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7勘察资料整理

7勘察资料整理
D、水文地质条件:符号、分子式、等值线表示。
E、动力地质现象:超比例尺符号(小比例尺图),圈出实际范围(中、大比例尺图)并由图例符号表示类型、时代、活动程度。
F、天然建筑材料:圈出范围,用符号、颜色表示。
4.如何编制工程地质剖面图?
根据钻孔及试验资料作图,在地质剖面图的基础上,按工程地质单元分层、分区。表明地下水位、工程地质分区(界限、代号)、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或按岩土某一性质指标,如K、w、a等值线划出单元体。
(6) 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建议:根据地质和岩土条件、工程结构特点及场地环境情况,提出地基基础方案、不良地质现象整治方案、开挖和边坡加固方案等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建议,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7) 对建筑结构设计和监测工作的建议、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应注意的问题、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等。
(2)分类:1)工程地质图按图的内容可分为①分析图;②综合图;③分区图;④综合分区图。2)工程地质按图的用途分为①通用工程地质图;②专用工程地质图,其又分为小比例尺专用工程地质图;中等比例尺专用地质图;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
3.工程地质图表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工程地质图的中心内容是表达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分析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②提供场地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参数、岩土体工程性质和状态的设计参数;③预测拟建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④提出地基与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项岩土工程方案设计的建议;⑤预测拟建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2.工程地质图的特点及分类?
答:(1)工程地质图是综合反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并给予综合评价的图面资料。特点:①工程地质图是针对工程目的而编制的地质图件,它不同于一般地质图,它应该提供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信息,并按照与比例尺相称的精度,反映对某一地区的工程地质评价;②综合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所获得的成果,反映区内综合的或某一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③图的类型、比例尺、因工程对象和勘察阶段而不同;④依据一系列基础图件(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地质图等),并结合各种勘探试验成果,综合分析“编制”而成。它不是基础图件的简单重叠,而是各种基础资料的重新组合。常以套图(系列图)的形式出现。

07第七章 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基础分析

07第七章 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基础分析

表7-5 态度测 评选项 大学以下
被调查者对空调维修服务满意度测评汇总表 男 大学以上 小计 大学以下 女 大学以上 小计 合计
很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
135
126 124 196 180
116
48 52 46 12
251
174 176 242 192
124
141 136 170 195
(一)集中趋势分析指标 1.众数
【例7-6】1,2,3,3,4的众数是3。但是,如果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个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 组数据的众数。例如:1,2,2,3,3,4的众数是2和3。 还有,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 有众数。例如:1,2,3,4,5没有众数。

第一节 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 原始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 二手资料的整理 第四节 市场调查资料基础分析
引入
第一节 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内容和程序



一、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内容 (1)数据确认 (2)数据处理 (3)数据陈示



二、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程序 1.确认数据资料 2.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录入 3.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噪声大小
115
230
680
365
310
1 700
表7-4
文化程度 性别 小学以下
被调查者性别与文化程度分布(单位:人)
男 6
女 4
合计 10
初中 高中高职
专科 大学本科 硕士博士 合 计
210 297
248 226 48 1 035
176 321
265 177 22 965

资料档案整理与归档管理制度

资料档案整理与归档管理制度

资料档案整理与归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的资料档案整理与归档管理工作,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做到信息快速准确共享,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企业员工,包含各部门经理和员工。

第三条资料档案包含各类文件、复印件、电子文件、报告、合同、协议、备忘录等。

第四条资料档案整理与归档工作由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引导,并由各部门经理和员工具体落实。

第二章资料档案整理管理第五条各部门应建立特地的档案室,统一负责资料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档案室应具备良好的环境设施,保证资料的安全和完好。

第六条各部门应订立资料整理计划,依照肯定的时间周期对资料进行整理,确保资料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资料整理应依照分类、排序、标注等原则进行,保证资料的易查找和阅读。

第八条资料整理过程中,应清理无效文件和复印件,避开冗余和重复存档。

第九条资料整理完成后,应制作认真的目录清单,并将其粘贴在文件夹或盒子上,以便查阅。

第三章资料档案归档管理第十条资料归档应依据企业的文件管理规定,包含文件密级、保密期限、存档期限等要求。

第十一条各部门应将新产生的文件及时归档,不得将文件长时间滞留在办公桌面或电脑上。

第十二条资料归档时应依据文件内容和紧要性进行分类,确保不同类别资料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或盒子内,并进行标注。

第十三条资料归档时应填写归档登记簿,记录文件名称、归档时间、归档位置等信息,以备查询和追溯。

第十四条归档文件的外包装应标注清楚的标签,包含文件名称、归档单位、归档日期等要素。

第十五条归档文件的存放位置应定期检查和整理,保持档案室的乾净和秩序。

第四章资料档案保管管理第十六条档案室应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确保资料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凡需要取阅档案资料的人员,应填写档案借阅登记表,并经相关部门和档案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方可取阅。

