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便颜色预示哪些疾病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
在医学上,形容大便的术语通常会涉及其颜色、质地、气味和频率等方面。
以下是相关的医学术语:
1. 颜色:正常的大便颜色应该是黄色或棕色。
异常的颜色可能包括红色、黑色、白色或绿色等。
2. 质地:大便的质地可以是软、硬、稀或糊状。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成形,但容易排出。
3. 气味:大便的气味应该是相对温和的,如果有非常强烈的气味,可能是由于某种消化问题或食物选择造成的。
4. 频率:正常的大便频率通常是每天一到两次,或者每周三到四次。
如果大便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某种健康问题的迹象。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医学描述或术语,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
粪便常规报告单

粪便常规报告单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通常用于评估人体肠道健康状况以及消化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该报告单涵盖了多个指标,包括粪便外观、颜色、质地、pH值、潜血等,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协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常规报告单包含有关粪便外观、颜色和质地的信息。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肠道消化和吸收的情况,同时也是评估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
在正常情况下,粪便应该呈黄褐色,质地柔软,易于排便。
如果粪便颜色偏黑偏红,质地硬、干燥或出现异样气味,这可能意味着肠道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其次,报告单中的pH值指标也十分重要。
人体肠道中的pH值通常不同于其他部位,因为它受到肠内微生物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pH值为6.0至7.5之间。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就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等功能。
除此之外,报告单中的潜血指标也是常见的检测指标之一。
潜血可以分为隐性潜血和明显潜血,隐性潜血是指无法肉眼观察到的微量血液,而明显潜血则是肉眼可见的程度不同的血液。
这个指标可以检测肠道出血情况,特别是检查结直肠癌和其他肠道疾病的有效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判断标准,因为它只是提供一些指标供医生参考。
因此,如果报告单出现异常情况,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和分析,找到病因。
另外,由于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进食或药物使用等,这些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化检查指标,能够为医生提供多种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持肠道健康,而且能够及早发现肠道问题并进行治疗。
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该项检查,注意肠道健康。
大便的不同形状能反映什么疾病?(肠道健康18)

肠道健康大便的不同形状能反映什么疾病?
肠道健康--
大便的不同形状能反映什么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了解人体排便的次数、时间以及大便的数量、颜色、质地、气味,排便时感觉和伴随症状等,对正确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大便秘结,伴高热烦躁,多为肠热证;
2、伴面色苍白、脉沉迟,属冷秘,多为肠寒;
3、老年便秘,脉细数,属脾阴虚;
4、大便溏泄,纳少腹胀为脾阳虚;
5、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腕闷嗳腐为伤食;
6、情志抑郁,腹痛作泄,排便不爽,为肝郁乘脾;
7、黎明前腹痛泄泻,为脾肾阳虚;
8、排便时,肛门灼热,属大肠湿热;
9、里急后重,见于痢疾、脱肛,属湿滞大肠或脾虚中气下陷;
10、大便下血,色鲜红为近血,为病在大肠或痔疮出血;
11、血色黑暗或呈柏油状为远血,多属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出血。
肠道易激综合征多则表现为大便坚硬如羊粪状,伴阵发性腹痛,
1/ 2。
大便颜色浅是怎么回事?

大便颜色浅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运行,要定时补充营养,也会不断地形成废物,然后以各种形式排除体外。
向外呼气就是排除废气,而每天的排便就是排除一些废物。
从我们的排泄物也可以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大便颜色浅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脂肪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致营养物质不能完全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引起营养缺乏的临床综合征群,亦称消化不良综合征。
典型脂肪泻的粪便为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具恶臭。
脂肪泻有一下病因:1.肝胆疾病:较多见于胆道阻塞病变中的肝外胆道阻塞、或肝内胆道阻塞,因胆道阻塞最易引起胆汁滞留,胆汁成分改变,致使肠腔内的胆酸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脂肪水解和脂肪酸分解的消化作用,迫使脂肪从大便排出、发生脂肪泻。
2胰腺疾病: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
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
如胰腺功能不足,可给胰酶片;胆盐缺乏除治疗原发病外,宜在饮食中加用中链甘油三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中链脂肪不需通过胆盐作用,能直接被小肠吸收。
营养不良的患者引起的脂肪泻,可先采用静脉营养,情况改善后,逐步增加饮食,乳糜泻应限制进食麦类食物。
有些脂肪吸收不良与细菌作用有关,如小肠上部细菌过度繁殖,可使胆盐分解,从而影响脂肪吸收。
需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我们的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是一个整体,当其中一个肉眼无法看见的地方出现异常时,会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异常传达到我们肉眼可见的地方。
因此,当我们觉察到不适时,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然后治疗。
大便颜色、质地和形状的变化与健康状况

