开关S 在位置1 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 分别为多少?解:用勳维宁定理(_) S在1位置时,如图(1)由(1) -1,求(To*052 + (1船.10+20 丄・R2十R3 " 2+10(To-dsi -V2= 30- (-US3 + I'R3)-30- (-20 +2.5xlO)=25V由(:1) -2,求RoRo= R?//R2 = 2 Z/10=-yfi由〔1) -3勲维宁等效电路,得1= —=3. 75mAT + 5(二)£在2位卷时■切團12)由(2) -1,得:(利用电源等效变换法)(Jo - USL -V2= 30-(IS-ES3±IS2)R3//R2-30・(Is ■蟹 + 黔)R"/R2•30・(5・务卜乎)10"2由(2) -2、得,Ro= R3 / /K2=2 //10 —QI= 50/3_ = 2 5jnAT + 5+US1(2) S在2位盘1-Oe(is(JoR3//R2 IsI- 1-由(2) -3戴维宁等效电路,R3//R22-7 图2-5 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0,试用叠加原理求U S 的值2-8 电路如图2-6 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2-9 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 的表达式2-10 电路如图2-8 所示,已知R1=Ω,R2=R3=2Ω,U S=1V,欲使I=0,试用叠加原理确定电流源I S 的值2-11 画出图2-9 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电工测量)【圣才出品】

第13章 电工测量一、选择题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华南理工大学研]A.±0.375B.±0.05C.±0.25PD.±0.75【答案】±0.75【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2.5%×30=±0.75。
二、填空题1.有一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额定参数如下:cosψ=0.2,Un-300V,In=5A,αn=150分格,今用此表测量一负载的消耗功率,读数为70分格,则该负载消耗的功率P =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140W【解析】功率表常数,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P=70C=70×2W=140W。
2.用一只准确度为1.5级、量程为50V的电压表分别测量10V和40V电压,它们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7.5%;±1.875%【解析】该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所以在测量10V 的电压时,501.5%0.75V γ=±⨯=±最大相对误差为:,在测量40V 的电压时,最大相对误差为:0.7510%100%7.5%1010γγ±∆=⨯=⨯=±100% 1.875%40γγ∆=⨯=±3.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 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下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 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0.75【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 =±2.5%×30=±0.75。
4.一磁电式电流表,当无分流器时,表头的满标值电流为5mA ,表头电阻为2012。
今欲使其量程(满标值)为1A ,问分流器的电阻应为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研]【答案】0.1Ω【解析】分流器电阻为:第13章 电工测量A 选择题13.1.1 有一准确度为1.0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50V ,如用来测量实际值为霍25V 的电压时,则相对测量误差( )A .±0.5B .±2%C .±0.5%【答案】B【解析】电压表的最大基本误差为:m m 1%500.5VU U γ∆=⨯=±⨯=±用该电压表测量25V 电压时,产生的相对测量误差为:250.5100%2%25γ±=⨯=±13.1.2 有一电流表,其最大量程为30A 。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圣才出

一、填空题1.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可采用______保护。
[江苏大学研]【答案】接地2.人体的安全电压为______V。
[江苏大学研]【答案】363.将电力系统的中点和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的方式称为______。
[江苏大学研]【答案】保护接零二、简答题为什么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只允许采用保护接地,而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北京科技大学研]答: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若将设备外壳接在零线上,则外壳和中性点等电位,如果发生单相漏电,将可能烧断熔丝,但中性点的电位不为零,使外壳对地仍有一定电压,对人体是不安全的,特别是当零线断线时,熔丝将不会烧断,更加危险。
一、练习与思考详解12.1.1 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电压?解:由功率定义式:P =UI ,P 是发电机输出功率,或称传输功率。
P 一定的条件下,U 提高使I 变小。
导线电阻为R (传输线可看作纯电阻R )。
由能量守恒定律:P 输出=P 接收+P 损耗=P 接收+I 2R 。