第十八条资料借阅期限一般不得超出7日,超出期限需重新申请延期,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项目部资料整理管理制度

项目部资料整理管理制度

项目部资料整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项目部的资料整理管理工作,维护项目部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内所有人员在资料整理管理工作中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的存档、整理、借阅、复制等。

第三条项目部所有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整理和管理,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进行操作。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项目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四条项目部资料分为电子资料和纸质资料两种形式,本制度均适用。

第二章电子资料管理第五条电子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报告、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文书、会议纪要等。

电子资料统一由项目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负责对电子资料的存储、备份和归档工作。

第六条项目部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电子资料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更改、删除或泄露电子资料,一旦发现上述行为,将追究相应责任。

第七条项目部每月定期对电子资料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

备份的数据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上,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八条电子资料的归档工作由项目部信息管理系统负责,根据文件的主题和时间进行分类存储,并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检索性。

第三章纸质资料管理第九条纸质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协议、报价单、进度表、设计图纸等文书资料。

项目部负责对纸质资料进行存档、整理、归档和借阅管理。

第十条项目部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纸质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文书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借阅文书资料时,必须填写借阅登记表,并按时归还。

第十一条项目部负责对纸质资料进行分类存放,根据文件的主题和时间进行整理,确保文件的易于查找和长期保存。

第十二条纸质资料的归档工作由指定人员负责,每年进行一次文件整理和清点,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归档。

第四章资料借阅管理第十三条项目部内部人员有借阅项目资料的需要,必须填写借阅申请表,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借阅。

第十四条借阅的资料必须按期归还,逾期不归还将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五条对外单位或个人借阅项目资料,需签订借阅协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到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到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简述题: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整理)第七章 定向测量1

(整理)第七章 定向测量1

第七章定向测量第一节直线定向在数学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而在测量学中,还要研究直线定向,所谓直线定向,就是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北”被视为基准方向或基本方向,在测量学中所说的“北”通常是指三北方向,即:真北、磁北和坐标北。

一、三北方向1.真北方向真子午线是经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真子午线北端所指的方向就是真北方向,或者说真子午线的切线北方向为真北方向。

由于所有的真子午线的北端指的是共同的点(北极),所以,地面各点的真北方向是互不平行的。

真北方向的确定,一般用天文测量方法或陀螺经纬仪测量方法测定。

2.磁北方向罗盘的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称为磁子午线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方向为磁北方向。

磁北的方向一般用罗盘来确定。

3.坐标北方向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用3°带或6°带的中央子午线作为坐标纵轴,因此在该带内的直线定向,可以用该带的坐标纵轴方向作为基准方向,坐标纵线北端所指的方向为坐标北方向。

与真北方向不同的是,地面各点的坐标北方向是互相平行的。

二、三北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三北虽然都指向北方,可实际上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

1.磁偏角罗盘磁针静止时指向北极的方向是磁北方向,该方向是地球磁场的南极方向,这个方向与北极方向并不一致,就是说,同一点的磁北与真北并不吻合,磁北方向和真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用δ表示,磁北在真北以东称为东偏,δ取正值,反之称为西偏,δ取负值(图7-1)。

图7-1 三北关系2.子午线收敛角地球上各点的真子午线互不平行,中央子午线经高斯投影后成为坐标的纵轴,其他的子午线投影后成为曲线。

同一点的坐标北方向和真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

坐标北在真北以东为东偏,γ取正值,反之为西偏,γ取负值。

子午线收敛角如图7-1所示。

3.磁坐偏角同一点的磁北方向偏离坐标北方向的夹角称为磁坐偏角,以坐标纵轴为准,磁北在坐标北以东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七章 资料的整理分析

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七章 资料的整理分析
46
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 中位数 序排列后,指处于数列中间位 (Median) 置的标志值,用 M表e 示
中位数的作用:
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在总体标志 值差异很大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47
如果统计资料中 含有异常的或极 端的数据,就有 可能得到非典型 的甚至可能产生 误导的平均数, 这时使用中位数 来度量集中趋势 比较合适。
(1)确定分组形式 等距分组 I=R/k
(2)确定组距 不等距分组 I=R/(1+3.322lgn
(3)确定组限 “上限不在内”
12
3.编码
就是给每一个问题的每一个可能的答案 分配一个代码,通常用数字表示。
案例:电脑用户情况调查编码对照表
1、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 18-30岁 31-50岁 50岁以上
拥有情况
有 没有 列总计
家庭收入水平
高收入 中收入 低收入
252
156
96
156
240
300
408
396
396
行总计
504 696 1200
24
(一)交叉列表分析中变量的选择和确定
在运用交叉列表分析时,对变量的选择和确定是否 正确,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关键因素之一。 示例:某项关于交通事故的调查
按存款性质分组 企业存款 储蓄存款 财政性存款
按存款期限分组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存款同时按其性质及期限分组
企业存款
简单 分组
活期 定期
储蓄存款
活期
品 质 分
定期 财政性存款
复合 分组

