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典型练习试题.docx
勾股定理的题目

1、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长为3,斜边长为5,则另一直角边的长为:A. 1B. 2C. 4D. 6(答案:C)2、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若a = 6,c = 10,则b等于:A. 16B. 8C. 4D. 2√11(答案:B)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长度是7,斜边长度是25,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A. 24B. 18C. 15D. √(252 - 72)(答案:D,即24)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5,斜边长为13,则另一条直角边的平方是:A. 144B. 169C. 104D. 64(答案:A)5、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长为25,且其中一直角边长为15,则另一直角边长为:A. 10B. 20C. 25√2D. 5√14(答案:B)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和8,那么它的斜边长度是:A. 10B. 12C. 14D. 16(答案:A)7、直角三角形中,若其中一直角边长为3cm,斜边长为5cm,则另一直角边的平方为:A. 4cm²B. 16cm²C. 9cm²D. 25cm² - 9cm²(答案:B)8、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x和y,斜边为z,若x=9,z=15,则y2等于:A. 144B. 225C. 108D. z2 - x2(答案:A)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8,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A. 9B. 15C. √(172 - 82)D. 17 - 8(答案:C,即15)10、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12,斜边为13,则它的另一条直角边长为:A. 5B. 6C. 7D. √(132 - 122)(答案:A)。
【分层练习】《勾股定理》(人教).docx

义务教疔教科15八年级讯储 S1E下册《勾股定理》分层练习第1课时♦基础题一、单选题1.在RtAABC 中,ZC=90° , a, b, c 分别是ZA、ZB、ZC 的对边.如果b二15, c二17, 则a的值为()A. 12B. 9C. 8D. 6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A. 4B. 8C. 10D. 12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A. 12B. 7+77C. 12或7+爸D.以上都不对4.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 BC二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 51B. 49C. 76D.无法确定5.如图3,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 AABC 的三边d, b, c 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A. c < a <hB. a <h <cC. a < c <hD. c <h < a二、填空题6. 在 RtAABC 中,ZC=90° .(1) 若 AB=41, AC 二9,则 BO __________ ;(2) 若 AC 二 1.5, BC 二2,则 AB 二 ____ , AABC 的面积为 __________ ・7.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则直角边长为 ____________ ,若直角边长为2,则斜边长为 _________&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米,13米长的梯子可以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 ______________♦能力题10. 已知兀、y 为正数,且%2-4+(>--3)2 =0,如果以兀、『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 5B. 25C. 7D. 1511. 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A.可能是锐角三角形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b/\/\/\AcH9.如图4,字母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图1)(图3)C.仍然是直角三角形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12.如图5,有一只小鸟从小树顶飞到大树顶上,请问它飞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 米.13. 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 cm,则正方形八,B, C, D 的面积的和是 _______________ 血・14. 如图7,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____ m 路,却踩伤了花草. [ (1)15. 有一个10m 长的梯子AB 如图放置,己知BII=8m,在B 下方lm 的G 处有一个钉子.•现在梯子突然下滑,幸好被钉子挡住.在HA 的延长线上的D 处有一个花盆,已知AD 二1.5,问:这 次梯子下滑会碰到花盆吗?为什么?(Q Q 7.1414)B16.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皿, 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求EC有多长?♦提升题17.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为边作笫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⑴记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q = 1 ,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请求出a2,a3,a4的值;⑵根据以上规律写出色的表达式.答案与解析♦基础题1. A2. C【解析】试题分析:设斜边长为x,则一直角边长为x・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 解:设斜边长为x,则一直角边长为x-2,根据勾股定理得,62+ (x-2) 2=x2,解得x=10.3. C【解析】试题分析:要分情况讨论!当3, 4都是直角边是,斜边是5,所以周长为:12 ,当4为斜边时,第三边为:根号7,所以周长为(7+根号7).设的第三边长为X,当4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时,x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得,X = A/32+42 =5,此时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二3+4+5二12;当4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x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x = -3‘ =,此时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二3+4+ 77=7+77 -故答案为:12或7+77.7. V2 ;2迈.& 12 9. 12♦能力题14.2 10.C. 11. C 12. 13 13.9815.解:会;理由如下:•・・ BH2 + AH2=AB\且AB = 1 Om, BH =AH = 6m•・• CH2 + HE2 = CF,且CH = 1 Om, BE = 8m :.HE = V51m・・• HE-AH«1.1414>1.1会碰到花盆16・ 3cm解:根据题意,设EC为x ,•••△ADE 与AAFE对折,・・・EF 二DE 二8-x,・.・RtZ\ABF 中,AF二AD二10, AB=8, BF2=AF2-AB2,・・・BF二6,/.FC=BC-BF=10-6=4,•••在RtAFCE 中,EC=x, EF二8-x, FC二4,(8-x) 2=X2+42,解得:x二3,即EC=3.♦提升题17.解:(1) a2— V2, ci3 =2,a4= 2V2⑵好妙第2课时♦基础题二、单选题1. 己知a, b, c 为ZXABC 三边,且满足(a 2-b 2) (a 2+b 2-c 2) =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 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住离地面5m 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处,旗杆折断Z 前的高度是()A. 5mB. 12mC. 13mD. 18m3. 如图,在4X4方格中作以AB 为-•边的RtAABC,要求点C 也在格点上,这样的RtAABC4.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则a 的值是()5. 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容器,高17cm,底面周长为24 cm,在外侧下底面点S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处1 cm 的点F 处有一苍蝇,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 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是()A. 20cmB. 8>/?3 cmC. J433 cmD. 24cm三、填空题6. 如图所示,在高为3刃,斜坡长为5/〃的楼梯表面铺地毯,至少需要地毯—米。
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1.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
如图1所示,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
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已知AC = 4,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面积为多少?已知AB = 3,得到∠BAC = 90°。
根据勾股定理,BC = 5.所以矩形KLMJ的面积为 4 × 5 + 3 × 4 = 32.因此,答案为C。
2.勾股定理典型练题XXX所示,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多少?根据图中所示,正方形E的边长为2,所以面积为2 × 2 = 4.因此,答案为C。
3.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如图所示,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首先,根据勾股定理,AC = 4,BC = 4,AB = 4√2.因此,三角形ABC的面积为4√2 × 4 / 2 = 8√2.由于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BF相似,所以ADE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一半。
