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及建设路径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探析第一篇范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探析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新时代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价值文化育人,旨在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引导,塑造人的精神风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育人优势。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文化育人,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1. 资源建设不足: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部分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文化育人的需求。
2. 文化活动单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 管理模式僵化: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过于僵化,缺乏人性化关怀,不利于文化育人的开展。
4. 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文化育人的效果,部分图书馆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制约了文化育人的质量。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探析1. 加强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加大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为文化育人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
2. 丰富文化活动:高校图书馆要创新活动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 改革管理模式:图书馆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需求,优化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4.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文化育人提供有力保障。
5. 拓展文化育人:结合图书馆特色,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育人活动,如讲座、展览、读书会等,将文化育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6. 强化立德树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培养具有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路径及思考

(1. Librar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55, China;
2. Library of Xidian University, Xi 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Future learning center is a new learning ecology which is reader-centered, research-oriented and interest-
书馆通过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馆员、技术、设备、环境
总第 202 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 年第 2 期
等要素,在服务“ 双一流” 建设中发挥知识枢纽作用,
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重建大多表现在对
以注重学习者发展为目标,以智慧平台为支撑,以学
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改善,其中包括建立学习共享
习者创新 学 习 为 根 本,更 好 地 推 动 未 来 学 习 中 心 的
了空间建设的基本遵循,提出图书馆空间资源组织和
对图书馆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而“ 实体空间的回归”
元、合理有序的学习场所 [14] 。 实体馆舍空间的功能创
。 美国芝
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2015 年开始对该校西区图书
列有益的活动,以满足学生学术需求,促进学术交流,
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空间:( 1) 教学支持空间。 该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future learning cente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者多元化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需要开始重新思索作
学校书馆建设策划方案

学校书馆建设策划方案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普及,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然而,纸质书籍在学术界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图书馆仍然是学校的重要资源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需求,我校计划进行书馆建设。
本文将提出学校书馆建设的策划方案,以提升学校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
方案一:图书馆空间规划与布局1. 增加书籍存放空间:扩大书架数量与容量,提供更多的书籍存放空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
2. 阅览室规划:布置舒适宽敞的阅览室,配备舒适的桌椅、照明设备和空调系统,提供一个安静、宜人的学习环境。
3. 多功能学习区:设置小组讨论室、研究空间和电脑工作站等,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方案二: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支持1. 数字化资源: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提供电子书籍、期刊、论文等电子资源,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学习需求。
2. 数据库与搜索引擎:采用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快速、便捷的书籍搜索与借阅服务。
3. 虚拟参考咨询:建立在线图书馆服务平台,提供用户在线咨询、图书馆网站使用指南等虚拟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方案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 图书推荐与展示:定期推荐优秀图书、期刊和学术论文,展示馆藏资源之丰富与多样性,吸引学生们参与阅读。
2. 举办讲座与展览:邀请知名学者、作家或主办阅读展览活动,提升学术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3. 读书俱乐部与分享会:组织读书俱乐部,定期举办分享会,鼓励学生们交流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促进阅读兴趣的培养。
方案四:合理管理与服务完善1. 配备专业人员: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更专业、高效的馆内服务。
2. 优化借阅流程:引入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提供自助借还服务,加快借阅流程,方便学生们的图书借阅。
3. 打造学习社群:图书馆成为学习社群的中心,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各类学科交流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结语: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学校书馆建设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需求。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与路径