大便颜色、质地和形状的变化与健康状况正常的粪便(便便、粪便)通常是浅棕色至深棕色。
尽管粪便颜色或质地的变化可能是正常的,但大多数变化都应进行评估。
与粪便颜色变化相关的症状(如果有的话)是变化的根本原因的症状,例如,食物、饮料或疾病,例如:饮食(甜菜、富含绿色蔬菜的饮食、甘草)铋(例如,Pepto-Bismol)胆囊疾病乳糜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肿瘤憩室病癌症痔疮大便颜色不寻常可能是由于腹泻;肠道出血; 肠道、胰腺或肝脏疾病;和药物1.绿色大便或便便是常见的大便颜色变化。
这可能是由于粪便中的胆汁色素,因为腹泻使食物通过肠道过快,因此肠道化学物质和细菌无法将胆汁色素分解成正常的棕色,或者绿色可能是由于某些食物,如绿色、多叶蔬菜或绿色食用色素。
2.红色或黑色的便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迹象(来自食道、胃、小肠或结肠),不应忽视。
当大便颜色改变时,需要做哪些检查取决于怀疑大便颜色改变的原因。
例如,如果怀疑出血,可能需要进行胃肠道内窥镜检查以评估红色或黑色粪便。
治疗大便颜色变化的治疗根本原因。
直肠出血(便血、便血)便血可以是鲜红色、栗色、黑色和柏油样,或隐匿性(肉眼不可见)。
便血的原因范围从无害、恼人的胃肠道疾病(如痔疮)到严重疾病(如癌症)大便颜色变化的症状是什么?仅粪便颜色的变化不会引起症状。
粪便颜色、质地或形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导致任何症状的原因。
当您的大便颜色、质地或形状发生变化时意味着什么?排便的颜色通常为浅棕色至深棕色,并且在大便颜色、数量和形式方面,个体之间存在适度差异。
当粪便发生这些变化时,可能意味着可能存在影响胃肠道(GI)或整个身体的疾病。
正常大便的颜色是什么?粪便(粪便,便便)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
当大便颜色发生变化时,一个人、父母或看护人经常会担心。
胆汁中的胆红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通常在使用数周后被破坏)通常是造成粪便颜色的原因。
1.胆红素浓度可以改变粪便的颜色,从淡黄色到几乎黑色。
医学知识之粪常规

粪常规(一)一般性状1.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
2.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
3.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4.脓性及脓血便:当肠道下段有病变。
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5.米泔样便: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6.稀糊状或水样便: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假膜性肠炎。
7.细条样便:多见于直肠癌。
8.气味: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
阿米巴肠炎粪便呈血腥臭味。
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9.绿色粪便:提示消化不良。
10.胨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11.寄生虫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即可分辨,钩虫体则须将粪便冲洗过滤后方易找到。
(二)显微镜检查1.白细胞: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一般<15/HP,细菌性痢疾时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或小吞噬细胞。
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红细胞:当下消化道出血、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和直肠癌时,粪便中可见到红细胞。
(三)化学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胆红素试验。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对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四)细菌学检查: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作直接涂片检查。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大便检查科普小常识

