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概论
社会学类专业介绍

社会学类专业介绍专业名称:家政学门类:社会学类学科:法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生活科学概论、应用营养学、优生学、儿童保育与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家庭投资理财、生活美学、公共事业管理、家庭伦理学、婚姻与家庭咨询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家政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家政管理、营养调配、社区服务、家庭教育等专业技能,能够在城乡社区、家庭服务业、企事业单位、医院、军队、学校、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与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家政学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系统掌握家政学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熟练掌握家政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家政产业的市场策划,运作和预测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指导家庭生活,同时具备传授家庭生活知识的教育能力;了解中外家政学专业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为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指导的较强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家政学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2.熟练掌握家政学基本研究方法;3.掌握家政产业的市场策划,运作和预测技能;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指导家庭生活,同时具备传授家庭生活知识的教育能力。
就业前景和方向:家政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当不错,家政学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和民政系统、妇联系统、社会工作系统、社区指导、服务与管理机构、物业管理机构等从事生社区管理与服务、生活与家庭教育指导、婚姻与家庭咨询等工作,能在中小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从事生活教育、生活管理等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职工保健与生活管理等工作;从事生活科学产业的开发、组织和运作,如家庭产品、老年用品的开发、医疗保健用品的推广等。
专业点评:家政学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造福全人类为目的,指导人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的一门综合型应用学科。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考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要点孔德(法)——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实证主义社会学区: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分别秩序和进步。
观察、实验、比较、历史法来研究是人类社会斯宾塞(英)——《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人物+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涂尔干(法)——《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形成时期代表人物】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理论(有机团结: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之间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失范理论提出者;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历史分析韦伯(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学术与政治》【形成时期代表人物】核心概念:合理性理解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理想类型组织科层制度理论(又称官僚制)合法性统治分类:1.超凡魅力型——典型的超凡魅力型权威在先知、圣徒和宗教领袖所建立的组织中可以看到。
2.传统型——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
3.法理型——典型形式就是科层制。
城市群理论——琼•戈特曼提出印象管理(拟剧论)——戈夫曼常人方法论——加芬克尔初级群体——库利内、外群体概念——萨姆纳参照群体——海曼“分工理论”最早阐述者:亚当·斯密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戴维斯、摩尔社会分层理论——帕累托(精英理论)——《普通社会学总论》社会流动——索罗金——1927年*【集体行为理论代表】:奥尔森——搭便车理论勒庞——乌合之众理论(当许多的个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时,就会产生独特的集体心理,即“群体心理特征”斯梅尔瑟——价值累加理论认为,不能单纯地从心理的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而应该把集体行为的形成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
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需要六个因素:结构性助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促发性因素、行动动员、社会控制。
大学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概论

大学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概论引言大学心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研究心理现象的重要门课之一。
其中,社会心理学概论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中的心理现象和社会互动的规律。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为将来在人际关系、教育、组织管理等领域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社会心理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及一些教学案例的引导。
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念与历史• 1.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2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研究成果• 1.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第二章:自我与自我概念• 2.1 自我概念的构成和发展• 2.2 自我与身份认同• 2.3 自我调整与认知失调第三章:态度与社会认知• 3.1 态度的形成与变化• 3.2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与错误• 3.3 偏见和歧视的心理机制与减少方法第四章:群体与小组行为• 4.1 群体动力学与集体行为• 4.2 小组决策与沟通• 4.3 团队合作与领导第五章:人际关系与亲属关系• 5.1 人际吸引与误解• 5.2 人际冲突与解决• 5.3 亲属关系与家庭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影响与权威• 6.1 社会影响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研究• 6.2 权威与顺从• 6.3 社会规范与道德判断第七章:群体心理学•7.1 群体形成与群体决策•7.2 社会运动与群体行为•7.3 群体认同与社会凝聚力授课教师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讲授社会心理学概论课程,包括讲授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去思考和讨论社会心理学的相关问题。