于是(1)I 越小,接收到的功率损失越小,在同样输电功率下,电压愈高则线路电流愈小,线路的阻抗压降或电压损失也愈小;(2)电流愈小,导线电阻消耗的有功功率愈小;线路电流小,导线截面积也减小,节约导线材料;(3)导线细则同样跨距内导线重量轻,节约输电线路投资。
12.1.2 什么是直流输电?解:直流输电是将三相交流电通过换流站整流变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线路送往另一个换流站逆变成三相交流电的输电方式。
12.3.1 为什么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不采用保护接地?解:因为采用保护接地时,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接地电流,式中00I pe U R R ='+U p 为相电压;R 0、R'0分别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
如果系统电压为380,220V ,R 0=R'0=4Ω则接地电流,,为了保证保护装置能可靠的动作,接地电流不应小于继电保护装置22027.5A 44e I ==+动作电流的1.5倍。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a) b)IIa) b) c) d)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2图(b)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反偏压为-5v,小于u,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电○d流为零,电阻r上的压降为零,则输出电压u0=-5v。
第16章教案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

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本章要求1. 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的意义。
2. 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
3. 理解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4. 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章重点理想运放的传输特性、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6学时学时分配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前面讲述的是分立元件以及用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
本章讲述一种发展最早的集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电路的问世标志了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学时代。
按功能划分,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按集成度划分,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拟集成电路。
16.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特点:高增益、高可靠性、低成本、小尺寸 A u o 高: 80dB~140dB 集成运放的符号: r id 高: 105 ~ 1011Ω r o 低: 几十Ω ~ 几百Ω K CMR 高: 70dB~130dB16.1.2 电路的简单说明外形及管脚的作用 2—反相输入端 3--同相输入端 6--输出端 4--正电源端 7--负电源端 1、5--接调零电位器 8--闲置端(NC )输入级:输入电阻高,能减小零点漂移和抑制干扰信号,都采用带恒流源的差放 。
中间级:要求电压放大倍数高。
常采用带恒流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
输出级:与负载相接,要求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一般由互补对称电路或射极输出器构成。
16.1.3 主要参数1. 最大输出电压 U OPP能使输出和输入保持不失真关系的最大输出电压。
2.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A u o运放没有接反馈电路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 u o 愈高,所构成的运算电路越稳定,运算精度也越高。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R 3 i3 = u o ′ − R3 i 4 = u o ′ + R3 ∴ uo = uo ∴ Auf = u0 R R = − F (1 + 3 ) ui R1 R4
16.2.6 【解】 :
求图 16.05 所示电路的 ui 与 uo 的运算关系式。
RF
w
R u o1 = − F ui R1 uo 2 R = −u o1 = F ui R1
hd aw
U
R1 R3 IB IC R2
T
传感器取得监控信号 u i , U R 是参考电压,当 u i 超过正常值时,报警灯亮,试说明其工作
D
习题 16.3.2 图
.c
报警指示灯
om
wt (U R = −3V )
0
wt
(U R = 3V )
【解】 :
Q V A = V− = E ∴ i0 = VA E = R R
ui
0
t 图16.18 习题16.2.22的图
∴ u0 = −
16.3.1
w w
w
4R u c = 6(e R
2 RC
− 1)mV
在图 16.23 中,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压 U opp = ±12V ,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 Z = 6V ,其正向压降 U D = 0.7V u i = 12 sin wtV ,当参考电压 U R = +3V 和-3V 两种
16.3.2
图 16.24 是监控报警装置,如需对某一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进行监控时,可由
原理。二极管 D 和电阻 R3 在此起何作用?
