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

合集下载

北大荒集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集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集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集团传承和发扬的重要精神资源,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国情怀:北大荒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热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北大荒集团始终秉承“以农为本,富民为怀”的宗旨,努力实现农产品的自给自足,为祖国的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业精神:北大荒集团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弘扬着创业精神,鼓励员工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不断寻求企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三、团队合作:北大荒精神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以及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合作精神。

只有团结一心、协力同心,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四、诚信经营:北大荒集团一直以诚信经营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信誉为企业的生命线,倡导员工诚实守信,以诚信树立企业形象,赢得市场信任。

五、责任担当:北大荒精神强调对企业、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担当,倡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挑战,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实践与影响北大荒精神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以实际的工作成果和影响力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一、在企业发展中,北大荒精神激发和激励着广大员工全力投入工作,在农业生产、加工生产、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北大荒精神在企业内部起到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和传承。

员工们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北大荒精神不仅在企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在外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扶贫帮困、环保公益、人才培养等方面,北大荒精神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

北大荒精神在北大荒集团的组织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领员工价值观的树立。

北大荒精神强调诚信经营、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等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们形成积极向上、热爱企业、忠诚守信的良好价值观念。

北大荒精神题词大全

北大荒精神题词大全

北大荒精神题词大全包括但不限于:
1. “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江泽民,时任国家主席,于2000年8月22日至23日亲临垦区视察,并为垦区题字。

2.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这是黑龙江垦区的垦荒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孕育出的北大荒精神,它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此外,北大荒精神题词还有“艰苦创业的典范,开拓创新的先锋”等。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士。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1. 北大荒精神的概述北大荒精神是指中国农垦事业的鼻祖——中国北大荒集体农庄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

它是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农垦人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所形成的,体现了勇往直前、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特点。

2. 北大荒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北大荒精神有四个核心价值观,即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2.1 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是北大荒精神的首要价值观。

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农垦人没有任何后勤保障,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生存和发展。

他们通过艰苦努力,不屈不挠地战胜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2.2 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体现。

农垦人在北大荒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相互扶持、携手并进,在团结中战胜了困难,实现了集体的发展。

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创造奇迹”。

2.3 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垦人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地面对问题,切实地解决问题。

他们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传承,推动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

2.4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北大荒精神的高远目标。

农垦人以追求卓越为己任,不断创新,勇于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成果。

他们通过不断超越自己,创造了农垦事业的奇迹,展示了中国农业的崭新面貌。

3. 北大荒精神的现实意义北大荒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更是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

3.1 对农业现代化的启示北大荒精神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守农业,坚持实践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对精神文明的引领北大荒精神体现了农垦人追求精神文明的高尚追求。

他们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注重物质收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3.3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北大荒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它崇尚的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北大荒精神征文

北大荒精神征文

北大荒精神征文北大荒精神——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北大荒,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缩影。

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农业从落后到现代化的蜕变。

而北大荒精神,则是这一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一、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北大荒精神,是指在艰苦环境下,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勇攀高峰的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拼搏奋斗:在艰苦环境下,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

2. 追求卓越: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3. 团结合作: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创新创造:不断创新创造、开拓进取。

二、北大荒精神的实践北大荒精神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 以拼搏奋斗为特点北大荒人在艰苦环境下始终保持着拼搏奋斗的精神。

在北大荒的发展历程中,曾经遭受过多次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但是北大荒人从未放弃过。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终于将这片荒地变成了一片富饶之地。

2. 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北大荒人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如今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典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北大荒人对于追求卓越的执着。

3. 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北大荒,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北大荒人都能够保持着这种精神状态,在困难面前互相支持,在成功面前共同庆祝。

4. 不断创新创造、开拓进取在北大荒,不断创新创造、开拓进取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促使着北大荒人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三、北大荒精神的启示北大荒精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1. 勇于面对困难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像北大荒人一样,勇于面对,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2.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目标。

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3. 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

