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报》投稿须知(2014-10-28)
《物理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物理化学学报》征稿简则《物理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
遵循国际通行的办刊惯例,实行主编、副主编负责制;所有刊出稿件都必须经过同行评议。
从1997年起被SCI收录。
2016年平均出版周期:网络版为66天,印刷版为152天。
1 文稿形式《物理化学学报》接收的文章类型有亮点、通讯、展望、专论、综述、论文。
除亮点外,其他类型文章都应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TOC等内容。
1.1 亮点:对物理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和学术性评论,以第三人称撰写,重点介绍、推荐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可以包括必须的公式、图、表,但应避免技术性细节和难懂的专业术语,以便广大公众能理解。
文章篇幅以少于1000字,文献不超过10条为宜,不需要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TOC等内容。
1.2 通讯:快速发表在物理化学方面具有原创性、重要的研究结果,文章篇幅以以3000-4000字为宜。
作者在投稿时应说明文稿以通讯发表的理由,以便于同行评审时参考。
1.3 展望:就最近的一个研究热点进行深度分析,在谈及重要贡献者和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可能取得重要进展的方向或/和潜在的挑战。
展望可以就争论点进行阐释,也可提出推测性假设。
文章篇幅以以4000字左右,文献不超过50条为宜。
须提供每位作者的相片和简介(每位作者不超过100字)。
1.4 专论:简明清晰地总结作者自己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情况。
在引言部分清楚、简明地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的主体内容应该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及与他人研究工作的关系。
需要明确指出可能存在的争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在物理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文章篇幅以以6000字左右,文献不超过50条为宜。
须提供每位作者的相片和简介(每位作者不超过100字)。
《数学物理学报》中、外文征稿简则

主 编 李邦河 陈贵强 朱熹平
Editor-ih - Chief Banghe LI g j—Qiang cHEN Xiping ZHU
主 管 单 位 中 国科 学 院 · 主 办 单 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出 版 钟 辱 业 凰 扛
地址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邮政编 l 7.17
Add:u li6+Donghuangehenggen North Street, Beijirfg 1 00717 China
印 刷 装 订 武汉 中科 兴业 印务 有 限公 司
Erinted.by W uhan Zhdng.Ke:Xing Ye Printing CO Ltd:
,
国 内 总发 行 中国邮 政 集 团公 司湖北 省分 公司 Distributed by Hubei Bureau for Di ̄【rjbution of Newspapers
编
辑 《数 学物理学 报 》编辑 委 员会
Edited by EditoriaIBoard of Aeta M athemadca Scientia ,
地址 :武’ 玟市71010" ̄
邮政编码 . 430071
Add:EO.Box 7 1OE0.W.uhan 43007 1,China
电话 :027—871:99206." 传 真 :-87li9908: 7.
Te1:027.87199206; Fax:·027:87199}087
http:Hactams.wipm :ac·cn
http: //actam s ̄wipm .ac.cn
旦 些 -aet—am's@—wip.m·ac.en
名 誉 主 编 l吴文俊I l丁夏畦
《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模板】

《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一致,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 后附缩略词, 并用括号括起,之后直接用缩略词,不再写全称.4、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不采用文件链接.5、数字和单位之间应有空格。
中文标题*(简短明确,基金资助有上标*)张三1)2) 李某四1)†诸葛五2)(通讯作者有上标†)1)(**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6)(全称到院或系)2)(**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084)摘要中文摘要部分.[300—400字,摘要中不用缩略词,不用第一人称.中英文摘要的结构建议包括:(1)研究背景和目的;(2)方法;(3)主要结果;(4)结论.简明扼要不分段,突出结论、成果]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不超过4个,与英文Keywords一一对应)PACS:02.10.Yn, 33.15.Vb, 98.52.Cf, 78.47.dc(不超过4个,首码须与本文所研究的专业领域一致,PACS代码可在期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1CB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1AA06Z228)资助的课题.†通讯作者.E-mail: aaa@c 电话:********(通讯作者最好留手机)1 引言(为方便编辑校阅,全文用小四号宋体单栏2倍行距排版)光敏电阻因其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电阻阻值敏感等优点而逐渐应用于光电控制、辐射检测、光学传感、生物、化学分析等领域[1-2]。
