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导学案

合集下载

周庄水韵导学案.doc

周庄水韵导学案.doc

课题:周庄水韵P8—14 班级:八年级(16)班姓名主备人:万覃课型:讲读课时 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分组教学、点拨学法自学、合作、探究、展示冷水江市英才实验学校中学语文导学案8-1-1-1 [语文版】一、 学习目标: (-)知识:在掌握有关游记散文知识的基础上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游踪,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了解 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学习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

(-)技能: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三)情感:仔细揣摩语言,品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景之美,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注意 适时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的壮丽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怀。

二、 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2、 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

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营造气氛: 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曲悠扬、和谐的笛声从远方悠悠响起,一艘乌篷木船慢慢从水面上滑过,木橹 在水面上轻轻搅动,两岸的楼房,头顶的石桥一一从身旁掠过…… 二、我的课文,我做主:【课前预习】第一课时 (%1) 阅读提示1 .你了解作者吗?请看课文第二页注解① 2.关于三峡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 世无双的大峡谷一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 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 “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三峡地跨两 省。

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

江面最狭处有100米 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1) 我是播音员: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词语注音。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0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0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0篇】周庄水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实情感;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4.体会山川美丽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就曾居住周庄,它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所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被评为中国“第一水乡”。

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

今天让我们随散文家赵丽宏一起去游览周庄,感受周庄的水之韵。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解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在“行万里路”后才写出优美动人的游记,本文作者赵丽宏三次神游周庄写下此篇《周庄水韵》,这个“韵”字指什么?周庄水的“韵”具体体现在哪儿呢?同学们要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本文。

2、复习游记知识,请学生完成下列填空。

游记,要点明、,交代、,抓住,并做到。

(答案:时间;地点;游踪;观赏顺序;景物特点;情景交融。

)3、朗读课文。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并指出一些字词的音义。

(1)提出疑难字词。

(2)解释重点词语。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 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水韵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位置、历史和风貌。

2. 探讨周庄的水系特点和水利工程。

教学活动:1. 展示周庄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周庄的美。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周庄的概况。

3. 分组讨论,探究周庄的水韵特色。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了解周庄的历史和文化。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韵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水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水系的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

2. 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和功能。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水系的地图,了解其分布情况。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

3. 举办水乡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文化价值。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周庄水系的简单示意图,标注其主要河流和桥梁。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系的短文,描述其特点和自己在周庄的经历。

第三章:周庄的古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古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古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 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古建筑,观察其建筑风格和构造特点。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3. 举办古建筑保护讲座,让学生了解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拍摄一幅自己喜欢的周庄古建筑照片,并简要介绍其历史和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周庄古建筑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和建议。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风情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分析周庄民俗风情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美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如河流、古桥、房屋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水乡美景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河流和古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河流和古桥的特点和历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景观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河流的特点和流经的景点。

2. 介绍周庄古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河流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流经的景点,如富安桥、兴桥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古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如钥匙桥、矛盾桥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河流和古桥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章:周庄的房屋和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房屋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房屋的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介绍周庄建筑的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房屋的图片,了解其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房屋和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和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和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周庄水韵导学案

周庄水韵导学案

《周庄水韵》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掌握有关游记散文知识的基础上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学习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

2、味文章语言,体会优美意境。

3、学习运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4、让学生了解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储备:1、周庄的由来周庄镇旧名贞丰里。

据史书记载,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2、有关周庄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

周庄环境幽雅,建筑古朴,四面环水,河道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筑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还有那份敦厚纯朴的古镇民风,构成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画。

人们称之为“东方的威尼斯”。

周庄一直成为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著名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3、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

後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

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

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4、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

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八年级上语文《周庄水韵》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周庄水韵》导学案答案

初中语文导学案答案(YK八上)课题:2、周庄水韵课型:新授备写人:审核:城关镇二中八年级语文组时间:2012年7月二、课前预习1、生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木橹.(lǔ)搅.动(jiǎo)斑斓..(bān)(lán)漾.动(yàng)彩绸.(chóu)连缀.(zhuì)仲.春(zhòng)屋脊.(jǐ)覆.盖(fù)目眩.(xuàn)屋檐.(yán)渗.出来(shèn)谛.听(d ì)参差..(cēn)(cī)娴.熟(xián)轨.迹(guǐ)剔.透(tī)丝弦.(xián)勾勒.(lè)黑黝黝.(yǒu)缤.纷(bīn)隐匿.(nì)璀璨..(cuǐ)(càn)摇曳.(yè)2)词语积累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朦胧:不清楚,模糊。

连缀:相接。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仲夏、仲秋、仲冬以此类推。

丝竹:代指弦乐器。

清澈剔透:形容水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勾勒:画出形象的轮廓。

隐匿:藏起来,不显露。

凝重:聚集在一起,很浓。

三、走进课堂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斑lán (斓 ) 漾.动(yàng ) xuàn (眩) 目晶yíng(莹) 谛.(dì ) 听 xián( 娴 ) 熟shùn (瞬 ) 息璀càn (璨) 黑yǒu yǒu (黝黝) 剔.透(tī ) 隐nì(匿) 勾lè(勒 ) 摇曳.(yè)丝xián (弦)2、《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上海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

