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基坑工程复习资料

基坑工程》复习材料第一部分简答题1、为什么说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答:(复杂性)基坑支护技术主要包括基坑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测技术,同时包括地下水的控制和土方开挖等。
(综合性)基坑支护技术是基础和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传统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是一项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它涉及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施工技术、测试技术和岩土工程等学科,主要包括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稳定及变形问题,土与结构共同作用问题,基坑中的时空效应问题以及结构计算问题。
(系统性)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完全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随着施工工艺、开挖位置和次序、支撑和开挖时间等变化,结构体系和外部荷载都在变化,都对支护结构的内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每一个施工工况的数据都可能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及安全。
2、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喷射注浆桩的分类、特点、适用范围、加固机理分别是什么?答:水泥土搅拌(1)分类:水泥土搅拌桩分为深层搅拌桩和粉体搅拌桩。
(2)特点:①将原土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②可根据上部结构的需要,灵活选用相应的加固方式;③搅拌时无噪音、无振动和无污染,并且对周围原有的建筑物及地下管沟影响较小,可在密集建筑群中进行施工;④节约钢材并降低造价,能显著减少施工工期。
(3)适用范围: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4)加固机理: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是基于水泥浆和加固土体之间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
主要包括:水泥水化作用,水泥的离子交换和颗粒聚集作用,水泥土的硬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
高压喷射注浆桩(1)分类:高压喷射注浆桩可分为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
(2)特点:①施工机具设备简单,施工简便;②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且料源广阔,价格低廉;③噪声小,无污染。
(3)适用范围:①广泛应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质粘土、粉土、砂土、黄土及人工填土中的素填土甚至碎石土等多种土层;②可用于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加固,基础防渗以及施工中的临时措施,又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③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地下水流速过大和已涌水的地基工程时,应该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交通安全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A:错B:对答案:B2.一个全面的、大型的,复杂的包含各个子项目的工程,成为系统工程。
()A:对B:错答案:A3.安全性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A:对B:错答案:A4.依附性指的是安全依附于生产而存在。
()A:错B:对答案:B5.交通安全研究的内容有交通安全理论、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方法、交通安全管理。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可靠性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对B:错答案:A2.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可修复产品或系统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完成维修的()概率。
A:有效度B:维修度C:预防度D:安全度答案:B3.系统的n个单元中,至少要有k单元正常工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是()。
A:并联系统B:混联系统C:串联系统D:表决系统答案:D4.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A:错B:对答案:B5.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控制的基本环节主要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行驶、()。
A:碰撞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损失B:防止碰撞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损失C:防止碰撞和事故D:碰撞和事故答案:B第三章测试1.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有车辆要素、道路要素、人员要素、违章违法要素、事态要素、后果要素和()A:事故要素B:意外要素C:过错要素D:过错或者意外要素答案:D2.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中,人的安全行为研究比较重要,其最终的目的是控制和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A:错B:对答案:B3.一般事故分为A类事故、B类事故、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
()A:错B:对答案:B4.按照海上发生水域分,有海上事故、港内事故、()A:内河事故B:行人事故C:重大事故D:水上事故答案:A5.管道运输的缺点()A:输送能力不易改变B:定向定点运输C:只能运输特定的物料D:浆体脱水处理答案:ABCD第四章测试1.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
水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水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参与人员多、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多、工程占地范围大、施工复杂、涉及爆破、高空作业等特点。
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电建设规模、机组容量、施工难度不断增加,给水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近两年来,电力建设安全形势严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多发。
1水电站施工影响因素水电站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设备、环境三个因素作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管理缺陷作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为此,针对人、设备、环境、管理四个因素加强管理,建议逐步建立、健全以建管局为主导,施工单位为主体,设计参与、监理监督保障的安全管理体系,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观念,树立整体观和全局观,提高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我们应注意各个参建单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归纳如下:①业主的主导作用。
建管局应在工程建设中按照“组织、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责,从整个工程建设的需要来安排各个项目的工作,抓好工程建设重大事项的组织和超前决策,抓好各标段,各单位之间的协调。
此外,还应负责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管理,为各参建单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团结和带领各参建单位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工程安全建设。
②设计的龙头作用。
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设计管理制度,提高设计对工程的适应性,加强对设计工作的考核与监督。
加强设计单位与监理、施工单位的沟通,做到现场设计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设计单位在确保重大设计方案和招标文件质量的同时,提高设计工作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和工程永久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能。
③施工单位的主体作用。
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各项工程均要靠施工单位来具体实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充分利用本单位丰富的水电施工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调动整体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十分浩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十分浩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问题多,有许多新情况、新矛盾需要人们去研究和探索。
笔者认为,就方法论而言,辩证地认识、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关重要。
<BR&NBSP; />一、制度与体制<BR&NBSP; />弄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意义,增强搞好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自觉性。
<BR&NBSP; />一种经济体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一种企业制度又依赖和反映了一定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后,应当进行一系列与这个新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