由于各类材料吸收波长的范围不同,光敏电阻可分为紫外光光敏电阻、可见光光敏电阻和红外光光敏电阻。
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

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原创版)目录1.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是什么2.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如何计算3.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对学术界的意义4.物理学报的最新影响因子5.物理学报被哪些数据库收录6.物理学报的投稿要求和建议7.总结正文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是衡量该期刊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通过计算期刊在某一年度内发表的论文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被引用的平均频次而得出的。
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是:在某一年度内发表的论文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年度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这个比值就是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
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对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衡量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还可以帮助学者们选择投稿的期刊,以及帮助图书馆和学术机构选择订阅的期刊。
根据最新的数据,物理学报的最新影响因子为 1.003。
这个影响因子高于许多其他同类期刊,表明物理学报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
物理学报被许多数据库收录,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
这些数据库的收录表明物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对于想要投稿到物理学报的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投稿论文必须是原创的,且未在其他期刊发表过。
2.投稿论文必须符合物理学报的投稿要求,包括篇幅、格式、语言等。
3.投稿论文必须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4.投稿论文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总的来说,物理学报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期刊,它的影响因子为 1.003。
它被许多数据库收录,且投稿要求严格。
物理类期刊的投稿须知

物理类期刊的投稿须知
王晶 朱全娥
中国科学杂志社, 1 0 0 7 1 7 北京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 1 6号,E m a i l :w a n g j @s c i c h i n a . o r y 收稿日期: 2 0 0 9 0 3 2 4 修回日期: 2 0 0 9 0 8 0 6
[ 1 ]
了所投稿件不能含有以下内容: 1 ) 内容虽新, 但是结果并不重要或是显而易见的。 ( ( 2 ) 得出无确实根据的结论。 3 ) 过多的准备性材料掩盖了新的结果, 或是将已经发 ( 表过的发现加以翻新。 4 ) 以渐进方式发表研究结果, 即“ 连续剧” 式的系列小 ( 论文。
2 栏目设置
2 , 3 , 4 ] , 内容非常详尽。 求[
1 用稿原则
在所调查的期刊中, 无一例外的强调期刊的用稿原则: 所投稿件应是原创的新颖的, 对该学科研究有重要的影响; 不可一稿多投。有的期刊, 如英国物理学会的, 则特别强调 — 8 6 8—
各大期刊首先都阐明文章必须包括题目、 作者姓名和作 者单位、 摘要、 正文、 参考文献几部分, 根据需要还可有图表、 P L明 致谢、 附录等内容。并规定了各部分出现的次序。像 A 确强调所投稿件必须标明页码, 第 1页是标题页, 包括文章
h t t p : / / z g k j q k y j . p e r i o d i c a l s . n e t . c n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 0 0 9 , 2 0 ( 5 )
物理实验投稿须知

物理实验投稿须知在向物理期刊投稿时,作者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文章质量和创作规范。
1. 避免在文章中插入任何网络地址 (http)为了避免涉及版权问题和保护读者隐私,投稿时请勿在文章中插入任何网址,尤其是以http开头的链接。
2. 文章中不得包含数学公式或计算公式数学公式和计算公式可以在正式投稿前进行适当调整和排版,但在初稿中请避免使用,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3. 确保文章内容的独一性,避免内容重复出现文章应该具有独特的观点和创新的实验设计,避免与已有文献重复,以保证文章的新颖性和学术价值。
4. 文本需结构合理,段落明晰,使用适当的标题,以增强阅读流畅性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段落,标题应该准确反映各段落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阅读。
5. 不得使用、插入任何形式的图片链接为了避免版权纠纷和保护读者隐私,文章中不得使用或插入任何图片链接。
6. 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如“如图所示”等字眼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应该通过文字和描述来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而不依赖于图像。