同理,三角形BDF和三角形BCE相似,所以BDF的面积是BCE的面积的一半。
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2 - 2 × 2 - 2 ×1 = 8√2 - 6.因此,答案为C。
4.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如图所示,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多少?根据图中所示,正方形a和正方形c的边长分别为√5和√11.因此,正方形b的边长为√11 - √5,所以面积为(√11 - √5)² = 6.因此,答案为C。
5.勾股定理典型练题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ABC的三边AB、BC、CA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设直线AB左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1,右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2,则S1和S2的大小关系是什么?首先,根据勾股定理,AB = √(BC² + AC²) = 2√2.因此,半圆的面积为π × (2√2 / 2)² = 2π。
(完整版)勾股定理经典例题(含答案)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1、在Rt△ABC中,∠C=90°(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思路点拨:写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写上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注意勾股定理的变形使用。
解析:(1) 在△ABC中,∠C=90°,a=6,c=10,b=(2) 在△ABC中,∠C=90°,a=40,b=9,c=(3) 在△ABC中,∠C=90°,c=25,b=15,a=举一反三【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答案】∵∠ACD=90°AD=13, CD=12∴AC2 =AD2-CD2=132-122=25∴AC=5又∵∠ABC=90°且BC=3∴由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52-32=16∴AB= 4∴AB的长是4.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2、如图,已知:在中,,,. 求:BC的长.思路点拨:由条件,想到构造含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此作于D,则有,,再由勾股定理计算出AD、DC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解析:作于D,则因,∴(的两个锐角互余)∴(在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在中,.∴.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于P. 求证:.解析:连结BM,根据勾股定理,在中,.而在中,则根据勾股定理有.∴又∵(已知),∴.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有,∴.【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可以连结AC,或延长AB、DC交于F,或延长AD、BC交于点E,根据本题给定的角应选后两种,进一步根据本题给定的边选第三种较为简单。
(完整版)勾股定理练习题(附答案)

勾股定理评估试卷(1)、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1.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A) 30(B) 28 (C) 56 (D) 不能确定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 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 6 cm.则它的斜边长(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3.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4.5.6.7.8. (A) 25(B) 14(C) 7 (D) 7或25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A) 13 (B) 8 (C) 25 (D)64五根小木棒,正确的是(其长度分别为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7242520^5(C)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25(B) 12.5 (C) 9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2(A)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ABCD的面积是(D) 8.52ab ,则这个三角形是(B)钝角三角形(9. △ 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 C=90°, 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A) 50 a 元(B) 600 a 元(C) 1200 a 元(D)1500 a 元10•如图,AB丄CD于B,A ABD和厶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 BE=5,那么AC 的长为(C ,D 的面积之和为cm 2.11.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 12.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斜边 AB =2,则AB 2 AC 2 BC 2 = _____________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 .14. 如图,在△ ABC 中,/ C=90 , BC=3, AC=4.以斜边AB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 _______________ 米. 16. 如图,△ ABC 中,/ C=90°, AB 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D若 BC=8 , AD=5,贝H AC 等于 ______________ . 17.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AE 垂直于BE ,且AE =3, BE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________ .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 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 ,B ,(A ) 12(C ) 5 (D ) 13(B ) 7B 3米C 3 B(第10题)、填空题(每小题 3分,24 分)(第 11 题)(第14题),地毯的长度至少需15.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 A B三、解答题(每小题 8分,共40分)19. 11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曾提出一个“鸟儿捉鱼”的问题:“小溪边长着两棵棕榈树,恰好隔岸相望•一棵树高是30肘尺(肘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另外一棵高20肘尺;两棵棕榈树的树干间的距离是50肘尺•每棵树的树顶上都停着一只鸟•忽然,两只鸟同时看见棕榈树间的水面上游出一条鱼,它们立刻飞去抓鱼,并且同时 到达目标•问这条鱼出现的地方离开比较高的棕榈树的树跟有多远?21. 如图,A B 两个小集镇在河流 CD 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 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 A B 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 CD 上选择水厂的位置 M 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 是多少?BA"IT—C - - - -------------- -D --- 第21题图22.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 ADC=90 , AD=12m CD=9m 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若a、b、c是Rt△ABC的三边,A=90°,则a+b=c。
2.根据勾股定理,应该选B.a+b>c。
3.根据勾股定理,斜边长为√(k-1)²+(2k)²,即√(5k²-4)。
4.根据(a-b)(a+b-c)=0,可得a=b或a+b=c,所以它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设另一直角边为x,则根据勾股定理得x²+9²=(x+1)²,解得x=40/9,周长为9+40/9+41/9=120/9=40/3,选C。
6.根据勾股定理得BC=√(13²-12²)=5,所以周长为15+13+5=33,选D。
7.根据勾股定理和中线长度公式得周长为2d+2√(d²-S),选C。
8.根据勾股定理得OP的长度为√(3²+4²)=5,选C。
9.根据勾股定理和海伦公式得BC=√(26²-24²/25)=17,选A。
10.根据(a-6)+b-8+c-10²=0,可得a+b+c=24,所以它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
11.根据勾股定理和面积公式得面积为(8*15)/2=60,选D。
1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顶角的平分线与底边中线重合,所以答案为底边中线,即6.5.13.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长为√200=10√2,选D。
14.根据三角形边长比的性质,10:8:6无法构成三角形,所以不是三角形。
15.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比为5:12:13,周长为60,则其面积为多少?1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4,则AB+BC+AC=多少?17.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A=15,AC=12,以直角边BC为直径作半圆,则该半圆的面积为多少?18.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最短边长为1cm,最长边长为2cm,则该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为多少?另外一边的平方是多少?19.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²,则其一条对角线长为多少?20.如图,一个高为4m、宽为3m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该木条的长度。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docx