大便是人体代谢的产物,主要是由消化道脱落的细胞、细菌、无机盐、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和水分组成。
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能反映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态。
健康人粪便的颜色为黄色或黄褐色,且排便时会产生一定的气味。
当排便过程中粪便出现异常,如出现血便、脓血便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人有便秘、腹泻或大便带血等情况,于是大家就会有疑问了:这是不是疾病的信号?大便检查能查出哪些疾病?临床上通过大便检查可发现多种疾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便的颜色正常的大便颜色是黄色或黄褐色。
如果大便呈现出鲜红的颜色,可能是肠道下段出血,比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引起的。
如果粪便颜色为黑色或柏油色,应考虑上消化道出血、服用铁剂、动物血、药用炭及某些中药;当大便呈果酱色,可能是阿来巴痢疾;当大便呈白色或灰白色,可能是胆道梗阻或者是做了钡餐造影检查后;当大便呈绿色,乳儿的粪便中因含胆绿素而呈现绿色。
因此,排便后应该注意观察大便的状态。
一旦出现了异常,就应该引起重视,这可能就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导致的。
二、粪便的形态正常人的粪便形态是圆柱形、性质较软、颜色黄色或黄褐色,排便时顺畅,通过粪便形态可以反映出肠道系统的健康与否,在正常情况下大便是圆形,表明结肠比较健康,能够帮助粪便塑形。
健康的大便比较软,排便过程过硬或者稀薄是不健康的,粪便过硬表明在肠道中存留时间比较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过于稀薄表明肠道的吸收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吸收粪便中的水分,粪便颜色以金黄色为主,由于粪便中混有胆红素导致颜色改变。
部分人因为饮食因素导致粪便颜色发绿、发黑,性质和味道没有出现异常表明是正常的,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应警惕肠道蠕动是否出现问题。
三、粪便的气味1、粪便的气味与饮食、便秘、消化不良、肠道肿瘤疾病有关。
一般情况下,粪便的通常味道是粪臭味。
2、当大便呈腥臭味可能是肠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感染后会导致肠道黏膜出现一些炎症性改变,这样产生的一些炎症物质会通过大便排出体外,造成大便出现腥臭味。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分类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分类1.红色(1)鲜血与大便分离,只是在粪便表层,或者表现为排便后有新鲜的血液自肛门流出。
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很可能是宝宝有某些肛肠疾病,建议去医院就医。
(2)粪便形似果酱的红色或者颜色稍且伴有红色脓液。
这种情况同样提示相关病变,如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等。
(3)粪便带有已化脓鲜血,且呈粘液状。
某些带病细菌是引起这种血便的元凶,如空肠弯曲菌。
2.黑色柏油状这种大便有个典型的特征:亮黑。
如果宝宝患有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慢性胃炎的话,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显现黑色的是硫化亚铁,其形成原因是血红蛋白与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颜色发亮则是肠液在硫化亚铁刺激下过度分泌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黑色的大便都提示胃肠疾病。
像宝宝如果吃了很多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血,服用其他一些中成药还有炭粉、铋剂等也会有这种情况,但稍有不同的是,这种黑色大便不会发亮。
3.灰白色宝宝出现这种大便一般是两种情况:胆阻塞或者是饮食不当。
前者要及时就医,后者多是由于摄入的糖太少或牛奶太多引起的,在饮食上适当调节就好。
此外饮食不当引起的灰白色大便质地较硬且味臭。
4.绿色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并且伴有滑黏的液体,可能是由于宝宝长时间未进食导致的,这种大便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量少。
除此以外,如果宝宝长期吃富含铁的配方奶的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5.颜色鲜亮当宝宝的饮食中脂肪占比偏高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大量的脂肪酸在肠道堆积,使得肠粘膜受到刺激,进而加快肠蠕动的结果。
这种大便除了颜色鲜亮以外,还很滑,不会黏附在马桶壁上。
6.深棕色泡沫状宝宝比较喜欢甜味食物,因此可能进食的糖类或者淀粉类比较多。
由于这两类食物有助于促进酵解,所以就会出现泡沫。
7.水状、豆腐渣状或者碎蛋花汤状这三种大便状态都是肠炎的表征,其中水状大便不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
8.臭气熏天有些宝宝的大便经常有刺鼻的臭味,让妈妈们很是头疼。
其实这与饮食关系密切,通常是宝宝吃的食物中蛋白质太多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便颜色预示哪些疾病
1
2
人人都要“五谷轮回”,大便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
大便的颜色、3
性状和次数和疾病密切相关: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肠息肉,大便总4
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肠癌……大便什么样才是正常,什么样是异常?种5
种异常可能意味着什么?
6
自我察病之观颜色
7
王主任说,大便颜色的形成有诸多影响因素。
正常的大便应呈黄褐色,这是8
因为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肝肠循环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胆汁中黄绿色的胆9
黄素变成黄褐色,并随大便排出体外。
10
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
11
因此,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
如果大便颜色很深,一般有几种可能。
12
第一是与食物有关,广州人有句老话:“吃猪红屙黑屎”,也就是说吃了猪血或动13
物内脏,大便会变成红黑色,吃绿色蔬菜吃得多,叶绿素含量高,大便呈绿色。
第14
二是与药物有关,胃病患者吃含铋的胃药,缺铁性贫血病人经常补充铁剂,大便也15
会呈黑色。
炭剂、一些黑色的中成药吃了也会拉黑便。
这种黑便呈深浅不等无光泽16
的炭样黑色。
17
异常颜色与疾病有关
18
以下是大便异常颜色和疾病的关系。
19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20
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
21
黑色:如果没有吃猪血,又没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药物,大便出现黑色,一般22
是上消化道出血。
胃和十二指肠出血,血通过几米长的肠道,发生各种化学变化,23
逐渐变黑,因此,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话,大便应该是黑的。
在上消化24
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溃疡病出血的约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除25
溃疡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26
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27
红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28
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大便应呈红色。
如果上消化道出血29
量大,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拉出来的大便也是红色。
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30
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31
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
32
自我察病之看性状
33
王主任说,观察大便的形状,也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
正常的大便应为34
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
间隔应是每天一次,35
或隔天一次。
36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
腹泻者排37
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
柱状便见于38
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39
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40
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41
性菌痢。
42
有时大便不一定呈圆柱形,这是因为大肠内的一段结肠带有皱褶,大便经过43
这些地方便会稍微变形,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大便总是固定在某处有凹陷,那44
就有可能是肠腔有肿瘤。
45
从医学上讲,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三次,就不46
算腹泻;一次大便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就不算异常。
大便间隔的时间、次数和47
每次大便的时间可因人而异,跟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老人的肠蠕动不好,48
大便时间、间隔会长一点。
49
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异常,有时候是器质性的疾病,即某个器官的某个部位出50
了问题,有时候是功能性问题,即使到医院检查了,什么病都查不出来,就应该是51
功能发生了异常,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有的病人不相信,说:‘我明明肚子痛,52
怎么会检查不出来呢?’其实,有病不一定痛,痛不一定有病。
”王主任说,这些53
病是由于内脏神经调节等出了问题,危害没有器质性病变那么大,不致命,
54
查不出毛病也不必要太担心。
有的人腹泻和便秘交替,有可能是肠癌。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