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及无线收发模块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资料-

合集下载

基于avr及无线收发模块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任务书

基于avr及无线收发模块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任务书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基于AVR及无线收发模块的脉搏监测系统设计院(系):计算机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覃壮严学号:0400320125指导教师:李平职称:高级实验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08年 1 月15 日注:1、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

2、任务书均要求打印,打印字体和字号按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执行。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脉搏和血压的测量已逐步由数字化的仪器替代传统的听诊器,并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健康、健身的测试仪器。

本课题要求应用AVR单片机及CC1100为核心芯片,设计能够远程监测人体脉搏信号的仪器,实现数据的采集与无线传输等功能。

要求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制作外围电路、单片机及显示电路及编写相关的程序软件。

系统的发射模块主要进行脉搏数据的采集和发射数据,接收机通过串口接口与PC 机数据通信。

本课题的题意旨在将模拟电路和传感器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等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本课题中,使学生在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及软硬件综合调试的能力上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

要求:1、具有通过各种先进手段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2、掌握测量脉搏的有关知识,了解实现测量的几种方案和技术方法;3、学习单片机Atmega芯片设计的原理,掌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技术;4、要求能熟练应用硬件电路板的制板软件(PROTEL),设计并制作硬件电路板;5、掌握常用的调试工具,如编程器、仿真器、示波器等的使用方法;6、仪器能快速测量人体脉搏快慢、所检测到的数据用数码管显示(或液晶显示模块显示:次/分);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份;2、英文翻译材料一份(包括不少于4万字符的英文原文和译文);3、毕业论文一份(二万汉字以上,附中英文摘要,其中英文摘要300~500单词);4、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制作,提供设计图纸及样机;5、设计相关的程序,给出程序清单。

基于AVR单片机的血压、脉搏装置设计

基于AVR单片机的血压、脉搏装置设计
万方数据
收缩压;在时间间隔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中,取某一时间间 隔与最大时闯间隔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7时,判断为舒张压。 脉搏的计算方法是将记录了采样点数N和脉搏波数N1,利 用公式(60*N1*fs)/N进行处理,就得出了结果(fS是采样频率)。 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圈1整体藏程 1.1传囊器和放大部分的设计
第33卷 第12期
V01.33
No.J2
·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文章■号t 1000_-3428(2∞7)12-_0247_加4
文献标识码t A
2007年6月
June 2007
中明分类号t TP393
基于AVR单片机的血压、脉搏装置设计
彭桂力,刘知责,鲜华,李婧,王彩峰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绵阳621010)
2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软件方面,利用AVR单片机ATMEGAl6 所具有的AD转换功能憎j,边采样边存储有用数 据,依托核心理论的算法实现信号处理。
PA0和PAl口作为模拟信号的输入端负责接 收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在外界袖带气压逐渐下 降的过程中,PAl口对脉搏信号进行采样,把模 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主程序中,对AD转 换的结果进行判断,以便记录下这段时间中各个 脉动波间歇的宽度(用点数的多少来标识宽度的 大小);同时在每一次脉动间歇完结时转换通道至 PA0,采静压值并储存下来。采样存储部分的主要 任务就是找出脉搏波动间歇的宽度。采样储存结 束过后,进入数据处理。找出宽度数组中的最大 值并记录下标,然后将数组上升段的每一个值去 与最大宽度相比,记录第1个大于设定比率的数 组值的下标,再以该下标为静压数组的下标,把 对应的静压值作为收缩压。同理,将宽度数组下 降段的每一个值去与最大宽度相比,记录第1个小于设定比 率的数组值的下标,再以该下标为静压数组的下标,把对应 的静压值作为舒张压。至于脉率的计算,所用的方法是:计 算放气过程中所采样的点数N,然后用N*(1/fs)作为本段的 时间;再将上述宽度数组中值不等于零的个数作为该段时间 中脉搏波的个数Nl。这样,一分钟的脉搏波数(eP:脉率)就 可以用公式:(60*N1*Fs)/N表示。在显示部分,采用四位数 码管循环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中间隔1秒钟左右显 示一个数,并配有指示位。例如:H.12l表示收缩压为