《第1章勾股定理》一、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斜边上的高为.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cm,底边长为6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cm2.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正方形A的面积是11,B的面积是10,C的面积是13,则D的面积为.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它至少要飞行米.6.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7.如图,是一个长方体,长4、宽3、高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周长为.8.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若a=6,c=10,则b= ;若a=12,b=5,则C= ;若c=15,b=13,则a= .9.在△ABC中,AB=AC,AD⊥BC,若AB=13,BC=10,则AD= .10.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8、a,则a2= .1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长为.12.小颖从学校出发向南走了150m,接着向东走了80m到达书店,则学校与书店的距离是m.1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刚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刚5000米,则飞机每小时飞行千米.二、选择题14.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a=7,b=24,c=25 B.a=1.5,b=2,c=2.5C.D.a=15,b=8,c=1715.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9,b=41,c=40 B.a=5,b=12,c=13C.a:b:c=3:4:5 D.a=11,b=12,c=1516.△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4 C.14或4 D.以上都不对17.“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直角三角形中短直角边a,较长直角边为了b,那么(a+b)2的值为()A.13 B.14 C.25 D.16918.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A.3 B.4 C.5 D.619.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后,两只小鼹鼠相距()A.50cm B.100cm C.140cm D.80cm20.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 C.40cm D.45cm21.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茶杯装满水),则a的取值范围是.2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其面积为()A.96 B.49 C.24 D.4823.有下面的判断:①△ABC中,a2+b2≠c2,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2+b2=c2.③若△ABC中,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a+b)(a﹣b)=c2.以上判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三、解答题:24.在Rt△ABC中,∠C=90°,已知c=25,b=15,求a.25.甲、乙两同学在操场上,从同一旗杆处出发,甲向北走18米,乙向东走16米以后,又向北走6米,此时甲、乙两同学相距多远?26.一梯子斜靠在某建筑物上,当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m时,梯子可以达到的高度是12m,你能算出梯子的长度吗?27.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8cm,CD=6cm,∠D=90°,AB=26cm,BC=24cm,求这块地的面积.28.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2.5米,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29.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若AB=4,BC=3,求AG的长.30.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5,将长方形沿折痕AF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求BE的长;(2)求CF的长.3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①∴c2(a2﹣b2)=(a2+b2)(a2﹣b2).②∴c2=a2+b2.③∴△ABC是直角三角形.问:(1)在上述解题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2)错误的原因为;(3)本题正确的解题过程:《第1章勾股定理》(山东省济南市兴济中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13 ,斜边上的高为.【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可先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然后再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2+122,则AB=13,直角三角形面积S=×5×12=×13×CD,可得:斜边的高CD=.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5或.【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答案为:5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cm,底边长为6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2 cm2.【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底边上的高,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和勾股定理求出高,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作底边BC上的高AD,则AB=5cm,BD=×6=3cm,∴AD===4,∴三角形的面积为:×6×4=12cm2.【点评】本题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作出底边上的高,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高的长度,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正方形A的面积是11,B的面积是10,C的面积是13,则D的面积为30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64,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记图中三个正方形分别为P、Q、M.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与B的面积的和是P的面积;C与D的面积的和是Q的面积;而P,Q的面积的和是M的面积.即A、B、C、D的面积之和为M的面积.∵M的面积是82=64,∴A、B、C、D的面积之和为64,设正方形D的面积为x,∴11+10+13+x=64,∴x=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得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M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它至少要飞行10 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从题目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过点D作DE⊥AB于E,连接BD.在Rt△BDE中,DE=8米,BE=8﹣2=6米.根据勾股定理得BD=10米.【点评】注意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6.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5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CB,∠ABC=90°,求出∠EAB=∠FBC,证△AEB≌△BFC,求出BE=CF=2,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C=90°,∵AE⊥EF,CF⊥EF,∴∠AEB=∠BFC=90°,∴∠ABE+∠CBF=180°﹣90°=90°,∠ABE+∠EAB=90°,∴∠EAB=∠CBF,在△AEB和△BFC中,,∴△AEB≌△BFC(AAS),∴BE=CF=2,在Rt△AED中,由勾股定理得:AB==,即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E=CF,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7.如图,是一个长方体,长4、宽3、高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周长为30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在底面上,阴影三角形的边长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阴影部分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两直角边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在直角△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5.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13.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周长为:AB+BC+AC=12+5+13=30.故答案是:3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认识到阴影部分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8.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若a=6,c=10,则b= 8 ;若a=12,b=5,则C= 13 ;若c=15,b=13,则a= 2.【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画出图形,根据勾股定理直接解答.【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a=6,c=10,则b===8;在Rt△ABC中,a=12,b=5,则c===13;在Rt△ABC中,c=15,b=13,则a===2.