7. 不得在文章中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避免在文章中多次提出同一个问题,以免读者感到重复和冗余。
8. 不必在文章中过多自我介绍作者可以在文章开头简要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研究领域,但不必在文章中过多强调个人经历和成就。
9. 文章应刻画明确,句式流畅,并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表达文章应该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尽量避免重复和冗长的句子。
同时,需要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
10. 请尽可能使用准确的中文进行描述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解,作者应尽量使用准确的中文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11. 内容需准确无误,严肃认真。
并应避免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文章应该准确无误地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避免给读者带来歧义或误导。
同时,文章应该严肃认真,符合学术规范。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遵守,作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增加投稿的成功率。
《物理学报》参考文献引用须知

《物理学报》参考文献引用须知(2013年10月)1.尽量引用正式发表的文献,以确保读者能找到所引文献。
(in press ) 形式的论文可以引用,但校对校样时要核实文章是否已经发表,已发表的应规范引用。
2.采用顺序编码制。
依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序号,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根据文献在正文中第一次被引用的先后次序来编号。
多次引用的同一文献不重复编号。
3.文献中的所有作者姓名全部列出,不能“等”或“et al”代替。
4.刊名要给出带缩写号‘.’的正确缩写形式。
书名写全名称,并给出出版地城市名,出版商和所引用内容的起止页码。
5. 英文作者姓名均应用“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表示,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作者之前无“and”,之后也无逗号。
中文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6.同一文献的不同名目用空格分开,比如作者和刊名之间,刊名和卷之间等。
《物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期刊]作者姓名出版年刊名卷号起始页码[1] Sun Q C, Wang G Q 2008 Acta Phys. Sin.57 4667(in Chinese)[孙其诚,王光谦2008 物理学报57 4667][2] Shahverdiev E M, Shore K A 2005 Phys. Rev. E 71 016201[专著]著者姓名出版年书名版次(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商)起止页码[3] Bloembergen N 1965 Nonlinear Optics (New York: Benjamin) pp12—20[4] Feng D, Jin G J 2003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V ol. 1)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p341 (in Chinese) [冯端,金国钧2003 凝聚态物理学(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41页] [译著] 原作者姓名译者姓名(translated by) 出版年译著名(出版地城市名:出版商)起止页码[5]Eckertova L(translated by Wang G Y)1986 Thin Film Physics(Beijing: Science Press) pp110—113 (in Chinese)[埃克托瓦L著(王广阳译)1986 薄膜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10 —113页][论文集]作者姓名出版年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商)起始页码[6] Hardie R C, Smith F 1983 Collection in Sensory Physiology(Berlin: Springer-Verlag)p13[会议文集]作者姓名出版年会议名称或会议文集名称会议地点城市名,会议时间,起始页码[7] T abbal A M, Mérel P, Chaker M 1999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sma Chemistry Prague, Czech Republic, August 2—6,1999 p1099[硕/博论文] 作者姓名年论文题目Ph.D. Dissertation/ M.S. Dissertation ( 城市名: 单位名) [8] Yang K H 2001 Ph. D. Dissertation(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in Chinese) [杨凯华2001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9]Guo Z Y 2005 M.S. Thesis (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n Chinese) [郭哲颖2005 硕士学位论文(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预印本]作者姓名年arXiv号[学科领域][10] Latham T, Gershon T 2008arXiv:0809.0872v1 [hep-ph][电子文献] 作者姓名网址[引用日期][11]High-Precision Software Directory, Bailey D B /~dhbailey/ mpdist/ [2010-8-11][专利]专利获得者姓名年专利号[12] Plank C J 1978 US Patent 4 081 490。
