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一):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摩尔水所放出的热量(1)与在相同条件下2摩尔水完全分解为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说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2)是相同条件下1摩尔氢气和0.3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1摩尔水所放出热量的2倍(3)比在相同条件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摩尔氢气(L)所放出的热量少.由此,能得出哪些结论①一个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在数值上相等;②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与的反应物质量有关;③放出/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二): 高一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复习题答案1、(1)化学反应(2)化学热;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1、2、42、(1)洗净、擦干(2)将铁块锉成铁屑,将硫磺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加热引发反应3、C4、C5、(1)12g碳充分燃烧生成CO2比它不充分燃烧生成CO要多放出283KJ的热能,如果煤炭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成大气污染物CO和煤炭粉尘等.(2)比较一步转化与两部转化的热效应大小6、选用不同浓度的纯碱溶液或盐酸进行试验,确定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合适温度7、(1)负极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2)锂极易与水反应(3)体积小、重量轻、电压高(4伏以上)、比能量高(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输出能量)、寿命长(5~10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三): 高一化学必修二19页习题答案1.减小减弱增强 Na Na Al Cl2.B3.C4.金属性钾>钠;金属性铝>B 非金属性铝P;非金属性氯>S;非金属性O>S5.酸性 >;碱性 >;碱性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四): 高二化学(必修)课后练习答案问答题X·Y·Z三种气体都是大气污染,在工业上通常都用碱液吸收.已知X 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易造成酸雨的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汽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易溶于水.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2.Y与消石灰反应3.Z溶于水x-so2,y-cl2,z-No22so2+o2=(可逆,催化剂,高温)2so3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3No2+H2O=No+2HNO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小节习题答案书后17页 1\ D 2\ B 3\ B 4\ B5\ 1mol= 1000m mol 1L=10ld3.61mol/L=3.61 除以(以下用 / 代替)1000mol/L=(3.61/1000)mol *180*1000mg/mol/10ld=64.98mg/dl7\ civ1=c2v2 1.0 *0.25=18v28\ 0.8/40 :0.3/24 :0.2/64 :0.01/56=0.02 :0.01 ;0.003 :0.0001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六): 新课改人教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第二章书中练习题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买本参考书就行~\(≥▽≤)/~啦啦啦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七):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习题答案65页1.C2.AC3.D4.A5.C6.C7.B8. D9.(1)CH4,(2)改大;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等(3)丁烷遇冷液化,管道气流不畅10. 0.5摩尔,1摩尔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八): 鲁科版必修1 第二章本章自我评价课后习题答案啊,那个。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七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七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山东济宁任城区高一期中)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醇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B.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解析为乙酸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A错误;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正确;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C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D错误。

2.C5H12有3种不同结构,甲为CH3(CH2)3CH3,乙为CH3CH(CH3)CH2CH3,丙为C(CH3)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互为同系物,均可与氯气、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B.光照条件下,甲能与氯气反应生成2种一氯代物C.甲、乙、丙中,丙的沸点最低D.丙有3种二氯代物,A项错误;光照条件下,甲能与氯气反应生成3种一氯代物,B项错误;丙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D项错误。

3.(2021河北唐山高一期末)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合成轮烷的基本原料有CH2Cl2、丙烯、戊醇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能使溴水褪色B.CH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戊醇与乙醇都含有羟基D.丙烯可用于合成塑料解析丙烯结构简式是CH2CHCH3,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A正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则CH2Cl2只有一种结构,B错误;戊醇与乙醇都属于醇类,都含有羟基,C正确;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用于合成塑料,D正确。

4.(2021广东卷,5)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

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烷烃B.可发生水解反应C.可发生加聚反应D.具有一定的挥发性C、H、O三种元素,故不属于烷烃,A 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项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项正确;可利用该物质诱捕害虫,故应有一定的挥发性,D项正确。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 (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兀素周期表2. C3. C4. A5. ⑴.;;(2).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⑵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性减弱。

■②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9. (1);氧化剂;还原剂(2 )、 (3)、 (4)、略10. ( 1);(3).生成氢化物的稳定(2) 甲与乙:(或); 乙与丙:;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 减小;减弱;增强;;;;2. B3. C4. (1)金属性强于(2) 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3) 非金属性强于(4) 非金属性强于(5) 非金属性强于。

