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课件
电工学第七版课件(第八版的也可以将就用,改不了多少)第0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3h)

25/43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A 0.273 A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R U I 220 0.273 8 06
一个月用电 W = Pt = 60W(3 30) h = 0.06kW 90h = 5.4kW. h 电气设备的三种运行状态 额定工作状态: I = IN ,P = PN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由于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称为响应。
7/43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2 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 一般要将实际电 路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 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 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过载(超载): I > IN ,P > PN (设备易损坏) 欠载(轻载): I < IN ,P < PN (不经济)
26/43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5.2 电源开路
开关 断开 特征:
I=0 E
Ro
I
U0
R
U = U0 = E 电源端电压 ( 开路电压 ) 负载功率 P= 0 I 有 源 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 电 1. 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 路 I =0 2. 开路处的电压 U 视电路情况而定。
R
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 (1) 式前的正负号由U、I 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 (2) U、I 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之间的关系。 注意:用欧姆定律列方 通常取 U、I 参考方向相同。 程时,一定要在图中标
电工学(第七版)_秦曾煌_全套课件_18.直流稳压电源-2

18.3.1 稳压管稳压电路
1. 电路
R IO RL UO
+ u –
+ + C UI DZ –
+
–
2. 工作原理 UO = UZ IR = IO + IZ
设负载RL一定, UI 变化 UI UZ IZ IR UO 基本不变 IRR
输入与输 出之间的电 压不得低于 2V,一般在 5V左右。
用来抵消输入端接线 较长时的电感效应, 防止产生自激振荡。 即用以改善波形。
为了瞬时增减负载电流 时,不致引起输出电压 有较大的波动。即用来 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同时输出正、负电压的电路
+ W7815 3 Ci 0.33F 1 2 CO 1F +15 V
稳压的实质: UCE 的自动调节使输出电压恒定
调整 比较 基准 元件 放大 电压
取样 电路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稳压原理:
+
+ UCE1– – T1 R2 + UBE1 R3
R1
IO
Ui
–
+ " T R 2 P + UCE RP RL UO + + R'P 2 – U – – BE2 VB R2 UZ DZ 2 –
电路的稳压过程是:当输出电压UO因电网电压或负载的 变动而升高时,由取样电路取出误差电压加到T1基极,而 T1 发射极因稳压管D5的作用而保持稳定,所以 T1的基极电压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增大,管子的集电极电流IC随之增大,则在IC1负载电阻R1 、 R2上的压降也增大,结果使复合调整管T2、 T3 得基极电位下 降,管子内阻增大, T3的UCE增大,由于UO=18V–UCE ,使UO 下降,因而保持了UO的稳定。如果UO降低,则上述过程相反, 这时稳压电路使UO上升,以实现稳压。 R1 、C6 、 R2组成两节滤波电路,以滤除T2基极电压波纹。 T2基极所接电阻 R3的作用是防止电路自激。 R4为 T2 的射极负 载电阻, R5担任限流, C8为滤波电容, 用来进一步改善稳压性能。
15电工学第七版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

–
uo = 0 uBE = UBE uCE = UCE
无输入信号(ui = 0)时
iC
uCE
uBE
iB
O
2020/6/6
UBE tO
IB tO
IC
UCE
tO
t
结论:
(1) 无输入信号电压时,三极管各电极都是恒定的
电压和电流:IB、UBE和 IC、UCE 。
IB
IC
IB
Q
Q IC
O
UBE
UBE
O
UCE
已知:UCC=12V,RC=4k,RB=300k, =37.5。
+UCC
解:IC IB U IR B C B C3 3.15 7 020 m .00m A 4 0.01 A 4m .5m RA B IBA U+RBC–ETU–+ICCE
UCE UCC ICRC 121.54V6V
注意:电路中IB 和 IC 的数量级不同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
RC +C2
RS +
es –
C1 +
+
ui + ––
iB iC + + TuCE
RBuB–E – RL
EB
iE
+ uo –
集电极电源EC --为 电路提供能量。并保
证集电结反偏。
+
EC –
集电极电阻RC--将 变化的电流转变为
变化的电压。
Au 放大电路
输入电阻是对交 流信号而言的,是 动态电阻。
定义: 输入电阻 ri UI ii
RS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秦增煌课件第6章ppt

x
Hx S I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即有: Φ NI lF Rm
S
式中:F=NI 为磁通势,由其产生磁通;
Rm 称为磁阻,表示磁路对磁通的阻碍作用; l 为磁路的平均长度;
S 为磁路的截面积。
2. 磁路的欧姆定律
若某磁路的磁通为,磁通势为F ,磁阻为Rm,则
F
Rm
此即磁路的欧姆定律。
安培环路定律将电流与磁场强度联系起来。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 环形线圈如图,其中媒质是均匀的, 试计算 线 圈内部各点的磁场强度。
解: 取磁通作为闭合回线,以 其 方向作为回线的围绕方向,则有:
Hdl I
H d l Hx lx Hx 2 x
I NI
Hx 2π x NI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6.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6.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 磁感应强度(flux density)
磁感应强度B : 表示磁场内某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 与电流的方向之间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B F lI
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 特斯拉(T),1T = 1Wb/m2
因 =BS,如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则铸铁铁
心的截面积必须是硅钢片铁心的截面积的17倍。
结论:如果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励磁电流,要 得到相等的磁通,采用磁导率高的铁心材料,可 使铁心的用铁量大为降低。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 有一环形铁心线圈,其内径为10cm,外径为
5cm,铁心材料为铸钢。磁路中含有一空气隙,
基本公式:
设磁路由不同材料或不同长度和截面积的 n 段组 成,则基本公式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完整ppt课件

