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分析
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论文: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关键词] 老年人; 便秘; 原因; 护理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且粪便干硬,排便费力,便后无舒畅感,每周少于3次,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约占老年人群的1/3[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内脏的感觉有减退的趋势,难以察觉每天结肠发出数次的蠕动信号,错过了排便的时机。
有资料统计[2],老年人便秘总患病率为11.5%,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患病率为11.7%-19.5%。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便秘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便秘会引起老年人头晕、腹胀、食欲不振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1.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老年,身体的许多功能逐渐衰退,消化系统的功能减退,小肠的吸收功能也降低,食物的消化吸收慢。
而且,老年人的全身肌肉也变得松弛,肠道运动也变迟缓。
因而,食物及食物残渣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便秘。
并且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缺少锻炼。
据调查,坚持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排便正常的占78.5%以上[3]。
老年人活动量少,缺乏锻炼,有的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部分肌肉萎缩,以致排便无力,大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使得大便干燥、坚硬、难以排出。
1.2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老年人久坐不动,更容易发生便秘。
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的老年人也容易发生便秘。
还有些人喜欢在排便时常听广播、读书、看报或思考问题,这样往往分散注意力,影响排便,易形成痔疮,而痔疮又会加重老年人便秘。
老年人消化功能低下,常常食欲不振,而便秘一旦形成将会加重食欲不振,吃的就更加少,如此循环,久而久之,便秘愈加严重。
同时,老年人每日的水分摄入不足,使得肠道内水分减少,导致大便干燥。
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喜欢吃精细的食物或少数老年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少粗粮和水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怎样护理老年便秘患者

怎样护理老年便秘患者随着久坐这种日常不良行为变得愈发普遍,便秘问题也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之中变得非常常见。
同时随着人年龄的逐渐增长,机体功能逐渐衰退,胃肠道的蠕动能力也在逐渐减弱,进入到中年阶段之后,便秘问题还会愈发加重。
对于存在便秘问题的老年群体来说,便秘不仅仅是难以将需要排出的机体代谢废物顺利、及时的排出体外,还会导致老年群体食欲减退,在无法借助于食物摄取机体营养所需的情况下,各种问题也就因此而出现。
针对老年便秘患者的良好护理目标在于帮助老年患者缓解便秘症状,软化清除粪便,以排除堆积在肠道内的气体,减轻由于便秘而导致的腹痛及腹胀感受,有效预防可能因便秘而引发的各种并症。
1老年群体便秘问题的诱发因素临床普遍认为,大多数老年群体出现便秘现象与年龄的增加有关,其食量和体力活动也在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减少,胃肠道内分泌的消化液也在逐渐减少,肠管张力及蠕动能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食物在大肠内堆积时间延长,水分的过度吸收则会诱发便秘问题。
除此之外,饮食因素与排便习惯也与便秘问题的出现有关,老年人牙齿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落,更喜欢吃细渣类的食物或饮食较为单一,食物当中缺乏粗膳食纤维,从而导致粪便的体积减少,提升粪便粘滞度,减缓了食物在肠道内的运动速度。
很多老年群体也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正常的排便感受未被重视起来,则会抑制自身机体的排便反射,最终导致便秘问题。
如果老年患者本身还患有一些影响到自身活动能力的疾病,那么日常活动量相较于中年群体或青年群体会进一步减少,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群体,缺乏日常活动对于肠道蠕动是不利的,减缓了肠道蠕动速率,使粪便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
2针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有效护理分析2.1从心理角度展开护理临床研究表明,当老年群体出现便秘症状之后,便秘症状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排便障碍会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反作用于便秘症状,从而加重便秘表现。
从所有存在便秘症状的老年患者当中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便秘患者都表现出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问题。
老年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老年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分析84例老年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通过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便秘的形成和危害,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证充分的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运动及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对卧床排便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及姿势;对无力自行排便的患者,给予药物及人工排便。
结果:便秘的症状明显改善,中、重度便秘占48.81%。
结论: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评估,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
