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1

合集下载

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 5017)

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 5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YD 5017-96 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 总则1.0.1 本规范是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中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卫星通信建设工程。

本规范主要根据国内卫星通信TDM/QPSK/FDM(2Mbit/s)系统进网技术要求YD/T613-93、国内卫星通信网工程电路验收指标、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卫星通信地球站标准(IESS—306,lESS—307,IESS—308)和操作指南(SSOG—306,SSOG—307,SSOG—308)等标准文件,结合工程实践编写。

1.0.2 凡本规范未列入的安装规格标准,应按照《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GB—××××—××)办理。

1.0.3 各类设备的安装规格及所采用的器材规格程式均应符合本规范和施工图设计的有关要求。

原有设备的迁装和换装,其设备指标应根据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的测试项目和指标要求办理。

1.0.4 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项目及其指标要求,可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拟定临时技术要求,在指定工程中试用并报部备查。

1.0.5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规范,施工单位要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应遵照本规范的要求及时检查施工艺和技术指标测试情况,并组织随工检验及签证。

1.0.6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应执行部颁《邮电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其验收项目和方法应按本规范办理。

凡发现不符合本规范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凡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应由施工单位返修至合格为止。

1.0.7施工单位制订的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的要求,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

2 施工前的准备2.1 对机房的要求2.1.1 开工前必须按工程设计对机房提出的工艺及有关要求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a)与机房有关房屋的土建已完成,室内墙壁干燥,地面及机房的内部装修完毕,机房门窗应齐全、严紧,能闭锁;b)预留孔洞、预埋件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c)天线基础已完成并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1)天线基础高度、方位及承载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突发 环境 下 的快 速 通 信 实 现要 求 ;③ 携 带 运输 不 方 便 ;
2 中箱 .
3罩 壳 .
4反 射 面 与馈 源 .
5 葙 盖 .
④ 操作 不 够方便 。近年 来 ,数 字信 号处 理 、可编 程逻 辑
电路 、微波 集成 电路 技 术和 超小 口径天 线 技术 的发展 使 便携式 卫星通 信设备 的研 发成 为可 能 【 I J 。
De eo me t& I n v t n o c ie y& ee t c lp o u t v lp n n o a o f ma h n r i lcr a rd c s i
机 电产 品开 崖 与 新
V 1 . o 3 o. 9 N . 1
Ma . 0 8 y. 0 2
中图分 类号 :H 一 9 T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6 3 (0 6 3 0 4 0 0 2 6 7 2 0 )0 — 0 — 3
0 引言
便携式卫 星地 球站通过 与地球 同步轨道通信 卫星 的链 路形成卫 星通信 网络 ,支持 话音 、数 据 、音视 频和广域 网
收 稿 日期 :2 0 — 4- 4 060- 1
作 者 简 介 :胡 正 飞 (99 , 男 , 江 苏 淮 安 人 ,讲 师 。 19 16 一) 97
年 毕 业 于 东 南 大 学机 械 工 程 系 ,获 硕 士 学 位 。 目前 主要 从 事
1 便 携式 卫星 通信 系统地 球 站机 械 结构 设 计
便 携 式 卫 星 通 信 地 球 站 设 备 组 成包 括 :天线 及 底 座 、馈线 、B 、L B、极化 电机 、俯仰 电机及 驱动 器 、 UC N