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心电信号监测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供医生和专业人士用于监测心率和心电信号,以分析和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然而,传统的心电监测仪器通常需要连接到患者身体上的导电粘贴电极,这不仅不方便,也会导致使用过程中的不适。

因此,一种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就非常有必要了。

此外,在当前信息化大环境下,各种传感器设备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感器网络(WSN)类型,它主要用于传感器的数据共享和传输,从而增强传感器网络的整体实用性。

因此,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心电监测系统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还有助于将该系统与其他传感器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对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2. 现有技术评述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采用Wi-Fi、蓝牙、NFC等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将监测到的心电信号实时传输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

此外,一些系统还可以通过云端存储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多个设备上,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

然而,这些现有的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1)在信号传输的速度和距离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2)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存在较大的问题。

3)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保护和隐私问题,可能会对用户造成潜在的安全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的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问题。

3.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开发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信号监测系统,以解决传统心电监测仪器的局限性,提高心电监测的安全、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

2)系统硬件设计:设计并制作空气静电传感器、触控屏幕和存储器等硬件设备。

3)系统软件设计:开发上层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并完成核心算法和界面相关设计。

《基于蓝牙的心电采集及无线传输电路的设计》范文

《基于蓝牙的心电采集及无线传输电路的设计》范文

《基于蓝牙的心电采集及无线传输电路的设计》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进步,对于无线、便捷、可穿戴式的心电监测设备的需术变得越来越迫切。

这种需求促进了无线传输电路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心电信号采集与传输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一种基于蓝牙的心电采集及无线传输电路的设计,以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测和远程传输。

二、设计概述本设计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心电信号的采集电路和基于蓝牙的无线传输电路。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负责实时捕捉和放大心电信号,而基于蓝牙的无线传输电路则负责将采集到的信号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出去。

此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采用了低噪声放大技术和数字滤波技术。

三、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心电信号采集电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本设计采用了微分电容传感器,利用电极贴片从人体皮肤上获得心电信号。

接着,使用高性能的放大器将心电信号进行放大,使其达到可以被处理的水平。

为了消除环境中的干扰和噪声,我们还使用了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

四、基于蓝牙的无线传输电路设计无线传输电路是本设计的另一重要部分,其负责将经过处理的心电信号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出去。

本设计采用了蓝牙通信技术,因为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速率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医疗设备的无线传输。

我们使用了蓝牙模块将心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传输,同时为了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还采用了差分传输和抗干扰技术。

五、系统实现与测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首先,我们搭建了测试平台,将心电采集电路和蓝牙无线传输电路连接起来。

然后,我们通过模拟心电信号进行测试,观察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的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和传输心电信号,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结论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心电采集及无线传输电路的设计方案。

通过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和基于蓝牙的无线传输电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测和远程传输。

基于脉搏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

基于脉搏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

计方 案。通过下位机传感 器提取 手腕脉搏信号 , 及 相 关 设 计 电路 将 信 号输 送 至 嵌 入 式 A t me g a 8 5 1 5 微处 理器并 进行信 号处 理 。然 后再通 过无线 收 发
模块 N R F 9 0 5 远 距 离 传 送 , 并 在 电 脑 上 采 用
中 图分 类 号 :T M9 3 0 . 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2 1 5 3 ( 2 0 1 4 ) 0 2 — 0 0 8 4 — 0 4
0 引 言
随着人 们生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水平 不断 提高 ,高节 奏 的工

种 基于嵌 入式 的无线 脉搏传 输与检 测系统 的设
2 0 1 4 年
4 月
宁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i n g b o P o l y t e c h n i c
Ap r, 2 01 4 Vo 1 . 1 8 No . 2
第 1 8卷 第 2期
基于脉搏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 的设计
作 与饮食结 构 的改变导 致高血 压 、冠 心病等 心血
管类 疾病患者 与 日俱 增 。有效 的早期诊断治疗 , 成 为 预防这类 疾病 的重要 措施 。脉搏是 人体 活动最 重要 、 最 灵敏 和最可靠 的信息 源 , 是 反映人体 健 康 状 况 的重 要窗 口。脉搏 和体温 的异 常表 明人 体 遭 受 了某些疾 病 , 因此利 用脉搏 信号快 速提取 , 进行 分 析可 以及时地 发现病 因 。国 内 目前 关于 脉搏 检
而且 极容 易受 到人 体其他 噪声 信号 的干 扰 ,因此 选择测 量传感 器对脉搏信 号 的提取最 为关键 。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脉搏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脉搏检测系统的设计