标签:老年人;便秘;护理干预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便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成为现代人不容忽视的一种良性疾病。
在我国便秘的发病率为4.34%~16.00%,患病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且以功能性便秘者居多[1]。
在便秘防治过程中,很多人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方法,使得便秘不能缓解反而加重或诱发一些其他疾病。
针对老年人发生功能性便秘较多,2011年6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对收治的8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4例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其中男46例,年龄60~90岁,平均(73.26±6.9)岁,女38例,年龄60~88岁,平均(75.18±7.3)岁;患者均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符合罗马Ⅲ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在过去3个月中,具有下列便秘症状中的至少两种: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或梗阻感;④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助便、盆底支持);⑤便次3 d 未排便者,可口服果导、润肠口服液等缓泻剂,一般泻剂于口服后需6~8 h起效,故服药时间以睡前为佳,以达到次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5]。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近几年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便秘现象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关键因素。
然而引发便秘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全身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等,但这种便秘类型也被人们称之为继发性便秘,若便秘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则将其称之为功能性便秘。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滥用激活泻的情况,使得结肠黑变病和泻剂性肠病发生,而结肠黑变病与结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功能性便秘也深受广大群众的重视。
基于此,笔者将引发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作为切入点,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其具体内容发如下。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便秘;护理;研究进展引言功能性便秘发生是由人们的生活规律发生较大的改变、情绪压抑、饮食不良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及药物等因素所导致,且还具有持续性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不断减少或者是排便不尽等症状。
但在发展中国家,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35%-40%左右,其多见于老年群体。
但有关调查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便秘的几率高达35%,经常发生在女性群体中,其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4倍,如果长时间出现便秘现象,这不仅会导致肛肠疾病发生,且还会引起老年人食欲不振、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失眠以及焦躁等一系列症状,甚至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所以,详细分析老年群体出现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并积极采取采临床护理措施,还能有效预防和大幅度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从而不断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引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1.1生活习惯不良因老年人的牙齿脱落、牙龈萎缩以及咀嚼功能大幅度下降且还会丧失,所以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而且老年人通常摄入的都是比较精细、残渣少的食物,其中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非常少,膳食纤维缺乏,液体的摄入量也比较少,以上因素都能直接影响老年人正常排便[1]。
长期卧床老年人的便秘护理与照护方案

药物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调 整药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药物使用频率:根据老年人的 便秘情况调整药物使用频率, 避免长期依赖
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老年人 在使用通便药物后的反应,如 有不适及时就医
4
照护方案
心理支持与疏导
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孤独、焦虑、抑郁等 心理支持与疏导的方法:倾听、安慰、鼓励、陪伴等 心理支持与疏导的重要性: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与疏导的实施:家属、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参与
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和衣物, 保持清洁卫生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异味和 细菌滋生
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丰富的 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床上伸展、翻身等,以增强
肌肉力量和促进排便
观察老年人的排便情况,如 有异常及时就医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护士的职责:提供专 业的护理服务,包括健康 教育、康复指导、心理支
预防便秘的重要性
长期卧床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预防便秘可以减轻老年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便秘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便秘的常见误区