卫星 通信

卫星  通信
卫星通信是宇宙无线电通信的形式之一。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世界无线 电行政会议(WARC)通过的规定中,确定了有关卫星通信的术语和定义。
下一页 返回
4.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常,把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统称为宇宙通信,但按照国 际电联的规定,它正式的名称为宇宙无线电通信。共同进行宇宙无线电 通信的一组宇宙站和地球站叫作宇宙系统,这里宇宙站是指设在地球大 气层之外的宇宙飞行体(如人造通信卫星、宇宙飞船等)或其他天体(如月 球或别的行星)上的通信站。宇宙通信有3种基本形式,如图4. 2所示, 包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4. 1. 4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优势 (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由图4.4可见,利用静止卫星,
最大通信距离高达18 000 km,且建站费用和运行费用不因通信站之间 的距离远近及两站之间地面上的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而变化。这在远距 离通信时,比地面微波中继、电线、光缆、短波通信等有明显的优势。 除了国际通信外,在国内或区域通信中,尤其对边远的城市、农村和交 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是极有效的现代通信手段。 (2)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许多其他类型的通信手段,通常只能 实现点对点通信。例如,地面微波中继线路只有干线或分支线路上的中 继站方能参与通信,不在这条线上的点无法利用它进行通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十二章网络营销实施与控制
教学目标 本章知识点及技能点 导入案例 第一节 网络营销实施管理 第二节 网络营销组织机构 第三节 网络营销风险控制 .4是静止卫星与地球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从卫星向地球引两条切线, 切线夹角为17. 320,两切点间的弧线距离为18 101 km,可见在这个卫 星电波束覆盖区内的地球站均可通过卫星实现通信。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题库版)1、单选传输卫星电话时通常是采用在链路中加()来克服回波的干扰。

A.DCMEB.回波抑制器C.扰码器D.均衡器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频分多址联接正确答案:各地球站使用不同频率的(江南博哥)载波实现多址联接的通信方式。

3、单选星温控制分消极温度控制和积极温度控制,下面消极的温控方法是()A.卫星表现采用涂层B.利用双金属簧电应力的变化来开关隔离册C.利用垫敏元件来开关加垫或制冷器.正确答案:A4、单选国际卫星组织要求的14/11GHz频段标准地球站工作仰角不小于()°。

A.3B.5C.8D.10正确答案:D5、问答题宽带VSAT系统端站具有何种工作方式?正确答案:宽带VSAT系统端站具有S-TDMA和SCPC方式两种工作方式,平时工作于S-TDMA方式,需要传输电视会议、IP电话、大文件传输等需要较宽的带宽或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时,系统自动将相关端站的工作方式转换为SCPC。

6、多选宽带VSAT车载站视频会议系统中,常用故障诊断方法为()?A.声音测试B.色条测试C.网络测试D.回环测试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卫星通信TDMA方式中,系统同步信号发自()A.各地球站B.地球基准站C.卫星转发器正确答案:B8、单选CDMA卫星中继应急入网系统应用中,卫星频段资源一般由()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A.卫星公司B.系统主控站端C.系统基站端D.随机正确答案:B9、单选全国公用应急宽带VSAT网在有应急业务传输时,采用()多址方式。

A.STDMA/TDMB.TDM/SCPCC.TDM/STDMAD.FDM/STDMA正确答案:B10、单选进行调制特性测试时,一般用QPSK、FEC=3/4、S/R=8.448MB/s的调制载波,所以频谱仪设置中,RBW=30kHz,SPAN=()。

A.5MB.10MC.20MD.50M正确答案:B11、单选宽带VSAT系统应急业务传输时采用()方式。

卫星通信标准及设备_南京通信工程学院

卫星通信标准及设备_南京通信工程学院
15
动卫星的运营商,有地球站和分系统的制造商、集成 商,有电信运营和邮政企业,以及顾问、法律、出版等 各种与卫星产业有关的机构。
2005亚洲卫星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
2、卫星通信标准-VSAT
VSAT的组成
Outbound:外向信
道(载波),主站经卫
星传输到VSAT小站
的信道(载波)。
16
Inbound:内向信道 ( 载波),VSAT经卫
2005亚洲卫星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
2、卫星通信标准
卫星通信设备之标准
¾INTELSAT标准
¾INMARSAT标准
¾VSAT标准
12
¾DVB-RCS标准
¾DVB-S2标准
¾IPoS标准
2005亚洲卫星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
2、卫星通信标准-INTELSAT
INTELSAT标准
1、地球站标准:A站,B站…..
定义天线尺寸、天线特性、业务、频段;
可以传输数字电视节目和数字音频节目,也可以传输普通的数据,如IP over DVB就
是典型的采用DVB格式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应用。之所以目前卫星通信大量采用基于DVB
方式,一方面是因为DVB已经成为了卫星广播的传输标准,接收机的生产成本非常
低。另一方面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数据得到普遍采用,在MPEG-2传送包中封
包括目前很多的卫星通信信道,
如INTELSAT干线;
10
狭义:IPoS(IP over Satellite)标准, 美国HNS提出的全球卫星宽带传输标准
2005亚洲卫星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
1、卫星通信应用-DVB-RCS
DVB-RCS系统
DVB: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卫星通信设备讲解

