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易错题整理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doc 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一、填空:1.y除以3的商为y/3,a的平方加上a的2倍为a^2+2a。

2.如果C-3.5=7.5,则4C=44.3.如果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117,则这三个奇数为39、41、37.4.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5.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6.XXX坐在班上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4,4),这个班共有16人。

7.比零大的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8.判断: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不可能比这两个数小。

9.4A=B,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

10.如果a与b是两个不同的素数,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1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是90.1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其中一个数是5,另外两个数是20或30.13.24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2倍。

14.判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个两个数都小。

15.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那么最小公倍数一定是B。

16.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17.把整个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部分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子。

18.4米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可以看作是把20米平均分成25份,表示其中的1份。

19.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5个,其中最大的是5/6.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有2个,它们的和是7/6.20.判断: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一定都是假分数。

21.分数单位是11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7/12的最小带分数是0又7/12.22.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占全天的3/8.这句话中,把8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天睡眠时间应该占3份,是4.5小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因数和倍数易错题整理(有答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因数和倍数易错题整理(有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因数和倍数易错题整理一.填空:1.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2.()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3.一个数,既是16的倍数又是16的因数,这个数是()。

4.质数a有()和()两个因数。

5.一个五位数,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偶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6.6和60相同的质因数有(),它们的积是(),也就是36和60的()7.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8.48、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9.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公因数为().10.3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小最公倍数是()。

12.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3.如果A=2×2×3×5,B=2×3×3×5,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15.若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5,则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

16.自然数a既是60的因数,又是15的倍数,a可以是()。

17.一个四位数,个位上是最小奇数的5倍,十位上是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他数位上是0,这个四位数是()。

18.在a=9b中(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a,b]=( )。

19.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则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有()个。

20.(2019春•无锡期中)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6,最小倍数也是,这个数的因数有1.16.2.8.4;这个数与12的公倍数有.21.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还是一个奇数,这个数是22.在a=6b中(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a,b]=(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测试卷含完整答案(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测试卷含完整答案(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B.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2的倍数。

C.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D.任意两个非0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2.9×21×53×2437的积是()。

A.奇数B.偶数 C不能确定3.12的因数有()个。

A.4B.6C.84.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5.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不可能是()。

A.48B.24C.16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的最小倍数。

A.大于B.等于C.小于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不同奇数的积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2.如果a÷b=4,那么a一定是b的倍数。

()3.1是任何数的因数。

()4.0、-2、-4都是偶数。

()5.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6.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种。

()三.填空题(共6题,共11分)1.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质数也是偶数的数有(),既是奇数也是合数的数有()。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的倍数。

3.两个连续的自然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是()和()。

4.三个连续的偶数,最小的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和()。

5.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样的三位数中,最小的是()。

6.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扩大()倍。

四.解答题(共5题,共25分)1.有30个贰分硬币和8个伍分硬币,用这些硬币不能构成1分到1元之间的币值有多少种?2.教室里有一盏灯亮着,突然停电了,李老师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如果这个班有36名同学,每人都拉一下开关,最后灯是亮着还是关着?请说出你的理由.3.把下面的数填在合适的圈里.1;2;3;4;5;6;8;12;18;24;30;36;72;904.一个醉汉走进没开灯的卧室,按了10下开关,这时灯是关着的,如果按了101下开关,灯是亮还是暗?5.1+2+3+……+999+1000+1001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请写出理由。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提高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提高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提高题1、今年甲x岁,乙(x+5)岁,4年前他们相差(5)岁。

当甲30岁时,乙35岁。

2、一个数既有因数12,又有因数18,这个数最小是(36)。

3、在括号里填一个数,使它和已知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4和(5)9和(7)10和(3)4、在括号里填一个数,使它和已知数至少有两个公因数。

12和(6)20和(10)28和(14)5、在括号里填一个和已知数不同的数,使它和已知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所填的数。

19和(17)12和(11)27和(25)6、如果b是a的因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7、a9是真分数,是假分数,a最大是(8)。

10a8、在1、2、4、7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可以组成的真分数有(5)个,其中最小的真分数是(1/2),任选两个数可以组成的假分数有(3)个,其中最大的假分数是(6/7)。