北大荒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北大荒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北大荒精神研讨发言材料引言北大荒精神是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大荒公司员工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重大任务面前坚持不懈、奋发拼搏的精神风貌。

北大荒精神是对北大荒公司员工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一种可贵的工作态度和人生追求。

本次发言将探讨北大荒精神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个人、团队和企业的意义。

一、北大荒精神的内涵1.1 顽强拼搏的精神顽强拼搏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

北大荒公司员工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面对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态度。

1.2 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协作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大荒公司员工要求相互之间相互帮助,形成紧密的工作团队,共同面对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

1.3 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特点之一。

北大荒公司员工要具有勇于探索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寻求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1.4 坚持奉献的精神坚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基础。

北大荒公司员工要具有追求社会效益和企业利益统一的精神,不仅关心个人发展,还要为农业事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北大荒精神在个人、团队和企业中的意义2.1 对个人的意义北大荒精神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有具备北大荒精神,个人才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就。

2.2 对团队的意义北大荒精神对团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团队成员坚持北大荒精神的共同价值观,可以形成戮力同心、互帮互助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

2.3 对企业的意义北大荒精神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北大荒公司员工坚持北大荒精神,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北大荒精神的培养与弘扬3.1 培养个人素质要培养北大荒精神,个人首先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才能成为具备北大荒精神的员工。

3.2 加强团队建设要弘扬北大荒精神,团队建设是关键。

通过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加强沟通和合作,可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共同的北大荒精神认同。

赞美北大荒精神的句子

赞美北大荒精神的句子

赞美北大荒精神的句子北大荒精神是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大荒农业科技集团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特点。

下面列举10个赞美北大荒精神的句子:1.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大荒农业科技集团的宝贵财富,它体现了北大荒人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2.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艰苦环境中锻造出来的,他们以不畏困难、奋发向前的精神面貌为世人所称道。

3.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孕育出来的,他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理念。

4.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他们以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姿态引领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5.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农田科技示范中彰显出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

6.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培育出来的,他们以务实精神和创新思维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产业。

7.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中践行出来的,他们以生态环保的观念引领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形成的,他们以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推动着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9.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农产品加工中展现出来的,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品质打造了一系列优质农产品。

10.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农业农村一体化中发扬出来的,他们以全面发展、综合效益为目标推动着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

北大荒精神以其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风貌,为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标杆和榜样。

无论是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还是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北大荒精神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北大荒精神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北大荒集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集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集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北大荒精神北大荒集团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成立于1953年。

集团以好的领导、依法依规、健康成长、诚实守信、持续发展为宗旨,并以农业生产、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商品流通等为主要业务。

北大荒集团在其文化建设中,强调"北大荒精神"的培养和传承。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企业文化的内核。

它包含了“开放、共享、勤奋、创新”的理念,是北大荒集团长期以来凝聚员工情感的核心。

开放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研发到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领域,北大荒都秉持着开放的态度,拥抱新思维和新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北大荒认为开放是赢得市场先机的关键。

共享是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北大荒集团推崇团结合作的文化,让员工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实现共享利益。

公司鼓励员工良好相处、互相尊重,并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的相互利益共享。

勤奋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内涵。

北大荒认为,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集团严格要求自己的员工,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都要具备努力工作的诚实劲头和刻苦上进的精神,以完成各项任务。

创新是北大荒企业的核心价值。

北大荒集团认为,想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取胜,必须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创新。

北大荒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勇于尝试、积极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能,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之,北大荒集团以“北大荒精神”为核心,强调开放、共享、勤奋、创新的文化价值。

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北大荒集团始终坚持本着首先要服务于国家,以创造价值为己任的企业精神,以及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努力。

通过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北大荒集团必将成为中国农业领域的一股强大力量。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北大荒,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个农场,也是中国现代农业的摇篮。

在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大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实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即“北大荒精神”。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追求卓越“卓越”是北大荒精神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