卫星通信设备讲解

家庭卫星通信: 通过卫星通信设 备,家庭用户可 以与全球范围内 的亲友进行语音、 视频通话,享受 稳定的通信服务。
海上运输与渔业: 卫星通信设备在 海上运输和渔业 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保障海上作 业的安全和效率。
航空领域:卫星 通信设备广泛应 用于航空领域, 为飞行员和空管 人员提供稳定的 通信服务,确保 飞行安全。
03
卫星通信设备组成
卫星通信地面设备
地面站:用于接收和发送卫星信 号的设施,包括天线、接收机、 发射机等
地面网络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和 管理地面站和地面中继站的设施, 包括信令处理、路由控制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面中继站:用于将卫星信号转 发到其他地面站或卫星的设施
地面终端设备:用于提供与用户 设备的接口,包括调制解调器、 编解码器等
等优点
04
卫星通信设备分类
按用途分类
固定卫星通信设备 移动卫星通信设备 广播卫星通信设备 军用卫星通信设备
按工作频段分类
L频段卫星通信设备
C频段卫星通信设备
S频段卫星通信设备 X频段卫星通信设备
按调制方式分类
调频式卫星通信设备 调相式卫星通信设备 调幅式卫星通信设备 调幅调相混合式卫星通信设备
解调方式:将频带 信号解调为基带信 号的过程,常用的 解调方式有相干解 调、非相干解调等
误码率与频谱利用率
误码率:衡量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关键指标,表示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比特数占总比特数的 比例。
频谱利用率:衡量卫星通信设备频谱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表示单位频谱内传输的比特数。
误码率与频谱利用率的平衡:在卫星通信设备性能指标中,误码率与频谱利用率存在一定的矛 盾关系,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和折衷。

VSAT卫星地球站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VSAT卫星地球站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被测设备组成及要求、VSAT 卫星地球 站端站设备抗地震技术性能检测、评估标准等。
本规范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相关标准,并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专家 多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和讨论,并通过对设备的抗震试验验证,证明本规范制 定的检验测试项目是科学的,可行的。
目次
20XX -XX-XX 发布
20XX -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接入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第二部分:VSAT 卫星地球站设备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Test of Access Equipment Part2:VSAT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Equipment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被测设备组成及要求、VSAT 卫星地球站设备的抗地 震技术性能检测,评估标准等。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 1.0.2 条、1.0.5 条、5.0.1 条、5.0.2 条等条文为强制 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在使用过 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 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 13 号,邮编:100804)。
主编单位:保定泰尔通信设备抗震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刘玲威 李莉莉 赵冬丽 李皓琰源自《接入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第二部分:VSAT 卫星地球站设备》编制说明
VSAT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指天线口径为 1.2-2.4M 卫星终端站。利用此系统进 行通信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及小站可直接装在用户端等特点,利用 VSAT 用户数据终端可直接和计算机联网,完成数据传递、文件交换、图像传输等通 信任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 方针,更好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 3 号《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 测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开展对接入设备抗地震性能的检测工作,加强对通信设备 抗地震检测的规范,减少地震来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卫星通信地球站收发射频设备技术性能指标浅释(三)--地球站接收设备性能指标浅释(论文)