9、将3千克糖果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了(0.6)千克糖果,每个瓶子装了这些糖果的(3/5)。

10、将3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一段是(0.75)米。

2的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少6)。

5312、将的分母扩大3倍,分子要加(8),分数的大小不变。

411、将(3/4)化为分母为20的分数,得(15/20)。

13、16÷(2/3)=(24)。

14、一袋盐424)千克,吃去它的(1/5),还剩下它的(339.2)千克;若吃去(2/5)千克,还剩下(254.8)千克。

15、小军在一次座位调整时,先向后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现在小军的额位置是(4,5),小军原来的位置是(2,2)。

16、一个钟面的时针长6厘米,从12时到6时,时针的针尖走了(18)厘米,时针扫过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

17、一个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15π)厘米,面积是(25π/4)平方厘米。

18、将一根3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段。

锯了5次,每段是(0.6)米,每段长是这根木料总长的(1/5)。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易错题

一、简易方程1.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1)粮店运来60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多15袋,运来面粉X 袋。

(2)小芳每天坚持跑步x 米,7天一共跑了2.8千米。

2.解方程 x-7.9+5.4=12 51- =91 3.李小刚买一个文具盒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本笔记本又用去4元,这时还剩16元。

李小刚原来带了多少钱?4.小丽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经过40秒相遇。

已知小丽每秒跑4.5米,求小华每秒跑多少米。

(列方程)变式:小丽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40秒相遇。

已知小丽每秒跑4.5米,求小华每秒跑多少米。

(列方程)5.甲、乙两艘轮船同时沿同一条海上航道从青岛开往广州。

甲船每小时行2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2千米。

几小时后两船相距30千米?(列方程)6.小颖和小婷每天早上坚持跑步,小颖每秒跑6米,小婷每秒跑4米。

(1)如果她们从100米跑道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秒后两人相遇?(列方程)(2)如果她们从2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地点沿逆时针方向同时出发,多长时间后小颖比小婷整整多跑1圈?(列方程)7.吴伟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支铅笔,张欣兰买了8支同样的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多少支铅笔的价钱?8.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280米/分,乙的速度是240米/分。

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列方程)9.学校体育室一共有186根跳绳。

四年级5个班,每班借了18根。

剩下的借给五年级的4个班,平均每班借多少根?(列方程)三、因数和倍数1.在每个□里填一个数字,使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

7□ □12 20□ 3□52.从0、5、6、7中选出3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你能组成多少个?3.在□里各填一个合适的数字。

(1)48□,25□,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易错题型专练卷 一、填空。

1. 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不用求解) (1)上衣单价x 元,买8件这样的上衣一共用去420元。

(2)一班和二班共有100名学生,一班有x 名,二班有48名。

(3)树上原来有x 个桃,摘下26个,还剩34个。

2. 对于自然数A.B ,规定A ※B=A +B -2,如果(6※4)x=32,则x=________。

3. 求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小华在计算9×(△+☆)时,因为漏看了括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20,那么☆=________。

5. 如果0.5X=0.25,那么X 一0.08= . 6. 在(24-3x )÷6中,x 等于 时,结果是0;等_______ 时,结果是1. 7. 如果x + 3 = 9,那么2 x -8 =_________。

8. 一本故事书的价钱是x 元,一本字典的价钱是一本故事书的2.5倍。

一本字典_________元,一本故事书比一本字典少_________元,3本故事书和1本字典一共是_________元。

9. 1个橘子和____个草莓同样重 2个西瓜和___个苹果同样重 10.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115,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 和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准------------答------------题----------------------11.小明今年a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比小明今年年龄的3倍少2岁,妈妈明年________岁。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易错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易错题(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易错题 一、填空。

1.体育馆里有篮球a 个,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排球和篮球一共有( )个,排球比足球多( )个。