实践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学生将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社会观察等。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的分支?A. 心理学与经济学B. 心理学与生物学C. 心理学与物理学D. 心理学与化学答案:B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心理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B4.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5.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斯洛D. 斯金纳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行为表现D. 基因遗传答案:D7. 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巴甫洛夫B. 弗洛伊德C. 荣格D. 马斯洛答案:A8.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知情同意B. 保密原则C. 避免伤害D. 所有以上答案:D9.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B. 行为C. 思维过程D. 人际关系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A. 投射B. 内化C. 外化D. 同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行为2. 心理学的四大基础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3.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法,是通过观察者对个体行为的直接观察来收集数据。
答案:观察4. 心理学中的________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和强化的结果所决定。
答案:行为主义5. 心理学中的________理论,强调人的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
答案:人本主义6. 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概论

¾ 随后的近两个月内,每天发布地震伤亡信息、余震情况,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及手机短信等媒介使公众了解灾区 的最新情况
¾ 但截至5月16日,地震后不到4天的时间里公安机关就查 处涉嫌制造并散播谣言者17人
¾ 如捐款排行榜在网络出现后被迅速传播,引发了攀比之风
¾ 如传5月12日当晚北京会有地震 ¾ ……
社会心理(social min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狭义指社会心 理的外部表现,包括表情、姿态、言语、动 作等;广义包括内在的社会心理。即包括日 常生活中种种人际交往和互相影响的行为, 也包括各种群体中的中的决策等行为。
樊富珉教授
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最新动态:
第一组:文化、社会、宗教 第二组:发展、教育、青少年研究 第三组:消费、管理与职业研究 第四组:人格、自我、心理健康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解释的层面
综合层面的解释
神学 哲学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生物学 化学 物理学
基础层面的解释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社会心理的作用: 预告作用
(顺民心者兴,逆民心者亡)
中介作用
(社会控制—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社会心理学性质与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性质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4
学科性质: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理论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景中
的心理与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 科学。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教授
1 社会心理学概论

个体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 的意义。(个体能动性)
22
符号互动论的七个主要观点
1. 2. 3.
心智、自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
4.
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的反应,而是在社会允许的限 度内自己“设计”的。
身份及意义在人际互动是重要的,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 互动中。 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23
5. 6.
个体行为由其对情境的定义决定。定义也是符号互动过程。
7.
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行动者;客我,即“社会我”,是他
人心目中的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
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 主我是行为动力,客我是行为方向。社会习论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精神分析论
16
社会学习论
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 理论假设(理论的基本点):
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巴甫洛夫、沃森、斯金纳、米勒、多拉德、班杜拉、沃 尔特斯 联想——(正负)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班杜拉):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过 程(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
8
经验描述(形成期)
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代表:
达尔文进化论、[德]民族心理学、[法]群众心理学 [英]本能心理学、[奥]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1908年,[美]罗斯、 [英] 麦独孤,记住代表作
特点:社会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方法:经验描述 性质:经验科学
9
实证分析(确立期)
17
《社会心理学概论》课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息,包括社会知觉、刻板 印象、归因理论等。
社会影响
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的 影响,包括从众、服从、 群体压力等。
社会行为
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 行为反应,包括人际互动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等。
详细描述
心理咨询中,社会心理学原理如人际关系理论、自我概念理 论等被用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同时,咨询 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如角色扮演、行为疗法等 ,帮助来访者改变不良行为和思维模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认知过程
探讨个体如何加工、解释 和理解社会信息,以及如 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判 断。
社会影响过程