故答案为8,13,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要注意分清直角边和斜边,另外,解答时要注意画出图形,找到相应的边和角,再代入公式计算.9.在△ABC中,AB=AC,AD⊥BC,若AB=13,BC=10,则AD= 12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是BC边的中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B=AC,AD⊥BC,AB=13,BC=10,∴BD=BC=×10=5,∴AD===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8、a,则a2= 100或28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条边中的较长边8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8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1)若8是直角边,则第三边x是斜边,由勾股定理得:62+82=a2,所以a2=100;(2)若8是斜边,则第三边a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62+x2=82,所以a2=28.故答案为:100或28.【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1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长为16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AB=AC=6,AD⊥BC,AD=6,∴BD===8,∴BC=2BD=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小颖从学校出发向南走了150m,接着向东走了80m到达书店,则学校与书店的距离是170 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正南方向和正东方向成九十度,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正南方向和正东方向成90°,∴根据勾股定理得学校与书店之间的距离为=170(米).故答案为:17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1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刚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刚5000米,则飞机每小时飞行540 千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先画出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设A点为小刚头顶,C为正上方时飞机的位置,B为20s后飞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2=BC2+AC2,即BC2=AB2﹣AC2=9000000,∴BC=3000米,∴飞机的速度为3000÷20×3600=54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540.【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解题时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问题直观化.二、选择题14.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a=7,b=24,c=25 B.a=1.5,b=2,c=2.5C.D.a=15,b=8,c=17【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满足勾股定理:72+242=252,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满足勾股定理:1.52+22=2.52,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满足勾股定理,不是勾股数,故C选项符合题意;D、满足勾股定理:152+82=172,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9,b=41,c=40 B.a=5,b=12,c=13C.a:b:c=3:4:5 D.a=11,b=12,c=1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四个选项中数据是否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为92+402=4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因为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C、因为32+42=5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D、因为112+122≠1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四个选项.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套入数据验证“较小两边平方的和是否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是关键.16.△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4 C.14或4 D.以上都不对【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CD﹣BD.【解答】解:(1)如图,锐角△ABC中,AB=13,AC=15,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32﹣122=25,则BD=5,在Rt△ABD中AC=15,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52﹣122=81,则CD=9,故BC=BD+DC=9+5=14;(2)钝角△ABC中,AB=13,AC=15,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32﹣122=25,则BD=5,在Rt△ACD中AC=15,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52﹣122=81,则CD=9,故BC的长为DC﹣BD=9﹣5=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边的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17.“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直角三角形中短直角边a,较长直角边为了b,那么(a+b)2的值为()A.13 B.14 C.25 D.169【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13,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是13,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2ab=1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a2+b2=13,四个三角形的面积=4×ab=13﹣1,∴2ab=12,联立解得:(a+b)2=13+12=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观察图形:发现各个图形的面积和a,b的关系.18.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A.3 B.4 C.5 D.6【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D=C′D,∠C=∠C′=90°,再设DE=x,则AE=8﹣x,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Rt△ABE≌Rt△C′DE,可得出BE=DE=x,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 的值,进而得出DE的长.【解答】解:∵Rt△DC′B由Rt△DBC翻折而成,∴CD=C′D=AB=8,∠C=∠C′=90°,设DE=x,则AE=8﹣x,∵∠A=∠C′=90°,∠AEB=∠DEC′,∴∠ABE=∠C′DE,在Rt△ABE与Rt△C′DE中,,∴Rt△ABE≌Rt△C′DE(ASA),∴BE=DE=x,在Rt△ABE中,AB2+AE2=BE2,∴42+(8﹣x)2=x2,解得:x=5,∴DE的长为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后,两只小鼹鼠相距()A.50cm B.100cm C.140cm D.80c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知:它们挖的方向构成了直角.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由图可知,AC=8×10=80cm,BC=6×10=60cm,由勾股定理得,AB===100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再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20.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 C.40cm D.45c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如图,AC为圆桶底面直径,所以AC=24cm,CB=32cm,那么线段AB的长度就是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B,也就求出了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解答】解:如图,AC为圆桶底面直径,∴AC=24cm,CB=32cm,∴线段AB的长度就是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AB==40cm.故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40cm.故选C.【点评】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好题目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果.21.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茶杯装满水),则a的取值范围是11cm≤a≤12cm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24﹣12=12cm.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a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a=24﹣13=11cm.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1cm≤a≤12cm.故答案是:11cm≤a≤12cm.【点评】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出h的最大及最小值,有一定难度.2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其面积为()A.96 B.49 C.24 D.48【考点】勾股定理.【专题】方程思想.