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一种便携式脉搏测量系统的设计

关 键 词 :脉 搏 测 量 ; 红 外 传 感 器 ;信 号 调 理 电路 ;S TC 8 9 C 5 1 中 图 分 类 号 :TN3 5 3 文 献标 识 码 :A 国 家标 准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5 1 0 . 8 0 4 0
De s i g n o f a p o r t a bl e pu l s e me a s u r e me n t s y s t e m
La n YU
( Sh a nx i Po l y t e c h n i c I n s t i t u t e, Xi a n y a n g 7 1 2 0 02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 ut d o or e me r ge n c y c a r e us u a l l y r e qu i r e s f a s t a nd a c c ur a t e,n on — i n va s i v e m e a s ur e me n t o f hu ma n p ul s e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STC8 9C5 1 mi c r o c o nt r ol l e r .T he c om p l e t i on o f t he s ys t e m ha r dw a r e a n d s of t wa r e de s i g n,t he mi c r oc o nt r ol l e r t hr o ug h t he i ndu c t i on f r e qu e nc y of t h e pu l s e t o pu l s e i s obt a i ne d b y a dd i n g t he pho t os e ns i t i ve t r i o de, a g ai n b y t he c om pu t e r c a l c ul a t e s a mi nut e p ul s e e l e c t r i c s i g na l f r e q ue n c y pul s e, da t a f r om t he LED di gi t a l t u be d i s pl a y. Thr ou gh t he p e r f o r man c e t e s t s y s t e m i s s t a bl e, v a l i d r a ng e: 4 O~ 1 99 t i me s pe r mi n ut e, t he e r r o r i s l e s s t h a n 2 . Ke y wo r ds: pul s e me a s ur e me n t ; i nf r ar e d s e ns o r; s i gn a l pr o c e s s i ng c i r c u i t ; STC89 C51
《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设计提案

人体人体脉搏信号脉搏信号脉搏信号测试测试测试系统系统系统设计提案摘 要: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由上、下位机构成,下位机通过电容传声器采集脉搏信号,由串口RS2232(USB或无线传输方式)将信号送入上位机;上位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对信号进行软件处理、分析和波形显示。
一、第一方案第一方案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组成组成组成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
下位机(单片机系统) 进行数据采集、信号调理,上位( PC) 机处理、分析数据、显示波形,上、下位机通过串口RS-232 通信(系统框图见图3) 。
(图1)人体脉搏信号测试系统框图1 1 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为了克服接触式(光电式、应变计式及压电晶体式等) 传感器获取脉搏信号信息时易受干扰的缺点,建议以非接触式采集低频率、低幅值的脉搏波信号。
选用外套耦合腔的电容传声器B&K-4193型(主要指标为:灵敏度12.5mV/Pa,极化电压200V,频率范围0.01Hz~20kHz,频响特性:声压场15~146dB,具有瞬态响应快、低频响应好等特点)。
2 2 下位机系统下位机系统下位机系统主要由选通滤波、程控放大、A/D 转换、单片机等几部分组成(图4) 。
信号调理(放大与滤波)是下位机的主要功能。
滤波处理包括抑制共模干扰(如工频干扰、人体静电干扰)、消除基线漂移等。
整个系统由(89C51) 单片机控制,经过处理后的信号由串口RS-232 送入上位机。
(图2)下位机系统框图上位机系统3上位机系统上位PC 机通过RS-232串口读入信号,由软件处理后显示脉搏波形。
上位PC 机的界面(软面板) 主要由控制窗口、显示窗口、数据窗口等组成。
软面板代替传统仪器硬开关、按钮控制整个采集过程、实现波形分析、显示、回放等功能。
第二方案二、第二方案该方案由应变式脉搏传感器及其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AD 转换、接口及脉搏信号数字处理软件构成。
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用LabVIEW虚拟仪器的操作面板及相应的程序, 显示出脉搏的波形。
便携式心率采集系统设计

便携式心率采集系统设计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助理指导教师:专业:摘要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开展, 医学信号测量仪器日新月异。
生物医学测量与临床医学和保健医疗的联系日益严密。
通过对人体各种生理信号的检测,能更好的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这其中脉搏信号包含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从中提取的心率值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文采用光电反射式传感器, 设计了一套便携式可穿戴的获取和保存脉搏信号的系统。
本设计主要是基于STM32L低功耗单片机,利用光电传感器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放大整形滤波后,输入单片机内AD进展采样并将数字化后的脉搏信号和计算出的心率值保存在SD卡中。
后期通过上位机软件可以观测脉搏信号,对人体健康进展评估,因此该系统适用于保健中心、医院和家庭等场所。
