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细则1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分类方法,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下是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1. 垃圾分类标准:生活垃圾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等类别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这些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这些物品需要特殊处理以防污染。
- 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菜叶、骨骼内脏等,这些垃圾可以进行堆肥处理。
- 干垃圾(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纸、灰土、烟蒂等,这些垃圾一般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
2. 垃圾分类收集:居民应根据分类标准,将垃圾分别投放到指定的收集容器中。
社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分类垃圾箱,并定期清理。
3. 垃圾分类运输:垃圾运输车辆应根据垃圾类别进行分类运输,确保不同类别的垃圾不混合。
4. 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应根据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湿垃圾进行堆肥或厌氧消化,干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
5.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政府和社区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活动等,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分类能力。
6. 垃圾分类监督与管理:建立垃圾分类的监督机制,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鼓励和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个人和单位。
7. 垃圾分类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政策优惠等。
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指导及实施细则

垃圾分类指导及实施细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垃圾分类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指导及实施细则。
一、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而通过分类,可以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金属等经过回收处理可以重新制成新的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有害垃圾如电池、药品、荧光灯管等得到专门处理,可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厨余垃圾经过堆肥等处理方式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其他垃圾则进行焚烧或填埋等无害化处理。
二、垃圾分类的标准(一)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被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
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
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
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二)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1、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
2、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
3、废温度计、废血压计。
4、废药品及其包装物。
5、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
6、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
7、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三)厨余垃圾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
目录:
1、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
1.1、分类标准的设定
1.1.1、干垃圾
1.1.2、湿垃圾
1.1.3、可回收垃圾
1.1.4、有害垃圾
1.2、分类方法的推广
1.2.1、宣传教育
1.2.2、设施建设
1.2.3、奖惩机制
1.2.4、监督管理
---
分类标准的设定:
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是设定清晰明确的分类标准,包括干垃圾、湿
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干垃圾指不能再利用的废弃物,湿垃
圾是指易腐烂的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
等可再利用的物品,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在城市管理中,建立统一的分类标准能够帮助居民快速准确地进
行垃圾分类,提高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使分类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分类方法的推广:
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包
括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奖惩机制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开展系列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和技能;加大分类设施的建设力度,方便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建立奖惩机制,
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垃圾分类政策
的顺利实施。
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广垃圾分类方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一、垃圾分类方法
1.垃圾分类主要采用“四分法”,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2.可回收物:废弃纸张、报纸以及清理后的易拉罐、利乐包、快递盒、包装纸箱等属于可回收物,请投放到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内。
建议由保洁员统一回收暂存,变卖给废品回收商。
3.有害垃级:墨盒、纽扣电池、灯管等属于有害垃圾,请投放至有害垃圾桶内。
4.易腐垃圾:办公楼内的瓜果蔬菜、茶叶渣请投放至易腐垃圾桶内;食堂产生的残羹剩饭属于餐厨垃圾,请倒入食堂设置的易腐垃圾桶内,由食堂统一处理。