活期
定期
10
例2 :企业职工按工龄分组
5年以下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资料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折叠法:折叠法是将所有调查表中需要汇总的 项目和数值折在边上,一张一张的叠在一起进行 汇总计算。此方法不需过录,简便易行,适用于 对标志值的汇总。 4、卡片法:这是将每个调查单位需要汇总的项目 和数字摘录在特制的卡片上,再根据卡片分组归 类和汇总计算。此方法比划记法、过录法、折叠 法的质量要高,适用于调查资料多、统计分组细 的情况。 卡片法的操作步骤:编号;制作卡片;摘录;分 组计数。
表六 全国刑事案件立案与破案情况 (简单分组表)
年份
1981 1982
每万人立案件数
8.9 7.4
破案率(%)
73.1 77.4
1983 1984
1985 1988 1992
6.0 5.0
5.2 7.7 13.5
70.6 76.9
78.8 75.7 65.2
表七 1990年全国部分职业分性别的在 业人口
表八 1990年全国部分职业分性别的 在业人口 (单位:万人)
性别
男 189
女 155
合计 344
职业分类
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
国家机关、党群 101.4 组织、企事业单 位负责人 服务性工作人员 74.7
合计 365.1
13.2
114.6
79.8
248
表三 某班40名学生社会调查课考试成 绩统计表
成绩(分) 60分以下 60—70 学生人数 2 7 百分比(%) 5.0 17.5
70—80
80—90
11
12
27.5
30.0
90—100
合计
8
40
20.0
100.0
(1)组距式分组组数的确定,应从调查研 究的实际需要出发。组数一般以5—8组为 宜 (2)组数与组距 组距是每组标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组距与组数是相互关联的,它等于全距除 以组数。二者呈反比关系。
第七章 整理资料
第一节 资料整理的意义与程序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 1、含义:资料整理是指根据调查目的,运用科学 方法,对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 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体现调查 对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2、意义和作用: 第一,资料整理使资料质量有了保证。第二,资 料整理使资料分析有了可能。第三,资料整理使 分析质量有了基础。第四,资料整理使资料保存 有了条件。
表二 1990年我国家庭户规模
家庭规模 一人户 二人户 户数(万户) 占总户数比重(%) 173.9 306.6 6.27 1.05
三人户
四人户
657.8
716.2
23.71
25.82
五人户
六人户
492.3
233.3
17.75
8.41
七人户
八人及八人户以上 合计
108.9
85.1 2773.9
3.92
2、复合分组 复合分组就是对所研究对象选择两个或以 上的标志进行层叠分组。即先按一个标志 分组,然后,再对每一个组别按另一个标 志作进一步分组。复合复合分组在分组时, 应根据分析的要求,确定分组标志的主次 顺序,主要标志在先,次要标志在后。 例见表一
表一 某市工业企业状况
分组标志 企业数目 比重(%)
二、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结构有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之分。 1、统计表的形式结构⑴总标题;⑵横行标题 ; ⑶纵栏标题;⑷指标数值 2、统计表的内容结构⑴主词 ;⑵宾词 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总体、总体的各 个组、总体单位的名称和时间都可以成为主词。 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各个统计指标,包括指标 名称和指标数值。通常把主词放在表的左方,宾 词列在表的右方。
(3)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 等距分组即数列中各组组距相等。 异距分组是数列中各组组距不相等。 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主要取决于研究现 象特点的差异变动是否均衡。对资料进行异距分 组,由于各组组距的大小对各组的次数分配有影 响。这时的次数分布不能准确反映总体的分布特 征,要消除组距不同的影响,就需用各组的次数 密度来反映现象的实际次数分布状况。
2、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就是按事物的数量特征 进行分组。如了解职工生活按经济收入分 组,研究地区的社会保险按参保企业个数 分组,等等。 按数量标志分组,必须以分组结果能够反 映被研究现象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差异为前 提。
(二)按分组标志数量的多少划分 1、简单分组 简单分组就是对研究对象只按一个标志进行 的分组。如农村居民按家庭人均收入分组, 妇女按初婚年龄分组,职工按性别分组等。 它们分别只能从一个角度说明现象的分布状 况和内部构成。对于同一总体采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简单分组,形成平行分组 体系。在平行分组体系中,各简单分组的分 组标志是平等的关系,无主次之分。
(4)组限及其表示方法 组限是各组的数量界限,即每组两端的数值。其 中较大的标志值为上限,较小的标志值为下限。 组限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上下限重叠式;二 是上下限不重叠式。 (5)开口组与闭口组 开口组常出现在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用“以下”、 “以上”的形式表示。闭口组是组内既有上限也 有下限。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闭口组的形式。