6. 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第三节化学键1. ① ②③④⑤ ⑥2. C3. D4. D复习题P281. (1)(2)(3 )B>A>C(4)>(5)黄(6)182. C3. A4. D5. D6. A7. D8. A9. (1) : A B、C、D E、F、G、依次为Na、、、、、、、⑵:A B C D E、F、G、依次为Na>、、、、、、、5 5,0⑶A、B、C、D E、F、G、依次为Na、、、、、、、10. (1)⑵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 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 热量;放出3. ;4. ②③④⑤⑥,①。

8(1)D⑵C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以满足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需能量的不足10. 乙同学观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诞生——1869年, 化学家 首制。

↓ 绘制规则——将元素按照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 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的演变(1)演变: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____________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2)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____________。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1)编排①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的顺序从____到____排成横行叫做 周期。

②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顺序由____到____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周期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周期。

b .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____相同。

c .分类:周期⎩⎪⎪⎨⎪⎪⎧ 短周期⎩⎪⎨⎪⎧ 第一周期: 种元素第二周期: 种元素第三周期: 种元素长周期⎩⎪⎨⎪⎧ 第四周期: 种元素第五周期: 种元素第六周期: 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目前只发现26种元素, 未排满②族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b .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c .分类: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 ,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 ,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He 为____),其化合价定为____。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硝酸酸雨及防治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酸雨”主要是由雷雨天闪电而引起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全部D.只有②④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SO2或NO x的浓度增大引起的,雷雨天闪电产生的氮氧化物的量很少,不会引起雨水酸性的大的变化。

2.(2021陕西咸阳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能与Na2SO3反应,但不生成SO2B.硝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氧化所有金属C.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D.浓硝酸因易挥发出HNO3而呈黄色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被氧化生成Na2SO4,不会生成SO2,A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大部分金属,但Au、Pt等除外,B项错误;常温下,Fe、Al均能与稀硝酸反应,不能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C项错误;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的NO2溶于其中而使浓硝酸呈黄色,D项错误。

3.(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的是()A.浓硝酸遇石蕊溶液变红后褪色,稀硝酸遇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B.浓硝酸能与NO反应生成NO2,而稀硝酸不能与NO反应C.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碳单质反应,而稀硝酸则不能D.足量的铜还原1 mol浓硝酸和1 mol稀硝酸转移电子数分别为N A和3N A,然后利用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使溶液褪色,而稀硝酸只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褪色,能够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A正确;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稀硝酸不能将NO氧化成NO2,从而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B正确;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单质反应生成CO2、NO2和H2O,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稀硝酸则不与碳单质发生反应,从而推出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正确;不能从转移电子多少判断氧化性的强弱,因此足量的铜还原1 mol浓硝酸和1 mol稀硝酸转移电子数分别为N A和3N A,不能说明浓硝酸和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课后练习第八章第一节A组·基础达标1.金属冶炼的实质是()A.金属元素失去电子B.金属元素获得电子C.金属元素被氧化了D.金属元素可能被氧化了,也可能被还原了【答案】B【解析】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其化合价为正价,在冶炼过程中得电子被还原,B正确。

2.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的化合价高低B.金属的活动性强弱C.金属的导电性强弱D.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答案】B【解析】金属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而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

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A.电解法B.热还原法C.热分解法D.铝热法【答案】A【解析】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来判断,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应该与钠、镁的冶炼方法相同,用电解法才能得到金属锂。

4.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MgCl 2水溶液制备金属Mg B .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金属AlC .用加热分解Fe 2O 3的方法制备金属铁D .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金属铜 【答案】D【解析】应电解熔融的MgCl 2冶炼Mg ,A 错误;铝热反应是Al 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B 错误;铁的冶炼是用CO 还原Fe 2O 3,C 错误。