在北大荒,每一个员工都被教育和激励着不断追求卓越。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还包括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

为了实现卓越,北大荒注重创新、注重学习、注重团队合作。

二、勇于担当在北大荒精神中,“勇于担当”是另一个重要价值观。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北大荒曾经历过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大荒人并没有退缩或者抱怨。

相反地,他们选择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不仅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在社会责任层面得到了体现。

三、关注员工北大荒非常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他们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只有让员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在北大荒,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

同时,北大荒也注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

四、创新精神在北大荒精神中,“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北大荒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他们鼓励员工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带来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

五、诚信经营在北大荒精神中,“诚信经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北大荒一直注重诚信和公正,秉承着“以人为本、以诚为本”的理念。

他们认为,只有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因此,在北大荒,每一个员工都被教育和激励着保持诚实、正直和公正。

六、社会责任在北大荒精神中,“社会责任”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

这种精神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路上奋勇前进。

精神简介什么是北大荒精神?这便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

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形成历史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础。

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

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工副渔综合经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

垦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垦区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垦区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精神内涵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精神解读北大荒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环境的艰苦史书上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

这里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烟罕至,寒冷、偏僻、荒蛮、凶险以至于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等等。

北大荒是冰雪的故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8.6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为冰霜期,冻土层最厚达2。

5米,滴水成冰、鹅毛大雪都是对这里形象的比喻。

夏季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蚊虻成阵,因草水多多,蚊子就多。

晚上睡觉,蚂蚁和蛇常会爬进被窝里。

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苇草青,苇草黄,生者死,死者烂,肥土壤,为下代作食粮。

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

何物水边爬?四脚蛇,蛤士蟆,肉蚂蟥。

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

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

谁来酣睡似榻前,须见一日之短长。

大烟儿泡,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

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

酣战玉龙披甲苦,图南鹏鸟振翼忙。

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

一年四季冬最长"。

二是工作的艰苦北大荒初期的工作,就是开垦荒地。

建场的时候,进点建场的人员都是靠着两条腿一步一步走的。

茫茫荒原,荆棘丛生,塔头甸子和沼泽遍布。

每刨一镐,把泥水溅起老高,人都变成了泥猴。

没有伙房,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就用泡子水过滤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

有时工作的地方处处是水,中午吃饭无蹲坐之地,只好边走边吃。

出征归来,脸和脖子上都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

三是生活的艰苦他们长年吃的是清一色的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白菜粉条汤。

一日三餐除了大白菜,偶尔有点土豆之外,几乎一年也吃不到肉,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大米饭或者饺子,饺子也多半是喝片汤。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虽然号称黄金般的"北大仓",也经历了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受过的、可怕的饥饿。

没有了粮食,只有吃牲口的饲料--糠皮、青稞大麦、黑豆,以至树皮、草根、瓜蔓、辣椒秧、野菜……因饥饿而亡的人也不计其数。

有带家属的,还有带孩子的。

当时,夫妻一对一双地安排在一个通铺上睡。

天很冷,但是得挂蚊帐,一个蚊帐里睡一对。

江滨农场当年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草房,却同时住过四对新婚夫妇。

还有很多农场坐落在深山老林中,不通电、不通邮、不通车。

要想和上级联系,只靠一台发报机。

战士们想寄一封家书,只能到几十里外的镇里去寄。

一是向荒原进军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批又一批以复转军人为主体的垦荒大军,从战场走向荒原,有1956年王震将军率领的铁道兵七个师和1958年从各军种兵种转业来的十万官兵;有1959年来自齐鲁大地的六万支边青年,有1966年来自沈阳军区的万名复转官兵;有1968年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三千现役军人和从全国各地来北大荒的80万城市知青;还有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各地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以及改革开放后来到北大荒的建设者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共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名闻遐迩、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农业的黑龙江垦区。