本设计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采集系统对推进脉诊技术客观化和HRV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脉搏,单片机,光电传感器,脉冲信号,便携式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medical signal measuring instrument is changing everyday. Biomedical measurement and clinical 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increasingly close ties. We could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human. life through various physiological signal detection of the human body. Pulse inclusions rich state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By using optical sensors, 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s and puter nowadays, the pulse diagnosing technology should be objective and quantitive. this text access to the pulse signal design method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method for digital pulse counter, which uses photoelectric sensors to generate pulse signal. The pulse signal is amplified and regenerated to input into MCU to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control, as a result the pulse number per a minute is measured. The use of the pulse counter is quick and convenient. Through observing the pulse signal, human health can be inspected, it is usually used in health care centers and the hospitals. In my design, Portable heart rate measuring instrument based on MCU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objective of the pulse technology.Key words:Pulse, MCU, Photoelectric Sensor, Pulse Signal, Portable目录摘要IABSTRACTIII1 绪论11242 整体系统结构62.1 脉搏测量模块772.1.2 光电式脉搏传感器711131319213 系统软件设计233.1功能配置:233.2硬件相关配置:243.3文件系统配置:24325.总结33参考文献341 绪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多种疾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心脏病的发作又是人们难以预防的突发致命疾病。
ARM数字式人体脉搏仪设计方案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题目:基于ARM的数字式人体脉搏仪的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K030941441姓名:张雄2011年11月14日-数字式人体脉搏器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数字式人体脉搏器是通过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信息输出电压信号,经信号放大电路对英进行放大。
然后,将放大后的脉搏信号通过A/D转换模块转换为单片机易于处理的脉冲信号。
通过对单片机进行编程来实现对脉搏波动频率的测量和计算,最终在显示电路中直观的显示出来。
硬件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图1. 1数字式人体脉搏仪测疑系统駛件原理框图由图可知,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脉搏传感器部分、信号放大电路部分、A/D 转换电路部分、单片机处理电路部分及显示电路部分。
其中各部分实现功能如下:(1)脉搏传感器部分。
选用合适的脉搏传感器,将脉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脉搏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安装方式决定了脉搏测量精度,因此其选型对整个设计具有决圧性的作用。
(2)信号放大电路部分。
脉搏传感器出来的电压信号较弱,一般在亳伏级,需要进行放大。
所以,设计信号放大电路,将脉搏传感器出来的信号进行放大,使之成为一个幅值适当的信号,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
(3)A/D转换电路部分。
单片机是数字信号处理工具,输入单片机的信号必须是离散的数字信号或者是脉冲信号,经A/D转化,便于单片机处理。
(4)单片机处理电路部分。
本设计作为一个简单脉搏测量仪,最后需给出脉搏波动频率,以单片机作为信息处理中心,通过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完成信号输入检测、信息分析处理及信息显示。
(5)显示电路部分。
单片机处理得到的脉搏波动频率信息,最后在显示电路中直观地显示出来。
所以,需要选用合适的显示设备及显示电路,来实现对脉搏波动频率信息的显示。
1. 1. 1脉搏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又称为换能器、变换器等。
脉搏传感器是脉搏检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将切脉压力和挠动脉搏动压力这样一些物理量(非电量)转换成为便于测量的电量。
脉搏测量仪设计

第1章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愈来愈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愈来愈高,国内外前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
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
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利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利用环境污染少,容易保护。
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转变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3]。
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可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进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进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准度低等缺点。
最近几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测量的探测部份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是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
其中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按照光电容积法制成的脉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结尾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