众所周知,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两大体系,三项制度。
两大体系即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三项制度即现代企业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这个框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处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如果主体不改革,不能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进入市场,那么市场体系就因缺少支撑而无法建立,即使建成了市场,也会出现有场无市的局面;如果企业不能独立经营,依然政企不分,摆脱不了对政府的依赖,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也很难形成;企业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也难以贯彻;企业不摆脱沉重的社会负担,不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社会保障制度也就因此失去了主要对象而无从谈起。
正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所起的这种特殊作用,决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微观基础。
该项目历时十余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

1、项目名称:低噪安全乘用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推荐单位意见低噪与安全是自主品牌乘用车与欧美日品牌差距最大的技术短板,其关键技术长期被封锁与垄断。
该项目在突破复杂系统声品质目标分解与低噪声设计、乘员临撞本能反应模拟与多工况碰撞安全目标并行设计等一系列关键重大难题的基础上,成功创建声品质导向的低噪性能开发技术和面向乘员保护的安全性能开发技术,并结合数十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立起完备的乘用车研发支撑环境与性能开发体系,包括首创的设计专家系统、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模拟乘员本能反应的假人装置、偏置碰台车试验系统、涵盖上万指标的三级目标体系和三千余项开发规范与标准等。
应用该项目技术成功塑造长安汽车品牌低噪安全新形象。
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
该项目历时十余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程度和难度很大,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部分成果纳入国家标准,打破国外封锁与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发了涵盖轿车、SUV、MPV的全系列乘用车产品,树立自主品牌新标杆,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831.8亿元、利润219.8亿元,并面向行业提供40余款汽车的低噪安全性能开发技术服务,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中国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提升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和汽车强国地位起到关键作用。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项目简介在汽车产品中,乘用车品质要求最严苛、市场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
噪声和安全是自主品牌与国外品牌差距最大的技术短板,是乘用车品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消费者最关注和最易感知的性能,对决胜市场竞争至关重要。
打破欧美日对低噪声高安全关键技术的垄断和封锁、建立自主的高品质乘用车性能研发体系、赢得乘用车市场竞争,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改革的国家战略需求。
该项目在国家863、973计划支持下,依托长安汽车和中国汽研组建“汽车噪声振动与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历时十余年,突破声品质开发和乘员保护技术瓶颈,建立起完备的乘用车研发体系,开发出涵盖两厢与三厢轿车、SUV、MPV的全系列乘用车产品,成功塑造长安“低噪、安全”品牌形象,助推长安乘用车销量近两年持续位居自主品牌第一、研发实力自2009年起持续排名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中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 A )为维护我国海洋油气资源权益提供良好国际环境。
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通过外交谈判和和平协商,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妥善解决海洋油气资源权益争端和其他突发事件。
A、实行睦邻外交政策B、加强海军建设C、加强煤炭运输体系建设D、推动天然气快速发展【答案解析】实行睦邻外交政策,为维护我国海洋油气资源权益提供良好国际环境。
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通过外交谈判和和平协商,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妥善解决海洋油气资源权益争端和其他突发事件。
2、( C )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内在要求。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稳步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能源事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能源市场化程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
A、能源科技创新B、进一步完善C、体制机制改革D、能源储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体制机制改革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内在要求。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稳步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能源事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能源市场化程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
3、核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对于缓解如今能源短缺、电力紧张的局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核电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 D ),也正是这方面的问题导致核电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
A、环境问题B、程序问题C、教育问题D、安全问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核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对于缓解如今能源短缺、电力紧张的局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核电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也正是这方面的问题导致核电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
4、( C )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是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通道,是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的海上石油生命线。
A、霍尔木兹海峡B、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D、苏伊士运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马六甲海峡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是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通道,是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的海上石油生命线。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3篇)

第1篇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项目在质量、进度、成本和风险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策划: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项目规划等,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2. 项目设计: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3. 项目施工: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要求顺利实施。
4. 项目验收:包括质量验收、安全验收、环境保护验收等,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5. 项目运营:包括项目维护、项目评估等,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1. 系统性: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环节,需要系统思考、统筹规划。
2. 动态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不断变化,需要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3. 风险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4. 互动性: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共赢。
5. 创新性: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目标实施。
2. 全面规划原则:对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实行分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 风险控制原则: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项目安全、顺利进行。