物理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物理化学学报》征稿简则《物理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 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刊载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 从1997年起被SCI收录.1 文稿形式通讯(快报): 以短文形式快速报导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论文: 报导学术价值明显、有创新的系统性研究成果.综述: 结合自己的系统研究, 对物理化学某个分支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做综合评述. 建议全文超过10000字, 引用参考文献多于100条.2 文稿准备文稿可用英文或中文撰写, 推荐用英文撰写.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和审稿, 中、英文稿均需有中、英文题目, 作者姓名与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文稿请注明中图分类号.2.1.1 文章题目宜简单明确, 能突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之处, 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文题中尽量避免使用‘研究、探讨、初探’等词语. 英文题目实义词的首字母用大写, 其余小写.2.1.2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 双名两字之间加连字符, 如OUYANGGuo-Bin (欧阳国宾); 请在通讯联系人姓名右上方标注*号.作者的署名及顺序以投稿时文稿上标注的为准. 作者英文单位使用全称, 不用缩写.2.1.3 请在文章首页脚注中给出通讯联系人的Email地址和电话; 稿件所及工作若有基金资助, 请在首页脚注以中、英文注明项目准确的基金名称及批准号.2.1.4 中英文摘要按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 应能简明、确切地阐述文章的创新性内容, 给出研究目的(有时可省略)、方法、重要的结果和主要结论; 但不宜对文章内容和结论进行评价或评论, 不宜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 不宜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 不推荐在摘要中引用文献, 除非文章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结果. 摘要中尽量不使用复杂化学结构式、图片和公式. 英文摘要的含义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但不应逐字翻译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 避免使用复句套复句的超长语句, 推荐篇幅为200−400个单词.2.1.5 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并有5−8个关键词, 尽可能不使用题目中已有的词.2.1.6 前言部分讨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已报道的结果, 不宜简单描述某某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和结论, 而应进行有深度的归纳和总结. 前言需清楚并简明地说明研究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对该领域的新贡献, 但不需要在前言中交代具体的结果或结论.2.1.7 为便于感兴趣的读者重复实验(计算)结果: 实验部分应交代足够的实验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 特殊试剂需要给出厂家和纯度, 常用试剂只需给出纯度; 主要仪器需要给出厂家和型号以及主要的实验参数; 计算部分应交代计算所用程序、计算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所用参数. 2.1.8 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准确地呈现主要结果, 并注意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应结合文献结果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而不仅仅是描述结果, 建议讨论结果的重要性并能与前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呼应.2.1.9 结论部分给出研究取得的结论, 可适当评论结果的意义以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略称或代号, 在首次出现时需注明其全称或加以说明.文稿中的物理量(量符号需用斜体)与单位推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量和单位”的规定表述. 出现组合单位时, 请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加点乘符号, 如J·K−1·mol−1. 物理量如需加注上、下角标说明时, 其字符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如: S BET、r n等.文内较长或需突出的公式, 推荐单独占一行并居中. 有机化合物及一般配合物尽量不写结构式, 尤其是在行文及表格中使用时, 请采用简单的化学式或以适当的化学名称表示. 对一些复杂的结构式, 可将该化合物作为图编号, 正文及表格中使用其编号.行文内书写含分数式的公式时, 请用斜分数线, 如ΔS=Q r/T, θ=b/(1+b). 