具有结构简单、无损伤、精度高、可重复利用等长处。
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研制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等方方面面并收到了理想效果。
人体心室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致使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流压力以波的形式从主动脉根部开始沿着整个动脉系统传播,这种波成为脉搏波[4]。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心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医治的依据,从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度(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收集和处置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5]。
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因此必需通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知足收集的要求。
光电脉搏测量仪

光电脉搏测量仪设计报告一、设计意义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Array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因此,需要有使用更加方便,测量精度更高的设备。
二、关键技术脉搏检测中关键技术是传感器的设计与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 本文设计的脉搏波检测系统以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并采用了脉冲振幅光调制技术消除周围杂散光、暗电流等各种干扰的影响。
并利用过采样技术和数字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代替实现模拟电路中的放大滤波电路的功能。
本系统模拟电路简单,由ADC841芯片实现脉搏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脉搏次数的计算等功能,因此体积小,功耗低,系统稳定性高。
本系统可实现脉搏波的实时存储并可实现与上位机(PC机)的实时通讯, 因此可作为多参数病人中心监护系统的一个模块完成心率检测和脉搏波形显示。
三、硬件设计3.1 设计框图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
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脉搏测量仪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当手指放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中间,随着心脏的跳动,血管中血液的流量将发生变换。
由于手指放在光的传递路径中,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这就导致红外接收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信号。
单片机电路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把结果送到数码管显示。
3.2脉搏信号采集与放大整形目前脉搏波检测系统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液体耦合腔脉搏传感器、压阻式脉搏传感器以及应变式脉搏传感器。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设计生物医学工程1班-唐维-3004202327摘要:系统采用硅光电池做为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识取脉搏信号。
信号经放大后采用低通放大器克服干扰。
关键词:脉搏测量放大器二阶低通一、前言脉诊在我国已具有2600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
利用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在血液中大几十倍的特点, 可通过传感器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光传导式的脉搏信号检测电路,并说明所涉及到的问题和方法。
二、系统设计1 系统目标设计及意义设计制作一个光电脉搏测试仪,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所测的脉搏跳动波形,要求测量稳定、准确、性能良好。
2 设计思想(1)传感器:利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的换能元件用硅光电池,由于心脏的跳动,引起手指尖的微血管的体积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心脏收缩时,微血管容积增大;当心脏舒张时,微血管容积减少),当光通过手指尖射到硅光电池时,产生光电效应,两极之间产生电压由于指尖的微血管内的血液随着心脏的跳动发生相应于脉搏的容积变化,因而使光透过指尖射到硅光电池时也发生相应的强度变化, 而非血液组织(皮肤、肌肉、骨格等)的光吸收量是恒定不变的, 这样就把人体的脉搏(非电学量) 转换为相应于脉博的电信号, 方便检测。
(2)按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 ,老人为100~150次/min ,在运动后最高跳动次数为240次/ min 设计低通放大器。
5Hz 以上是病人与正常人脉搏波体现差异的地方,应注意保留。
(3)测量中考虑到并要消除的干扰有:环境光对脉搏传感器测量的影响、电磁干扰对脉搏传感器的影响、测量过程中运动的噪声还有50Hz 干扰。
人体脉搏检测的软件模块设计

件、 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三部分。本系统结 合水囊 间接接触法 通过 传感器将获取的脉搏波经滤波、 放大 、 A / D转换后通过 U S B接 口送入 P c机 , 再利用 L a b V I E W的V I S A函数库调用实现信号的输入 , 并
第3 1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青
海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No . 5 Oc t . 2 01 3
J o u na r l o f Q i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析 仪模 块 , 构建 出了虚拟人 体 脉搏 采 集 系统 , 实现 了虚拟 仪 器界 面 中脉搏 信 号 的采 集 、 存储 、 回
放 和 处理 , 可应 用 于 中医脉诊教 学及 实验 。
关键 词 : 脉搏 波形 ; 虚拟仪 器 ; L a b V I E W; 采集 系统
中图分类 号 : T N 9 2
号 的采集 、 存储、 显 示及 分 析 。
1 系 统 设 计 分 析