第13期2020年5月No.13May ,2020“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与路径摘要:高校图书馆具有文化资源、文化服务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章在分析“三全育人”的理念、内涵与意义基础上,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构建了“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指出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213.7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陈晓娜(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0)作者简介:陈晓娜(1978—),女,河南郑州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引言校园文化是校园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包括物资、制度、精神3个层面的内容。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理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活动,逐步形成引导全体师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所谓“三全育人”,是指将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相结合。
2018年,教育部委托部分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目前国内高校有关“三全育人”的研究,以高校的德育模式、辅导员角色定位等为主,实践应用层面涉及较少。
作为辅助高校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基地,高校图书馆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德智体美一体化的育人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奠定基础[1]。
1“三全育人”的理念、内涵与意义分析1.1“三全育人”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高校在社会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承担的社会职能也更加多样。
中医院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路径与思考——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大学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学风引领 的阵地、 学 术传承的摇篮 、 文化传播 的殿堂, 在环境育人、 服务 育人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但 目 前业界关注较多的是其对学生信息素养养 成的重要性 , 其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熏染方面的担当 却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为此 , 笔者结合 中医院校
件、 资源 等看得见 的硬 实力 方 面加 大投 入 力 度 的同 时, 也有必 要在人 文环境 软实力 方面加重 砝码 , 为培 养 既拥 有 专业知 识 , 又具有人 文 素质 的合格 医学 生 做 出应有 的贡献 。
角度营造“ 近知进仁、 希贤希圣、 求真求实、 向善 向 美” 的文化 氛 围, 在 今 时 与古 韵 交 相 辉 映 的背 景 感 召下 , 唤醒 杏林 学子对仁 心驻 寿 、 妙手 回春 的中医药 学 术精神 薪火相传 的 自觉意识 。
命 名为敬 文 图书馆 。从外形 上看 , 大楼 前后 呈弧形 ,
第一批师资 , 主持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 培 左 右两侧 呈多边形 , 造型特异 , 整体 造型如 同振翅 欲 养 并诞 生 了新 中国 中医药 界 最早 的学部 委 员 , 为新 飞的雄鹰 , 意气 昂扬 , 蓄势待 发。以“ 祖 国 医学概 中国现代 中医高等教育模式 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 览、 江苏中医药历程、 南京 中医药大学要 略、 南京中 为纵轴 , 由远 及 近 、 由源 到 要贡献 , 被誉为“ 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与学 医药 大学 图 书馆 特色 ” 校教学 、 科研发展需求相适应 , 图书馆不仅在古今中
( 4 ) 南京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 : 希 贤希 圣, 求真求仁。图书馆五层是本馆 的古籍藏用所在 地。为营造 “ 文津流 、 册府琳琅” 的氛 围, 以人选
初探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作用发挥的路径

初探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作用发挥的路径随着高校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化,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藏书与借书的场所,还可以作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高校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路径进行一番探讨。
一、创建图书馆多元化的资源内容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已经从纸质图书、期刊文献扩展到网络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各种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由于学生们的学术和非学术领域的兴趣和需求各异,图书馆应该在收藏和管理多元化资源方面做到人性化。
比如,收集和展示与学生切身联系紧密的资料,如选题、研究、竞赛、课程作业等,扩大其使用资源的参与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针对性地整合资源,探索和开发出具有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资源,如语言文学、艺术、经济等重要人文领域的材料,并在图书馆内设置专题陈列,为大学生们提供博览群书的机会,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除了习惯性的藏书和借阅功能外,更要具备第二课堂的丰富活动特色。
开办有趣的文化、科技、课堂等活动,在学生们的业余时间为他们提供学习、思考和交流的平台,这些多样化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图书馆还可以组织读书会,精心策划阅读暑期计划进行阅读推广,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如诗歌、小说、传记等,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能力。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定期组织电影、音乐会、艺术展览、体育运动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大学生们的文化生活。
三、建设“数字图书馆”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图书馆的作用已经从传统馆藏式的阅览室逐步转向“数字图书馆”,通过数字技术提供在线检索、数字图书、学术期刊,论文下载、知识数据库等服务,实现与现代大学生多编程方式的互动交流。
建设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启动了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在过程中除了能够让大学生掌握更加实用、最新的知识外,还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他们更加具备批判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如专题集训班、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和展现的平台。
高校图书馆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c o mp l e t e hi t s p r o p o s i i t o n,t he l i b r a y r n e e d t o l e a d t h e a c h i e v e me n t s o f t e a c h e s r nd a s t u d e n t s ’ i d e o l o g i c l a q u li a t y ”,
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优 秀的校 园文化具备 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 力, 能赋 予师生独立 的人格 、 独立的精神 , 激励 师生不断反思、 不断超越。营造创新校 园文化 。 造就一流创新人 才是 高校 的使 命 , 也 是 高校 图书馆 的责任。高校 图 书馆要完成此项命题 , 就必须在 引领 师生“ 思想素质” 、 “ 心理素质” 、 “ 文化素质” 、 “ 信 息素质” 的提 升上有所 建树 ,
c u l t u r e h a s a v e r y s t r o n g c o h e s i o n nd a c r e a t i v i y ,i t t c a n g i v e t e a c h e r s nd a s t u d e n t s i n d e p e n d e n t p e r on s a l i y ,i t n d e —
初探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作用发挥的路径

初探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作用发挥的路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精神和智力资源中心,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除了传统的阅读和借阅服务,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本文将初探高校图书馆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方面的路径。