带根号的公式, 请用幂的形式表示, 如F(α)=1−(1−α)−1/2. 较复杂的e为底的指数, 以exp形式表示, 如exp(−E a/RT).推荐文稿用WORD录排, 小四号字, 中文用宋体, 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颜色选为黑色, 文题和节标题加粗, 倍行距. 请尽量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简单的字母、符号和公式. 希腊字母(如α, β)请直接插入相应的字母, 不要用英文字母(a, b)变换成Symbol符号(α, β), 以避免因转换字体使其不能正常显示. 文稿通栏排版.图表2.7.1 图、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 图1、图2、图3…,表1、表2、表3…), 并且所有图、表均应在正文中被提及.2.7.2 为便于国外读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 图、表有对应的中英文图题、表题(英文文章不需要中文图题、表题), 图题、表题应尽量简短, 将说明性文字以及对图表中使用的符号的解释说明放在图注、表注中; 图注、表注及图表中的各项表述只使用英文.2.7.3 图可用*.TIF、*.JPG、*.PCX、*.BMP等格式, 推荐优先使用*.TIF. 曲线图推荐用Origin做图, 并将Origin原图插到Word文档中, 无须转换为JPG或TIF图. 单栏图片最大尺寸为8 cm⨯20 cm, 通栏最大尺寸为17 cm⨯20 cm, 通栏的宽应大于10.5 cm. 图的分辨率宜达到或超过如下标准: 黑白曲线图600 dpi, 灰度图300 dpi, 彩色图300 dpi.2.7.4 图应墨黑线匀、曲线位置适中美观, 曲线的粗细是坐标轴的2倍. 图中曲线达两条以上而需加以区别者, 推荐以字母编号, 图中的数字、字母等一律用Arial字体. 图中坐标刻度线应朝向图内. 照片要求层次分明, 有足够的反差; 显微图片应标明尺寸比例.2.7.5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表格栏目要配置适当.2.7.6 图的坐标及表头栏目, 使用该物理量的符号(勿使用复杂的英文全称)与其单位符号的比值,如ΔG / (kJ·mol−1)、T / K、t / s, 图的坐标分度及表内只列数值.2.7.7 文中图、表应是表达文章主题所必须的, 同一批实验数据不应重复表述于图、表中, 更不能为增加篇幅, 而将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图、表放在文章中. 若一些图、表对文章主题有辅助作用, 可只作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发布到网站.2.7.8 请尽量提供彩色图片, 以利制作彩色PDF文档. 用Word软件处理图文混排的文章时, 最好将图以嵌入方式插入文章中相应的位置, 以免图片发生不可预知的移动.参考文献2.8.1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中文文献均以英、中对照形式著录. 每条文献的作者全部照录, 不可省略. 引用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类期刊最近刊出的文章, 能突显出文稿内容对物理化学学报读者的重要性. 请恰当引用国内刊物以及您自己的前期工作.2.8.2 文献著录等效采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的格式, 在使用Endnote, ReferenceManager, ProCite等软件插入和管理文献时, 请选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的文献样式. 以下是具体示例, 更详细情况可参考The ACS Style Guide.2.8.3 文献按在文中(包括图、表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从‘1’开始编号, 在句子中的适当位置以不加括号的上标形式标注, 句子或从句的引用, 将文献编号放在标点符号的后面(如…取得了进展,1,2), 提及被引作者时, 将编号放在被引作者姓后; 2位作者的文献将2位作者都列出(如张文兰和李奇思3), 3位以上作者, 只列出‘第1作者+等’, 引用同一责任作者的多篇文献, 以‘责任作者+其合作者(或同事)’形式表示(如王武与其合作者2,4-6); 引用多篇文献以逗号分开, 中间不加空格, 3篇以上连续文献, 以一字线连接首、末文献编号; 文献列表中将文献编号放在圆括号中(如(8)).2.8.4 期刊:按“作者. 缩写刊名年,卷, 页.”顺序著录. 对每期页码从1编号的期刊, 以‘(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对于增刊, 在卷号后, 以‘(Suppl.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对没有卷号的期刊, 以‘No.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期号均放在卷号后, 并与卷号之间留一空格. 刊名缩写参照CASSI, 即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 也可从SCI网站jcr)查询SCI收录期刊的ISO缩写形式.例1 Zhong, A. G.; Huang, L.; Li, B. L.; Jiang, H. J.; Liu, S. B. Acta Phys. -Chim. Sin. 2010, 26, 2763. [钟爱国, 黄凌, 李佰林, 蒋华江, 刘述斌.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 2763.]2.8.5专著、译著: 按“著者. 著作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卷, 页码范围.”顺序著录.例2 Schmickler, W.; Santos, E.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2nd ed.; Springer: Heidelberg, 2010;pp 99–113.例3 Oyama, M.; Umar, A. A.; Zhang, J. D. Recent Advances in Metal Nanoparticle-Attached Electodes. In Advanced Nanomaterials; Geckeler, K. E., Nishide, H. Eds.; Wiley: San Francisco, 2010; pp 171–188.