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业 危 害 告 知 卡(粉尘)
粉尘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粉尘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危害特点粉尘是指固体物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粉尘雾。
粉尘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1. 直接危害:粉尘进入呼吸道后,可沉积在上呼吸道黏膜和支气管黏膜上,长期吸入大量粉尘会导致上呼吸道炎症和慢性支气管炎。
同时,粉尘也会渗透肺泡进入肺组织,造成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矽肺等。
2. 间接危害:粉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特别是可燃性和易爆性粉尘。
同时,粉尘还会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职业病名称及发病原因1. 上呼吸道炎症:长期吸入粉尘,直接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
2. 慢性支气管炎:吸入大量粉尘,引起支气管黏膜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黏膜增厚和纤维化。
3. 肺间质纤维化:吸入某些有害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等),刺激肺泡壁和纤维细胞产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肺泡功能下降,以及肺功能的逐渐减退。
4. 矽肺:吸入矽尘,矽尘在肺内沉积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严重影响肺功能。
三、预防措施1. 加强通风:工作场所要实行良好的通风设施,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粉尘浓度。
2. 个体防护:根据工作环境,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眼镜等。
3. 工作操作控制:对粉尘源采取有效的工艺技术措施,减少粉尘扬尘,如湿式作业、防尘罩等。
4. 培训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了解粉尘职业病的危害性、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病变,减少病程。
6. 健康监测:对职业病危害程度高的岗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监测,筛查病人,及早干预和治疗。
四、应急处理措施1. 即时停止作业:一旦发生粉尘爆炸、火灾等事故,立即停止当前作业,并向管理部门报告。
2. 紧急疏散:在粉尘爆炸、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员工,确保安全。
3. 灭火救护:对于粉尘爆炸、火灾事故,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进行伤员救护。
职业危害告示卡

职业病职业危害告知卡
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Dust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可使呼吸系统的防御
机能受到损害,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临床
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闷、胸痛等。
1浓度和接触时间:暴露时间越长、浓度越
高、危害越严重。
2分散度: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漂浮时间
越长,危害越严重。
3硬度:可引起呼吸道黏膜机械性损伤。
4爆炸性:在适宜的浓度遇到明火会发生爆
炸
注意防尘应急处理
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维护和检修,
确保除尘调入运转正常。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防护措施
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内部救援报警电话:
职业病职业危害告知卡
作业环境产生噪声,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
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
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
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噪声有害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应到医院检
查,并治疗。
防护措施
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休息时离开噪声环
境。
急救电话:120消防电话:119内部救援报警电话:。
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告知对象工业企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其生产设备和生产物料中可能存在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职业危害。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需要对企业员工及从业人员进行相应告知,使其充分了解职业危害的性质、危害程度及相应防护措施,以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职业危害性质和特征1. 噪声噪声是指超过人体正常感官所能承受的声音,其主要引起的危害是听力的损伤。
在工作环境中,噪声超过85分贝,长时间接触容易引起噪声性聋和耳鸣等疾病。
此外,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还会引起自律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机能的正常运行。
2. 粉尘粉尘是指经过机械或物理作用后,被分离出来的或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质。
常能在工业生产中产生,如石棉、煤尘、硅尘、铅尘等。
人吸入粉尘后,可能出现短期或长期的职业病。
粉尘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但长期吸入,会影响人体内脏器官,并引发肺癌等疾病。
3. 有毒有害物品有毒有害物品是指对人体有毒作用和危害效应的化学品,包括有害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和亚组分等。
有毒有害物品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人体机能产生刺激和破坏作用。
而长时间或大剂量接触这些有毒有害物品,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职业疾病,甚至危及人体生命安全。
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业人员应该做好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 噪声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应该佩戴耳塞或耳罩,选择具有防噪声性能的工具,避免长时间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
2. 粉尘在接触粉尘的场所,应该佩戴防护口罩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设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体检。
3. 有毒有害物品对于化学品、毒物等有毒有害物品,应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操作,如佩戴防护面罩、手套、防护衣等个人防护设备,保持通风畅通,定期对身体进行体检。
四、告知卡1. 告知对象所有从业人员,包括企业员工、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5.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氧化碳)6.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氧化硫)7.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8.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及其化合物)1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频电场)11.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矽尘)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当心电离辐射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本区域作业会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一氧化碳健康危害危险特性如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坏神经系统。
轻度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进而症状加重,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头痛、头昏、耳鸣、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心电图改变。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为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已扩散,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易燃、易爆。
与空气混合有爆炸危险。
当心有害气体中毒应急处理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1、加强有限空间排风;2、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3、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检测值:限值:检测岗位:检测车间:检测时间:检测机构:注意防护当心中毒注意通风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注意防护当心中毒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加强通风,操作者必须穿工作服、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
粉尘危害告知卡

急 救 电 话:120 职 业 卫 生 咨 询 电 话:
体检工作。
造成皮肤干燥,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火、粉刺、皮炎等。
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限脸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
侵入皮肤后可堵塞皮脂腺、汗腺粉 尘 危 害 特 性 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
进入呼吸系统会引发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刺激作业等病症。
侵入眼睛后便可危 害 预 防 措 施
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切实落实综合防尘措施,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定期安排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体检。
等。
皮肤接触可引起粉刺、皮肤性毛襄炎、脓 二次扬尘;做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定期
皮病及皮肤皱裂,还会引起耳部及眼部的疾病。
2.尘肺病是进行性职业病,接尘工人脱离
粉尘作业后仍有可能得病。
1.产生粉尘的岗位必须有机械通风除尘设肺炎、肺癌、尘肺病以及其它职业性肺部疾病
施密闭尘源,注意保持车间清洁,防止职 业 危 害 告 知 卡
作 业 环 境 对 人 体 有 害,请 注 意 防 护
健 康 危 害
温 馨 提 示粉 尘 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1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氨)1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一氧化碳)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焊工岗位-----高温、电焊尘、有毒气体、弧光)1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烫伤)1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丁酮)1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丙醇)1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液氮)1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醇)1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1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2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氯甲烷)2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苯)2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硝酸)2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氢氧化钠)2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过氧化氢)2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可溶性镍化物)2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异佛尔酮)2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环己酮)2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酸乙酯)2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乙烯)3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酸)3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盐酸)3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煤气)3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钒)3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锰)3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氯气)3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37、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氮气)38、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四氢呋喃)39、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甲醛)40、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炔二醇)4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1,4-丁二醇)4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钴-60)43、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放射源:铯-137)44、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5、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6、职业病危害告知卡()47、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明细表1、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

职业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咨询电话:
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
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注意防尘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全套)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告知卡
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dust
理化特性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粉尘有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当心粉尘爆炸禁止吸烟禁止打手机
健康危害
飘逸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
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
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肺病,还可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粉尘爆炸危害。
就是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防护措施
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急救电话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