5.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1. 项目策划方法: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项目规划等。
2. 项目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
3. 项目施工方法: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
4. 项目验收方法:包括质量验收、安全验收、环境保护验收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
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BH-06823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类的认识又往往滞后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
尽管国家对安全生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但因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非常复杂,且在变化之中,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工艺的不合理,生产设备、工具的隐患和缺陷,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失误和失控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从理论上讲,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在客观上,事故又是不可避免的。
发生事故,对于遭遇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抢救及时有效就能保住一大批人的生命,降低和减少事故的损失;否则就可能增大事故的损失。
特大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和巨大财损,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
特大生产事故往往又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十万火急。
如果不事先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
效的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已为无数的事故案例所证明。
如1998年3月5日,西安市400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罐法兰发生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亲自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但因没有有效的抢救措施,最后在发生泄漏的两小时后连续发生三次爆炸,造成12名抢救人员牺牲,3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77万元的后果。
抢救无效和失效的原因,就是对此类突发事故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抢救技术、装备。
2000年1月24日,发生在渤海湾的“烟大”特大沉船事故,险情发生后,7个小时没有救下来,也充分说明制定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每年发生的事故绝对数不容忽视,尤其是许多大大小小的隐患更令人担忧。
鉴于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及我国在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为吸取血的教训,应加大对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工作的力度。
据此,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302号令和2002年全国人大常
委会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对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事故报告的时限、程序和有关单位、部门、地方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如何处理的责任,做出了明细的规定。
至此,事故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事故应急救援及其责任体系,这些直接关系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
当前,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正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302号令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笔者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对实际工作的思考,联系全国及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由于事故发生的广泛性、多样性和技术性,决定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某一类事故的发生,到事故报告系统信息的传递,从有关单位、部门和地方政府接到事故报告信息后,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救治,它是一个系统的协调运作,是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
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应急
救援,其系统性更为突出,常常不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往往需要全省乃至全国的支援,因此,各单位、各地、各部门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专业人员)、装备等应全国联网,真正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国家应设立事故应急救援中心,这个中心应挂靠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分管副总理兼中心主任。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兼任常务副主任,有关部委的负责人兼任副主任。
县以上人民政府也应设立应急救援组织,上级应急救援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应急救援组织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二、要做到组织、人员、装备三落实
组织落实。
就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人员落实。
就是负责组织施救的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要落实,要根据各类事故预案,建立施救人员档案库。
装备落实。
就是各级应急救援组织必需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
交通工具等应配齐、配足,并保持良好状态。
各地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三、要加强演练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做到用得上,救得下,必须加强施救组织,人员、装备的日常演练,通过演练一方面可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救援体系,熟悉应急救援方案,掌握应急救援工具、设备、器材,另一方面通过演练来验证应急救援的组织、人员、装备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是否存在不足和缺陷,以便修改完善。
四、要加强自救的宣传教育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在事故中死亡的人,其中立即死亡的不到三分之一,而大部分死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所致。
人在应急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有关,也与平时的教育训练有关,谁能在突发灾害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采取正确自救的方法,谁就可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许多劫后余生的人回忆:危险发生的最初几秒钟,人们往往只会随别人行动,不能冷静的思考;而能大难不死的人,一般都作了几秒钟冷静的思考,对危险的性质和相应的逃生方法做出了正
确的判断。
如火灾发生时,盲目拥挤、仓皇跳楼、窒息而死亡的较多。
而具有自救知识的人往往能匍匐前进,从地面得到氧气供给,或破窗不跳楼,呼喊求救,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孔等待时机等方法,都有逃出火场机会的。
事故现场既紧急又十分复杂,外部救援需要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谁能在事故最初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理智有效的自救方法,谁就可能获救,死里逃生。
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及至每个公民的多种自救知识培训教育,掌握常见事故的自救方法,是事故应急救援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不可小视的举措。
五、事故应急救援应建立专门的法规
在本文的开始已论述了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和转轨、转型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据初步统计,从建国到去年6月20日止,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0起,平均每16个月发生一起,平均每起事故死亡180人。
但从1998年至2002年6月20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7起,平均每7个月发生一起,
平均每起死亡248人。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见,近年来无论特大事故的频率和一次特大事故死亡人数都在增大。
因此,加强对事故尤其是对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应放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
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对事故的应急救援,建议国务院根据《安全生产法》,制定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法规,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无论发生何种事故,都能做到及时、有效地救援,使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