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分论点
6.高中议论文之巧设分论点教案

高中议论文之巧设分论点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教学重点】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分论点表述的要求: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分得开”,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3.“排得顺”,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四、如何设置(提炼)分论点?(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3——怎么样,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常见的方法(或思考角度):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5、层层推进法(三)举例分析,判断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巧设分论点

巧设分论点,妙手著文章一、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布局安排,组织构造。
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材料比作“血肉”。
那么结构便是文章的“骨架”。
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1 并列式: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
要意气风发。
(中心论点)①人要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并列分论点一)②人要有意气,才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并列分论点二)③人要有意气。
才能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并列分论点三)本文作者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三个方面(“意气”的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分论点。
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内容具体,效果很好。
2 层进式: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
(中心论点)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个人)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集体)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国家)作者提出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阐明了“意气”的重要意义。
3 对照式: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
(中心论点)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本文作者提出中心观点后,从正(1、2两个分论点)反(第3个分论点)两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楚。
二、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追问对象——即问几个“是什么”看这个句子(中心论点)所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1.珍惜拥有的亲情。
2.珍惜拥有的友情。
3.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二)追问原因——即问几个“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巧设分论点 精选好论据

巧设分论点精选好论据通过实例指导学生在总论点下再正确地设置三个分论点,选择好的论据以证明之。
而好的论据的标准就是准确、典型、新鲜。
一、示例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三种模式,即“总——分——总”模式;“分——总”模式;“总——分”模式。
分的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论据是否充实,内容是否丰富,逻辑是否严密,说理是否透彻,主旨是否深刻都尽在其中,所以写好这部分十分重要。
人们在实践中又摸索并总结了写好主体部分的三种具体的结构形式,也就是三种分论点设置的形式:并列式结构、对照(对比)式结构、层进(递进)式结构,我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的是就其中的并列式结构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尝试。
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成功的范例,借此进行学习模仿。
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人与路》,一位考生的作文开头的中心论点是:清代的王国维把人生分为三种境界,换之于路,我们对于人生道路应该也有这三种境界。
主体是三部分——选择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奋斗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回顾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尾是:走在人生的路上,会有太多的无法预料让我们害怕,但不管怎样,即使双眼满含泪水,但心里要有一路阳光。
这篇习作总体框架是总分总结构,而中间部分是典型的并列式结构。
二、训练在引导学生反复琢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我出了一篇命题作文,并模仿这位考生的作文样式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认真练习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这种形式,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切实运用。
我出的要求是:以《乐观》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开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了地位,为了金钱,为了事业,有的人成功了,一路春风得意,过关斩将,满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更多的人则失败了,几多无奈,几多苦闷,几多悲丧。
怎么办?胜利者固然可喜可贺,失败者也大可不必沮丧。
调整好心态吧,乐观地面对一切!主体:乐观是对自身生存力量的自信。
乐观不等于盲目自满和安于现状。
高三作文学案4——巧设分论点

高三作文学案4班级:姓名:小组:议论文难点突破——会设分论点:说理深入而丰实审核人:高三语文组2019-11-5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多不会“分解”与“剖析”,尤其是不会设置分论点和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晰,更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入。
本学案就来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安排技巧。
一、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佳作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生命更完美的诠释动物与生俱来具有生存能力。
生存需要食物,于是它们捕食;生存需要空间,于是它们竞争和攻击。
如果不..再让动物去捕食去竞争,那么它们会逐渐地丧失生存的能力,无法独立,................................任何需要不靠自身的努力就可得来,这样的不劳而获久而久之会使之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当丧失生存能力的动物失去这种依靠时,那么它们面对的,..............................................就是死亡和毁灭。
........(结合材料,指出危害,从而很自然地强调出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曾在假期看电视时看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人工饲养的老虎狮子,在放............................生前,必须经受残酷的训练,重新培养它们的生存能力。
.........因为对于这样的肉食动物来说,没有捕食能力它们就会饿死。
这样的事实是残酷的,可这样的实例在大千社会中应有尽有,曾经在网络上流行过这样的言论:对于长期人工养殖的动物,“放生就等于放死”。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文分论点一、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么是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先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骨气”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分论点②: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分论点③: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再看2014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永不朽。
(“青春”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③: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边练边悟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争》的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应甘于用“争”来张扬生命。
(“争”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争是对不公命运的不屈抗争。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分论点②:争是对美好真理的无悔坚持。
分论点③:争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
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
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申论实用技巧串讲(十六)文章写作篇《巧设分论点 妙手著文章》