片 机

片 机

图1系统结构框 图 各 模块 说 明如 下 : (1)单 片机 最 小 系 统 电路 由 电源 电路 , 复位 电路 和 时 钟 电路 组 成 ,其 中的 电源 电 路提 供单 片机 工 作 必 须 的 电压 , 时 钟 电 路保 证 单 片 机 工 作 的时 钟 频 率 ,复 位 电 路保 证 单 片 机 在 必 要 的 时 候进 行 复位 处理 。 f2)采 集 电路 ,完 成人 体脉 搏 信号 的采 集工 作 , 由于人 体脉搏 信 号 比较微 弱 ,并 且为 模拟 信 号 ,这部 分还 需要对 信 号进 行放 大 整形 处理 ,得 到 比较 理想 的数 字 型信 号 , 当脉搏 跳动 时 ,该 电路 的输 出 一 个 脉冲 信 号 ,把 此信 号送 入 到单 片机 的 中断 引脚 。 (3)发送 和接 收 电路 ,完 成脉 搏数 据 的发送 和接 收 工作 ,保 证数 据 能 正确 传输 。 (4)显示 模块 ,从机 部分 把接 收到 的脉 搏数 据 处理 后送 到显 示 电 路 ,在LCD液 晶显示 器上 直观 显示 出来 。 通 过 以上 电路 的设计 ,该系 统 可 以在主 机端 完 成数 据 的采 集 处 理 和 发送 操 作 ,在从 机 段完 成数 据 的接 收处 理和 显 示工 作 。可 以满 足短 距离 的 无线 人体 脉搏 检测 功 能 。
电 子 世 界 ·165 ·
1 硬件部分设计
表 1
本 文 设计 了基 于 单片 机 的无 线脉 搏检 测 系统 的设计 ,该 设 计 的 硬 件构 成如 图1所示 。
可 见 ,本 系统 的测 量 时 间与人 工 的测 试时 间短 ,测量 的数 据 与 人 工 的数据 有 一定 差异 ,本 系统 可基 本满 足 日常 的需 求 。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STM32人体脉搏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脉搏的波形及频率能够反应人心血管的生理信息。

所以本文是以armstm32为主控模块,设计一种便携式,*作方便的脉搏检测器。

本系统由脉搏采集、液晶显示、无线发送三个模块组成。

脉搏采集是采集人的脉搏数,液晶用的是12232,显示一分钟被测脉搏数,无线发送就是利用gsm模块实现短信的发送,发送到监测人员起到远程*的效果。

关键词:stm32脉搏检测液晶显示gsm一、系统的整理框架。

以armstm32芯片为处理器,主要的模块主要包括脉搏采集模块,lcd显示模块,gsm数据传输模块。

脉搏采集模块采集到脉搏信号经信号放大及模数转换后传输到处理器中,经过定时器一分钟的计时,在液晶屏上显示一分钟的脉搏数,stm32控制脉搏数据经由sim300agsm模块以gprs形式发送给监测人员。

通过脉搏数的显示,医生可以获知用户的身体状况,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二、系统硬件以及电路构成。

1、脉搏监测电路。

传感器由光敏二级管发*红外和光敏三极管接受红外组成的分别是电路中的d6和q3。

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可基本抑制由呼吸运动造成的脉搏波曲线的漂移。

红外接收三极管在红外光的照*下能产生电能,它的特*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脉搏也即跟心跳同步,每心跳一次血液浓度变化一次,所以通过对手指的血液浓度的变化检测脉搏信号。