例4 Casser, R. P. H. An Introduction to Chemisorption and Catalysis by Metal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1991; pp 228−241; translated by Zhao, B. Y., Wu, N. Z., Bu, N. Y. [Casser, R.P. H.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 赵璧英, 吴念祖, 卜乃瑜,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28−241.]2.8.6 会议论文: 会议文集必须为正式出版物方能列为参考文献. 须按“著者. 题名. In 文集名, 会议名, 会址, 开会时间; 编者, Eds.;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页码范围.”顺序著录.例5 Zhao, X. S.; Ugliengo, P. Cata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n Catalysts of Graphene Supported Platinum. I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Sur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Trieste, Italy, Sept 13−20, 2008; Zecchina, G., Cost, P., Morterra, D., Eds.; Elsevier: Amsterdam, 2009.2.8.7 专利: 按“著者. 专利题名.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顺序著录.例6 Li, X. H.; Geng, W. G.; Pan, W. P.; Duan, H. L. Synthesis of 1-Diester-3-alkyl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CN Patent 10 032 , 2005-01-04. [李雪辉, 耿卫国, 潘微平, 段红丽. 1-双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CN10 032 [P]. 2005-01-04.] 例7 Jantschoff, K.; Lensen, F. C.; Kiudrowski, P.; Mossing, W. Pt/FTO Counter Electrod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Prepared by Sputtering-Displacement. Eur. Pat. Appl. 7458483, 2009.2.8.8学位论文: 按“著者. 题名. 学位, 授予单位名称, 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时间.”顺序著录.例8 Liao, W. Study on Novel Protein Chip and Biosensors Based on FTIR-ATR. Ph. D. Dissert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2005. [廖玮. 新型蛋白质芯片及基于全反射红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5.]2.8.9 电子文献: 按“作者. 题名. 获取或访问路径(访问日期).” 顺序著录.例9 Welcome to Acta Phys Chim Sin. (accessed Oct 27, 2010).2.8.10 软件: 按“著者. 软件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顺序著录.例10 Frisch, M. J.; Trucks, G. W.; Schlegel, H. B.; et al. Gaussian 03, Revision ; Gaussian Inc.: Pittsburgh, PA, 2003.3 投稿可通过网上在线投稿或)投稿.请随文稿附短函(Cover Letter)说明文章的亮点(创新点), 通讯联系人(应为本文学术负责人或单位相对稳定的人员)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Email、传真), 推荐三个以上的专家审稿, 并声明单位和作者署名无争议. 有外籍人士署名的稿件, 需附该人士同意在我刊发表此稿件的信函(或Email).4 稿件的审理和费用收到稿件1周内对稿件进行初审, 并通过Email将初审结果通知作者. 请按通知要求提交经全体作者签署并由通讯作者单位审查盖章的版权授权书. 同行评审平均周期为21天, 但有时因审稿专家非常忙, 评审时间会比较长, 但一般不会超过10周. 经审理拟刊用的稿件, 责任编辑将同行评审结果和格式方面的修改建议一起返给作者.从2008年起停止收取稿件评审费(注册费).提请作者校对清样时通知交纳版面费: 收费标准100元/印刷版面; 若需彩色印刷, 每印刷版面另收300元印刷成本费. ‘邀请稿’以及录用为‘通讯’的稿件免收版面费; 确实有困难的作者可申请减免版面费. 期刊印出后, 赠送当期期刊2本和精装抽印本10份.物理化学学报开户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户名: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帐号: 088(信汇单上请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稿件编号)我刊刊发的文章被文摘类刊物及检索机构(如ISI、C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无偿收摘, 全文电子版在我刊网站和期刊全文数据库网上公布(如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台湾CEPS).如有异议, 请在投稿时事先声明.按审稿意见修改并经进一步审核和加工后, 文稿将进入发排和组版状态(可登陆投稿系统查询), 若需录用证明, 请与责任编辑联系.5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871服务热线: +86-, , Fax: +86-, Email刊物网址: 亦可从北京大学主页中的科学研究/学术期刊页面进入)《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2010年11月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报》投稿须知2014-10-28《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物理学中文学术期刊,登载国内外未曾公开发表的具有原创性的物理学研究论文、前沿领域综述和研究快讯。