一、开展主题讲座和学术报告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学术界和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来开展主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这些讲座和报告可以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获得更深入的学术启发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学术成长和发展。
二、举办专题展览和文化活动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如书画展、摄影展、数字艺术展等,通过这些展览和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提高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
这些展览和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
三、开设学习工作坊和技能培训班高校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些学习工作坊和技能培训班,如学术写作工作坊、科研方法培训班、信息检索技能训练等。
通过这些工作坊和培训班,学生可以提高学术写作和研究能力,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技能,为他们的学术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推动跨学科交叉学习高校图书馆可以推动跨学科交叉学习,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进行学习和交流。
通过举办跨学科讨论会和学术沙龙,学生可以启发出更多的学科交叉思维和创新理念,从而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促进他们的跨学科学习和发展。
五、建设学习空间和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可以建设多功能学习空间和智慧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创新的场所。
学习空间可以包括个人学习区、小组自习室、多媒体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
智慧图书馆可以整合数字资源和信息服务,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学习和研究支持,促进他们的学术和科研发展。
六、加强学生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图书馆可以推动学生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让学生锻炼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3年第23卷第2期成员间互动,以获取关键资源,不断提高业绩。
成员间相互依赖程度高,就能够更加迅速地找到解决方案,完成更多任务,比起成员间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的团队来,其业绩要好很多。
高水平的交互依赖虽然要耗费很多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因为它对于解决特别复杂而且对用户满意度要求较高的任务尤为适用[7]91-92。
参考文献[1]庞弘,龙丽.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估指标的研究[J ].图书馆界,2008(3):1-5.[2]唐文慧,潘彤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评价[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3;96.[3]布赖恩·L ·乔伊纳.第四代管理[M ].王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36.[4]张晓民.关于图书馆藏书复选审计的思考[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4):56-59.[5]熊鹰,王江.高校图书馆采访决策模式研究及选书团队的建立[J ].图书馆,2008(3):61-62.[6]王瑞玲.文献采选机制的中美比较[J ].情报资料工作,2006(3):77-79.[7]利·汤普森.创建团队[M ].方海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1-93.(责任编辑:李敏)────────────────第一作者简介:郑敏,男,1961年生,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副研究馆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BooksSelection Team in University LibraryZHENG Min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he colle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iously deviates from the demand of the readers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books selection team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books selection team established in the library should be composed of many elements and shouldn ’t be a working group formed through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staff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book selection teem ;precision rate of books purchasing20世纪80年代初,在探究美国企业日渐式微、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原因时,美国管理学者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日本企业的成功得益于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并由此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
此后,“企业文化热”持续升温,以至于各个领域、各个组织把许多问题都归纳成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概念也被引入到了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1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广义来讲,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来讲,所谓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文章编号:1005-6033(2013)02-0014-04收稿日期:2012-07-20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及建设路径梅霞,张俊(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图书馆文化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
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以及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征,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管理的4个功能,即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提出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14所谓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及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广义的组织文化是在组织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两部分。
外显的组织文化是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具体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人们通过视听器官能直观感受到的,而且又符合组织文化实质的部分,其内容包括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设施、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等。
内隐的组织文化可以说是组织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其内容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等。
图书馆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