【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两直角边,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两直角边的和为24﹣10=14,设一直角边为x,则另一边14﹣x,根据勾股定理可知:x2+(14﹣x)2=100,解得x=6或8,所以面积为6×8÷2=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两直角边,再计算面积.23.有下面的判断:①△ABC中,a2+b2≠c2,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2+b2=c2.③若△ABC中,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a+b)(a﹣b)=c2.以上判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需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①c不一定是斜边,故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若△ABC是直角三角形,c不是斜边,则(a+b)(a﹣b)≠c2,故错误.共2个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三、解答题:24.在Rt△ABC中,∠C=90°,已知c=25,b=15,求a.【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的值.【解答】解:∵∠C=90°,c=25,b=15,∴a==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5.甲、乙两同学在操场上,从同一旗杆处出发,甲向北走18米,乙向东走16米以后,又向北走6米,此时甲、乙两同学相距多远?【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B的长.【解答】解:过C作CA⊥BA,由题意得:=20(米),答:此时甲、乙两同学相距20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画出示意图,掌握勾股定理.26.一梯子斜靠在某建筑物上,当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m时,梯子可以达到的高度是12m,你能算出梯子的长度吗?【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如(解答)图,AB为梯子长,AC为底端离建筑物的长9m,BC为顶端离地面的长12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解答】:解:如图:∵AC=9m,BC=12m,∠C=90°∴AB==15m∴梯子的长度为15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数学问题.27.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8cm,CD=6cm,∠D=90°,AB=26cm,BC=24cm,求这块地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求出∠ACB=90°,可求出△ACB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可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连接AC.∵CD=6cm,AD=8cm,∠ADC=90°,∴AC==10(cm).∵AB=26cm,BC=24cm,102+242=262.即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10×24﹣×6×8=96(cm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判断出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出面积.28.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2.5米,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滑杆AB与AC、CB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可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解答】解:设AE的长为x米,依题意得CE=AC﹣x.∵AB=DE=2.5,BC=1.5,∠C=90°,∴AC===2∵BD=0.5,∴在Rt△ECD中,CE====1.5.∴2﹣x=1.5,x=0.5.即AE=0.5.答:滑杆顶端A下滑0.5米.【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29.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若AB=4,BC=3,求AG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分析】首先由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即可得:∠GDA=∠GDB,AD=ED,然后过点G作GE⊥BD于E,即可得AG=EG,设AG=x,则GE=x,BE=BD﹣DE=5﹣3=2,BG=AB﹣AG=4﹣x,在Rt△BEG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G的长.【解答】解:过点G作GE⊥BD于E,根据题意可得:∠GDA=∠GDB,AD=ED,∵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D=BC=3,∴AG=EG,ED=3,∵AB=4,BC=3,∠A=90°,∴BD=5,设AG=x,则GE=x,BE=BD﹣DE=5﹣3=2,BG=AB﹣AG=4﹣x,在Rt△BEG中,EG2+BE2=BG2,即:x2+4=(4﹣x)2,解得:x=,故AG=.【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0.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5,将长方形沿折痕AF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求BE的长;(2)求CF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5,∠D=∠B=∠C=90°,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E=AD=BC=5,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果;(2)由(1)知BE=3,于是得到CE=BC﹣BE=2,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EF=DF=4﹣CF,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长方形ABCD中,∵AD=BC=5,∠D=∠B=∠C=90°,∵△AEF是△ADF沿折痕AF折叠得到的,∴AE=AD=BC=5,∴BE===3;(2)由(1)知BE=3,∴CE=BC﹣BE=2,∵△AEF是△ADF沿折痕AF折叠得到的,∴EF=DF=4﹣CF,∵EF2=CE2+CF2,∴(4﹣CF)2=22+CF2,解得:C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方程思想等知识,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找准对应边.31.(2011•大田县校级模拟)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①∴c2(a2﹣b2)=(a2+b2)(a2﹣b2).②∴c2=a2+b2.③∴△ABC是直角三角形.问:(1)在上述解题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③;(2)错误的原因为除式可能为0 ;(3)本题正确的解题过程:【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1)(2)两边都除以a2﹣b2,而a2﹣b2的值可能为零,由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勾股定理,分情况加以讨论.【解答】解:(1)③(2)除式可能为零;(3)∵a2c2﹣b2c2=a4﹣b4,∴c2(a2﹣b2)=(a2+b2)(a2﹣b2),∴a2﹣b2=0或c2=a2+b2,当a2﹣b2=0时,a=b;当c2=a2+b2时,∠C=90°,∴△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答案是③,除式可能为零.【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分类讨论.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
勾股定理练习试题与包括答案.docx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测试 1 勾股定理 ( 一 )学习要求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由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长求出第三条边长.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______= c 2;这一定理在我国被称为 ______.2.△ ABC 中,∠ C = 90°, a 、 b 、c 分别是∠ A 、∠ B 、∠ C 的对边.(1) 若 a = 5,b = 12,则 c =______; (2) 若 c = 41, a = 40,则 b = ______;(3) 若∠ A = 30°, a = 1,则 c =______,b = ______;(4) 若∠ A = 45°, a = 1,则 b =______,c = ______. 3.如图是由边长为1m 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地面示意图,小明沿图中所示的折线从A →B →C 所走的路程为 ______.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0,则腰长为 ______,斜边上的高为______.5.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为11cm ,另两边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则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二、选择题222的值为 ( ) .6.Rt △ ABC 中,斜边 BC = 2,则 AB + AC +BC7.如图,△ ABC中, AB= AC= 10, BD 是 AC 边上的高线, DC= 2,则BD等于 ( ).(A)4(B)6(C)8(D) 2 108.如图, Rt △ ABC中,∠ C= 90°,若 AB= 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 ) .(A)150cm 2(B)200cm 2(C)225cm2(D) 无法计算三、解答题9.在 Rt△ ABC中,∠ C= 90°,∠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b、c.(1) 若 a∶ b= 3∶4,c= 75cm,求 a、b; (2)若a∶ c=15∶17,b=24,求△ ABC的面积;(3) 若 c- a= 4,b= 16,求 a、c;(4)若∠ A=30°,c=24,求c 边上的高 h c;(5)若 a、 b、 c 为连续整数,求 a+b+ c.综合、运用、诊断一、选择题10.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 x 的值可能有 ( ).