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的 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 ,包括从众、服从、权威 等。
社会行为反应
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 行为反应,包括人际互动 、群体行为、传播行为等 。
CHAPTER 02
个人特质
个体性格、价值观和自我认知 等因素也会影响社会情感的表
达和体验。
社会情感的作用机制
心理调适
社会情感能够调节个体的心理 状态,帮助个体应对压力和情
绪波动。
社会互动
社会情感是促进个体间互动和 交流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建立 和维护人际关系。
行为驱动
社会情感能够激发个体的行为 动机,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实 现目标。
归属感
指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 ,表现为对集体、组织 或团体的认同和忠诚。
社会情感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文化背景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 法和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研究社 会现象打下基础。
社会心理的形成与影响
探讨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分析 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对 社会心理的认识。
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 具体可行的建议。
04
文化、价值观与信仰对社 会心理影响
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形成过程
文化传承
通过语言、教育、宗教、习俗等 多种方式,将特定文化中的知识 、信仰、价值观等传递给下一代
,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
价值观形成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家庭、 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逐 渐形成对事物好坏、善恶、美丑等 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标准。
02
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互动以及社会变迁 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等 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
社会学发展历史及主要理论
发展历史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经历了古典 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等 发展阶段。
主要理论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功能主义、冲 突论、符号互动论、结构功能主义、 批判理论等。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03
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应对策略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
个体应对策略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寻求心理咨询支持、培养健康生 活方式等。
社会支持策略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推 广心理健康知识等。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调查和数据统计,评估各项应对策略的实施 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 1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这一阶段与母体科学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其
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 条线索:
1、从苏格垃底——柏拉图——康德——歌德—— 卢梭:人可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道德即知识。 2、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 拉——霍布斯——马基雅维里:社会源于人的自 然本性,人性是由生物或本能决定的,人性恶。
SYTU
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应用—爱情、 婚姻、家庭 社会动机 Social motive
群 体
群体心理 Group 社会影响 Social influence 利他行为 Altruism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18
上世纪70年代末,两种社会心理学的争 论再度兴起。首先遭到攻击的SSP,接着是 PSP,最后是整个社会心理学,许多社会心 理学家们开始寻求SSP和PSP的整合之道。
l
80年代出现了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Cross—Cultural Social Psychology,简 称CCSP),着重研究文化对人的行为的 影响和调节作用。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荣格—精神分析中最早带有社会心理
学烙印的人物:集体潜意识理论 阿德勒:社会兴趣心理学 霍妮:神经症文化决定论 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 弗罗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思想:个 人与社会—社会性格—人性需要
SYTU
30
§3.3.5 群体动力学的贡献
勒温:场论与群体动力学—场论三原
则:现象学原则、整体论原则、动力 学原则 阿希:从众行为研究 道奇:竞争与合作理论
个 体
社会 交往
侵犯行为 Aggression
态度 Attitudes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YTU
13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l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
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l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l三种水平的概括:无所不包的“大理论”、 中间级理论及在经验研究中直接得出的概 括性较小的理论,相应与这三种水平,社 会心理学可谓是学派林立。
《 社 会 心 理 学 : 大 纲 和 参 考 书 》
社会心理学
《 社 会 心 同 年 , 英 国 的 心 理 学 家 麦 独 孤 出 版 了
SYTU
3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 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
SYTU
9
综合定义包括:
◆主体:群体中的个体以及由个体组成的大小不等 的群体; ◆刺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 ◆反应:应为全部反应,包括内隐过程(心理)和 外显过程(行为)。
◆定义:是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
SYTU
19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与形成
◤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
(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 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 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而后两个阶段 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 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 启蒙 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SYTU