人体 脉搏 采集 系统 结构 框 图如 图 1 所示 , 它主 要 由硬件 和 软 件 系统 组 成 , 硬 件包 括 计 算机 、 硬件 接 口。本 系统硬 件接 口采 用华 科 电子技 术研 究所 研 制 的 H K一2 0 0 0 C集 成 化数 字 脉搏 传感 器 , 它将 P V D F 压 电膜 、 灵 敏度 温度 补偿 元件 、 感 温元 件 、 信号 调理 电路 、 程 控 放 大 电路 、 基线 调 整 电路 、 A / D转 换 电路 、 串行 通信 电路 集成 在传 感器 内 , 采用 U S B总 线 接 口 , 携带方便、 便 于 移 动 。 软件 包 括 仪 器 I / O接 口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查是对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的手段。
在医院里,通过检查必要的生物医学数据,医生可以对病人健康程度做一个评估,并且根据数据诊断出病患所得的疾病以及康复状况。
同时,医药保健类产品早已经不是医院的专利,以家庭为单位,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了必要的医疗保健类用品[1-3]。
在适宜的医疗设备条件下,病人可以不依靠医生的辅助,自己采集医学生理数据,通过医学根据对此参数分析,评估健康水平或者诊断自身是否有疾病。
现代的医疗仪器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便捷,在智能化、便携式、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仪器在实现功能的同时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仪器便于携带,有的仪器操作简单。
当然,结合众多优点的仪器无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以医院为单位,因为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供给医生作为诊断或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参考,所以这类医疗仪器性能高、功能强大、测量数据准确。
而对于以家庭或个人来说,在保证功能的同时,方便测量生理数据、便于携带、价格低廉、智能化这些特点是此类医疗仪器发展的趋势。
作为诸多生理信号的一种,脉象信号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4]。
许多中医文献分析脉象的形成和西医分析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是有相同的科学原理。
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
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
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1]。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人为60-100次/分,老年人为55-60次/分。
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2]。
综上所述,脉搏信号对于人体心脑血管系统和整体健康水平都有很好的反映,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的脉搏分析仪器就拥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对于前期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中期病情监护,安全、方便、快捷的评估心脑血管健康状况的设备对人体心脑血管系统功能进行监测,及早发现病情,实时把握健康状况,并准确做出诊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危重病人既可用于检查治疗,可及早发现致命性病变。
其二,对一般人则可用于早期健康评估和病人身体状况的愈后检查。
通过脉搏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结合其他生理参数,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早期病变进行预测。
脉搏信号检测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且操作简便拥有无创性的特点,在心脑血管和临床医学检查、治疗、用药、康复、保健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诊脉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观指标,即脉诊客观化,乃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脉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此同时实现可视化,对于疾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的分类有着重大的意义。
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仿真中医诊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脉搏波数据是实现客观化和可视化指标的重要手段。
应用脉诊的客观指标就可以使脉诊有了共同的客观标准和依据,促进相互讨论和交流脉诊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中医脉学的现代化和快速发展,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
应用脉诊的客观指标,可以研究中医名家的诊脉特点,有利于吸取经验和观点。
现代脉搏信号仪器实现脉诊指标的客观化和可视化是通过测量脉搏信号,画出脉象图,测量图上各个指标来进行的。
因此,脉象图是实现脉诊客观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脉诊所得脉象的各种信息可用脉搏传感器放在切脉部位的皮肤上,以不同的压力取法画出脉象曲线,这种脉象曲线称为脉象图。
以此为心脑血管疾病作诊断,这也为无创伤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现代脉象诊断就要实现可视化,可以通过分析脉搏图,测量脉搏图的参数。
脉搏图指标在很多资料中命名方法各有不同,在实际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去除医生主观因素,运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对脉象信号进行分析,是势在必行的。
1.2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研究现状1860年法国的Vierordt研制出第一台弹簧杠杆式脉搏描记器,使脉象研究由示意图阶段进入示波图阶段[6]。
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脉象仪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学者制造出了有代表性、性能各异的脉诊仪器。
脉诊仪器研究的重点是传感器的设计,到现在为止,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种类繁多的传感器来模拟中医切脉时的手指,采集脉搏信号记录并分析。
现阶段,用于脉象信息采集的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压力传感器、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传声器和超声多普勒技术[9-11]。