(A)1 个(B)2 个(C)3(D)4 个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l 经过正方形 ABCD的顶点 B,点 A、 C 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是 1、 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______.Word 格式12.在直线上依次摆着7 个正方形 ( 如图 ) ,已知倾斜放置的 3 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1, 2, 3,水平放置的 4 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S1,S2, S3,S4,则 S1+ S2+ S3+ S4= ______.三、解答题13.如图, Rt△ ABC中,∠ C= 90°,∠ A= 30°, BD 是∠ ABC的平分线, AD= 20,求 BC的长.拓展、探究、思考14.如图,△ ABC中,∠ C= 90°.(1)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探究S1+ S2与 S3的关系;图①(2)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探究 S1+ S2与 S3的关系;(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形外作半圆( 如图③ ) ,探究 S1+ S2与 S3的关系.测试 2勾股定理(二)学习要求掌握勾股定理,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 和 5,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______.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已知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3km,此时甲、乙两人相距 ______km.3.如图,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m路,却踩伤了花草.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m,另一棵高2m,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要飞 ______m.二、选择题5.如图,一棵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3m处折断,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4m处,则树折断之前高( ).(A)5m(B)7m(C)8m(D)10m6.如图,从台阶的下端点 B 到上端点 A 的直线距离为( ).(A) 12 2(B) 10 3(C) 6 5(D) 8 5三、解答题7.在一棵树的10 米高 B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 米处的池塘的 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 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多少米?8.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 1 米,一阵风吹来,红莲移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2 米,求这里的水深是多少米?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如图,一电线杆AB的高为 10 米,当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60°时,其影长AC为______米.10.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为20,底面半径为5.如果一只蚂蚁要从圆柱体下底面的 A 点,沿圆柱表面爬到与 A 相对的上底面 B 点,则蚂蚁爬的最短路线长约为 ______( 取 3)二、解答题:11.长为 4 m的梯子搭在墙上与地面成45°角,作业时调整为 60°角 ( 如图所示 ) ,则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升高了 ______m.12.如图,在高为 3 米,斜坡长为 5 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若楼梯宽 2 米,地毯每平方米30元,那么这块地毯需花多少元?9101112拓展、探究、思考13.如图,两个村庄A、B 在河 CD的同侧, A、 B 两村到河的距离分别为AC= 1 千米,BD= 3 千米,CD=3 千米.现要在河边 CD上建造一水厂,向 A、 B 两村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工程费用为每千米 20000 元,请你在 CD上选择水厂位置 O,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并求出铺设水管的总费用W.测试 3勾股定理(三)学习要求熟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在△ ABC中,若∠ A+∠ B= 90°, AC= 5, BC= 3,则 AB= ______,AB边上的高CE=______.2.在△ ABC中,若 AB=AC= 20,BC= 24,则 BC边上的高AD=______,AC边上的高BE=______.3.在△ ABC中,若 AC= BC,∠ ACB= 90°, AB=10,则 AC= ______,AB边上的高CD=______.4.在△ ABC中,若 AB= BC= CA= a,则△ ABC的面积为 ______.5.在△ ABC中,若∠ ACB= 120°, AC=BC,AB边上的高 CD= 3,则 AC =______, AB= ______, BC边上的高 AE= ______.二、选择题( ).(A)1(B)3(C)1(D)14427.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4 和 6,则底边上的高等于 ( ) .(A)7(B)7 或 41(C)42(D) 4 2或7三、解答题8.如图,在Rt△ ABC中,∠ C= 90°, D、 E 分别为 BC和 AC的中点,AD= 5,BE=2 10求 AB的长.9.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0 及13 的点.综合、运用、诊断10.如图,△ ABC中,∠ A= 90°, AC= 20,AB= 10,延长AB到 D,使 CD+ DB=AC+ AB,求 BD的长.11.如图,将矩形ABCD沿 EF 折叠,使点D 与点 B 重合,已知 AB= 3, AD= 9,求 BE的长.Word 格式12.如,折叠矩形的一AD,使点 D 落在 BC的点 F ,已知AB =8cm,BC= 10cm,求 EC的.13.已知:如,△ABC中,∠ C=90°, D AB的中点, E、F 分在 AC、 BC上,且 DE⊥ DF.求: AE2+ BF2=EF2.拓展、探究、思考14.如,已知△ABC中,∠ ABC= 90°, AB= BC,三角形的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 l 1, l 2, l 3上,且 l 1, l 2之的距离 2,l 2,l 3之的距离 3,求 AC的是多少 ?15.如,如果以正方形ABCD的角 AC作第二个正方形 ACEF,再以角 AE 作第三个正方形 AEGH,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 ABCD的面 S1 1,按上专业资料Word 格式方形的面依次 S2,S3,⋯, S n(n 正整数 ) ,那么第 8 个正方形的面 S8= ______,第 n 个正方形的面 S n= ______.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要求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用.理解原命与其逆命,原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之的关系.堂学一、填空1.如果三角形的三a、 b、 c 足 a2+ b2=c2,那么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我把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______.2.在两个命中,如果第一个命的是第二个命的,而第一个命的是第二个命的,那么两个命叫做____________;如果把其中一个命叫做原命,那么另一个命叫做它的 ____________.3.分以下列四数一个三角形的:(1)6 、8、10,(2)5 、12、13 , (3)8 、 15、 17, (4)4 、 5、 6,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____. ( 填序号 )4.在△ ABC中, a、 b、 c 分是∠ A、∠ B、∠ C 的,222②若 a2+ b2=c2,∠ c ____________;Word 格式③若 a2+ b2<c2,则∠ c 为 ____________.5.若△ ABC中, (b - a)(b + a) =c2,则∠ B= ____________;6.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 ABC是______三角形.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 a、 8( 其中 a 为正整数 ) ,则以 a - 2、 a、 a+ 2 为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8.△ ABC的两边a, b 分别为5, 12,另一边 c 为奇数,且a+ b+ c 是3 的倍数,则 c 应为 ______,此三角形为 ______.二、选择题9.下列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a = 6 , b = 8 , c = 10 (B) a 1, b2, c3 (C)a 5, b 1, c3 44(D) a2, b 3, c610.下面各选项给出的是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的平方比,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1 ∶1∶ 2 (B)1 ∶ 3∶ 4(C)9∶ 25∶26(D)25 ∶ 144 ∶16921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n、 n+ 1、 m(其中 m=2n+ 1) ,则此三角形 ( ).(A) 一定是等边三角形(B)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 形状无法确定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Word 格式12.如图,在△ ABC中, D 为 BC边上的一点,已知AB=13, AD= 12, AC= 15, BD=5,求 CD的长.1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 AB⊥ BC,AB= 1,BC= 2, CD= 2, AD= 3,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14.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 F 为 DC的中点,E 为 CB的四等分点且CE=1CB,求证: AF⊥ FE.415.在 B 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偏东60°方向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前进,乙船沿南偏东某个角度以每小时15 海里的速度前进, 2 小时后,甲船到 M岛,乙船到 P 岛,两岛相距 34 海里,你知道乙船是沿哪个方向航行的吗 ?