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和综合管沟的区别(苍松书屋)

合集下载

综合管廊是什么?

综合管廊是什么?

/综合管廊是什么?综合管廊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公用设施。

综合管廊在城市的电力输送、燃气输送、污水、雨水处理、通信、给水、热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类型介绍按其所容纳的管线划分:1、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或道路红线外综合管廊带内,主要输送原站(如自来水厂、发电厂、燃气制造厂等)到支线综合管廊,其一般不直接服务沿线地区。

其主要收容的管线为电力、通讯、自来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有时根据需要也将排水管线收容在内。

在干线综合管廊内,电力从超高压变电站输送至一、二次变电站,通讯主要为转接局之间的信号传输,燃气主要为燃气厂至高压调压站之间的输送。

干线综合管廊的断面通常为圆形或多格箱形,综合管廊内一般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

干线综合管廊的特点主要为:稳定大流量的运输、高度的安全性、内部结构紧凑、兼顾直接供给到稳定使用的大型用户、一般需要专用的设备、管理及运营比较简单。

2、支线型综合管廊主要负责将各种供给从干线综合管廊分配、输送至各直接用户。

其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旁,收容直接服务的各种管线。

支线综合管廊的断面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为单格或双格箱型结构。

内部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设备。

主要特点为:有效(内部空间)断面较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多为常用定型设备、一般不直接服务大型用户。

3、缆线型综合管廊主要负责将市区架空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道路照明等电缆收容至埋地的管道。

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较浅,一般在1.5米左右。

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般不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仅增设供维修时用的工作手孔即可。

4、干支线混合型综合管廊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在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各有取舍,一般适用于道路较宽的城市道路。

按断面形式划分:矩形综合管廊、半圆形综合管廊、圆形综合管廊、拱形综合管廊。

5、智慧型综合管廊智慧型综合管廊集成了上述管廊的特点之外,还增大了对城市空间的利用。

城市综合管廊的概念与分类详解

城市综合管廊的概念与分类详解

城市综合管廊的概念与分类详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传统的地下管线承载着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例如供水、电力和通信等,由于建设时间、管线类型和维护管理等问题,导致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管理困难。

城市综合管廊的概念应运而生,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规划统一布置的一条或多条廊道,通过管线、电缆、设备和设施等综合布置,并采用综合管理和一体化运营的方式,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它是基于“地下一张图”的理念,将城市内各类管线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管理的一种先进建设模式。

根据功能和使用性质的不同,城市综合管廊可以分为三类:公共管廊、企业管廊和特殊管廊。

公共管廊主要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城市内的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燃气、热力等,可以通过公共管廊进行统一布置和管理。

公共管廊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地下施工对地面的占用,避免重复施工和破坏地表设施。

此外,公共管廊还能为城市的应急救援和安全防护提供便利,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管廊主要用于大型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很多大型企业内部设施比较分散,各个管线普遍存在难以维护和管理的问题。

通过建设企业管廊,可以将各类管线整合到一起,实现统一布置和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设施的维修效率和安全性,还能够优化使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特殊管廊是指用于特定功能和特殊要求的管廊。

例如,城市水利工程、地铁、交通管制中心等,都需要建设特殊管廊来满足特定要求。

特殊管廊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考虑到特殊要求和技术难题,所以建设中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合理规划布局,因为管廊的布局将影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整体形象。

其次,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城市综合管廊内的各类管线交叉、并行,管理和维护复杂,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维护制度,以确保安全和运行稳定。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