认为便秘只是小 事,不需要治疗
认为多吃蔬菜水 果就能解决便秘 问题
认为长期使用泻 药对身体没有影 响
适当运动:增强肌 肉力量,预防关节 僵硬等问题
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喝水,多吃
蔬菜水果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 惯,早睡早起
适当运动,如床上 伸展、翻身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
5
老年住院患者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论文

老年住院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摘要】便秘(constipation.),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我们这里主要是针对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来说的,器质性便秘往往需要借助医疗的手段解决,而功能性便秘往往仅依靠护理手段就可以轻松解决。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发生率达15%~30%[1] ,可能这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减退有很大的关系。
便秘不仅给老年患者带来心里的痛苦,还带来了机体的疾病,成为诱发直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危机患者生命。
近年来,对老年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现将老年患者便秘产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护理分析如下。
【关键词】老年;患者;便秘【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94-011 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分析1.1饮食因素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住院后,饮食的改变,使得患者进食发生改变。
1.2环境、生活方式改变患者住院后,原来在家活动范围大,现在住院了活动范围小,使得活动量减低,排便延迟;又如,患者原来在家是蹲式马桶现在住院后改为坐式马桶,这样以来不利于排便,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研究表明:大便时采取蹲位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2]。
1.3精神因素如:住院后陪人较多,房间太小如厕不方便、难为情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患者的焦虑亦可以引起便秘[3]。
1.4机体功能因素老年体弱、活动过少,再有自身的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1.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根据调查,很多老年患者入院前常规用开塞露、复方芦荟胶囊等药物协助排便,日久形成药物依赖性。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导致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提出可行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1月至6月期间肛肠科接待的出现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8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习惯性便秘的原因。
之后针对原因建立起科学的护理措施。
结果:统计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主要是:。
结论:导致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较多,但都可以预防,需要老年人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科学饮食,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预防此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原因;预防护理1引言便秘是排便次数减少、难度增大、排便干结等的特殊疾病,一般是由于长期卧床,运动量不足,心理压力大等,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肛肠部位括约肌运动力变差,所以不能顺利排便。
同时饮食不合适对此也有一定影响。
习惯性便秘也就是功能性便秘,个体的胃肠道结构正常,但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便秘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此种情况很普遍,需要临床上加以关注。
对此,文章总结了老年人出现习惯性便秘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2.1材料选择医院肛肠科在2021年2月-2021年7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女=1:1,28-53岁,平均(46.05±2.52)岁;干预组男:女=21:19,29-52岁,平均(46.77±2.31)岁。
对比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P>0.05。
2.2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习惯性便秘的原因。
之后针对原因建立起科学的护理措施。
3结果统计发现,80例患者中,导致习惯性便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排便习惯不良32例(40.0%),缺乏运动26例(32.5%),其他疾病影响12例(15.0%),饮食不科学10例(12.5%)。
老年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1 .养成定 时排便 的习惯 提倡晨起定时排便 ,取坐位 ,用力勿过 .3 3
猛。
1 .加强锻炼 避免久坐久卧 , .4 3 适当进行锻炼 , 如散步 、 慢跑 、 太极拳 等。进行腹部按摩 : 取仰 卧位 , 用手掌从右下腹开始沿顺 时针向上 一
钟后再排便 ; ②甘油栓 ; 肥皂栓 。 ③
23灌肠 _
可选用温盐水或肥皂水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也可选用 l 23 、、 溶 液行小量不保 留灌肠 ; 还可选用磷酸钠溶液 18 l 1m 灌肠。
2 . 4取便
1. .4药物副作用 经常服用缓 泻剂来 刺激排 便,长期 应用降压药及 2
[l 1 李晓松 , 王艾兰 , 郭耀玲. 排便异常 的护理. 基础护理技术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IB 7 — 一 l— 6 5 — , 6 5 . S N9 8 7 l 7 O 1 3 7R・ 1 4