拓展、探究、思考16.已知△ ABC 中, a2+ b2+ c2= 10a+24b+ 26c- 338,试判定△ ABC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Word 格式17.已知 a、b、c 是△ ABC的三,且a2c2- b2c2= a4- b4,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8.察下列各式:32+ 42= 52, 82+ 62= 102, 152+ 82= 172, 242+ 102=262,⋯,你有没有其中的律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此律并明,再根据律写出接下来的式子.参考答案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测试 1勾股定理 ( 一 )1.a2+ b2,勾股定理.2.(1)13 ; (2)9;(3)2, 3 ;(4)1,2 .3.2 5. 4.52,5. 5 .132cm. 6 .A. 7 .B. 8 .C.9.(1)a = 45cm.b=60cm; (2)540;(3)a= 30, c= 34;(4)63; (5)12.10. B. 11 . 5. 12 . 4. 13. 10 3.14. (1)S+ S = S ; (2)S1+ S = S ; (3)S1+S = S .1232323测试 2勾股定理 ( 二 )1.13 或119.2. 5. 3 . 2. 4 . 10.5.C. 6 . A. 7 . 15 米. 8 .3米.210310. 25. 11.12 .7 米, 420 元.9.32 3 22.13. 10 万元.提示:作 A 点关于 CD的对称点 A′,连结 A′ B,与 CD 交点为 O.测试 3勾股定理 ( 三 )1.34 ,152. 16, 19.2 . 3. 5 2 ,5.432.3434;.4a5.6,6 3 , 3 3 .6.C.7.D8.2 13.提示:设BD= DC= m, CE= EA= k,则2222 k+ 4m=40, 4k + m= 25. AB=4m24k 2 2 13. 9.101232 , 132232 , 图略.10. BD= 5.提示:设BD= x,则 CD= 30- x.在 Rt △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 (30 - x) 2=(x + 10) 2+ 202,解得 x=5.11. BE= 5.提示:设BE=x,则 DE= BE= x, AE= AD- DE=9- x.在222222Rt △ ABE中, AB+ AE= BE,∴ 3 + (9 -x) =x .解得 x= 5.= AF 2AB 26,CF=4.在Rt△CEF中(8-x)2=x2+42,解得x=3.13.提示:延长 FD 到 M使 DM= DF,连结 AM, EM.14.提示:过 A,C 分别作 l 3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易得△ AMB ≌△ BNC,则AB34, AC 2 17.15. 128, 2n-1.测试 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直角,逆定理. 2 .互逆命题,逆命题.3. (1)(2)(3) .4.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5 . 90°. 6.直角.7.24.提示: 7<a< 9,∴ a= 8. 8.13,直角三角形.提示: 7< c < 17.9.D. 10 . C. 11 . C.12. CD= 9. 13 .1 5.14.提示:连结 AE,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a,计算得出 AF, EF,AE 的长,由 AF2+ EF2= AE2得结论.15.南偏东30°.16.直角三角形.提示:原式变为(a - 5) 2+(b - 12) 2+ (c - 13) 2= 0.17.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提示:原式可变形为(a 2- b2)(a 2+ b2-c2 ) = 0.Word 格式18. 352+ 122=372, [(n + 1) 2- 1] 2+ [2(n + 1)] 2= [(n +1) 2+1] 2. (n ≥ 1 且 n 为整数 )。
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
A. 5
B. 6
C. 7
D. 8
答案:A
2. 勾股定理描述的是:
A. 三角形的内角和
B. 三角形的外角和
C.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D.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C
二、填空题
1.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则勾股定理
可以表示为:\[ a^2 + b^2 = \]________。
答案:c^2
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那么另一
条直角边的长度是________。
答案:12
三、解答题
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和8,求斜边的长度。
解:根据勾股定理,斜边长度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c = \sqrt{6^2 + 8^2} \]
\[ c = \sqrt{36 + 64} \]
\[ c = \sqrt{100} \]
\[ c = 10 \]
答案:斜边的长度为10。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一条直角边长为1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解:设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x,根据勾股定理,有:
\[ 15^2 + x^2 = 17^2 \]
\[ 225 + x^2 = 289 \]
\[ x^2 = 289 - 225 \]
\[ x^2 = 64 \]
\[ x = \sqrt{64} \]
\[ x = 8 \]
答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8。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原卷版)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一.勾股定理(共11小题)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0B.13C.15D.262.如图,长方形ABCD的顶点A,B在数轴上,点A表示﹣1,AB=3,AD=1.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M,则点M所表示的数为( )A.B.C.D.3.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AC=5,BC=12,则S△ACD :S△ABD为( )A.12:5B.12:13C.5:1 3D.13:54.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若AB=BC=2,且∠AOB=30°,则OC的长度为( )A.B.C.4D.5.在△ABC中,∠ABC=60°,AD为BC边上的高,AD=6,CD=1,则BC的长为( )A.5B.7C.5或7D.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B.3C.D.27.已知△ABC中,∠C=90°,AB=c,BC=a,AC=b.(1)如果a=7,b=24,求c;(2)如果a=12,c=13,求b.8.如图,Rt△ABC中,∠C=90°(1)若AB=,AC=,求BC2(2)若AB=4,AC=1,求AB边上高.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BCA=60°,AC=2,DA=1,CD=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11.如图,在△ABC中,BC=6,AC=8,DE⊥AB,DE=7,△ABE的面积为35.(1)求AB的长;(2)求△ACB的面积.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共3小题)12.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直角顶点C在直线l上,分别过点A、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1)求证:∠DAC=∠BCE;(2)如果AC=BC.①求证:CD=BE;②若设△ADC的三边分别为a、b、c,试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13.【阅读理解】我国古人运用各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如图①,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通过证明可得中间也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也可表示为c2+4×ab,即(a+b)2=c2+4×ab,所以a2+b2=c2.【尝试探究】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如图②所示,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BCDE,其中△BCA≌△ADE,∠C=∠D=90°,根据拼图证明勾股定理.【定理应用】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求证:a2c2+a2b2=c4﹣b4.14.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也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请完成证明过程.(提示:BD和AC都可以分割四边形ABCD)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共8小题)15.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7,20,24B.,,C.3,4,5D.4,5,616.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面四种情况中,不能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4,c=5B.a=8,b=15,c=17C.a=5,b=12,c=13D.a=12,b=15,c=18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小明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以便估算产量.小明测得AB=3m,AD=4m,CD=12m,BC=13m,又已知∠A=90°.求这块土地的面积.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DA=1.(1)求∠DAB的度数;(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0.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为边BC、AC的中线,分别交BC、AC于点D、E.(1)若CD=4,CE=3,AB=10,求证:∠C=90°;(2)若∠C=90°,AD=6,BE=8,求AB的长.21.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若BD=4,DC=5,AD=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求△ABC的周长;(2)求∠ACB的度数.四.