5
P kP 1 P 5 1 1 8 1 6 5 3 0 0
k 1
对一完整的电路,功率之和恒等于零,或者称
发出的功率=消耗的功率
编辑版pppt
从以上可以看出:
电容能在一段时间内吸收外部供给的能 量转化为电场能量储存起来,
在另一段时间内又把能量释放回电路, 因此电容元件是无源元件、是储能元件,它 本身不消耗能量。
编辑版pppt
45
WCt Cud du ξdξ1 2C2u(ξ)t12C2u(t)1 2C2u( )
若 u( )01C2u(t) 2
u2/R = u2G
上述说明电阻元件在任何时刻总是消耗功率的, 恒为非负值
编辑版pppt
36
3.电阻元件的能量
电阻(或其他的电路元件)上吸收的能量与时间区间相关。
设从t0~t区间电阻R吸收的能量为w(t), 则它应等于从t0到t对它 吸收的功率p(t)作积分, 即 :
t
w(t) p()d t0
从电位、电压定义可知它们都是代数量,因而就有参考 方向问题。电路中,规定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 方向。但在复杂的电路里或在交流电路里,两点间电压的实 际方向是经常改变的,这给实际电路问题的分析计算带来困 难,所以也要对电路中两点间电压设出参考方向。
编辑版pppt
13
电压参考方向有三种表示方式:
编辑版pppt
4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e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实际电路
开关 S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课件)

3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 不同电压等级适用于不同的输配电需求。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触电及其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安全用电的措施
高斯定理
在静电场中,穿过任意闭合曲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该闭合 曲面内所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 除以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电流与磁场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 安培。
磁力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和 大小,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 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这些 曲线称为磁力线。
节能型家用电器
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如节能空调、节能冰 箱等,以降低能耗。
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错峰用电,尽量在电力低谷时段使用大功率 电器,以降低电费支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 法。
02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01
02
03
04
电荷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 正负两种电荷。电荷的单位是 库仑。
电场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放 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 向的物理量。
电场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 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在电场 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 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电场 强度方向一致,这些曲线称为 电场线。
有功功率表示实际消耗的能量,无功功率表示储能元件之间交换 的能量。
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电子