二是科技的创新从1948年夏始,通北机械化农场就设立了试验室。

1949年,"查育一号"经小区直播实验,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

1950年经反复试验,用机械化收获水稻获得成功。

1955年,友谊农场组建了农业科研试验站。

1956年,铁道兵农垦局成立试验站。

1957年,虎林县湖北示范农场移交给八五零农场,改为试验场。

1962年友谊农场建立农机科研室。

1964年制成国内第一台盘式精点玉米机。

1965年粮食烘干设备、冻土开沟犁、悬挂式培土机等5项科研任务的研制和开发获得成功。

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成立,下设育种、耕作栽培、农业机械、畜牧兽医4个研究室。

1965年又成立了农业经济研究室。

同年,黑龙江农垦科学研究所成立。

这一时期,从局到场、从场到连均组建了科研组织机构。

1967至1977年,兵团中期恢复了科研机构,省农场管理局和7个地区农场分局,也先后恢复和建立地区农垦科研所和农场试验站。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垦区的"北玉5号"玉米早熟单交种、LD-70冻土机、LKD-100单圆盘旋转开沟机、悬挂式播种施厩肥机、侧牵引清淤机、4W-2型立卧辊玉米收获机、4YL-2型立辊玉米收获机、东北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培育(协作)、哈尔滨白猪的培育(协作)等lO项成果获国家部级成果奖。

省国营农场总局科学大会首次授予奖励的农垦优秀科技成果奖92项。

进入21世纪以来,垦区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单产稳定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粮食总量、商品率不断创历史新高。

三是体制的创新1979年,国家对黑龙江垦区实行财务包干,30年"铁饭碗"的历史宣告结束。

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文件,充分肯定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优点。

1983年,国营农场生产责任制继续朝着承包到组、到户、到劳的方向发展。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

从此,家庭农场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兴起。

从1984年到1996年,垦区先后兴办20多万个家庭农场,实现了农业改革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998年,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作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企业正式组建。

2000年,农垦总局制定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规划纲要》,积极探索垦区内部政企分开的实现形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2002年,104个农牧场和4家厂矿企业内部政企分开改革全部到位。

从2004年开始,垦区启动现代农机装备工程。

由于原有的组织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于是北大荒开始了撤连建区的改革,把原来的2241个生产连全部撤销,集中设立661个管理区,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制度的创新洞开了世界的窗口,将北大荒人引向了国际舞台。

垦区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主要农畜产品出口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

北大荒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在怎样的困难面前,他们都能咬紧牙关,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完成上缴国家粮食的任务。

有些年代,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垦区粮食大量减产,能否按计划完成国家交给的上缴粮食的任务,就变得十分艰巨。

为了顾全国家这个大局,替国家分忧解难,北大荒人不顾个人得失,勇敢地站了出来。

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垦区上上下下积极行动,献计献策,为完成上缴国家粮食任务而努力。

他们勒紧腰带,精打细算,将霉变的小麦当做口粮,把好的粮食和全部余粮都上交给了国家,按时完成国家交给的粮食购销任务。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一贯信念,他们"急国之急、想国之想",不讲条件不讲代价,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证实了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他们为民族大业,为抢险救灾,为完成国家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耕地肥力下降,多种珍稀水禽和鸟类被迫迁徙他乡,曾肥的流油的黑土地日益变得贫瘠。

为此,黑龙江垦区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的新思路:禁止一切湿地、草原垦殖和毁林开荒活动,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退耕还湿。

同时,加大造林的力度,多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行"场县共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与垦区互利共赢。

2009年上半年,垦区完成代耕作业面积740万亩,共建农机合作社39个,向地方推广五大作物高产栽培模式976万亩,推广良种面积2237万亩,开展种植业保险2100万亩,有160万户农民进入场县共建产业化体系,其中北安分局与黑河市共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等8个农业合作项目、绥化分局与哈市松北区共建万头奶牛养殖场等3个畜牧合作项目、北安分局赵光农场与赵光镇等5个毗邻场镇(乡)的社会事业共建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垦区在全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