卫星通信地球站收发射频设备技术性能指标浅释(三)--地球站接收设备性能指标浅释(论文)
别与天线双工 器和下 变 频 器相连 接,良好的匹 配 对保证 放 大器 低 噪声性能和增益平坦度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反射将 引起电 路 传 输 相 位 特 性 的失真,解调 性 能 恶 化,因 此,其输入、输出口的驻波比都要有较严格的要求。
(5)出功率(1d B压缩点)
(3)
图2 接收系统噪声温度的组成
接 收 系统的(G / T)值 用分贝表 示时,按式(4) 计算
[G/T ]=[GR]-[LF]-10logFS
(4)
式中,[G R](d B)为接收天 线 增益,其余已在图 1中注明。
[例]工作于C频段的地球站,已知用于接收时天线 增益[G R]=38. 2d B,[L F] = 0. 25d B,T A=4 0K,T R=35 K
τ (ω) = − dθ (ω) dω
(6)
图4 一种滤波器的相位-频率特性和群时延
还要指出,对于ω本身所产生的相位滞后为θ, 相应的相位时延是
Tp
=
− θ (ω) ω
(7)
从物理意义来看,群时延实际上是信号包络的时
延,为便于理解,我们用调幅信号作为例子来说明。
f (t) = E(t) cosωct = (1 + m cosωmt) cosωct 式中, E(t) = (1 + m cosωmt) 为包络函数;ωc
为载波角频率;ωm为调制角频率;m 为调制指数, 0≤m≤1。
f (t) 还= 可E(进t) c一os步ω表ct 为= (1 + m cosωmt) cosωct
f
(t)
=
cos ω c t
+
m 2
cos(ωc

ωm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一、地球站的分类及组成1.1地球站的各类1.1.1卫星通信地球站可以按安装方式、传输信号特征、天线口径尺寸、设备规模及用途来分类:1、按安装方式:●固定站●可搬运站●移动站2、按传输信号特征:●模拟站●数字站3、按业务性质:●遥测、遥控、跟踪站●通信业务站4、按用途分:●民用通信站:公用站专用站●军用通信站:战略通信站战术通信站●卫星广播业务●气象卫星●航空、航海、导航●科学实验另外还可以按工作频段、通信卫星类型、多址方式、天线口径等分类。

目前国际上,通常地球站天线口径尺寸及G/T值的大小将地球站分为A、B、C、D、E、F、G、Z等各种类型见下表1:表1:各类地球站的天线尺寸及性能指标●其中A、B、C型站称为标准站,用于国际通信;E和F又分为E-1、E-2、E-3和F-1、F-2、F-3等类型,主要用于国内通信。

其中E-2、E-3和F-2、F-3又称为中型站。

E-1、F-1称为小型站。

1.1.2VSAT地球站的分类1、按安装方式――固定、可搬、车载、机载、船载、背负式、手提式等站。

2、按网络结构――星状、网状、星状网状混合结构。

3、按收发方式――单收站、单发站、双向站。

4、按业务性质――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

5、按支持的主要业务类型分――话音VSAT站、数据VSAT站、综合VSAT站。

其它的还有按工作频段分(L波段、C波段、Ku波段等)、多址方式(FDMA、TDMA、CDMA、SDMA等)。

1.2地球站的组成一般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尽管对于不同的通信体制,地球站的组成不尽相同。

但其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天线分系统、发射分系统、接收分系统、信道终端设备、遥测跟踪、监控分系统、伺服跟踪分系统和电源分系统。

1.2.1VSAT地球站设备组成VSAT卫星通信网由卫星转发器、主站(中心站)和远端小站三部分组成。

1)主站的设备组成:见图1:主站设备连接方框图。

●这是我们为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海外VSAT卫星通信系统所做的技术方案的主站设备构成。

该系统的主站设在中石油通信公司(固安)、远端小站8座,设在刚果(布)。

该系统工作在扩展C波段(即上行频率为6425~6725MHz,下行频率为3400~3700MHz),拟租用泛美8#通信卫星(68.5°E)。

●主站设备由三部分组成:天线、ODU、IDU(还有网管)。

OMT――双工器(正交模转换器、正交模耦合器、极化分离器)收发共用天线要使用双工器。

HPA――高功率放大器Booster――HPA放大器的激励级BUC(Block UPCoverter)――上变频器块LNB(lew noise amplifier Dwon Coverter Block)――低噪声放大及下变频器。