SYTU
16
◤个心强调人是理智的动物,渊源于
社会 心理 学与 个体 心理 学的 区别
认识哲学;社心强调人是社会政治道 德的动物,渊源于政治哲学。
◤个心研究人类的一般心理过程和心
理机制,具有抽象性和一般性;社心 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影 响下的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具 有具体性和情境性。
◤个心着眼于个体,社心着眼于群体
SYTU
14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观点)
◤G·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 一个分支 ◤洛莫夫: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 之一 ◤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大 支柱(另一支柱是生理心理学) ◤瑞特纳: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总称
SYTU
15
社会 心理 学与 个体 心理 学共 同点
◤都强调对个体研究 ◤都偏重对认知研究 ◤都强调实验研究 ◤都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影响
§3.4.5 符号互 动理论
芝加哥学派与衣阿华学派
社会角色理论
戈夫曼:人生是个大舞台
参照群体的比较与规范研究:
海曼 日常生活方法论
SYTU
37
§3.4.6 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社会交换的基本概念与命题—群
体影响中的交换 蒂博特和凯利:认知交换理论:人际相互 作用的分析—互动关系的形成与评价—两 人互动中的权力 彼得.布劳:结构交换理论:基本原理—群 体中的交换动力学
2002/10/17
SYTU
21
◤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思想也
是以“人性”问题展开争论的, 主要围绕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开展争论。
谈谈你对人性善与恶的认识
SYTU
22
§3·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2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描述人类
群体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的先驱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 催眠术的影响
SYTU
35
§3.4.4社会认知失调理论
布来姆与库亨对认知失调研究:决断、
选择后的心理表现—对认知失调实验 的归纳整理—心理反抗理论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失调的程度— 被迫顺从—不足报酬心理学—预言社 会心理学 阿隆森与米尔斯:失调理论的发展: 喜欢论—交换的人际吸引理论
SYTU
36
SYTU
25
§3.3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自20世纪20年代)
主要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将实验和问
卷法等实证手段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 域。 动力来源于5个方面——实验社会心理学— —芝加哥学派——文化人类学——新精神 分析学派——群体动力学
SYTU
26
§3.3.1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SYTU
4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学 派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上的差异;
SYTU
5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观点之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 行为的科学
•《新大英百科全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 其社会和文化情境中的行为的科学。 •受行为主义的影响。 •侧重对人的外在行为(可观察性行为)的研究。
SYTU
31
§3.4 现代 社会 心理 学主 要理 论流 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
社会行为学论
社会认知论
认知失调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 本能论的回潮
SYTU
32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同一
§3· 1 4· 新精神 分析学 派
性论 卡兹和萨诺夫精神分析的 态度理论:机能的研究 鲍恩:团体体验论 舒兹:人际行为的三维理 论 阿多尔诺:权威人格研究
SYTU
39
§3.4.7 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研究
国民性的研究 社会化与社会行为的塑造 文化变迁与代沟现象
SYTU
40
§3.4.8本能论的回潮
洛伦兹与廷伯根:习性学的研究 威尔逊与道金斯:社会生物学的研究:
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社会生物学 中的人性观—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论
SYTU
SYTU
33
§3.4.2 社会行为学习论
挫折—侵犯假设与模仿研究
霍夫兰德:信息沟通与态度改变 斯金纳:操作性行为主义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经典实验—学习
的心理过程—自我调节与自我强化的行 为—行为改变的方法
SYTU
34
§3.4.3 社会认知论
人的知觉和归因理论 黑德的人际关系认知理论—琼斯的对应推断归 因理论—凯利的归因协变理论 认知协调理论 黑德的人际关系认知平衡理论: P—O—X理 论—卡特赖特和哈拉里的结构平衡理论—纽科 姆 的 交 往 活 动 理 论 : A—B—X系 统 —奥斯古 德—苏西—塔南鲍姆的 一致性原则—阿贝尔逊 和罗森伯格的情感—认知协调理
SYTU
7
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所影响, G.W.奥尔波特认为他人的存在形式包括( )。
(A)现实的存在 (C)虚拟的存在 (B)想象的存在 (D)隐含的存在
SYTU
8
观点之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群 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罗斯: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 “心理面”与“心理流”。 ◆库兹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不同水平上的交 往: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 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交往是社会心理 学的中心现象,通过交往,产生人们相互的感知、 理解、模仿、暗示、信任、团结与冲突、态度与 目标”。
SYTU
24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 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4、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的本能论。 5、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 识—伊底、自我与超我; (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 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 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 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特里普
利特的社会助长实验、默德的忍耐实验) 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言人:墨菲——人格的社 会心理研究、疏通与情境说 谢里夫:社 会规范心理学 霍桑实验与工业社会心理学研究 态度测量时代的到来—博加德斯德社会距离 量表—莫雷诺德社会测量学—瑟斯顿与李凯 尔特:态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