申论实用技巧串讲(十六)文章写作篇巧设分论点妙手著文章在议论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分论点的有无、当否,直接影响到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效果的优劣。
因此,考生应学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构设分论点,铺展行文。
下面主要是具体分析一下分论点的写作要求,并找出一些快速确定分论点的方法和技巧:(一)分论点的基本要求1、扣得住文章分论点应紧扣总论点来展开,分论点是从属于总论点,并为总论点服务的。
因此,分论点是对总论点的具体、详细阐述,分论点不能超过或脱离总论点,更不可与总论点平起平坐。
总之,议论文写作中,段落里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支撑本段的分论点,而所有的分论点都要支撑总论点。
【学员作答】总论点:改进征地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分论点:改进征地工作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
改进征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点评】从论点的拟定来看,总论点中的“和谐社会”和分论点中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念”等都属于较为宏观的概念,这些词语的使用看起来比较高大上,但仔细分析发现,分论点的角度较大,层次较高,与总论点并不能形成从属关系。
可以说,分论点没有能够“扣住”总论点来谈。
2、分得开文章分论点之间应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一个分论点应尽量只从一个角度或层面来进行论述。
【学员作答】分论点一: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
分论点二:加强对文化站和文化工作室人才的培养。
【点评】这两个分论点存在着交叉现象,都强调的是人才培养问题。
3、说的清要求分论点应简洁、明确,作者要能够清楚明了地概括出分论点的含义和内容。
文章的分论点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有歧义。
同时,表述分论点要尽量简洁流畅,建议使用简单的陈述句,尽量不要通过比喻、比拟、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述论点,以便阅卷人能够一目了然,快速抓住文章中心。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巧设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润色技巧
1、填充修饰语 写出较简短的分论点句后,可以在句子中加入适量的修饰语,使
之语意更加完整充实,语气更加舒缓自然,修饰语可优先考虑四字 词组。
议论文分论点润色技巧
示例 逼迫,让懒惰者变得勤奋; 逼迫,让迷茫者变得清醒; 逼迫,让失意者迈向成功; 填充润色: 逼迫,让无所事事的懒惰者勤奋向上; 逼迫,让浑浑噩噩的迷茫者豁然开朗; 逼迫,让灰心丧气的失意者东山再起;
五、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也叫对立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
C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外延的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而且这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个概念的
关系称为反对关系或者对立关系。
A
B
反对关系可用图5来表示,其中A、B两个部分
表示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的外延这两部分完全没有
相同的地方,但两者之和小于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
1.构建分论点的几个角度
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构设分论点。 常见的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有: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一)并列式横向分解 (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 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 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
二、属种关系
属种关系也叫从属关系、主从关系。不是同一
A
关系的两个概念,如果其中一个概念的外延完
全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就
具有属种关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中,
B
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作属概念,外延较小的
那个概念叫作种概念。概念的属种关系可用图2
表示。比如:“运动会”与“奥运会”、“媒体”
巧设分论点(实用)