其中,压力传感器用的最多,因为它是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是最接近中医切脉的模拟医生手指的功能。
它还包括压电式传感器,压阻型传感器和压磁式传感器[9,10]。
(1)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将脉搏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压电式[12]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压电晶体式传感器、压电陶瓷式传感器、压电聚合物传感器和复合压电材料传感器。
其中以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用的最多。
(2)压阻型传感器主要利用电阻率随应力变化的性质制成的,目前它的应用最为广泛,压阻式传感器根据压力的传导方式不同可分为固态压阻式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导式传感器。
(3)压磁式传感器也称作磁弹性传感器,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一种新型传感器。
它的作用原理是建立在磁弹性效应的基础上,即利用这种传感器将作用力变换成传感器导磁率的变化,并通过导磁率的变化输出相应变化的电信号。
但因理论和技术上尚未成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4)光电容积式脉搏传感器此种传感器测量部位是指端,由指总动脉分两路从指干两侧通向指尖,再由丰富的冠状小动脉弥散至毛细血管,然后从静脉回流。
用一束光线透过指端的毛细血管床,由于人体手指末端微血管床随着动脉搏动而发生血管容积的变化,因为随着脉搏搏动前后对光的吸收量不同,透过手指的光强也随之变化,利用光敏元件可测出这种随血管容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光强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以此反映出脉搏波的变化情况即获得指端容积脉搏波信号[13,14]。
(5)超声多普勒技术国外对脉搏波的研究,在仪器上正朝着超声显像方面发展,脉搏图也进入了由示波图到声像图研究的新阶段。
动脉脉搏除发出压力搏动的信息之外,还有管腔容积、血流速度、脉管的三维运动等多种信息,仅用压力脉图难以全部定量地反映脉象构成要素的指标。
随着医学超声显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多普勒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中已经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当然,传感器探头种类也很多,有单探头、双探头和多探头的传感器。
(1)单探头传感器的研究现在检测人体脉象信息的装置,主要是带有一个单点式脉象传感器的脉象仪,这类仪器是用的最多最广泛的、时间也是最久的。
人们用这类仪器已能初步识别十几种常见脉象,这些仪器的深入应用推动了我国脉象客观化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单触头压力脉搏传感器在整体结构上主要采用了表带式和支架式两种形式。
表带式结构一般是通过尼龙绑带将传感器绑扎在被测者的腕部,操作方便、简单,记录的脉图受人体体位和呼吸的干扰较小。
支架式结构的特点是传感器固定在加压机构上,无须绑扎被测者的腕部,因而可以避免绑扎所引起的附加张力,与医者手指切脉的情景较为相符。
但是由于人体体位和呼吸的影响,被测者手腕与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难以保持稳定,检测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呼吸干扰和杂散振动干扰。
另有一种是指套式的单触头压力脉搏传感器结构。
美国ub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一种脉搏波动检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分别并排固定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手套前端,按在被测者的寸、关和尺三部上,用三支电动描记笔同时记录三部脉的波形,用于进行脉象分析,并且可以将医者的取脉压力也同时显示出来。
用这种结构的传感器进行脉象信息检测,很好地模拟了手指切脉的情景,如果通过一定的设计使指套前端具有良好的力传导性能的话,那么在诊脉过程中除了由传感器检测脉波之外,医者还能根据指端对脉搏波动的感受来进行各种灵活的指法变化,从而测得不同取脉压力下脉搏波动的动态变化。
这种指套式结构所具有的良好模拟特性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也有文献指出,这种结构形式难以保证医者指端与被测者腕部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以至于记录的脉图波形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而且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较差[8,15]。
单探头脉象传感器反映的信息比较局限,这是因为单点式脉象传感器的结构特点,限制了更多的脉搏信息及血管力学参数的测定。
单探头、单部位的检测方法与中医实际临床“三部九候”的切脉方法上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下列两方面不足[8]:第一,单探头传感器无法区分血管轴向张力和径向搏动力。
第二,单探头传感器加脉取压时,换能器受到皮肤软组织的反压力不但与受压组织的变形量有关,还与“皮肤-软组织-动脉管”力学特性有关。
现有检测方法无法区分软组织变形量和无法区分软组织变形程度及软组织固有的弹性、硬度等力学参数对切脉压力的影响程度。
(2)双探头传感器的研究设计了双探头复合式脉象传感器,即由外围传感器和中心传感器组成双探头传感器。
中心传感器测得单纯垂直方向的力,而外围传感器测得脉搏搏动力、皮肤切向张力等的综合力对两路信号进行运算,能区分血管径向搏动力、轴向张力、血管等效硬度等力学指标。
双探头传感器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对弦、平、滑等脉象的线性判别标准,由于受到单探头传感器件功能上的限制,只能根据波形形态来分析计算。
利用双探头传感器检测的脉象数据,可能做出深刻地揭示;双探头传感器所测得的脉象力学指标有可能为判断有关血管的固有弹性、硬度等力学性质提供客观标准,利用双探头传感器在无损检测血压、心血管功能状态以及建立中医脉象的力学指标、补充脉象的判断标准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
(3)三探头传感器的研究三探头压力式传感器组合取脉时,挠动脉被加压以致阻断并被强制地分为三个有生理意义的小区。
三点的脉搏特征是不同的、有特殊生理意义的。
这种组合式的脉搏传感器,特别是“中突型”结构的,一是能测出挠动脉内血流状态;二是能比较压阻点近远心侧脉波的差别;三是能获得有关脉搏波传播速度的信息;四是能够鉴别脉波的拍变化的伪差;五是能大致估计整体外周阻力与首部外周阻力对脉波形态的影响。
同步三部脉象,并与单探头压力式传感器检测单部脉象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几个初步结论:二者在最佳脉压力上有差,单部脉象检测在最佳取脉压力下的脉图主峰波高度与在这个压力下三部脉象同步检测所建立的主峰波高度有显著差异,测取的脉图在形态上归平、弦、滑等类,没有发现本质上的差别,对三部脉象同步检测时测取的寸、关、尺脉图进行形态归类,也无明显区别,但幅值差别较大,且因人而异[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