UR
ui
w w
w
【解】 :运放处于开环工作状态,为比较器。当 u i < u R 时,u o = −U Sat ,T 处于截止状态,
不报警。当 u i > u R 时, u o = U Sat ,T 处于饱和状态, I C 很大,报警指示灯亮,此时报
ui
.k
RF ui R1
w w
u o = u o 2 − u o1 = 2
hd aw
R1 R2 图16.05
.c
′ uo R R R ′ 1+ 3 1+ 3 ui =− F = uo R4 R4 R1 R4
习题16.2.6的图
16.2.9 【解】 :
w w
w
16.2.18 按下列关系式画出运算电路,并计算各电阻的阻值,括号中的反馈电阻 RF 和电 容 CF 是已给出的。
( 2) : u o = −(u i1 + 0.2u i 2 ), ( R F = 100 KΩ ) ( 4) : u o = 0.5u i ; (5) : u o = 2u i 2 − u i1 , ( R F = 10 KΩ ) (7 ) : u o = −10 ∫ u i1 dt − 5∫ u i 2 dt , (C F = 1µF )
ui1 ui2
ui2
16.2.22 在图 16.18 中,求 u 0 。 【解】 :用三要素法:
hd aw
ui (mV )
t
u c ( 0 + ) = 0, u c ( ∞ ) = 1.5mV
τ=
.k
− 1 RC ∴ u c = 1.5(1 − e τ )mV 2
3
.c
200kΩ
ui1
100kΩ
ui
习题 16.3.4 的图
− U sat
' uo
2U sat
.k w
o
− 2Usat
2U
sat
o
w w
om
R
R L 改变时, i0 不变,将电压源电路转换成
E
io
习 题 16.3.3 的 图
wt
wt
wt
wt
.k
om
ui2 ui3 1.1kΩ 习题16.2.9的图
u o1 = −10u i1
ui1
uo
KR2
uo
【解】 :
(2) ui2 ui1 50kΩ uo 100kΩ ui 47kΩ (5) 10kΩ 10kΩ 5kΩ
u o = 2u i 2 − u i1
RF 100kΩ
(4)
R/2
R R (7)
uo=0.5u i
求图 16.08 所示的电路中 uo 与各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
10kΩ 10kΩ 1kΩ 910Ω uo1 10k Ω 5kΩ 2kΩ
10 10 u o = −u o1 − u i 2 − u i 3 5 2 = 10u i1 − 2u i 2 − 5u i 3
图16.08
【解】 :
hd aw
R1/K R1 ui1 ui2
第十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6.2.3 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而又可避免采用高阻值电阻 RF,将反相比例运算 电路改为图 16.03 所示的电路,并设 RF》R4, 试证: Auf = 【证】 :
u0 R R = − F (1 + 3 ) ui R1 R4
ui u′ =− o R1 RF
ui1 R1
R1/K KR2
Q i1 = i f ∴
om
uo1 R2 ui2 习题16.2.3的图
R uo1 R R/2 uo uo2
uo
R ′ = − F ui ∴ uo R1
图16.03
′ 为 R4 两端的电压也是 RF 两端的电压, uo
又有:
R F >> R 4 ∴ i 4 >> i f
Q i 4 + i f = i3 ∴ i 4 ≈ i3
警。 R3 为限流电阻,使 T 饱和时, I B 不至于过大,D 为保护二极管,当 T 处于截止时,
不至于使 T 发射结反向电压过大。
16.3.3
写出图 16.25 所示电路的输出电流 i0 与 E 的关系式, 并说明其功能。 当负载电阻 R L
发生变化时,输出电流 i0 有无变化?
.k
图 16.24
情况下,试画出传输特性和输出电压 u o 的波形。
ui
UR
R1 R2
图16.23 习题16.3.1的图
om
1µF
uo
4R
R
R
c
uo
R3
uo
DZ
【解】 :
12V
波形图
wt
uo
6V
传输特性
0
3V
3V 0
− 3V
12V
− 0.7V
uL
6V − 0.7V
uo
6V− 3V0 NhomakorabeauL
6V
0
− 0.7V
− 0.7V
16.2.10 图 16.09 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具有较高输入电阻的差动放大电路,试求 出 uo 与 ui1、ui2 的运算关系式。
R /K 1+ k u o1 = (1 + 1 ) u i1 = u i1 R1 k
.c
uo1 R2 图16.09 习题16.2.10的图
KR2 1 + K uo = − ( )ui1 + (1 + K )ui 2 R2 K = ( k + 1)(ui 2 − ui1 )
R2
io RL
+
了恒电流源电路。
'
图 16.25
16.3.4 【解】 :
画出图 16.26 所示电路中 u 0 , u 0 及 u L 的波形,设 u i = U m sin ωt , RC << T / 2 .
ui
u0
Um
ui
hd aw
uL
R RL
c
uo '
D
o
.c
uL
uo o
U
sat
图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