四、走进文本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1、新课导入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9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9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9篇)《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抓住“水韵”,理清课文的思路,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体会出作者对周庄古风新韵的赞美之情。

3、引发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学习赏析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真正领悟到水乡周庄的古典情韵和当代的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周庄代表性的几幅画面,并配合古典乐曲。

2、教师解说:古老的石桥横跨在小河上;斑驳的老屋静默在河岸边;质朴的木船和云影、飞鸟徘徊在平静的河面上,这就是周庄。

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那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这些图片带着我们一起领略了周庄的美,但我想不管是画家画笔下的周庄,还是摄影家镜头里的周庄,都没有文人笔下的周庄美。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随着著名作家赵丽宏那唯美的文字,走进周庄,感受它的曼妙,品味其中的水韵风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思考: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恰当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把题目定为“周庄水韵”而不是“周庄之韵”或“周庄之水”呢?)【明确:作者以“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一句为“经”,概括了全文景物特点,领起文中作者行踪,“诗意”一词与题目相呼应:“‘周庄水及与之连在一起的事物有何韵致?’——‘充满诗意’”;“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一句为“纬”,交待了文章所写内容范围,连缀起了全文所写景物。

作者以“周庄‘水韵’”为题,实在是再恰切不过了!在这两句话的统领下,作者又分两部分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写作:在文章前三自然段,作者先介绍了对周庄的整体印象;四至六段详细描述了自己三游周庄的见闻。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1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1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1篇)《周庄水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理清写作思路。

3、品析清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品析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要求:熟读课文,自行解决文中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周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被称为“漂浮之都”的“水城”是意大利哪个旅游城市?(威尼斯)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景点在哪?(周庄)这两个旅游景点的共同点是什么?(水多、桥多)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给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及周庄的材料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思考: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那么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讨论、明确:第一幅——碧波荡漾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第二幅——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第三幅——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第四幅——春夜(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3、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第二部分(4-6):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1)齐读第1—3段的文字。

(2)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

讨论、明确:“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3)找出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

讨论、明确:“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4)说说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

明确: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5)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水中的倒影是清晰的还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一些词来形容,(斑斓)、(朦胧炫目)(斑斓迷离);作者还描写了小石桥,都举了哪些桥?这些桥都是一个样的吗?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很有特色,各呈风采;“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则化用于一首现代诗,诗的原句是这样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重点)
2.理清顺序,把握游踪。

(难点)
【课前积累】
1?作者常识: _______ , 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

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

出版有《珊瑚》
《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2.周庄简介:
周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西南33公里,属昆山市管辖,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

周庄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

旧名贞丰里,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

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其恩德,故称此为“周庄”。

由于它“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
楫”,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

镇内河汊纵横。

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水道将古镇分割为“井”字形,形成八道长街。

镇上建筑,古色古香,粉墙花窗,傍水而筑。

全镇进千座民居中明清及民国初年建筑占一半以上“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

拱桥、水巷、石板街、古屋,构成了周庄水乡特有的风貌。

小小周庄,就有14座石桥,其中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及双桥,形成独特的风景。

周庄人文荟萃,至今仍有许多文人雅士的旧居保存完好。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名副其实。

【课上突破】
一、预习反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谛听()摇曳()娴熟()屋脊(

2.本文体裁:___________ 。

二、文题解读
1、水韵”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多姿多彩的水乡。

2、题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本解读
1?作者几次游览周庄,并在文中找出其所在的段落?
2.文章可分为两部分,试着为其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3.找出课文第一部分中表述作者对周庄水乡印象的句子?
4•概括第一部分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的这个特点5?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是什么?
【课后提高】
1.给加点字注音。

参差()璀璨()摇曳()2.《周庄水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谛听() _____ 代_______ 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前两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周庄品析动人的情韵。

2.
赏析作者第三次游览周庄的印象,品析刻画景色的手法 【课上突破】
1?作者前两次去周庄,分别在什么季节,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E 回
2?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描绘了周庄的哪些景物?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的?
3. 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
4. 找出最能表现周庄“水韵”的语句,与第四段比较,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
n
二、问题探究
1. 从全文角度而言,作者描述前两次去周庄的用意是什么?第三次为什么详写?
2. 第六段文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r
町 国
3?作者在描写周庄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解读:
什么要这样写?
庄水韵的
课后提高】阅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也无法模仿”这段文字,然后答题。

1.这段文字先从______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_____________ 觉得角度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

2.选段中“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一句写得很有韵味,将这句话中的“抚摸”一词改为“照耀”好不好?为
什么?
3.选段第2,4 句中的“到处”各有所指, ____________ 2句指的是
4 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