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特点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说得出来的和写得出来的。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图形、图像、视频等表达、传递。由于可以编码输入计算机,所以又有人称之为“可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注意:显性知识并不是知识本身,而只是知识的载体

可传播共享有规律可循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1、难以表达的知识,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觉察到的、未觉察到的)

2、包括经验、技巧、诀窍,是个人的技能、技巧和能力,个人主观的洞察力、直觉与预感

等皆属隐性知识,是靠实践摸索和体验来获得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例:

一般来说,人类80%的知识属于隐性的,能说出的只有20%。

特点:

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的特性。

个体性: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但是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传递的,只不过它的传递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另外,这里需要区别“个体性”与“主观性”。波兰尼认为,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 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可见,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外在的维度。非理性:显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逻辑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它能够理性地进行反思,而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由于隐性知识的非理性特征,所以人们不能对它进行理性地批判。

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的特征。

文化性: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或者说,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隐性知识“体系”,包括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

偶然性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改造。

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整体性: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然而,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不可分割的。

二、SECI案例分析

具体内容:

SECI模型存在一个基本的前提,知识的创新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都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SECI模型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隐化(internalization)过程,完成一次螺旋上升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场(Ba)”存在。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过程阶段的“场(Ba)”,分别为“创始场(Originating Ba)、对话场(Interacting/Dialoguing Ba)、系统化场(Cyber/Systemizing Ba)、练习场(Exercising Ba)”。

案例应用:

“潜移默化”(社会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

(l)设计师和工程师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他们访问开发阶段的每一个现场,通过面对面交流企图捕获这种隐形的现场知识。将一个人现存的想法或意念直接传达或移转给他的同仁或部属,强调“大我”的精神,愿意让人分享他个人的知识,因而创造了一个共有的知识转化之场所(ba)。

“外部明示”(外化),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

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商业实务方面,外表化须有下列两项要素之协助:

(l)通过面对模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2)每个人都参与设计,将自己的评论与建议提交到在线的工程信息共享系统,在这里人们可以床波和输入他们的现场技巧。

“汇总组合”(组合化),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体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在商业实务方面,组合阶段包含下列三小项程序:

(l)中级管理人员把有用的内容正式登记在Z-EIS。

(2)登记过的技巧条目成为有用的知识前,一般要事先过滤。把很多有用的知识选出来编进“质量保证目录”,作为设计参考有用的新的显性知识。

“内部升华”(内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

(1)通过Z-EIS系统把这些设计开发技巧的显性知识就被现场利用,同时又变为使用者的隐性知识。

三、知识分享的主要障碍

个人障碍:

1、知识拥有者的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