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守仁:“心外无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科学发展观
是最新成果,与“马列毛邓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
补充
哲学是什么
哲学
源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产生的历史条件(基础)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黑格尔:绝对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等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复习(新人教必修4)

D
课堂练习:
1.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 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 ①它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 上的反映 ②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 要求 ③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④ 它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 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课堂练习:
2 .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 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 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反封建神权 C.为无产阶级代表的劳动群众提供强 有力的精神武器 D.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第 二 框 哲 学 史 上 的 伟 大 变 革
①阶级基础
1、马哲的产生
②自然科学基础 ③直接理论来源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 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 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 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2、马哲的基本特征
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哲中国化的理 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
课堂练习: 3.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旧哲学, 从而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变革.这主要表现 在 ①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不仅在自然观上 是唯物主义,而且在历史观上也是唯物主义的 ②它是凌驾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③它把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唯物论 是辩证的,辩证法是唯物的 ④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课堂练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 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 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4、“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 东西”,这说明 A 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 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的含义
1.含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主要类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自然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整理【高考考点】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础知识梳理】【使用说明】:回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哲学的基本知识:含义:(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2)哲学的本义:(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①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是什么?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①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②真正哲学的含义是什么?2基本派别:(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各是什么?(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表现及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主要表现各是什么?(3)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3作用:(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2)哲学的本义:(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角度:(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时代的真正哲学产生的条:2基本特征:3产生的意义:4中国化的成果: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考查重点】一、第一:“科学的”二、第二: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本P12-13:区分列举的哲学观点的哲学派别三、第三:1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真正哲学的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Word版)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在脱离方*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必背知识清单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必背知识清单新人教版必修4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践,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 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二、哲学的含义1. 含义: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⑵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⑶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 三对关系: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②形成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是自觉形成的。
③特点不同: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⑵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任务不同:哲学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与一般本普遍规律与一般本质,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和特殊本质;功能不同:哲学提供根本方法的指导,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的唯一标准。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开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开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开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根底,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
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那么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方*表达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在脱离方*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的学问。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使命: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1)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2)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3)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4)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5)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5、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世界观、方法论及二者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7、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2)联系:
①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8、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①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从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9、哲学的含义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哲学基本问题
(1)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做了肯定回答,是可知论。
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
(3)原因:①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②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正确性,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①正确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①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不仅承认物
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②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代表人物:王守仁、贝克莱等等。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物:黑格尔、朱熹、一切宗教等等。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观点:
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2)二者的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
6、二元论
观点: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
根本上是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主要是笛卡尔。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哲学能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③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真正的哲学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
(1)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2)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3)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③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②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科学发展观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1、哲学的功能
(1)哲学具有世界观的功能,即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2)哲学具有方法论的功能,即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
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树立三观)
②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正思)
③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