●ODU和IDU使用了三个不同厂家的设备ODU采用的万康公司提供的美国mitec公司的设备IDU有德国诺达公司的IDU5000室内单元。

以及Comtec公司的卫星调制解调器(570L)。

●主站设备组成的特点:⑴上、下变频器采用一次变频。

中频为L波段(发:950~1525MHz、收:950~1700MHz)⑵主站为多载波工作(将来是)目前是单载波工作,由IDU5000发射一个大载波,接收也是同一个大载波满足刚果(布)项目的8个小站的通信。

⑶10 MHz参考信号和LNB的直流供电由不同的室内单元供给,诺达公司室内单元IDU5000分别对发信和收信支路提供10 MHz参考信号。

由570LMODEM对发信支路的BUC提供直流24V供电并对LNB提供直流24V供电。

功放则由室内的交流电源供电并在Booster内,经交直流变换后提供功放所需的直流电压。

⑷在室内单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IDU5000为TDMA体制的系统。

此系统为网状网,有网管设备对该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管理。

另一个系统则是由570L调制解调器构成。

它是一个TDM/MCPC体制的系统,是个星形网,固定预分配的系统。

(570L有其特点,即它采用了Turbo纠错编码)。

这两个系统共用室外单元ODU和天馈系统。

2、远端小站设备组成见远端小站设备连接方框图图2ODU由万康公司提供的澳大利亚的Coden公司的设备;●IDU则由德国诺达公司SKYwanODU2500室内单元;●小站设备由三部分组成:天馈系统、ODU、IDU;●上、下变频均为一次变频,中频为L波段;●小站发射一个载波(TDMA大载波),接收一个载波(与发射的TDMA为同一个载波);●IRD-电视接收机(接收泛美4号星的中央第4套、第9套节目);●由IRD向LNB提供直流24V电源;●IDU2500向收、发支路提供10MHz参考信号;●BUC由室内交流电源提供供电。

注:将来在远端可以配置以570L调制解调器作为室内单元再配以扩展C 波段的天线和ODU,构成星形网的的远端小站。

二、地球站的天馈系统2.1天线的功能与分类2.1.1天线的功能1)把发送设备产生的大功率微波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卫星辐射。

2)接收卫星转发器的微波信号,并把它送至接收设备的第一级低噪声放大器中。

3)要使天线始终对准卫星方向(采用伺服跟踪系统)。

2.1.2天线的分类卫星通信一般采用面天线,所谓面天线,就是具有初级馈源并由反射面形成次级辐射场的天线。

面天线主要包括单反射面天线和双反射面天线两大类。

其主要类型如下:1)前馈式抛物面天线(单反射面)由馈源喇叭和主反射抛物面组成如图2A。

由位于焦点处馈源发出的球面波经抛物面反射后变换成平面波,形成沿抛物面轴向辐射最强的窄波束,这种天线早期用过,由于馈源的阻挡,效率较低,现已不用。

2)偏馈(偏置)抛物面天线(单反射面天线)它实质上是切割抛物面部分曲面,在焦点处放置馈源喇叭,使其仅对偏置反射面照射。

图如2b,由于馈源偏离视轴,不产生阻挡,故可提高效率,降低副瓣。

是VSAT小型地球站理想的天线。

比如,Ku波段1.2米天线和1.8米天线均采用此种天线。

3)卡塞格伦天线(双反射面天线)利用后凸双曲面和抛物面而形成的双反射面天线。

如图2c所示。

由馈源喇叭对副反射面(双曲面)照射,再由副反射面再对主反射面(抛物面)照射形成平面波束。

这种天线口径利用系数高,从而提高了天线的效率。

这是大、中型卫星通信地面站,不论C波段还是Ku波段,均采用此类天线。

(属后馈式天线)。

4)环焦天线(双反射面天线)环焦天线又称偏焦轴天线。

其特点是作为主反射面的焦点不是一个点而是副反射面前的一个焦环,如图2d所示,它克服了馈源喇叭直接照射副反射面产生驻波的缺点。

并减少了副反射面遮挡的影响,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副瓣电平。

适用于VSAT小型地面站及电视单收站。

图2a:前馈抛物面天线图2b:偏馈抛物面天线图2c:卡塞格伦天线图2d:环焦天线2.2天线的构成1)天线的组成以卡塞格伦天线为例,它是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喇叭(初级辐射器、或一次辐射器)、双工器、座架、驱动装置。