1 .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舒 畅, .1 3 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 1 . 饮食 护理 : .2 3 保持好现有的牙齿 , 及时修补缺损的牙齿 ; 多食含粗 纤维及 维生 素 B丰富的食物 , : 如 白薯 、 香蕉 、 、 梨 芹菜 、 菜 、 菜 、 韭 青 卷心菜 、 木耳 、 银耳 、 黄豆 、 玉米 、 肉等 , 瘦 忌食辛辣 、 煎炸 、 烘烤食 物 ,
参考文献:
【 徐先明. 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 1 】 产后 J. 中国医刊, 0 , ( : . 2 3 88 1 0 3 )8 [ 陈春林 , 2 ] 李小毛. 介入治疗 在产后 出血 中的应用 [ ] J. 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
志,0 1 1( : 0 2 0 ,7 )2 .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分析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多样化、老年基础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社会环境改变等因素使得老年性便秘十分常见。
老年功能性便秘由于短期内不会引起严重危害,往往不被老年患者重视,但是随着症状的加重会极大地危害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老年基础性疾病。
本文通过总结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正确的指导措施。
标签:老年性便秘;影响因素;护理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欲大便而坚涩不畅的一种病症。
本院对门诊及住院的老年便秘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
1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与护理1.1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1.1.1 饮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改变,过多精细食物的摄入、粗纤维食物的缺乏使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肠内传输运动速度迟缓,再加上摄入水分不足无法给予肠道正常刺激,故导致便秘[1]。
1.1.2 活动老年人生理各项机能减退,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尤其是其他基础性疾病导致坐轮椅、卧床不起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比较高。
长期缺乏适度的活动量使辅助排便的各组肌肉收缩力逐渐下降,粪便在肠道里滞留的时间延长,水分被肠黏膜再次吸收,肠蠕动减慢内分泌消化液减少,致使大便干硬难解。
1.1.3 环境由于卫生间远,不能独立上厕所,且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以及多人居住一室等排便环境缺乏隐私性,以致出现便意而不立即排便,久之排便反射逐渐消失导致便秘。
1.1.4 情绪心理因素和精神状况的好坏,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状况是发生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情绪可以影响排便反射,从而引发便秘。
1.1.5 药物许多患者使用缓泻剂来解除便秘痛苦,但长期使用药物排便可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以致停药会加重便秘程度,如钙剂、麻醉剂、降糖药等都会引起便秘。
因此在用药前要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细致的介绍,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排便情况[2],如出现便秘,医-患-护应同时进行协助处理,3 d 未排便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首选服用缓泻剂,超过7 d者,可给予灌肠处理,必要时采用人工掏粪。
1.1.6 疾病因素①糖尿病:高血糖可使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降低大肠敏感度,导致大肠自主神经发生病变,再者高血糖可引起患者体内缺水,使大肠处于慢性脱水状态,两者共同造成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②甲状腺功能减退:当甲状腺素减少时,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胃肠功能减退,肠道蠕动缓慢,导致整个生理机能下降,形成便秘[3]。
③高血压:老年高血压便秘的原因一般与体弱、消化功能下降、排便辅助肌力降低、肠蠕动功能减弱、心理因素、降压药物等有关[4]。
④脑出血:患者为了防止出血,需保持持久静止卧床或被迫坐位姿势,导致活动量急剧减少,进而形成便秘,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可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便秘[5]。
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因肺部顺应性功能下降,活动后易呼吸困难,导致害怕运动,而长期处于休息状态,这造成骨骼肌、盆底肌肌力减低,导致排便无力。
另外患者肺部反复感染发作,体质虚,食欲差,对肠道的刺激减弱,并且畏惧排便,以防止因用力排便而加重气促、心悸等症状,使大便停留肠道时间过长而导致水分被吸收,发生便秘[6]。
⑥肛肠疾病:患有痔疮、直肠炎、肛裂等多种肛门疾病的患者,为防止出血、排便疼痛,故长时间少大便或不大便,既加重了肛肠疾病,又加重了便秘。
⑦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老年性疾病,为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行动迟缓并常伴发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蠕动乏力、痉挛,加之久坐久卧[7],故容易出现腹胀便秘。
⑧肿瘤:肿瘤患者容易出现精神抑郁、烦躁、恐惧,进而丧失生活信心,同时家属为了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给予了过多的精细食物,再加上手术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化疗后全身虚弱、呕吐、进水少,这些均可导致便秘。
1.1.7 心理因素焦虑与紧张、烦躁、恐惧、悲观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进而引起便秘[8]。
1.2 人性化护理措施1.2.1 调理饮食制定差异性饮食计划,食物清淡易消化,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适当增加粗纤维类食物,以刺激肠蠕动;鼓励多饮水,每日总量在2000 ml 以上,早晨易饮用淡盐水,晚上饮用蜂蜜水,以润滑食物残渣对直肠壁的刺激,激发便意和排便反射。