• 电力线缆支架间距按照 规范统一定为0.3m
• 其他间距管线及其附件 的安装、维修等功能
• 根据供热管道要求,通 道不小于最大管径两侧 各10cm;同时满足电缆隧 道要求,不得小于1m。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4、横断面 为集约化利用管沟空间,多层布设。一般将大管径管道置于底层,线缆置于顶层,
其余管道置于中间层。
3 检查口兼做火灾逃生出口,应确保检查口盖可以从内部轻易打开,外部可以防盗 。
济宁新区地下管廊
青青岛岛市市市市政政工工程程设设计计研研究究院院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划分防火分区对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
设计规范,地下综合管沟防火分区如何划分,尚无章可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相关规定,借鉴其它地下综合管沟经验,可将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 2000m2左右,其长度不宜超过200m。应根据道路交叉路口的位置、支沟的设置情 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使各防火分区均等,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墙。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2、最小覆土 综合管沟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沟上方穿越的
情况,以及绿化种植等要求,控制最小覆土不小于1.5米。结构设计中需充分 考虑覆土厚度。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3、纵断 综合管沟纵断基本与道路纵断一致,以减少土方量。同时综合管沟在纵坡变化处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综合管廊内每隔200m应设置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阻火包等进行防火分隔。在综
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处,应设置手提式灭火器、黄沙箱等一般灭火器材。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精编版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精编版

3.1入沟管线选择
• 管线敷设方式的选择 区域管线综合规划—管沟系统方面 前期阶段论证—管沟与直埋比较
青岛高新区主次干道管线综合规划--综合管沟布局
2010年世博会管沟布局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1入沟管线选择
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给水管线 供热管线 排水管线 燃气管线
具有可变形、灵活布置、 不易受到断面变化限制、
• 综合管沟类型
• 综合管沟适用范围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 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综合管沟优缺点
• 综合管沟和直埋敷设的比较
敷设 方式
直埋
综合管沟
现代化 程度


管线使便捷
运行 费用


工程 造价


施工难度
平面位置相协调。如遇有桥梁墩柱处,需在平面采取避让措施。对于曲线段,可 将综合管沟划分为直折沟,但应考虑其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角要求, 以使管线敷设、安装方便。为减小管道运行中的水头损失,建议尽量控制折角小 于45d,结合管道安装设计。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2、最小覆土 综合管沟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沟上方穿越的
3.4附属工程设计
6、照明、动力系统
3.4附属工程设计
7、监控、报警系统
3.4附属工程设计
8、标志、标识系统
3.5重要节点设计
综合管沟的节点处理是设计及施工的重点,某种意义上的管线立交。 与道路相交口以及间隔一定距离(考虑道路间地块的需求,约200米)设置出线井,
将各种管线进行衔接,以发挥管线网络系统的功能。出线井的形式需结合现状地 下管线及障碍物的覆土厚度,决定出线形式和断面。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

1、名词解释综合管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这将有效改善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电线杆林立、空中管线密布等问题。

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是衡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些管廊使用寿命长达100年,大水淹不进,地震震不垮。

除此之外,综合管廊还能节约不少土地资源。

2、政策背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7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会议指出,地下管廊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望加速,万亿投资盛宴即将开启。

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再次明确了地下管廊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对下一步建设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各地方政府编制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

近期,住建部与国开行、吉林省政府举行全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

另外,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考核办法,并将联合工信部等五部委,于2015年7月下旬对全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进行检查。

密集政策出台表明地下管廊的建设有望加速。

根据住建部部长今年讲话,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每年投资可达万亿元级别,将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并给管网材料、安全监测和地下工程等行业,带来快速发展机遇。

地下管廊成稳增长财政政策有力着手点,PPP模式将在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地下管廊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将成为财政支持的重要方向。

此次会议已经明确后续将加大财政投入,亦要求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下管廊建设的融资。

会议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出入廊管线单位应交纳适当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PPP模式将在地下管廊建设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于综合管沟的探讨

关于综合管沟的探讨

关于综合管沟的探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结合现代科技的运用,综合管沟工程应运而生。

在现代小区的外网工程建设中,虽然初步投资巨大,但考虑长远发展,很多开发商都采纳了室外综合管沟的管线敷设方式。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综合管沟。

综合管沟通常指的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线,根据规划的要求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采用在施工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施工时,叫做现浇综合管沟;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施工的叫预制综合管沟。