5.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的部分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久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法B .实验室中从海带中获得I 2,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漏斗、烧杯、分液漏斗等C .用SO 2溶液吸收从苦卤中吹出的单质溴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Br 2+SO 2+2H 2O===4H ++SO 2-4+2Br -D .用石灰石、盐酸等从苦卤中提取镁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 【答案】C【解析】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悠久的方法是蒸馏,A 错误;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不需要溶液蒸发,不需要蒸发皿,B 错误;用二氧化硫溶液吸收从苦卤中吹出的单质溴时,利用二氧化硫还原性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C 正确;海水提取镁单质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CaCO 3=====高温C CaO +CO 2↑、CaO +H 2O===Ca(OH)2、Mg 2++2OH -===Mg(OH)2↓、Mg(OH)2+2HCl===MgCl 2+2H 2O 、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所以涉及的反应有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不涉及置换反应,D 错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合格考达标练1.(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下列金属中,通常用加热分解法冶炼的是()A.铁B.银C.铜D.铝Ag2O生成Ag和O2,可获得金属银。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B.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C.活泼金属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进行冶炼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和活泼金属等(如MgCl2、NaCl等)或熔融氧化物(如Al2O3等),电解其盐溶液得不到金属单质,C错误。

3.(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A.钠B.铁C.铜D.金NaCl的方法获得金属Na;采用热还原法获得金属铁和铜;采用物理富集的方法获得金。

4.(2021福建泉州高一期末)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模拟铝热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B.镁带作为引燃剂,为反应提供高温条件C.反应过程中未涉及复分解反应D.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A错误。

该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复分解反应,C 正确。

5.(2021辽宁抚顺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铝热反应8Al+3Fe3O44Al2O3+9Fe炼铁,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8N A个电子(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金属的冶炼都是把金属单质从其矿物中分离出来C.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态的MgCl2、AlCl3来制备Mg、AlD.古代火烧孔雀石炼铜的方法属于热分解法中的焦炭法解析利用铝热反应8Al+3Fe3O44Al2O3+9Fe炼铁,反应中氧化剂是Fe3O4,故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8N A个电子,A正确;大多数金属的冶炼都是利用还原剂或者通电把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只有少数不活泼金属如Pt、Au等单质能直接从其矿物中分离出来,B错误;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态的MgCl2和Al2O3来制备Mg、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Cl2(熔融)Mg+Cl2↑、2Al2O3(熔融)4Al+3O2↑,C错误;古代火烧孔雀石炼铜的反应为Cu2(OH)2CO32CuO+H2O+CO2↑、2CuO+C2Cu+CO2↑,故属于热还原法中的焦炭法,D错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合格考达标练1.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赤潮等已经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是()A.C O2B.硫和氮的氧化物C.含氟化合物D.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及其污水的排放2.(2021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和节约使用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回收厨余垃圾用于提取食用油B.对废油脂进行处理可获取氨基酸C.回收旧报纸用于生产再生纸D.废旧电池含重金属须深度填埋,不能作为食用油,可以制取肥皂等,A错误;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不能获取氨基酸,B错误;废旧电池中含重金属,深度填埋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要集中回收处理,D错误。

3.(2021河北邢台高一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的是()A.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B.燃煤时向其中加入石灰石减少SO2的排放C.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发展洁净煤技术D.增加汽车排气管的长度降低CO和NO的排放量,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能有效减少SO2、固体颗粒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A正确;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可将SO2转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B正确;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发展洁净燃煤技术,可使其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增加汽车排气管的长度,不能降低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量,D错误。

4.常见的污染分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

下列三种气体: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氮;③硫化氢。

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和NO2本身都是有毒气体,是污染物,而它们与雨水反应生成的酸雨,是二次污染物;H2S有2毒,H2S被氧化后的产物是SO2气体,因而也能产生二次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2 2 3P11人教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1.1;1;Cs ;Li ;7; 1;F ;F 。

2.C3.C 4.A 5.(1)6Li 7Li ; (2)14C14N ;(3)23Na24Mg 。

6.7.8.略 9.336711124Li+O 2 点燃 2Li 2O 10.(1)甲C 二 IVA ;乙 O 二 VIA ;丙Na 三 IA ;丁 Al 三 IIIA(2)甲与乙 :C+O 2 点燃 CO 2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者 2Na+ONa O乙与丁:4Al+3O 2Al O。

