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疾病预防安全教案

小学生疾病预防安全教案

小学生疾病预防安全教案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讲解一些小学生疾病预防的安全知识。

首先,我们要注意保持卫生。

经常洗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吃饭前、玩耍后,和上厕所后都要洗手。

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垃圾食品和零食。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对抵抗疾病有很大帮助。

另外,要注意避免接触传染病。

当有同学生病时,要避免和他们太近接触,特别是不能用同一个餐具和玩具。

如果自己生病了,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不要隐瞒病情。

最后,要保持适当的锻炼。

多参加体育活动,做一些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让我们的免疫力更强。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小小的安全知识,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谢谢大家!我们还认识到,随着学校的重开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疾病预防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们,记住以下几点非常重要:首先,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

在学校和家里,我们都要保持卫生,不乱丢垃圾,保持教室、食堂和卫生间的整洁。

因为干净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其次,我们要讲究饮食卫生。

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吃熟透的食物,不吃生的、变质的食物。

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餐前洗手的习惯,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彻底清洁双手。

另外,要避免接触传染病。

当我们感觉身体不舒服时,例如有发烧、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时,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不隐瞒病情,避免传染给他人。

最后,要做好日常防护。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用别人的餐具、水杯或玩具,以免传播疾病。

总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注意卫生,保护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希望大家能把这些预防安全知识牢牢记住,让我们每个人都健康快乐成长!谢谢大家!。

讲卫生爱卫生健康教案7篇

讲卫生爱卫生健康教案7篇

讲卫生爱卫生健康教案7篇讲卫生爱卫生健康教案篇1活动目标: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的快乐。

2.逐步积累幼儿洗澡的经验。

活动准备:1.《喜唰唰》、《我爱洗澡》、《日光海岸》音乐2.宝宝洗澡录像、洗澡用品若干、每人一块沐浴花。

活动过程:1.宝宝洗澡,引起幼儿洗澡兴趣(1)有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让我们随音乐来跳一跳。

宝宝们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

(2)好热呀?你们热吗?怎样才会舒服?(3)有个非常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看他在干吗?放宝宝洗澡的录像,引起宝宝洗澡的兴趣。

2.交流洗澡的方法,积累洗澡的经验(1)教师:宝宝洗澡时,洗了哪儿呀?引导宝宝充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

引导幼儿注意洗澡时要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2)提问:宝宝洗澡时用到了什么?我们洗澡的时候会用到哪些东西?(3)教师出示魔术盒,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小朋友们喜欢变魔术吗?现在所有小朋友变成小小魔法师,伸出小魔棒(食指)指着魔术盒说变变变,就会变出好多的东西。

教师小结:洗澡用的东西可真多,这些东西都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成为干净的宝宝。

现在每人拿一个喜欢的,让我们随音乐来洗澡吧。

3.大家来洗澡,体验洗澡的快乐(1)播放音乐《我爱洗澡》。

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宝宝“抹沐浴液”,带领宝宝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后背洗不到怎么办呀?(帮个忙擦一擦)。

宝宝之间互相帮忙擦背、教师与幼儿间互相擦背。

幼儿手拉手,变大泡泡,小泡泡。

(2)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4.抹香宝宝,享受洗澡后的快乐(1)洗干净了吗?好,轻轻的放回沐浴花。

我们用浴巾擦擦身体。

(放松)播放音乐《日光海岸》(2)洗完澡我们抹点什么呢?抹上点宝宝润肤露,闻闻香吗?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5.延伸活动回家以后要勤洗澡,做一个健康、讲卫生的好宝宝。

幼儿园中班防疾病健康教案

幼儿园中班防疾病健康教案

幼儿园中班防疾病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疾病传播的途径和对预防疾病的方法。

2.学习适宜的身体保健、衣着卫生、合理饮食等卫生常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自我保护,自我观察,发现疾病早期症状。

二、教学内容1.了解疾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1)通过讲解和图示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2)通过观察幻灯片,让幼儿了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洗手等不良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提高卫生意识。

(3)通过实际操作,教幼儿正常洗手的步骤,掌握正确使用肥皂的方法。

2.学习适宜的身体保健、衣着卫生、合理饮食等卫生常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不让自己身体受伤,并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穿衣和戴帽子。

(2)让幼儿学习饮食健康知识,了解油腻食物和不卫生的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通过实际操作,指导幼儿如何刷牙并强调刷牙对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3.学会自我保护,自我观察,发现疾病早期症状。

(1)通过游戏和模拟实践让幼儿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如何避免受到他人的疾病传播。

(2)通过图示和简短的文字提示,培养幼儿观察身体健康的习惯,并能发现身体早期症状。

(3)通过精心策划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生病的感觉,并能学会如何应对生病的情况,发挥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1.运用授课方法。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幼儿传播知识,引导幼儿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疾病的方法以及常见的疾病。

2.以游戏方法为主。

通过游戏助于幼儿发展各种感官,提高幼儿记忆力和策略能力。

3.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身体健康知识,并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四、教学步骤1.讲解和图示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2.通过观察幻灯片让幼儿了解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

3.通过实际操作教育幼儿正常洗手的步骤,掌握正确使用肥皂的方法。

4.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不让自己身体受伤,并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穿衣和戴帽子。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班会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班会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班会教案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班会教案8 8 篇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二、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1.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2.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 岁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 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 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卫生防疫教育主题教案7篇

卫生防疫教育主题教案7篇

卫生防疫教育主题教案7篇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么做好卫生防疫教育主题教案呢?作为一名老师,经常需要预备教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卫生防疫教育主题教案,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卫生防疫教育主题教案篇1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熟悉到,我们在学校时要留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防疫的关键。

活动过程: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觉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

由于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经呼吸道飞沫和亲密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状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别到新型冠状病毒,应留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人群普遍易感。

四、什么是飞沫传播?什么是接触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肯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五、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1)标准预防措施;(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4)教室通风换气;(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六、防护小常识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什么作用?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掌握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举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风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主要症状:风疹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皮疹等。

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易感人群:风疹可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但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常见。

预防措施:接种风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等也是预防风疹的重要措施。

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主要症状: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腮腺肿大、咀嚼和吞咽困难等。

易感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可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但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常见。

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等也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措施。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主要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手足部位的疱疹、口腔溃疡等。

易感人群:手足口病可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但以儿童最为常见。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等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三、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如勤洗手、常通风等。

学校也应该加强卫生管理,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

只有家校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卫生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8篇)

卫生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8篇)

卫生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8篇)卫生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播放录像二、组织讨论: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卫生疾病预防教案初中

卫生疾病预防教案初中

卫生疾病预防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健康教育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卫生问题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生活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

2. 疾病预防:常见疾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防控、意外伤害的预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卫生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卫生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卫生是指保持身体和环境清洁、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生活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

2. 学生听讲并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和疾病预防经验。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食物中毒、溺水、火灾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预防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活卫生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2.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卫生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卫生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今天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

2. 学生听讲并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疾病预防经验。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疾病预防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王丹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二、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2.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
免疫力。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3.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

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
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易感人群:
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接种腮腺炎疫苗。

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家长们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真正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