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SCI-CD,SCI-E,Scopus,CA,INSPEC,EI,JICST,AJ和MR等国际核心检索系统收录。
1 刊登文章范围1.1 本刊重点关注凝聚态物理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原创性工作,要求研究论文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研究快讯须含有首创性成果;前沿领域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研究成果完成,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本刊欢迎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创新性强、学术价值高、有足够物理内涵、能引起较为广泛兴趣的论文,要求实验结果可信,实验可重复。
1.2 除学术水平外,论文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文章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的写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文章被读者认可、引用,写作质量太差的文章不在本刊接收范围。
2 版权和学术规范2.1 作者投稿须同时转让文稿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作者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切勿一稿多投,杜绝抄袭、剽窃等,保证做到遵守编辑部有关版权转让协议与学术规范承诺中的规定。
请在编辑部网站首页"下载中心"栏下载"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承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签名后在投稿系统里上传。
2.2 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均应对论文工作做出过实质性贡献,并对文章负责,严禁与论文无关的人员挂名,对此项研究做出过某种贡献的合作人员和机构应予以感谢,放到致谢里。
文章投稿后不允许作者再修改作者署名及单位信息,故请作者投稿前慎重考虑作者署名及单位署名问题。
2.3 论文投稿前,应保证所有作者都知情,同意署名及共同作者的署名排序,且所有署名作者均须对稿件的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审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学术不端行为。
3 来稿要求编辑部不接收纸稿,作者投稿时须在期刊网站上传pdf格式的电子稿,论文写作要求请参考论文模板,凡不符合要求的文稿,本刊将做退稿处理。
3.1创新点作者投稿时请注意填写文章创新点介绍,简明扼要地说明文章主要的创新之处,以方便编辑和审稿人能对您的工作做出正确评判。
3.2 中英文题目、摘要、作者单位题目应简明、准确,不宜用缩略词。
摘要应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和讨论等。
摘要不能是结论的简单重复,尽量不要使用公式、参考文献和缩略词。
英文摘要可以不与中文对应,要求更为详细具体,一般不少于1500个字符,以方便国外同行了解本文工作。
中、英文作者单位必须写出全称和邮政编码。
3.3 中英文关键词、PACS代码请注意选择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特征的、准确的关键词和PACS代码,这样能够使更多同行读者检索到并引用您的文章。
中英文关键词、PACS专业代码不宜超过4个,列于中、英文摘要后,按其重要性顺列,PACS号不要用00,10,20,30等统代码。
3.4 引言一个写得好的引言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研究背景并引起读者兴趣。
引言的写作建议包括本研究领域背景的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描述、陈述为什么需要进行更多的或进一步的研究、阐述作者本项研究的目的和创新性等,最后一般需要给出文章的写作结构。
3.5 研究方法清楚介绍实验条件、样品、设备(计算方法、参数设置)等,保证他人可以重复您的工作。
3.6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论文的最重要部分。
结果介绍与描述一般借助图和表格。
讨论部分建议包括:结果意味着什么;恰当、深入、充分的物理分析和解释;将结果与之前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相联系,阐明结果的重要性;与其他已有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相比较并评价。
3.7 结论在研究结果与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本研究得到的重要论点,尽可能给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对每一个结论需要总结证据。
同时也可以指出本工作的不足和将要开展工作的展望。
请注意不能简单重复摘要和引言。
3.8 基金资助受基金资助的文章需写明相关基金规范的中、英文全称及批准号,一律以脚注用*号标示注于首页和及文后的英文摘要页。
相关基金全称的中英文可参考期刊网站"下载中心"相关资料。
3.9 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文中应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应保持全文一致,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后附缩略词,并用括号括起,之后可直接用缩略词,不再写全称。
