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黄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环保价值观。
7.多元评价,关注成长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通过课后作业,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黄河的文化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3.领悟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黄河颂》这一课时,我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雄浑气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河颂》作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母亲河——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生字、生词,如“波涛”、“摇篮”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贡献和文化意义。
1.课后阅读:要求学生课后再次阅读《黄河颂》,深入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加强对黄河的认识。
2.写作练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要充实,表达要流畅。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把握其主要意义。

(3)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欣赏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齐读、小组赛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黄河颂》的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黄河颂》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黄河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黄河颂》的朗读与背诵。

2. 《黄河颂》的内容理解与分析。

3. 《黄河颂》的艺术特色欣赏。

三、教学难点1. 《黄河颂》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黄河颂》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黄河大合唱》的相关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黄河颂》,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黄河颂》的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朗读《黄河颂》,进行小组赛读。

(2)学生展示自己对《黄河颂》的理解,如绘画、音乐等。

(1)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黄河颂》。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黄河颂》与《黄河大合唱》的异同,探讨两者的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写黄河的歌曲、诗歌等作品,拓宽视野。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黄河颂》的情况。

2. 学生对《黄河颂》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黄河的雄浑壮美,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此外,课文还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但同时,他们对于黄河这一地理概念可能还不够熟悉,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诗歌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诗歌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2.教学难点:诗歌的语言特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相关音乐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黄河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文化,感受黄河的伟大。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难点:理解诗歌中黄河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思考问题: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黄河的形象。

2. 品味诗歌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讨论黄河的重要性和保护黄河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的感受和认识。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黄河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黄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Lesson 6 "Ode to the Yellow River" lesson 6 of the seventh grad e Chinese Volume II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黄河颂例文标准版2、篇章2:黄河颂范本(常用版)3、篇章3:黄河颂范文通用版4、篇章4:黄河颂范文(标准版)5、篇章5:黄河颂模板实用版篇章1:黄河颂例文标准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篇1课时计划20xx年上期总第课时计划课时第课时课题:黄河颂教学内容:《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能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设计: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1)、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2)、学生欣赏。

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3)、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二、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1、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听录音磁带。

)2、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明确:激昂、雄健、悲壮!3、教师配乐诗朗诵。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精选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精选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精选3篇)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第一篇(656)字一.教学目标理出故事情节,明确写作技巧。

体会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

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驿路梨花》。

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

其创作形式丰富,涵盖小说、纪实文学、文学评论、电影文学剧本等。

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受好评。

学习生字这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概括本篇课文的五件好事,学习插叙的作用。

第一件:“我们”路过住宿,修屋;第二件:瑶族老人借助照看小茅屋;第三件:梨花姑娘出嫁后,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第四件: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建小茅屋;第五件: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揣摩语句,感悟主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这句话点名了文章的主题:为别人着想。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这句话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虚幻的美景衬托了人物心灵的美好。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话双关花和人,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四.拓展教育办好事,办实事,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爱心传递,世界会更美好!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第二篇(498)字【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小说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

2.体会小说设题的精妙。

3.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一、直接入题,明确目标二、精读课文,初识小屋及屋主人1. 请同学们齐读8--11段,从文中提炼信息,说说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屋。

2.从小屋陈设可以看出屋主人的什么特点?三、略读课文,体味悬念和误会的妙处3.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作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和误会,请同学们跳读课文,说说这些悬念、误会及它们的妙处。

《黄河颂》教案(6篇)

《黄河颂》教案(6篇)

《黄河颂》教案(6篇)《黄河颂》教案篇一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必然导致语文教案的设计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个性化,那么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怎么编写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词。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3、同学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三、品析课文师:我们学诗要读出诗的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板书教学目标三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

)1、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2、教师总括全文(一)序曲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明确: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生答:伟大坚强读朗诵词板书: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二)主体:望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生答: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生答: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边倾听《保卫黄河》的歌曲边欣赏有关黄河图片导入课文《黄河颂》。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时代背景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2、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
澎湃( ) 哺育( ) 屏障( ) ( )气魄( ) 巅( )狂澜( ) 词语解释
气魄狂澜哺育
三、整体感知
课文有几部分内容组成,歌颂了黄河的什么精神?
四、合作探究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的主题是什么?
2、描写黄河形象部分,哪个词起统领作用?又是从哪些不同角度写黄河形象的?
3、根据关键词,找出《黄河颂》究竟歌颂了黄河的哪些方面?
4.结合时代背景看,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五、课文小结
这首诗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和俗语?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关黄河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有关黄河的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九曲黄河十八湾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并试背这首歌词。

2.积累有关黄河的诗句并能熟练背诵默写三四句。

【板书设计】
【课后反馈】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
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电饼铛,豆豉。

很多人都在念: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cheng,chi。

又比如: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确的读音是:gu.
再举个例子: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