除了上述必备要素外,有些统计表根据情 况的需要,还需增列补充资料、注解、附 记、资料来源、填表单位、填表人及填表 日期。
三、统计表的种类 1、简单分组表:即主项只按照一个标志进行 分组的统计表。如按年份分组,按性别分 组,按家庭人口分组 2、复合分组表:即主项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 志进行层叠分组的统计表。这种统计表可 以从不同角度深入反映社会现象的特征 3、组距分组表
三、资料分组的类型 (一)按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划分 1、按品质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按反映事物属性或质的特征的品质标志 进行的分组。如老年人按婚姻状况、户居方式、受教育水平分 组;流浪儿童按外流原因、外流生活来源、流出地分组等。 这种分组能直接反映事物性质的不同,给人以具体明确的概念。 按品质标志分组有的比较简单,如上面所举之例均如此,它们 随着分组标志的确定,组别也就基本确定了;有的则比较复杂, 如对人口职业分类就比较复杂,其类别繁多,且各组界限很难 划定。对于比较复杂的重要品质标志的分组,国家往往编有标 准分类目录,以统一全国分组口径。
二、资料整理的程序 1、设计整理方案 2、审核原始资料 在资料汇总之前,必须对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一次认 真、细致、全面的审查和核定。重点检查调查资料的真实 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进行资料分组 资料分组是资料整理的关键。它是根据社会调查的目的和 任务,按照整理方案中所选择的分组标志,对原始资料进 行统计分组,为资料的统计分析作准备。 4、实施资料汇总 5、编制统计图表
职业分类
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 国家机关、党 群组织、企事 业单位负责人 服务性工作人 员
性别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人数(万人) 比重(%) 344 100 189 55 155 45 114.6 100 101.4 88.5 13.2 11.5 154.5 100 74.7 48 79.8 52
3.07 100.00
2、当数量标志值的变动范围较大,标志值的项数 又较多时,就可将一些近邻的标志值合并为一组, 作为分组的依据,以减少组的数量。这种以标志 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分组依据的方法叫做组距式 分组。 例如:某班40名学生的社会调查课考试成绩如下: 89 88 76 99 74 60 82 60 89 97 86 93 99 77 73 98 79 59 78 63 95 70 87 84 79 82 77 67 83 79 72 84 85 56 81 94 65 65 66 92
国有企业
大型
中型
小型
集体企业 大型 中型 小型 三资企业 大型 中型 小型
私营企业
大型
中型 小型 合计
(三)根据总体标志值变动范围大小,按 数量标志分组又可以分为:单项式分组和 组距式分组 1、当数量标志值的变动范围较小,而且标 志值的项数不多时,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 即可直接将每个标志值列为一组。如表二 所示:
第二节 资料的审核
一、资料审核的一般要求: 1、真实性:资料来源的客观性;资料本身 的真实性 2、准确性:重点检查那些含糊不清、相互 矛盾的资料 3、完整性:调查资料总体的完整性;每份 调查资料的完整性
二、资料审核的方法 1、逻辑审核:即核查调查资料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和常 识,项目之间有无相互矛盾之处,与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对 照是否有明显出入等等 2、计算审核:针对数字资料进行审查,要检查计算有无 失误,度量单位有没有用错,前后数字之间有无相互矛盾 之处等等 3、发现问题的处理: (1)对于调查中已经发现并经过认真核实后确认的错误, 可由调查者代为更正 (2)对于资料中的可疑之处或明确有错误出入的地方, 应设法进行补充调查 (3)在无法进行或无须进行补充调查的情况下,应坚决 剔除那些有明显错误的或没有把握的资料,以保证资料的 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分组资料的汇总 分组资料的汇总技术有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两 种。 (一)手工汇总 1、划记法:这是用点线符号(如“正”字)计算各组 的单位数的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但只能汇总总 体调查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一般在调查单位 资料不多的情况下采用。 2、过录法:过录法就是将调查资料先过录到事先设计 好的汇总表中,并计算加总,然后再将其结果填入 正式的统计汇总表中。
二、资料分组标志的选择 1、根据社会调查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进行人口调查,人口具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 族、职业等特征,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人口的年龄构成, 就应以年龄这个特征作为分组的标志。 2、选择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 例如调查农民对养老模式的意见和态度时,必须抓住农民 家庭的经济状况作为分组的标志。 3、多角度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观时,不但可以从男女性别角 度,还可以从年龄、年级、文理科、家庭背景等多角度进 行分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