2.小亮和小光参加100米赛跑,小亮的成绩是12.88秒,比小光快0.14秒。

设小光的成绩是x 秒,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x ,其中最小的偶数是( )。

4.如果a+2表示一个偶数,那么a 表示( )数,a+1表示( )数,3a 表示( )数。

(填“奇”或“偶”)5.如果b a 约分成最简分数是31,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121243===9÷( )=( )(填小数) 7.张老师把12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小组,平均每组分到( )本,平均每组分得这些图书的( ),第4本图书占这些图书的( )。

8.电脑绘图时,李老师将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扩大为半径6厘米的圆,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9.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那么圆的半径是( )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如图,这是爸爸和小明在体育馆游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爸爸和小明都游了( )米,( )先出发,( )先到达。

(2)爸爸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少( )秒。

(3)小明游到( )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在此之前平均每秒游( )米。

(4)爸爸平均每秒游( )米。

二、判断。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 )2.真分数一定小于1,假分数一定大于1。

( ) 3.大圆的圆周率和小圆的圆周率一样,都是3.14。

( )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21,还剩21米。

( ) 5.半径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三、选择。

1.妈妈今年x 岁,小蕊今年(x-26)岁,10年后,妈妈比小蕊大( )岁。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

苏教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苏教版⼩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1.把2⽶长的绳⼦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长()⽶。

2.⼀袋⼤⽶重40千克,平均每⼈分8千克。

24千克可以分给()个⼈,这部分⼈分到的⼤⽶占总重量的()()。

3.⼀个数是12的最⼩倍数,另⼀个数是18的最⼤因数,这两个数的最⼤公因数是(),最⼩公倍数是()。

4.⼀个三位数,是由最⼩的质数、最⼩的奇数、最⼩的合数组成的,在这些三位数中最⼤的偶数是()。

5. 把54分解质因数是()。

6.将⼀个直径8厘⽶的圆形纸⽚沿直径对折后,得到⼀个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积是()平⽅厘⽶。

7. a 是⼤于1的整数,以a 为分母的分数中,最⼤的真分数是(),最⼩的假分数是()。

8. ⼀根34⽶长的绳,如⽤去它的14,还剩()();如⽤去14⽶,还剩()。

9.1024⾄少加上()是5的倍数,⾄少减去()是3的倍数。

10.⼀瓶油,连油带瓶24.5千克,⽤掉⼀半后,还剩13千克。

原油()千克。

11. 若A 和B 的最⼤供公因数是1,那么6A 和6B 的最⼤公因数是(),最⼩公倍数是()。

12.⼀个数既有因数12⼜有因数18,则这个数最⼩是()。

13.a 、b 、c 、三个数的和是64,如果a 减少2,b 增加2,c 减少⼀半,这3个数相等,c 是()。

14.在100⽶的跑道上,先从左端起,每隔6⽶画⼀个黄点;再从右端起,每隔5⽶画⼀个红点。

跑道的两端都不画,有()个点是重复的。

15.1、1、2、3、5、8…这列数中第17个数是()数(奇或偶),前17个数的积是()数(奇或偶)。

16.⼀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9⼩时。

飞机飞出去时顺风,每⼩时可以飞1500千⽶;返回时逆风,每⼩时飞1200千⽶。

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千⽶,就需要往回飞。

17.⼀个数分别是14和16相乘,所得的积的和是1200这个数是()。

18. ⼀个钟⾯被分成两部分,较⼩部分的圆⼼⾓是120°,请问较⼩部分占整个钟⾯的()(),较⼤部分占整个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易错题下(1)
一、填空:
1、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 )厘米。

这个正方形里包含有( )个长方形纸片。

2、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3米的()() ,是1米的()() ,也就是()()
米。

3、制作一份糕点,甲师傅需要0.6小时,乙师傅需要65
小时,( )做得快。

4、在一个半径是8厘米的圆里画一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

这个扇形的面积是圆的()() ,
是( )平方厘米。

5、同学们在山坡上栽了一些松树和柏树,其中松树的棵数正好是柏树的4倍。

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
,柏树的棵数是植树总棵数的()()。

6、有三个连续的奇数,如果其中最小的一个是a ,那么最大的那个数是( ),这三个数的和是( )。

.7、有一筐桃,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正好还剩1个;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正好也剩1个。