5.其他垃圾:使用过的纸巾、烟头、一次性杯子以及普通的一次性碱性电池属于其他垃圾,请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
6.办公室内可设置一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食堂或就餐区域宜设置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一般设置于投放方便的公共区域,每个办公楼(层)至少设置一处。
二、垃圾定点存放及处理办法
1.垃圾分类实行从源头抓起,定时定点回收垃圾,做到各种设施齐全、完整、位置固定、摆放合理。
2.为确保垃圾的定点存放和分类,在各楼层及每栋楼前必须摆放至少两个垃圾桶,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另一类是不可回收的其他垃圾。
3.每日9:00—10:00,15:00—16:00为垃圾集中回收时间,确保做到垃圾处理日清日结,由专人统一回收后,按垃圾分类要求倾倒到指定地点。
4.实行垃圾分类巡察制度,卫生督导员每日不定时巡察各个区域垃圾分类处置情况并填写巡查表。
5.表扬好人好事,通报不文明行为和不规范垃圾投放行为。
6.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细则

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细则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垃圾分类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公共机构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以减少垃圾量,保护环境。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细则。
一、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即指餐厨垃圾,包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菜叶、水果皮、骨头、鱼腥、剩菜剩饭等食品废弃物。
公共机构将厨余垃圾分类后,可以通过堆肥处理,将有机物资转化为有机质肥料。
堆肥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将厨余垃圾收集到无异味的专用垃圾桶内,并在垃圾桶口贴上“餐厨垃圾”标签;其次,厨余垃圾需要尽量去除污染物,如塑料袋、纸巾、卫生巾等,以免影响堆肥质量;最后,堆肥处理时需要保持湿度、通风等条件,才能促进其发酵成为肥料。
二、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
公共机构将可回收垃圾分类后,可以将其卖给废品回收公司,从而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方法如下:1.废纸类:包括报刊、杂志、图书、办公文件、纸箱等(需要注意的是,涂有油墨或其他化学品的纸张不属于废纸类)。
这类垃圾需要收集到专用的废纸桶内,并使其平整,以便提高回收效率。
2.塑料类:包括塑料袋、餐具、包装盒、瓶子等。
这类垃圾需要收集到专用的塑料桶内,并尽量撕开或清洗干净,以免污染其他垃圾。
3.玻璃类:包括饮料瓶、化妆品瓶、装饰玻璃等。
这类垃圾需要收集到专用的玻璃桶内,并尽量避免碎裂或混入其他垃圾中。
4.金属类:包括易拉罐、铁器、铜制品等。
这类垃圾需要收集到专用的金属桶内,并尽量保持干燥,以免生锈。
三、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药品、废灯管、废油漆等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如果不分类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健康。
公共机构将有害垃圾分类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有害垃圾需要收集到专用的有害垃圾桶内,并在垃圾桶口贴上“有害垃圾”标签;其次,有害垃圾需要尽量保持干燥,避免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最后,有害垃圾需要尽快送至指定的处理点,进行安全处理。
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旨在明确公共机构内垃圾分类管理的目的、适用范围、管理原则等,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2.本制度适用于公共机构内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学校等。
3.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二、垃圾分类标准1.公共机构内的垃圾分类应按照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进行分类。
2.生活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厨余垃圾、卫生纸、塑料袋等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
3.可回收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废纸、玻璃、金属制品等具有回收价值的废弃物。
4.有害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等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5.其他垃圾包括但不限于不属于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其他废弃物。
三、设施与设备1.公共机构应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明确各类垃圾的投放位置和标识,方便员工和访客投放垃圾。
2.公共机构应配备相应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垃圾收集和运输。
3.公共机构应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各类垃圾得到及时、准确的分类处理。
四、宣传教育与培训1.公共机构应通过宣传栏、内部网站、员工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员工和访客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分类意识。
2.公共机构应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垃圾分类标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
3.公共机构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监督与考核1.公共机构应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监督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和部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并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
3.公共机构应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共机构管理部门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垃圾分类执行细则说明

垃圾分类执行细则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垃圾分类已成为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执行细则。
一、垃圾分类的标准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
但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果皮、菜根菜叶、茶渣等食品类废物。