跳转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模型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 E
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R0
I
+
U
RL
–
U 理想电压源 UO=E
电压源
O
I
IS
E R0
电压源的外特性
电压源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E – IR0 若 R0 = 0 理想电压源 : U E 若 R0<< RL ,U E ,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U
+
IS
U
RL
_
O
IS
I
特点: (1) 内阻R0 = ;
外特性曲线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3)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例1:设 IS = 10 A,接上RL 后,恒流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 RL= 1 时, I = 10A ,U = 10 V 当 RL = 10 时, I = 10A ,U = 100V 电流恒定,电压随负载变化。
(1) 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
对结点 a: I1 + I2 –I3 = – 7
因所选回路不包含
(2) 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 恒流源支路,所以,
对回路1:12I1 – 6I2 = 42 对回路2:6I2 + 3I3 = 0
3个网孔列2个KVL方 程即可。
(3) 联立解得:I1= 2A, I2= –3A, I3=6A
12 I1
I3 支路数 b = 4,但恒流 3 源支路的电流已知, 则未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课件中国矿业大学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课件中国矿业大学电工学第七版下册课件中国矿业大学篇一:中国矿业大学电工试卷7答案中国矿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1 学期《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C》试卷(A)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班级序号一、非客观题:( 本大题10分)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下图电路中电阻R上的电流I 。
Ra(1)求开路电压Uo (4分图1分)Ra1Uo?1010?4??6??2V6?46?4(2)求等效内阻3分R1aR0?6?46?4??4.8?6?46?4(3) 3分(等效电路图1分)II?U0??0.204ARo?R二、非客观题:( 本大题10分)在下图中,I=10mA,R1=4kΩ,R2=3kΩ,R3=6kΩ,C=2μF。
t <0时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在开关S断开前电路已经处于稳态,求在开关断开后的uc和i1,并画出uc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 c(1)uc(0?)?uc(0?)?0V1分2uc(?)?IR3?60V1分??RC?(R1?R3)C?0.02s 2分uc(t)?uc(?)??uc(0?)?uc(?)?ei1(t)?C(2)?t??60?60e?50tV 2分??duc(t)?6e?50tmA2分dtuc2分三、非客观题:( 本大题12分)已知:u?2202sin314t,i1?112sin(314t?90?),i2?22sin(314t?45?),(1)求总电流i及电路参数R、L、C;(2)画出各电压电流(?,I?,I?,I?)的相量图。
U12. .I2RjXL(1)?1?11?90?AI?2?112?-45?AI2分??I?1?I?2?11?0?A 2分Ii?112sin314tA1分R?jXL?220?0??10?j10112??45?3R?10?XL?10?Xc?(2)1分L?10?31.8mH2分3141C??159?F20?314220?20?112分?1I2I2分四、非客观题(本大题8分)对称三相负载接成三角形,已知电源电压Ul=220V,每相负载R=15Ω,XL=16.1Ω,求:(1)电流表读数及电路总的有功功率P;(2)如果S1断开(S2闭合),求此时电路总的有功功率P ’;(3)如果S2断开(S1闭合),求此时电路总的有功功率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工作点Q:IB、IC、UCE 。 分析方法:估算法、图解法。 分析对象: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 所用电路: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设置Q点的目的:
(1)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 (2) 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 动态的基础。
RS
E +-S 信号源
Ii
+ U- i ri
Au ro
放大电路U
+
_o
+
RL _U o
1.放大倍数 2. 输入电阻
定义 : Au
ri
U i Ii
U o U i
3. 输出电阻
ro
总目录 路
对直流信号电容 C 可看作开路(即将电容断开)
断开 RB
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
RC +C2
RS +
es –
C1 +
+
ui + ––
iB iC + + TuCE
RBuB–E – RL
EB
iE
+ uo –
晶体管T--放大元
件, iC= iB。要保
+ 证集电结反偏,发
EC 射结正偏,使晶体 – 管工作在放大区 。
基极电源EB与基极 电阻RB--使发射结 处于正偏,并提供
保证集电结反偏。
+
EC –
集电极电阻RC--将 变化的电流转变为
变化的电压。
耦合电容C1 、C2 --隔离输入、输出
信 号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负载
与放大电路直流的 联系,同时使信号
源
顺利输入、输出。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RC +C2
RS +
es –
C1 +
+
IBRB UBE (1β )IBRE
U+BE–TU–CE
IE
IB
UCC UBE RB (1 β )RE
IC β IB
由KVL可得:UCE UCC ICRC IERE
由例1、例2可知,当电路不同时,计算静态 值的公式也不同。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2.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用作图的方法确定静态值 优点:
能直观地分析和了解静 态值的变化对放大电路 的影响。
+UCC
RB
RC IB IC
+
U+B–ETU–CE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2.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UCE =UCC–ICRC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要求: 1.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
效电路分析法。 2. 了解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和多级放大的概念。 3. 了解设计输出器的工作特点 4. 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放大的概念: 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放大的实质: 用小能量的信号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将放 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能量转化成交流能量输出。 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 1. 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电压、电流、功率)。 2. 尽可能小的波形失真。 另外还有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其它技术 指标。 本章主要讨论电压放大电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2.1 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
1. 直流通路估算 IB 由KVL: UCC = IB RB+ UBE
+UCC
RB
RC IB IC
+
U+B–ETU–CE
所以
IB
UCC UBE RB
当UBE<< UCC时,
IB
UCC RB
2. 由直流通路估算UCE、IC
根据电流放大作用 IC IB ICEO β IB β IB
RC
IB IC + U+B–ETU–CE
UCE UCC IC RC 12 1.5 4V 6V
注意:电路中IB 和 IC 的数量级不同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UCC 由KVL可得:
RB
RC IB IC
+
UCC IB RB UBE IERE
由KVL: UCC = IC RC+ UCE 所以 UCE = UCC – IC RC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1: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UCC=12V,RC=4k,RB=300k, =37.5。
+UCC
解:IB
UCC RB
12 mA
300
RB
0.04 mA
IC IB 37.5 0.04mA 1.5 mA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大小适当的基极电 流。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1.2 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作用
RC +C2
RS +
es –
C1 +
+
ui + ––
iB iC + + TuCE
RBuB–E – RL
EB
iE
+ uo –
集电极电源EC --为 电路提供能量。并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5.1.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组成
RC +C2
RS +
es –
C1 +
+
ui + ––
iB iC + + TuCE
RBuB–E – RL
EB
iE
+ uo –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
EC –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5.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5.5 放大电路中的频率特性 15.6 射极输出器 15.7 差分放大电路 15.8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5.9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C1 +
RS +
+ ui
es –
–
+UCC
RC +C2 断开
iB iC + + TuCE + uB–E – RL uo
iE
–
+UCC
RB
RC IB IC
+
U+B–ETU–CE
直流通路
IE
直流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Q ( IB 、 IC 、 UCE )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ui + ––
iB iC + + TuCE
RBuB–E – RL
EB
iE
+ uo –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
+ EC
–
RS +
es –
RB C1
+ + ui
–
RC
+UCC +C2
iB iC + + TuCE + uB–E – RL uo
iE
–
单电源供电时常用的画法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5.1.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