如果这筐桃的个数不超过50,那么这筐桃可能有( )个,也可能有( )个。

二、解决问题;
1、小红对本班40名同学上学的出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31的同学乘坐汽车上学。

52的同学家长接送。

其余同学步行上学。

步行上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在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活动中,张青把自己积攒的零花钱的一半还多5元钱捐给了灾区。

这时自己还有28元。

他原来有多少零花钱?
3、有一个圆形水池,周长等于25.12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俗话说“货比三家”,小敏在批发市场买一批铅笔,连跑了三家摊位,发现:甲摊位5元买8枝;乙摊位5枝要3元;丙摊位7元买8枝送2枝。

请你帮小敏算一算,该选哪一家购买比较便宜?
5、李老师和张老师每天早晨都在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跑道的全长是360米。

如果
李老师平均每秒跑6.5米,张老师平均每秒跑5.5米,而且他们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往相反的方向跑,经过多少秒两人第一次相遇?
6、石大伯靠墙围了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一共用去50.24米长的篱笆。

这个养鸡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如图,大圆的直径是6厘米,小圆的直径是4厘米。

大圆里的涂色部分比小圆里的涂色部分大多少?
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d=4.8cm
五年级易错题下(2)
一、填空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是一米的(),剪一次所有的时间是全部时间的()。

2.王师傅8分钟制作了5个零件,他每分钟能制作()个零件,制作一个零件要()分钟
3.5米长的绳子剪去1 5 米,还剩下()米 5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1 5 ,还剩下()米
4. 6 8 的分子加上9,分母加()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
5.把5筐苹果,每筐40千克,平均分给10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千克,是全部的(),平均每个班分的是1筐的()
6.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分母是8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最小带分数()
7.A=2×2×3×5×7 B=2×3×7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
小公倍数是()
8.一个走时准确的时钟,时针长3厘米,经过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共()平方厘米,分针长4厘米,经过一昼夜,分针尖端所经过的路程长()米
9.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分子是9的假分数有( )个
10.全班有学生44人,女生有24个,女生占全班的( ),男生占全班的( ),男生是女生的( ),如果把男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能分( )个组,每组最多( )个
11.5/ 8 米是()米的1 /8 ,还可以是()米的()/()
12自然数A÷B=11倍,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自然数A是B的1 /8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自然数A是B的因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自然数A+1=B,A 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3.45÷()= ()45 =0.6=72() =9×4 15+()
14.一批零件,10个合格,1个不合格,不合格的占总数的()
15单位换算:100分钟= ()小时 45分钟=()小时
18小时=()天(填分数) 68分=()时(填分数)
0.8L=( )L(填分数) 32时=()日(填分数)
1.032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6、修一条路,已经修的是未修的5倍,已经修了全长的(),未修的是已经修的()17王大爷用31.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
1. 把5克盐放到100克水里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盐是水的几分之几?
2.用长24cm,宽16cm的小长方形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木块,拼成的大正方形边长最小是多少cm? 至少要这个样小长方形木块多少块?
3.用正方形地砖铺一间长24m长,宽27m米的房间,要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方砖可用?最大可以用边长是多少m的地砖?要用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4.王师傅4小时做5个零件,李师傅9小时11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个零件,李师傅做一个零件要()小时,()做得快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5.甲乙沿着一条路一
起走,甲每秒前进60米,乙每秒前进50米,,多少秒后两人相距1200米?甲乙在一座桥北边沿着桥一起走,甲每秒前进60米,乙每秒前进50米,甲到达南桥头后返回在距离南桥头200米的地方相遇,行了多少秒?甲乙在一座500米桥北边沿着桥一起走,甲每秒前进60米,乙每秒前进50米,甲到达南桥头后返回并与乙相遇,行了多少秒?
6. 甲乙两人在两地相向而行,甲每秒前进60米,乙每秒前进50米,多少秒后在距离中点200米处相遇?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7.一根环形钢管,外直径是12厘米,壁厚2厘米,钢管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
8.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21小时,做英语用了41 小时,做语文用了()小时。

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所有时间的21,做英语用了41 ,做语文用了全部时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