11.12.略P191.减小;减弱;增强;Na ;NaOH ;Al (OH )3;HClO 4。

2.B3.C 4.(1)金属性 K ﹥Na (2)金属性 Al ﹥B (3)非金属性 Cl ﹥P(4) 非金属性 Cl ﹥S(5)非金属性 O ﹥S5.(1)酸性 HNO 3﹥H 3PO 4(2)碱性 Ca(OH)2 ﹥Mg (OH )2 (3)碱性 Mg (OH )2 ﹥A l ( O H ) 36. 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2) 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22 3 (3) C+O 2点燃 CO24Na+O =2Na O 或者 2Na+ONa O24Al+3O 22Al O 。

22 29. 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 略。

11.7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第七周期,第 VIA族;金属元素。

P241.略 2.C 3.D 4.D5.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 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 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 3、CH 4、SO 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 F 2 和 O 2。

9.(1)HCl 、CO 2、H 2O 、CH 4 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 、MgCl 2、 CaO 中存在离子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 2、Cl 2 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2△3 2 2 2 2 2 2 △+8 2 6+16 2 8 6+34 2 8 18 6(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 、MgCl 2、CaO 、NaOH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 、CO 2、H 2O 、CH 4。

P281.(1)A :Na ;B :K ;C :Mg ;D :Al ;E :C ;F :O ;G :Cl ; (2)Al (OH )3+OH -=AlO 2-+2H 2O (3) N a Mg Al (4)H 2O2K+2H 2O=2KOH+H 2↑ ﹥(5) NaBr 黄2.C 3.A 4.D 5.D 6.A 7.D 8.A 9.(1)A : Na ;B :O 2;C :Cl 2;D :H 2;E :N 2;F :Na 2O 2;G :Na 2CO 3; I :HCl ;J :NH 3。

(2)A 和 B4Na+O =2Na O 或者 2Na+O Na O F 和 CO 22Na 2O 2+2CO 2=2NaCO 3+O 2D 和 E3H 2+N 2 催化剂2NHI 和 JHCl+NH 3=NH 4Cl ( 3 )CO 2-+2H +=H O+CO ↑10.(1)原子结构示意图:23化学式:H2S H2Se H2Te稳定性变化规律:从上到下越来越不稳定氧化物化学式:SeO3 TeO3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2SO3 H2SO4 H2S3O4 H2TeO4(2)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3)从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角度来分析。

P36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

2.热量;放出。

3.C;CO2。

4.②③④⑤;①。

5.AD 6.C 7.AD 8.(1)D (2)C9.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则要放出能量,当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时,反应最终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就是热能。

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被用于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10.同意乙同学的说法。

因为放热反应是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但化学反应首先需要能量来断键。

4 4 11. 结论 1:破坏 1mol 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和形成 1mol 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相等;结论 2:一个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结论 3: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时是放热的变化。

12.(1)Q=890×1000/22.4= KJ(2)39732×80%/(75×4.18)=126.76KgP44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电能;负极;氧化;正极;还原; 导电。

2.(1)Pb+PbO 2+2H 2SO 4(浓)=2PbSO 4+2H 2O (2)浓硫酸;逐渐变小;充电 (3)PbSO 4+2e -=Pb+SO2- ;PbSO 4+2H 2O-2e -=PbO 2+4H ++SO 2-。

3.B 4.C 5.D6. 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放完电之后就不能再使用。

而蓄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使生成物恢复原状。

7. 从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作正极。

从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

8.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

废电池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

据报道,全国的电池年消耗量为30 亿只,因疏于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 万吨,锰粉9.7 万吨。

另外,普通干电池里含有镉和汞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若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就会发生“水俣病”(汞中毒)和“痛痛病”(镉中毒),这两种工业公害病,都在日本发生过,造成很多人死亡。

为防止悲剧重演,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他垃圾分开,集中回收。

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旧电池的回收,如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商店;日本的分类垃圾箱里有一种专门放废旧电池的黄色垃圾箱,垃圾箱的投入口有三个,分别标有普通电池、纽扣电池和其他电池。

9.略P531.略2.D3.BD4.面粉属于表面积非常大的有机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非常容易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