(对于大型天线有同服跟踪系统)等组成。

一般6米以下天线不需要自动跟踪系统。

6~7米天线可用可不用。

8米以上天线需要自动跟踪系统。

天线的驱动方式:人工、电动、自动三种方式。

2)双工器(1)关于极化在介绍双工器之前,先来介绍关于极化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极化、什么是线极化、什么是园极化?●什么是极化――表征均匀平面波的电场矢量在空间指向的变化。

它是通过电场矢量末端的轨迹来具体说明。

光学上称之为偏振。

按电场矢量轨迹的特点极化分为线极化、园极化、椭园极化三种。

●什么是线极化、园极化、椭园极化?当电场矢量末端的轨迹在垂直于电磁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上的投影是一条直线时,称为线极化波。

当投影是园时,为园极化波,投影为椭园时为椭园极化波。

级极化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

园极化分左旋园极化和右旋园极化,向传播方向看过去电场矢量顺时针旋转的称为右旋园极化。

逆时针旋转的称为左旋园极化。

●线极化、园极化、椭园极化波之间的关系。

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常为椭园极化波。

即瞬时电场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其矢量轨迹为椭园形,椭园的长轴与短轴之比定义为轴比。

当轴比为1时变为园极化波,当轴比为无限大时,椭园极化波变为线极化波。

因此,线、园极化波是椭园极化波的特例。

任一椭园极化波都可以分解为两个极化方向互相垂直的直线极化波的叠加。

任一直线极化波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振幅相等但旋转方向相反的园极化波的叠加。

任一园极化波可分解为两个振幅相等,相位差90°(或270°)的两个线极化波。

园极化和线极化波的相互转化通过微波移相器可将园极化波转换为线极化波,也可将线极化波转换为园极化波。

(2)双工器:对于区域或国内卫星通信通常采用线极化天线(对于国际卫星通信通常采用园极化天线)。

而线极化天线所用的双工器又称为OMT (Oithomode tiansduser),OMT又叫做正交模转换器或正交模耦合器。

OMT的作用是用于收发共用天线来分离收发信号的。

其结构见图2e 所示。

OMT有三个端口,若端口1输入垂直线极化波,端口2输入水平线极化波,则从端口3将输出两个互相垂直的线极化波。

相互垂直的两个线极化波之间无能量耦合,传输互不影响。

根据图中的结构,端口1、2是相互隔离的,故端口1的电磁波不会传到端口2云,反之亦然。

按照互易原理,若端口3输入两个互相垂直的线极化波,它们将分别从端口1和端口2输出。

在端口1接发射机,端口2接入接收机,端口3接天线的馈源喇叭,这样就构成了卫星通信天线的双工器。

发射信号(端口1)不会传至接收机(端口2),而是传送给天线(设发信信号为垂直极化波),而从天线接收来的水平极化波只能传送至端口2(接收机),而不能传送至端口1(发射机),起到了收发分离的作用。

通常为了增大收发信的隔离度,在OMT的收信支路还要安装一个发信带阻滤波器,以便进一步抑制发信号进入收信机(LNB)。

一般该滤波器提供55dB的阻带,加上交叉极化隔离30dB,收发总的隔离度可达到85dB。

2.3天线的主要性指标天线的主要电气性参数有:天线口径、工作频段、天线增益、方向性图、极化隔离度、天线的噪声温度、极化方式。

1)天线增益定义――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各向均匀辐射的理想点源天线,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功率密度之比。

●增益的计算公式G=η(πD/λ)2 =η(πD f/C)2G ─天线增益η─天线线效率(一般在50%-70%)D─天线的直径λ─工作波长(f-工作频率)C ─光速通常天线增益以分贝(dBi)表示G=10lgη(πD/λ)22) 天线方向性图●定义—以天线的焦点为原点在各个方向上辐射的强度。

用以说明辐射场在主轴方向上的集中程度,或非主轴方向的抑制程度。

通常方向性图仅在某一平面内测量,得到平面方向图,如E面、H面方向图或水平面、垂直面方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