3.10 插图、照片、表在文稿中按插图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并在正文相应位置处直接插入图片,在图下面标注图题、图注。
有分图时分图用(a),(b),(c)等标号,并在总图题后给出(a),(b),(c)等分图题。
正文最后需另附图一份,将全文的图集中到一起,供编辑加工使用。
(对图的要求请见本刊网站下载中心)表采用三线表的格式(必要时可加辅线),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全表的单位一致时,单位放在表的右上角。
图题和表题要求中英文对照。
图和表里的文字用中文,图的坐标和表头的量用"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形式标记。
图、表中出现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须与正文一致,不要出现正文中没有交待或与正文内容无关的文字、数字或符号。
3.11 公式公式在文章中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用()括起置于公式右边。
3.12 参考文献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未正式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文献引用,确实需要时可在引用当页作为脚注a)处理。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文献号须加[ ]用上标表示,若写成"文献[ ]"则与正文平排,其顺序应按正文中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多次引用的同一文献不重复编号。
参考文献格式(更详尽内容请参考网站的下载中心"参考文献引用须知")[期刊] 作者年份刊名卷号起始页码[1] Sun Q C, Wang G Q 2008 Acta Phys. Sin. 57 4667(in Chinese)[孙其诚,王光谦2008 物理学报57 4667][2] Shahverdiev E M, Shore K A 2005 Phys. Rev. E 71 016201[专著] 著者年份书名版次(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商)起始页码[3] Bloembergen N 1965 Nonlinear Optics (New York: Benjamin) p12[4] Feng D, Jin G J 2003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Volume 1) (Beijing:Higher EducationPress)p341 (in Chinese) [冯端,金国钧2003 凝聚态物理学(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41页][译著] 原作者姓名译者姓名(translated by) 出版年译著名(出版地城市名:出版商)起止页码[5] Eckertova L(translated by Wang G Y)1986 Thin Film Physics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110-113 (inChinese)[埃克托瓦L著(王广阳译)1986 薄膜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10 -113页][论文集] 作者姓名出版年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商)起始页码[6] Hardie R C, Smith F 1983 Collection in Sensory Physiolog (Berlin: Springer-Verlag) p13[会议文集] 作者姓名出版年会议名称或会议文集名称会议地点城市名,会议时间,起始页码[7] Tabbal A M, Mérel P, Chaker M 1999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sma Chemistry Prague, Czech Republic, August 2-6,1999 p1099[硕/博论文] 作者姓名年论文题目Ph. D. Dissertation/ M. S. Thesis 城市名: 单位名[8] Yang K H 2001 Ph. D. Disserta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in Chinese) [杨凯华2001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 北京大学)][9]Guo Z Y 2005 M.S. Thesis ( 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n Chinese) [郭哲颖2005 硕士学位论文(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预印本] 作者姓名年arXiv号[学科领域][10] Latham T, Gershon T 2008 arXiv: 0809.0872v1 [hep-ph][电子文献] 主题作者姓名网址[引用日期][11]High-Precision Software Directory, Bailey D B /~dhbailey/mpdist/ [2010-8-11][专利] 专利获得者姓名年专利号[12] Plank C J 1978 US Patent 4 081 4903.13 附录排在参考文献前面,标题排列和编号方式为附录A,附录B,附录C,每个附录里如果有表,则相应为表A1,A2,表B1,B2,表C1,C2。
4 其他4.1文章从投稿到录用一般需经过编辑部初审、同行评议、编委会终审等环节,时间一般约为2-3个月。
4.2 作者投稿时应认真填写作者及PACS代码等信息,以方便编辑部对文章的后续处理。
4.3文章评审通过后上传修改稿时,请同时上传PDF文件和可供排版的Word文件或者tex 格式的Latex文件,以及所有图的源文件。
4.4文章被正式录用后,本刊将收取适当的版面费,同时向作者酌付稿酬,具体情况在文章被录用后见网上通知。
4.5作者须自留底稿及电子文件,文稿在4个月内未在网上查到信息,可自行处理,但须告知编辑部(Email: 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