1.2.2 增加活动根据自身身体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因此选择活动方式、活动量的大小应因人而异,可选择慢步、快走、跳舞、舞剑、打拳、爬山、蹬自行车等运动,勤做家务,以促进胃肠蠕动,这些都有助于排便。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鼓励有意识地进行腹式呼吸、仰卧起坐、抬腿、抬臀等床上活动,使腹肌和盆底肌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辅助排便肌的力度,有利于排便功能的改善[9]。
1.2.3 腹部按摩患者屈膝仰卧,放松全身,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3次/d,15~20 min/次,力度由轻到重,范围上至肋弓下缘,下至耻骨联合,有效刺激脐周穴位,调整自主神经及胃肠功能,机械刺激肠蠕动,以促进食物残渣运行(腹部手术后2周内禁用)。
1.2.4 定时排便指导患者每日晨起排便,无便意也应坚持如厕蹲坐10~20min,逐渐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10],排便时不能听音乐、读报、看电视,以免分散注意力,打乱正常排便反射。
平时有便意时不要克制和忍耐,应立即排便。
1.2.5 适宜用药非药物干预不能排便者应根据老年人特点选择药物排便。
①润滑剂:软化粪便。
②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4000散剂和乳果糖口服液。
③刺激性泻药:刺激肠蠕动。
④促动力剂: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和肛管自发性松弛。
⑤微生态剂:补充大量的生理性细菌,纠正菌群失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1.2.6 心理护理老年人长期便秘时,往往情绪低沉,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导致胃肠动力性疾病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此心理护理指导尤其重要。
对患者做好思想解释工作,详解负性情绪和便秘间的关系[11]、长期便秘的危害性以及某些基础性疾病引起便秘的原因,指导患者积极调整个人情绪,合理安排娱乐、学习和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劳逸结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7 疾病护理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展为进行性不可逆性神经损伤时,可出现神经性便秘,因此需要积极降低血糖,同时进行饮食干预(增加粗纤维);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压、脑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因环境、饮食结构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可引发早期便秘;老年患者肛肠手术后需卧床疗养,由于不习惯在床排便,易导致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2 小结老年人因生理功能下降,口腔唾液腺分泌减少,影响了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导致肠壁肌萎缩,肌力下降,使肠蠕动无力,延长了大便在肠内滞留的时间,导致肠腔内水分重吸收,进而出现便秘[12]。
便秘时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易引起头晕、乏力、精神淡漠、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因此降低便秘发生率尤为重要。
遵循的原则为先预防再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便秘症状知识的认知,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
便秘形成时,要从饮食、活动、环境、心理等方面采取人性化精心护理,同时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疾病实施个性化护理,如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要避免用力排便,以防止颅内压增高并发脑疝,危及生命;肿瘤患者要做好心理诱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止痛剂要从口服、小剂量、规律开始;化疗后要根据恶心呕吐的评级选择、调整、停止使用止吐药[13];积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肛肠疾病、帕金森病等原发病,给予预见性护理[14],以避免或减轻便秘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建立正常排便行为,调整良好的消化功能,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健康的保证[15]。
[参考文献][1] 李明娥,孙慧丽,张贞美,等.老年人便秘的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739-1740.[2] 黄叶琴.肿瘤化疗并发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4):765-766.[3] 任伟锋.老便秘留神甲减[J].中华养生保健,2014,(3):22.[4] 李倩,饶波.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便秘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1):72-73.[5] 赵艳.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35-236.[6] 沈兰,王春梅.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便秘患者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2013,(4):28-29.[7] 向世明,陈群芳,任冬云.帕金森病患者便秘32例护理[J].环球中医药,2013,6(11):232.[8] 颜美琼.实用症状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2,16(2):83-84.[9] 刘东杰.80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213.[10] 杨静芳.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273-275.[11] 游晓东,武劲圆.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8):722-723.[12] 赵凤.便秘病人护理的新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3,33(4):320-321.[13] 陈秀华,唐美玲,陆平,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9-11.[14] 齐莉.脑卒中患者便秘的预见性护理[J].北方药学,2014,11(4):194.[15] 郭可可.老年便秘的饮食及生活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