脉搏是微弱信号,信号需要放大,并且先通过低频滤波器进行滤波,在进行放大,最后在经过比较器得到脉冲波,输入到stm32里。

2、stm32处理器及主要接口电路。

stm32f103微控制器是使用cortem-m3内核,工作频率为72mhz,内置高速存储器,具有一个usb和一个can,7个定时器、2个adc、9个通信接口,其工作电压常见为3.3v。

armstm32f103控制模块主要完成对脉搏波波形数据的采集,脉搏信号模数转换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数据的无线收发,与lcd的显示。

脉搏监测系统设计

脉搏监测系统设计

脉搏监测系统设计作者:李旭坤刘文波马志强卫会军刘博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7期摘;要:本课题采用嵌入式与无线通讯技术,提出处理脉信号的新方案,即采集及处理与无线发送部分(前端系统)+无线接收与PC机显示部分(后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负责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并发送,能够单独工作;通过无线接收和串口接口连接到PC机上显示,后端系统主要负责跟踪显示由前端系统传递来的信号。

正是有了无线接收模块的作用,使得系统具备了远程监测的能力。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无线收发模块;串口;传感器1 研究意义脉搏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是心脏和血管状态等重要生理信息的外在反映;因此,脉搏检测不仅为血压测量、血流测量及其他生理检测提供了生理参考信息,而且脉搏波本身也能给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中医脉象诊断技术就是脉搏测量技术在中医诊断上的卓有成效的应用。

采用傳感器检测脉搏,可较客观地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更因为此法对人体无创伤,且使用方便,易于被人们接受。

本课题采用光电传感器提取脉搏信号,用嵌入式处理脉搏信号,通过无线收发模块(CC1100)远距离传送,并在PC机上显示.这样就既能减少对人体的创伤的同时,也能远距离并可以在PC机上监视,形成能远程监测人体脉搏的系统,为医生的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数据基础。

2方案选择1、压力传感器:用压力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原理是将脉搏跳动产生的力通过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

他的特点是跳动的脉搏信号要强,如果跳动信号弱,那么传感器可能不能有效的反映出脉搏信号。

要么就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大家都知道提高一个器件的精度的代价是什么样,而且使用时要用东西把他固定住,这也使得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2、光电传感器:用光电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原理是吸收红外线穿透血管时血液浓度的改变而导致红外线强度的改变使红外线吸收传感器产生电信号的变化来反映脉搏的变化。

3;主要芯片介绍3.1 光电传感器BPW83型红外接收二极管和IR333型红外发射二极管工作波长都是940 nm,在指夹中,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相对摆放以获得最佳的指向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改变,习惯的变化和高节奏的生活导致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

要避免和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这类心血管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有效的旱期诊断治疗方法和设备,快速的发病后的救治手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也正是当前广大医学界专家正在共同努力研究的重点。

而脉搏是人体活动最重要、最灵敏和最可靠的信息源,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而对脉搏的提取速度又快,因此利用脉搏信号快速的发现病因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嵌入式与无线通讯技术,提出处理脉信号的新方案,即采集及处理与无线发送部分(前端系统)+无线接收与PC机显示部分(后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负责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并发送,能够单独工作;通过无线接收和串口接口连接到PC机上显示,后端系统主要负责跟踪显示由前端系统传递来的信号。

正是有了无线接收模块的作用,使得系统具备了远程监测的能力。

本文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以及设计方案;介绍了主要的芯片的原理和他们的使用方法;阐述了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方案;说明了相应软件的流程和方法,并解说了相应硬件与软件的调试。

