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3 第3章 第33讲 考点二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3 第3章 第33讲 考点二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考点二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1.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1)突发环境事件①概念: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②特点: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

(2)主要危害(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①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损失: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②自然环境破坏: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③社会影响: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2.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1)方式①污染物跨国传输: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②废弃物跨国转移:一个国家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③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危害①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②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

③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1)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

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对于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源头防范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事中风险控制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一些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事后治理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2)国家之间应减少冲突,加强合作,以利于国家安全。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哪一类别? 答案:自然生态系统类。 (2)推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 答案: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野生动物。 (3)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简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 要作用。 答案:①独特的高原高寒环境,构成了独特的高寒草原—草甸—湿地 生态系统,具有重要调节功能。②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③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科研基地等。
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
全问题。
②解决措施。
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 、受人类
根据差异
影响与 破坏程度 的差异
设定目标
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 资源 、 利用保护 目标
采取措施
相应地采取 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 区等措施
|过程评价| 1.下列所示事例是否属于生态退化?(在括号内打“√”或 “×”)
(2)若你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负责人,你认为该 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案:①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 高水源涵养能力;②监控、查处、打击破坏生态的违规、违法活 动;③生态宣传、普法,生态科技研发推广等。 (3)若你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 措施,应对祁连山的生态问题? 答案:①强化对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监控,避免出现新的生态问题; ②依法关停违规建设的矿山、水电项目等,修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系 统;③狠抓法律法规及责任的落实,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④大 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提高居民收入。
2.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1988年设立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其流域内高强度开发水电 项目,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建设水电站对区域环境 的影响。 答案:水电站大坝及其道路等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易造成水土流 失;水库截留河水,下游地区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导致下游地区干旱 加剧;下游地区来沙减少,土地更趋贫瘠;绿洲面积萎缩,土地荒漠化 面积增加;水库蓄水改变了河流自然生态,生物栖息地环境改变,影 响区域生物多样性。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023年高二地理讲义(选择性必修3)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023年高二地理讲义(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思维导图知识点01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如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生态退化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

2.生态退化的危害(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2)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3.应对措施:需要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即学即练1】近50年来,艾比湖面积急剧缩小,周边湿地植物群落出现了由湿生、中生向旱生、超旱生、盐生、耐沙生的种类演替。

下图示意艾比湖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比湖周边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演替反映出的环境问题属于()A.环境污染问题B.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C.生态退化问题D.自然资源枯竭问题2.上述环境问题将导致所在区域()A.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水土流失频发B.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少C.物种的耐旱性增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D.生物种群减少,生态平衡更加稳定【答案】1.C2.B【分析】1.艾比湖周边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演替表明该地区气候变干,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属于生态退化问题,不属于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枯竭问题,A、D项错误,C项正确。

艾比湖面积急剧缩小是由水资源减少导致的,不是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B项错误。

综上,ABD错,C 对。

故选C。

2.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少,B项正确。

气候的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不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易发生土地荒漠化,A项错误。

物种与植被覆盖率减少,生态系统会更加脆弱,生态平衡会变得更加不稳定,C、D项错误。

综上ACD错,B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后习题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后习题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B.土壤侵蚀C.草地退化D.生物多样性锐减2.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下列防治措施中合理的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大力发展水电C.积极开垦梯田D.提高植被覆盖率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黄土高原,乙地位于东南丘陵,两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第2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会造成环境污染;黄土高原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且河流含沙量大,不适合发展水电;开垦梯田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植被覆盖率可减少土壤侵蚀。

2.D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内陆封闭型小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392毫米。

近年来,岱海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下图为岱海流域及其周边环境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B.风沙危害导致湖泊退缩C.过度用水导致水位下降D.地壳运动导致湖床下沉4.针对岱海面积变化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B.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C.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D.设草沙障,防止流沙侵袭3题,由图可知,湖边居民区域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们生产生活过度用水导致了湖泊面积减小。

第4题,由上题可知,湖泊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节约用水,增加入湖水量。

4.C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距北京市区约70千米,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首个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下图为景区导游图。

读图,完成5~6题。

5.野鸭湖湿地公园( )A.景观都是自然景观B.能显著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C.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效益D.游客多来自外地6.该景区( )A.有明显的核心保护区、缓冲区、游览区B.应修建深入湿地的栈道以方便游客近距离观鸟C.规划设计的定位突出北京古都文化特色D.内部采用的交通方式有利于环保5题,公园内景观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公园距北京市区约70千米,对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作用较小;湿地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效益;公园游客以当地为主。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

2.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说明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3.结合实例,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目标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产生原因: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________。

2.表现:________________、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拓展延伸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森林火灾等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垦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退耕还牧、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平原,湖滨、海滨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退田还湿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土地西北、华北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降水少、气候干多途径解决生活用能问题;荒漠化半干旱区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旱、蒸发旺盛严禁乱砍滥伐;上下游统一分配水资源;合理放牧3.影响(1)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

4.措施:设定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探究点二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情境探究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连续的爆炸 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 此次灾难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 倍以上,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 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万—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 折磨,方圆30千米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 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 际社会一直在努力。下图是该次核泄漏事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照片。
结合材料探究: (1)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提示 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 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可能成为经 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影响国家安全。 (2)分析威胁一国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的来源。 提示 可能产生于本国,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还可能是全球环境问题导致 的。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看出,我国水体砷污染地区分布不均匀,北方地区污染程 度高于南方地区,A正确;其中新疆污染面积最大,但新疆人口密度低,受水 体砷污染影响的人口不一定最多,B错误;据图不能判断水体砷污染是全球 性环境安全问题,C错误;水体砷污染是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D错误。故选 A。 第2题,措施主要根据材料“地层中的砷容易溶解到地下水里,导致浅层地下 水受到污染”有针对性地考虑。既然主要污染浅层地下水,就要尽量开采 深层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北方地区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可以从跨流域 调水、修建水库角度考虑,A、B合理,不符合题意;不适宜跨流域调水地区, 可以考虑开采深层地下水,但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C不合理,符合题目要求; 水体砷污染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所以需要对污染水源进行净化处理,D合 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

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④造成可再生资源更新障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生态退化的表现主要有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 物种灭绝等,①④正确;大气污染、酸雨属于环境污染,②③错误。故选D。 第2题,影响生态退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区域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的 异常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如人口快速增长、工业与城镇化活动、农业活动、 政治与战争、文化与旅游等。人为因素一般是影响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 ③④排除,①②正确。故选A。 第3题,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有导致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降低,使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动摇国家安全的自 然环境基础,①②错误,③正确;自然环境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 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④正确。故选D。
应用体验
[2023·江西九江月考]生态退化是生态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过程。在自然
因素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表现为对自然或人
为干扰的较低抗性、较弱的缓冲能力以及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系
统逐渐演变为另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水平状态的过程,即退化。据此完成
1~3题。
1.生态退化的表现有( D )
探究点二 建立自然保护区
情境探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 中国的重要载体。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强 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 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各类 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下图是中国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3章 第3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3章  第3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件

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
提 素
作 探

究 渐下降 ③天然草场利用不充分 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
·
核 心
C.①④

D.③④
层 作








·






3.我国在利用草场资源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②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 标



素 养
求。
作 业
·

拓Hale Waihona Puke 展返首页







新 知
(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_生__态__监__测_
达 标
·
·

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
提 素
作 探

究 的基地。




(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_生_态__文__明__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时

·
·
核 心
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_科__普_与宣传教育平台。

层 作













·





[特别提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