5.(1)提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促进KClO3 的分解。

(2)2KClO3 2KCl+3O2↑6.7.略P561.(1)化学反应(2)①化学;热;②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③热能转化为化学能;④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①②④2.(1)洗净、擦干(2)将铁块挫成铁屑,将硫磺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加热引发反应 3.C 4.C5.(1)12g 碳充分燃烧生成CO2 比它不充分燃烧生成CO 要多放出283kJ 的热能,如果煤炭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成大气污染物CO 和煤炭粉尘等。

(2)提示:从碳到CO2,比较一步转化和两步转化的热效应的大小。

6.提示:选用不同弄得的纯碱溶液或盐酸进行实验,确定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合适浓度。

7(. 1)负极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2)锂极易与水反应(3)体积、重量轻、电压高(可达4.0V 以上)、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输出能量)高、寿命长(可达5~10 年)。

P641.C2.A3.D4.A5.C6.C7.B8.D9.(1)天然气(2)进风口改大,如不改造将造成天然气燃烧不充分。

(3)严寒的冬季,气温降低至零下,丁烷变为液态,因此管道煤气供气量减小,从而导致火焰变小或断续现象。

10.CO 2:0.5mol H2O:1molP721.石油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烯烃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修的四氯化碳溶液等2.取代反应条件加成反应条件3.⑤④①③4.B5.D6.C7.AD8.9.略10.略P761.B2.B3.AD4.CD5.A6.C7.B8.C 2H 4→C 2H 5Br C 2H 4+HBr催化剂△2H 5Br C 2H 4→C 2H 5OHC 2H 4+H 2O催化剂 △2H 5OHC 2H 5OH→CH 3CHO 2C 2H 5OH + O (催化剂为铜或银) 9.略10.略催化剂 2 CH 3CHO+ H 2OP821.D2.A3.B4.D5.D6.C7.C8.(1)C (2)冷却后,向混合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调节至碱性,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9.(1)未成熟的苹果肉中含还有淀粉,成熟后一部分淀粉水解成了葡萄糖。

(2) 用碘液(碘水或碘酒等),如变蓝则没有水解完全,若不变蓝,则水解完全。

(3)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可水解为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4)分别取抽取织物中的一根丝,灼烧,如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为蚕丝。

10.5t×80%×85%÷162×180=3.78t11.略P851.B 2.A 3.C 4.CD 5.AD 6.C7.(1)不正确具有相同分子式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不正确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不正确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氯化氢。

(4)正确8.取一药片,研成粉末,溶于水,向其中滴加少量碘液,若溶液变蓝,则含有淀粉,若不变蓝,则不含淀粉。

9.提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增重5.6g,说明乙烯的质量为5.6g,其物质的量为0.2mol;乙烯和乙烷一共0.5mol,所以乙烷为0.3mol,质量为9g。

2 4 2:3 28:4510.2mol 蔗糖水解为 2mol 葡萄糖和 2mol 果糖,因此二者的质量均为 360g 。

P931.提示:金属单质的制取一般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非金属单质的制取一半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非金属从其化合物中氧化出来。

2. SnO +2C △Sn+2CO WO +3H 高 温 W+3H O22PbS+3O 2 高温UF 4+2Mg△U+2MgF 23 222PbO+3SO 22Au (CN )-+Zn=2Au+Zn(CN)2-3. 2[2CuCO3·Cu(OH)2]+3C=6Cu+7CO2↑+2H2O ;氧化还原反应4.(1)NaOH , 过量(2)过滤(3)盐酸 (4)MgCl2Mg+Cl2↑ 5.. 海水中提取溴: Cl 2 + 2Br - =2Cl - + Br 2 SO 2 + Br 2 +2H 2O=2HBr +H 2SO 4海带中提取碘:H 2O 2+2I -+2H +=I 2+2H 2O氧化性强弱比较: Cl 2 >Br 2>SO 2 H 2O 2>I 2(1) Cl 2+2NaBr=2NaCl +Br 2 (2) 不反应(3) Cl 2+2NaI=2NaCl +I 2△432 3 2 2 (4) 不反应6. (1)Al 2O 3+2NaOH=2NaAlO 2+H 2O(2)NaAlO 2+2H 2O+CO 2=Al(OH)3↓+NaHCO 3(3)2 Al(OH) Al O +3H O (4)2Al O电解融)4Al+3 O 2↑消耗能量最多的是第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