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系统涵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展望了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无线收发模块;串口;传感器AbstractWith people's lives has improved continuously, lifestyle,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diet, habits change and the high tempo of life has led to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on diseases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To prevent and reduce hyperten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c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o the serious human health hazards,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ry method and equipment, rapid onset of treatment methods are very important, these are precisely the current The broad masses of medical experts are working together the focus of the study.The pulse of human activit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sensitive and most reli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to reflect the health status of an important window on the pulse of the fast speed of extraction, use of rapid pulse signals that cause is also an effective method.The issue with the use of embedded wireless technology, network signal processing by the new programme,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nd wireless transmitter part (front-end systems) + wireless receiver and PC revealed that some of (back-end systems).Front-end system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signal pulse of the collection and initial processing and send to separate work and a wireless receiver connected to the serial interface on a PC, back-end system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tracking system shows that the front end to the transmission signal.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role of the wireless receiver modules, making th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has the ability.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ssue of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and design programmes;On the main chip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use of their methods on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note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processes and methodologies and explain the correspon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bugging.Finally, the work done by an analysis and concluded that the culvert system to be improved and increased local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ystem'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Key words: Embedded systems;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Serial; sensor目录引言 (1)1 课题现状及研究意义 (2)** 课题现状 (2)** 研究意义 (3)2 方案论证4** 方案选择 (4)** 系统框图 (5)3 主要芯片介绍7** 光电传感器 (7)** Atmega8515 (7)** 无线收发模块 (11)** MAX232芯片 (13)4 硬件设计16** 采集部分 (16)** 滤波部分 (16)** 放大部分 (18)** 555施密特整形电路 (19)** 下位机处理部分 (20)**单片机复位电路 (20)**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20)**无线发送模块部分 (21)**单片机的晶振和中央处理部分 (22)** 上位机部分 (22)**无线接收模块部分 (22)**接收数据处理部分 (23)**串口部分 (23)5 软件设计26** 下位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26)** 无线模块部分 (26)** 上位机部分流程图 (27)** VB界面 (27)6 系统调试与验证29** 硬件调试 (29)** 采集部分 (29)** 滤波部分 (29)** 放大部分 (30)** 555整形部分的调试 (30)** 下位机处理部分 (30)** 上位机处理部分 (31)** 软件调试 (31)**下位机处理部分 (32)**上位机部分 (33)** 整体调试 (35)** 抗干扰措施 (36)**硬件抗干扰措施 (36)**软件抗干扰措施 (36)7 结果分析与展望38谢辞 (39)参考文献 (40)附录 (41)附录一 (41)附录二 (42)引言当今在医学领域中,生物医学参数的测试研究是医学界和工程技术界都很关心的新兴学科。

运用近代传感器测试技术来解决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研究多种参数的计量检测,无论对于临床诊断与监护还是对于医学基础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用传感器测试技术来对脉搏信息进行定量分析,是目前国内外医学专家普遍关注的课题之一。

人体脉搏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输送养料、传递能量和传播各种生理病理信息的重要途径,脉搏包含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

研究脉搏信息无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实用意义。

计算机是现代先进的高速运算和控制工具,因此计算机技术在脉搏研究方面有着其内在的必然性。

利用计算机灵敏的反映、快速的计算、数据存储能力、以及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等功能和优势,使得对脉搏的处理更加准确和有效。

因为脉搏检测是带有我国中医特色和独有的生物信号检测技术,因此开发研制这样的监测仪器,可以同时满足医、患两方面的需求。

根据对它的特点的分析,预计它的用途将是非常广泛的,特别是如果加有其他的措施之后,如加上自我分析能力部分,它就有着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临床诊断、早期诊断、同步监测、指导用药、中医脉象原理的研究。

本课题结合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嵌入式脉搏检测系统的硬、软件和算法作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脉搏检测和分析的系统方案。

即采用前端嵌入式+后端系统的结构,前端嵌入式系统负责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初步处理,后端系统进行显示。

前端和后端系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CC1100进行通讯。

整个监控系统采用无线收发模块与最小系统,这样传递速度快,系统结构也简单。

被监控点实时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通信及时地传输给上位机的PC机,实时动态地反映被监测点的情况。

1 课题现状及研究意义1.1课题现状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改变,习惯的变化和高节奏的生活导致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中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不同程度的患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源于心脏与循环系统的不健康而导致的心肌梗塞、脑卒中、碎死等恶性后果时有发生,而且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也呈下降趋势。

中国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脑卒中,并且有更多的人致残。

特别是在最近,中国、日本和新西兰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是东方人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要避免和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这类心血管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有效的旱期诊断治疗方法和设备,快速的发病后的救治手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也正是当前广大医学界专家正在共同努力研究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