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2教学文档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颂 2教案 长春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 2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通过交流资料,了解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密切关系。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聆听,研讨)1.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
2.黄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摇篮。
二、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师:同学们,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他的静脉,黄河是他的动脉。
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
1938年末,光未然(原名张光华)在赴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险峡怒涛,感慨万千,写下了《黄河大合唱》组诗,诗共有八首(屏幕出示),请大家默默地读一读。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二首。
板书:黄河颂。
师:老师想读一读课文,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师:《黄河颂》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序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尾声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板书:序曲、主体、尾声。
教师范读,感受激情。
激昂、雄壮CAI出示,教师配乐诗朗诵。
三、练习朗读,读得流利。
生:1.自由练读。
2.指名分段读。
四、理清课文层次。
序曲:朗诵词主体:从歌词到发扬滋长尾声:后四句第二课时一、重点朗读主体部分,读出滋味。
师:1.让我们聚焦于黄河的主体部分吧!主体部分是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从歌词到劈成南北两面,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师:男同学来读绘黄河部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气势。
2.那同学们,颂黄河部分又从哪儿到哪儿呢?从几个方面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板书:摇篮、屏障、臂膀。
3.指导学生朗读颂黄河部分。
(跟踪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声情并茂地朗读。
)指导方法:1.每方面在朗读的语气上应该怎样?【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
初一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黄河颂2 精品

《黄河颂》说课稿一、理解新课标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力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光未然的《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以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新教材更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因此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另外,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
因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诵读诗文,积累词语;(2).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和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能力目标:充分展开想像,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针对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是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七年级语文《黄河颂》2教案

难点
1.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媒体选择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诗歌情感和语言特点
领悟理解
PPT
C
自制
使用方式: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课堂小结
《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板书设计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当堂
训练
检测
课后题
作业
布置
教学反思
表现特征:古国文化发源地;历史故事上演。
(2)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表现特征: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3)黄河属太平洋水系。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河道实际流程为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曲果至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条,组成黄河水系。支流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76条,流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77%;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条,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50%。较大支流是构成黄河流域面积的主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黄河颂 2

《黄河颂》设计思路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情境】
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启发思考】
教师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自主或小组探究】
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
教师则引而不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可能发现真理。
【协作交流】
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总结提高】
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前提下,老师进行补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拓展学生的纵深思维。
形式也可以是“当庭陈讼式”、“新闻采访式”。
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1。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黄河颂2-部编版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对于现代诗歌的朗读则缺乏经验,容易只知一味大声读,而不懂得抑扬顿挫,不会控制语气语调。孩子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他们讲述如何把握感情基调以及恰当地处理语气语调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片、音乐和视频能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
课题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理解黄河精神的内涵。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诵,学习朗读的技巧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3.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朗诵的技巧。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怎容侵略者玷污?在这抗战的人群中,奔走着一位诗人,一位鼓舞战士勇气的号手——光未然,他在战斗中感受着中华民族的顽强与不屈,于是向着黄河,唱出了心中的赞歌——《黄河大合唱》。这组诗歌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大河上下,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在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激发了人民与日寇斗争到底的决心。
运用系统发音评测卡片模板功能进行字词读音测评。模板能直接生成读音和注音,进行字词教学便捷有效。
诗歌赏析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学习朗读技巧。
一.学习诗歌主题部分:
1.黄河英雄的气魄;
2.黄河表现的民族的精神。
二.学习读好关键词,全身心投入的读诗方法。
1.自由读歌词第一部分,标出重音,揣摩语气语调。
1.师生问答,明确朗读技巧
2.教师范读。
背景音乐配合教师范读能增强朗读的感染力。
《黄河颂(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颂(第二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bìbǎng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yù下/发扬滋长!(3)黄河以它英雄的qìpò,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4)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 。
2.【新独家原创】【新考法·语法综合】下列对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唱出赞歌”。
B.“精神”“摇篮”“屏障”“臂膀”都是中性词。
C.“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我站在.高山之巅”“我们祖国的英雄..学习你的榜样”中加点的“在”是介词,..儿女,将要“英雄”是形容词,“将要”是名词。
能力提升全练3.(2022湖南永州双牌一中期中,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4.[2023山东烟台中考,3(3),★★☆]【新考法·开放探究】【活动三:扬文化精神】小文搜集了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文字和两段歌词。
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2分)(Y7202001)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
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黄河颂2 (2)

《黄河颂》说课稿
宋艳
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黄河颂》,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构思:
量。
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颂黄河”的三
个方面,其他同学对这三个同学的朗
读感情和语气进行评议,老师适当指
导。
【教学预设】
“啊!黄河!”在“颂黄河”部
分出现三次,根据三个同学的朗读情
况,
第一个“啊!黄河!”,将黄河
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赞颂黄河作
为母亲对中华民族的养育,读时语调
要舒缓。
第二个“啊!黄河!”将黄河比
作巨人,是赞颂黄河作为屏障对中华
民族的保护作用,显示她的伟大和坚
强,要读得高亢、激昂些。
第三个“啊!黄河!“是借用黄
河的伟大和坚强来激励中华儿女保卫
黄河,保卫祖国,感情达到高潮,所三个“啊!黄河!”朗读语气由舒缓到高亢、激昂,最后感情达到高潮,至完全迸发。
(3)在《保卫黄河》背景音乐的
烘托下,找三个小组依次朗读这三个。
《黄河颂》2ppt课件

讨论:
本课题目《黄河颂? 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颂
自然特征
地 理特 征
黄河在历史上对 中华民族的贡献
综合性学习准备
查找有关资料,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 远关系; 搜集黄河的地理知识,查询有关黄河现状的资料, 设计一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 故事,整理出来,准备与同学交流; 收集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在每条语言 材料后面写出他的意义或相关故事,从中选3个造 句;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整体把握歌词
主体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 爱国情怀。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找准重音,正确断句,流畅自然; 站姿端正、声音洪亮,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满怀激情朗读诗 歌。
***************************************** 找课件,来莎莎课件站! (免费课件,免费教案,免费试卷) 国内最大的免费课件交流平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象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你千万条铁的臂膀
同学们:我们音乐课上学过 的歌曲保卫黄河就是黄大河唱的
自主、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 言表达出来。
三个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 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4、朗读“序曲”和“尾声”,品味诗文 内涵。
第七乐章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这首歌 曲,想想,你能为他写一个朗诵
词么?
再见
5、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以分成 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 们概括为什么?
两部分
绘黄河
颂黄河
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 的内容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势, 为“颂黄河”蓄势。
7、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 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三方面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市三中版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讲授新课 拓展阅读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 原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 唱着。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 民族!
下面请欣赏《黄河颂》,并且 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听到 的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确 思想感情?
正音Βιβλιοθήκη •山巅diān 哺pǔ育 澎péng湃
狂澜lán 赞zàn歌 发源yuán
屏嶂zhàng 浊zhúo流 滋zī长
气魄pò 宛wǎn转
解释红字 狂澜:大波浪 山巅:山顶 哺育:喂养 滋长:生长
看一看,这 一课的生字 词你掌握了
吗?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有 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吧!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 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 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儿 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 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 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 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 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 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
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