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6-07 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化妆品、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油漆桶、废打印机墨盒等。
4、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
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二、垃圾分类的投放要求1、居民应将各类垃圾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
可回收物应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投放时应轻放,避免损坏。
厨余垃圾应沥干水分,去除包装和杂质,袋装投放。
有害垃圾投放时应注意轻放,如有破损应做好密封处理。
其他垃圾应袋装投放,避免散落。
2、公共场所(如街道、公园、商场等)应设置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方便市民投放。
垃圾桶应标识清晰,易于识别。
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周边环境整洁。
三、垃圾分类的收集与运输1、不同类型的垃圾应由专门的车辆进行收集和运输。
可回收物车辆应具备分类收集和压缩功能。
厨余垃圾车辆应具备密闭、防渗漏和防异味扩散功能。
垃圾分类制度规定

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制度(精选5篇)垃圾分类制度1为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各入驻办公大楼的单位及部门,应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一、垃圾分类投放要求:(一)餐厨垃圾1、日常办公生活产生的茶叶渣、水果皮核、枯枝树叶等投放至各楼层餐厨垃圾桶,由物业人员统一收集。
2、确因工作需要在办公楼内用餐的,应将剩菜剩饭、一次性餐具等分类投放至垃圾房餐厨垃圾桶及其他垃圾桶内。
(二)其他垃圾实行实时订单投放,日常产生其他垃圾投放至办公室其他垃圾桶内,每日下班至下班后30分钟期间集中投放至各楼层楼梯口处其他垃圾桶内。
会议室内产生垃圾投放至会议室内其他垃圾桶,由物业统一收集。
(三)可回收物1、报纸、废弃纸张(非涉密文件)及其他可回收物等请投放至各楼层楼梯口处回收垃圾桶内,由物业统一收集。
2、饮料瓶投放前请将喝剩的领料倒尽,再投放至可回收垃圾桶内。
(四)有害垃圾投放至一楼有害垃圾桶内。
二、垃圾分类监督检查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负责日常管理检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强化检查考核。
干部职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纳入本单位考核范围。
为全面贯彻《XX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力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根据中共XX区教育委员会、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现制定我校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一、工作要求:1、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校园内、教室、办公室里摆放垃圾分类回收箱,并做好统一标识。
2、各教室垃圾分类工作由班主任、卫生委员负责,办公室垃圾分类由室长安排值勤表,落实对垃圾分类的监督执行。
3、每天定人、定时、定点进行垃圾清倒工作,把各类垃圾投放到学校的指定地方,然后由学校统一处理。
垃圾投放地点:1、干垃圾、可回收物投放点在2号楼背面2、湿垃圾投放点在3号楼教工饮水间3、有害垃圾投放点在食堂大门右侧垃圾投放点开放时间:每日中午12:30——12:45下午15:30——16:00周五中午12:15一—12:504、提倡绿色办公,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细则
一、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五类,是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和影响垃圾减量的重要因素。
可回收物回收箱为蓝色容器。
(一)电器电子产品类
废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视机、空调机、饮水机、碎纸机、电话机、计算器等。
(二)纸类
1.平面纸张:报纸、复印纸、宣传单、包装纸、信封、硬纸板等;
2.纸盒(箱):纸板箱、包装盒(如点心盒、纸巾盒)、牛奶(饮料)利乐包装等。
(三)塑料类
1.瓶类:PET塑料瓶(矿泉水瓶、饮料瓶)、硬质塑料瓶;2.其他容器类:塑料盒(如冰激凌盒)、塑料杯(如酸奶杯、
果冻杯)、软桶等;
3.包装类:塑料袋、保鲜袋(膜)、包装袋(如零食包装袋、快递包装袋)、塑料泡沫、气泡缓冲材料、水果网套、
热饮(如咖啡杯)杯盖等;
4.其他塑料制品:废弃塑料文具等。
(四)玻璃类
玻璃瓶、碎玻璃、其他玻璃制品。
(五)金属类
金属罐(如易拉罐)、金属盒、其他金属制品、金属文件柜。
(六)办公用品类
沙发、茶几、办公桌、文件柜、椅子等办公家具。
二、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资,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存贮,由环保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
有害垃圾收集箱为红色容器。
(一)电池类
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如手机电池)。
不含普通干电池(如1号、5号、7号电池,因具生产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技术要求,现作为其他垃圾投放)。
(二)含汞类
废荧光灯管、废节能灯、废水银温度计、废水银血压计、荧光棒等。
(三)废药类
过期药品为有害垃圾,装药片的瓶子可以根据材质作为可回收物投放。
(四)油漆、废农药类
废油漆、废农药、杀虫剂等残余液体,需和容器一起作为有害垃圾投放。
三、餐厨垃圾
公共机构产生的餐厨垃圾,主要为食堂剩菜、剩饭及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肉类鱼虾废弃部分、蛋壳等,做到日产日清。
纸巾、牙签等不可生化降解,需与餐厨垃圾分开投放。
餐厨垃圾投放箱为绿色容器。
四、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废弃物:
(一)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废弃物中不可回收的部分。
(二)纺织类、木竹类废弃物中不可回收的部分,如拖把、抹布、牙签、一次性筷子、树枝等。
(三)灰土类、砖瓦类废弃物、其他混合垃圾,如清扫渣土、陶瓷碗碟、大块骨头、植物硬壳、枯萎花草等。
其他垃圾投放箱为灰色容器。
五、注意事项
(一)将回收价值高的可回收物率先分类投放,如报纸杂志、纸板箱、包装盒、PET塑料瓶、易拉罐等,确保这一类可回收物不被混合垃圾污染。
(二)不要将已被污染、潮湿、污渍无法清除的物品投入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如被油渍污染的餐盒、食品包装盒等。
瓶罐投放前倒空瓶内液体并简单清洗,有瓶盖的不需将瓶盖与瓶体分开投放,确保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的其他废品不被污染,尊重和维护他人分类的成果。
(三)不确定是否可以回收(或本指引中未明确说明)的废纸、废塑料,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请先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四)各级公共机构要建立台账,详细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贮存、移交、去向、处理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