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等一系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阶段后,诞生了组织文化这一崭新的概念。
组织文化可以转化为行动力,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手段,目的在于激发职工的自觉行动。
经过图书馆管理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图书馆文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包括图书馆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和习惯,还包括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图书馆管理意识、管理指导思想等。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以大学文化为背景,以图书馆文化为基础,在图书提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心理态势、知识体系及外在形象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和。
2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征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其发展依赖于一定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其最基本的生长点是高校、图书及馆员。
高校文化渗透并作用于图书馆中,使高校图书馆文化具有浓厚的高校文化特色。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教育性特征高校图书馆文化反映着一种教育文化的特征。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机构,承担着“服务育人”的责任,与高校内其他机构不同,图书馆是通过知识服务的形式教育学生的,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文化特性。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专门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的改革中发挥着作为“第二课堂”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特别是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不仅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2.2高校图书馆的文化管理性特征高等院校云集了众多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和教授,高校图书馆也吸纳了一大批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如科技查新和学科馆员服务等。
一般来说,高素质、高学历馆员的思想觉悟较高,他们以自己的智力服务于图书馆的用户,所以图书馆软性的文化管理对他们更适合。
“图书馆文化”实质上就是图书馆的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是一种管理型文化,是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图书馆管理而提出的,它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重视精神的激励,这符合图书馆员获得尊重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为教育科研服务的特殊性决定的。
2.3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学术性特征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具有学术性。
这是由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和服务对象所决定的,馆藏资源都是围绕专业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科研的发展而建立的,在这里学生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也可以调整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欠缺,充实、完善自己,通过自学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复合型的人才,进而在图书馆完成学位论文、毕业论文。
论文写作中,学生读者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
这里系统而完整地保存了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图书馆将这些文化知识源源不断地保存、传递给科研工作者,使他们了解、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同时,通过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可以了解学术和学科最新动态,使从事科研的师生能站在巨人的肩上开展学术活动,避免重复研究。
图书馆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学术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圣地。
这也是图书馆文化学术性特征最突出的表现。
3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功能3.1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是指高校图书馆文化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功能。
图书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
图书馆及其工作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和发展而形成的,它反映了高校最终要求的价值取向,而学校价值取向也正是社会价值所要求的。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校园文化的熏陶正是将反映社会价值要求的学校价值内化为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过程。
图书馆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地、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按照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使之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2约束功能所谓约束功能,是指高校图书馆文化的自律功能。
文化约束是一种没有死角的、全方位的约束。
在文化系统,为了确保自身的稳定性及有序运行,都要对其文化主体和文化要素实施控制,使之遵循其文化模式行事。
图书馆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而发生作用的。
在高校图书馆中,规章制度、伦理道德规范等可以约束图书馆全体员工的行为,使高校图书馆员工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以确保其内部的协调和对外部环境的有序开放。
制度约束是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规定性约束,而道德规范是对由品德所产生的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是一种潜意识的约束,内在的约束,比规章制度更深刻。
在高校图书馆宁静的环境中,具有高度觉悟的读者也会自动地约束自己,控制15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高校图书馆虽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但绝对不会放任自流。
在这里只有提醒和温馨提示,无需强制,这便是图书馆文化内生的自律性和约束功能在起作用。
3.3凝聚功能所谓凝聚功能,是指高校图书馆文化管理凝聚人心的功能。
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求图书馆文化必须具有凝聚力。
文化可以将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用来造就人、武装人、提升人,使人获得更全面、更自由的发展。
图书馆文化正是通过其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等影响图书馆员工的行为,使员工有效地适应图书馆环境和图书馆内的关系,在行为上与图书馆对员工的要求保持一致,其关键是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接受。
图书馆文化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它通过对其他不利于图书馆发展的非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的整合和统一,逐渐使图书馆所有员工的价值观达到趋同,进而使所有员工都能遵循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信仰。
在图书馆文化的长期熏陶、教育、培育中,图书馆所有员工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价值追求、道德信仰会逐渐趋同,从而导致图书馆员工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