综合管沟内也涉及防火分区与防火间距的概念,防火分区就是在综合管沟内部采用防火墙、防火包(用于防火封堵又易作业的膨胀式柔性枕袋状耐火物)等防火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火间距指的是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由于城市道路下地下空间资源的紧张,已有大量的地下构筑物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因而在局部地段,可以缩小净空高度或用排管敷设,排管就是按规划电缆根数开挖壕沟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构筑物。

排管与管线引出段有很大的不同,管线引出段是综合管沟的内部管线和外部直埋管线相衔接的部位。

另外,与综合管沟密不可分的名词还有投料口和通风口,投料口就是将各种管线和设备吊入综合管沟内而在综合管沟上开设的洞口;通风口是为满足综合管沟内空气质量及消防救援等要求而开设的洞口。

那么,综合管沟的主体工程与一般的建筑有什么不同呢,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4、1.05条规定,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按照50年设计,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年限按照100年考虑。

综合管沟工程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一般情况下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对于大型城市的重要综合管沟工程,结构设计年限可提高到100年。

一般的地下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由于工程建设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应采用防水混凝土以保证结构的自防水性能,考虑到综合管沟的埋设深度较浅,采用S6抗渗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即可。

带你了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带你了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带你了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指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管廊管线布置图
管廊分类
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宜设置在机动车道,道路绿化带下。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宜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缆线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宜设置在人行道下。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缺点
地下综合管廊附属设施系统主要有九大系统组成:
总体原则: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
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
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
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

例析综合管沟的设计内容

例析综合管沟的设计内容

例析综合管沟的设计内容1 国内外发展状况综合管沟,又称“综合管廊”、“管线箱廊”或“地下管线共同沟”,是指可以容纳两种或两种以上市政公用设施管线(包括给水、中水、热力、电力、电信等)的一种集约化、集成化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1],同时设置专门的人员出入口、检修口、材料吊装口、管线分支口、进排风口以及防灾检测控制系统等设备,以便于管沟的运行和管理。

综合管沟可以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工程管线建设标准。

早在19世纪,法国巴黎开始规划市区下水道系统网路,形成了综合管沟的雏形。

随后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一程度上形成了综合管沟网络系统。

亚洲地区,日本综合管沟建设较为完善。

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在东京都复兴计划中试点建设了三处综合管沟:九段坂综合管沟、沟滨町金座街综合管沟、东京后火车站至昭和街的综合管沟。

于1963年4月颁布了“综合管沟特别措施法”,首先在尼崎地区建设综合管沟889m,同时在全国各大城市拟定五年期的综合管沟连续建设计划。

至2001年,据统计日本全国已兴建超过600km的综合管沟,在亚洲地区名列第一。

相比国外已经形成规模的综合管沟建设,国内综合管沟的建设起步较晚,发展初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发展比较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也逐渐增多,道路下的空间越来越拥挤,市政管道在地下的直埋方式难以满足管道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各重要路段建设综合管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综合管沟技术规范也越来越完善,于201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最新《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該规范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新建、扩建、改建等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都应严格遵守。

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讨论了“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道路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管廊和综合管沟的区别
综合管廊 2016-07-06 阅读:1922
摘要: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在空间上比综合管沟大好几倍,建设成本也贵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1、综合管廊
(1)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3)在发达国家,共同沟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4)综合管廊根据收纳管线所承担的角色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

(5)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

2、综合管沟
(1)综合管沟内部会配备专用检修口、吊装口、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通风设施和检测监控系统,以便于管沟的运行和管理。

(2)相比传统的市政公用管线单埋方式,城市综合管沟具有明显优势:
①一次性综合投入,避免重复开挖地面;
②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防灾性能好;
③统一管理,方便维修,减少管理成本;
④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工程管线的检查井、室等,改观城市环境、容貌。

(3)但是也存在如下缺点:
①城市综合管沟造价不菲,每公里2000至4000万元不等。

②建设综合管沟不便分期修建。

③一次投资昂贵,而且各单位如何分担费用的问题较复杂。

3、综合管廊在空间上比综合管沟大好几倍,建设成本也贵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