勾股数(共3小题)23.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5B.2,3,4C.5,12,13D.8,15,1724.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A.,2,B.8,15,17C.,D.32,42,5225.观察下列各组勾股数有哪些规律:3,4,5;9,40,41;5,12,13;……;7,24,25;a,b,c.请解答:(1)当a=11时,求b,c的值;(2)判断21,220,221是否为一组勾股数?若是,请说明理由.五.勾股定理的应用(共10小题)26.我市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为了绿化环境,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B=90°,AB=6m,BC=8m,CD=24m,AD=26m.(1)求出空地ABCD的面积;(2)若每种植1平方米草皮需要350元,问总共需投入多少元?27.由四条线段AB、BC、CD、DA所构成的图形,是某公园的一块空地,经测量∠ADC=90°,CD=3m、AD=4m、BC=12m、AB=13m.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若每平方米草皮需200元,则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共需多少元?28.如图,某校攀岩墙AB的顶部A处安装了一根安全绳AC,让它垂到地面时比墙高多出了2米,教练把绳子的下端C拉开8米后,发现其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即BC=8米),AB⊥BC,求攀岩墙AB的高度.29.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42°方向航行,乙船向南偏东48°方向航行,0.5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岛相距17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3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CE(如图),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BD的长为8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17米;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5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CE;(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CD方向下降9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31.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危害很大,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应用飞机洒水的方式扑灭火源.如图,有一台救火飞机沿东西方向AB,由点A飞向点B,已知点C为其中一个着火点,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600m和800m,又AB=1000m,飞机中心周围500m以内可以受到洒水影响.(1)着火点C受洒水影响吗?为什么?(2)若飞机的速度为10m/s,要想扑灭着火点C估计需要13秒,请你通过计算判断着火点C能否被扑灭?32.一架云梯长25m,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C离墙7m.(1)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33.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由C 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1.5千米,CH=1.2千米,HB=0.9千米.(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34.如图,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厦9米处(车尾到大厦墙面),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已知云梯长15米,云梯底部距地面3米,问:发生火灾的住户窗口距离地面BD有多高?35.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典型例题分析
—、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 o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且满足________________ ,那么三角形ABC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勾股数
满足『二M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①勾股数必须是正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
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后,仍是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有:
(3, 4, 5 ) (5, 12, 13 ) ( 6, 8, 10 ) ( 7, 24, 25 ) ( 8, 15, 17 )(9, 12, 15 )
4、最短距离问题:主要运用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考点剖析
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1、求阴影部分面积:(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
15 cm
8 cm
6 cm
2、四边形ABCD 中,ZB二90° , AB二3, BC=4, CD二12, AD二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考点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 2cm ,则斜边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 (易错题、注意分类的思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的平方是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求斜边上的高.
4、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5
B 、25
C 、7
D 、15 考点三:应用勾股定理在等腰三角形中求底边上的高
例、如图1所示,等腰△曲C 中,AB^AC 血是底边上的高,若 ^5 =
5cm, BC = 6cm ,求 ①AD 的长;②△ ABC 的面积.
考点四=勾股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最大、最小角的问题
仁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 5, 6 B. 2, 3, 4 C. 11, 12, 13
D. 8, 15, 17 2、 若线段a, b, c 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们的比为(
) Av 2 : 3 : 4 B 、3:4:6 C v 5 : 12 : 13 D 、4 : 6 : 7 3、 已知a, b, C 为ZSABC 三边,且满足(a 2—b 2) (a 2+b 2—c 2) =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考点五:应用勾股定理解决楼梯上铺地毯问题
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加=4米,ZSAC = 30\
= 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力B 段楼梯所铺地毯
的长度应为 _______________ .
考点六、利用列方程求线段的长(方程思想〉
1、小强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5、 在 RtAABC 中,ZC=90°
① 若 a=5, b=12,则 c 二 __________ ;
② 若 a=15, c=25,则 b 二 ___________;
③ 若 c=61, b=60,则 a 二 _________ ;
④ 若a : b=3 : 4, c=10则RtAABC 的面积是二 ______ 。
6、 已知x 、y 为正数,且| x-4 | + (y-3) 2
=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 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图3
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他算出来吗?
2、一架长2.5m的梯子,斜立在一竖起的墙上,梯子底端距离墙底0.7m (如图),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72,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_______________ 米
3、在一棵树10 m高的B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爬下树走到离树20m处的池塘A
处;另外一只爬到树顶D处后直接跃到A外,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
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有多高?
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
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_________ 米.
考点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勾股树问题
1、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
则正方形A, B, C, D的面积的和为____________ 考点八:与展开图有关的计算
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B' C' D'的表面上,求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
A B
2、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6cm,高4cm,—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点爬到B点,则最少要爬行_____ cm
<~ B
________ 丿
八------ 、、
人_>
考点九、网格问题
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A・0 B・1 C・2 D・3
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ABC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 25
B. 12.5
C. 9
D. 8.5
5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