中心论点:人要有涵养 ①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 恭听,虚心接受。 ②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 羞成怒,一意孤行。
四、综合式分解
包含以上两种或三种形式
分论点所在位置
1、段首 2、段尾 3、单独成段 4、段中
分论点的提出需注意的问题
参看《总复习》324页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 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 中心论点展开。 2.“分得开”,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界 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3.“排得顺”,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 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材料二:一位媒体记者说,如此美妙的早晨,可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们的表情为什么像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 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中心论点
生活需要微笑
分论点的设置方法
1、并列式分解 2、递进式分解 3、对比式分解 4、综合式分解
一、并列式分解
从一个方面的不同角度进行分解,分论点之间是 并列关系。 分解方法: 1、追问内容—是什么 2、追问原因—为什么 3、追问方法—怎么做 4、追问结果—会怎样
1、追问内容—是什么 追问内容,强调认知 中心论点: 生活需要微笑
微笑是一种表情,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表情。 微笑是一种态度,是积极向上,充满乐观的态度。 微笑是一种豁达,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豁达。 (属性阐释)
(比喻阐释)
2、追问原因—为什么 追问原因,强调重要。 中心论点: 生活需要微笑
因为微笑,成就了生命的坚韧。 因为微笑,铸就了心灵的自信。 因为微笑,构建了社会的和谐。 (因果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什么——论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就是宽容他人。
因为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所以一般使用“……是……”的句式。
下面你们来练习。
练习一
练习一: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回答“是什么”,具体阐述“奋斗”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分论点可以拟为: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我们还知道: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针对论题,解决三个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论点就是针对这三个问题中的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发表的观点。
三、范例导练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范例,来复习如何提炼分论点。
请看例一
例一:中心论点:“我们应懂得宽容他人”
分论点:
①宽容他人,就是原谅他人的冒犯;②宽容他人,就是容忍他人的失误;③宽容他人,就是接受他人的批评。
1.分论点:
宽容可以化解误会;宽容可以消除愤怒;宽容可以加强沟通。
升格分论点:
宽容似火,融化心灵论点:
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柔美;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坚强;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淡泊;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奉献;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坚定;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无私。
巧设分论点,妙手著文章
——如何提炼分论点复习
一、导语
现在我就有一个问题:你认为优秀的议论文,有哪些标准?
使用分论点的横式结构,可以很大程度地体现这几个要点。在实际的中考阅卷中,只要不跑题,字数够,横式结构的作文,基本可以拿到三类文高分以上的分数。
为什么呢?因为使用分论点的横式结构作文,有许多纵式结构没有的优势:
使用修辞:
把分论点与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结合在一起。使分论点的表述更生动。如: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学者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智者交谈;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探讨。再如,《做人要勇敢》的分论点,就引用了孟子的名言:
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为小草喝彩》分论点升格范例
春草茵茵,如少女般柔美;夏草青青,如青年般坚韧;秋草萧萧,如老者般无私。
离离原上草(淡泊)一岁一枯荣(坚定)野火烧不尽(顽强)
草色遥看近却无(默默无闻)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奉献)春风吹又生(坚强勇敢)
分论点使文章观点更鲜明,避免跑题;分论点使文章论证更全面,避免空洞;分论点使文章论据更丰富,避免单一;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更工整,避免模糊;分论点可以使文章化整为散,便于写作。
二、方法点示:
既然如此,那么分论点如何提炼设置呢?
我们知道:议论文就是作者针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所发表的见解、主张。他所针对的问题、现象,我们叫做?——论题;所发表的见解、主张,叫做?——中心论点。
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当然还应该思考:
不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不能怎样?等等。
分论点升格
先后有序:
分论点之间一般是并列关系,但有时分论点之间也有顺序和主次之分。如以“读书”为话题:读书可以益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修身。再如,《为小草喝彩》的分论点:
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柔美;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坚韧;为小草喝彩,因为小草无私。
回答“为什么”,具体阐述“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分论点可以拟为:
①读书,可以益智;②读书,可以明理;③读书可以修身。
①读书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领略大千世界的美丽神奇;②读书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兴衰变迁;③读书可以让我们无视距离,
学习学者哲人的思想精神。
例四:中心论点:“我们应懂得宽容他人”
改为小标题:
把分论点演化为小标题的形式。小标题比分论点要求更高,语言要求更简洁,更生动,更有文学味道。如《为行者喝彩》,可以提炼出以下分论点,为行者喝彩,因为:
行者有坚定的信念;行者有不懈的追求;行者有永恒的精神。
坚定的眼神;深深的脚印;永恒的身影。
练习四:请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模仿范例,升格下例中的分论点。
例二:中心论点:“我们应懂得宽容他人”
分论点:
①宽容他人,是一种气度;②宽容他人,是一种智慧;③宽容他人,是一种勇气。
例三:中心论点:“我们应懂得宽容他人”
分论点:
①懂得宽容他人,才能使个人愉悦;②懂得宽容他人,才能使集体团结;③懂得宽容他人,才能使社会和谐。
练习二: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分论点:
①宽容他人,需要我们真诚待人;②宽容他人,需要我们严于律己;③宽容他人,需要我们公正无私。
练习三:中心论点:“要学会欣赏他人”。
回答“怎么样”,具体阐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做到“欣赏他人”?
分论点可以拟为:
①欣赏他人,需要反思自己;②欣赏他人,需要赞赏对方;③欣赏他人,需要坦诚勇敢。
分论点就是依据这三大问题,来提炼的。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些问题,简化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_论题或论点)是什么?包括什么?为什么这样?这样做可以怎样?怎样做?需要什么?什么人需要?什么时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