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 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水韵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位置、历史和风貌。

2. 探讨周庄的水系特点和水利工程。

教学活动:1. 展示周庄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周庄的美。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周庄的概况。

3. 分组讨论,探究周庄的水韵特色。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了解周庄的历史和文化。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韵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水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水系的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

2. 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和功能。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水系的地图,了解其分布情况。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

3. 举办水乡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文化价值。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周庄水系的简单示意图,标注其主要河流和桥梁。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系的短文,描述其特点和自己在周庄的经历。

第三章:周庄的古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古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古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 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古建筑,观察其建筑风格和构造特点。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3. 举办古建筑保护讲座,让学生了解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拍摄一幅自己喜欢的周庄古建筑照片,并简要介绍其历史和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周庄古建筑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和建议。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风情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分析周庄民俗风情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2023年《周庄水韵》教学设计6篇

2023年《周庄水韵》教学设计6篇

2023年《周庄水韵》教学设计6篇《周庄水韵》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1、结合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驾驭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3、品读文章1-4自然段,体会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1、驾驭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一、新课导入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净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犹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闻名散文家赵丽宏的《周庄水韵》,领会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赐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赵丽宏,中国当代作家,1951年生,上海人。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多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斑斓(lán)眩目(xuàn)晶莹(yíng)参差(cēncī)谛听(dì)娴熟(xián)瞬息(shùn)绚烂(cuǐcàn)摇曳(yè)3、理解词义。

斑斓:颜色错杂绚丽。

迷离:模糊而难以辨别清晰。

眩目:刺眼。

晶莹:光亮透亮。

参差:指不整齐,不一样。

谛听:细致听。

娴熟:娴熟。

摇曳:摇动。

4、阅读课文,思索问题。

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方,你能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吗?明确:第一次: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覆盖着,石桥和屋脊都隐隐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巡游,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其次次:古老的砖石和清爽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调对比剧烈的版画;第三次:我很难遗忘这个奇异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安静的夜色中变得像奇妙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周庄水韵》。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其用法。

(3)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优美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珍惜家乡美好风光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周庄水韵》。

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其用法。

3. 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表达方式。

2. 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进行生动描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周庄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简介周庄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表达方式。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和讲解。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其用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表达方式,描绘自己熟悉的景物。

(2)学生互相交流,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周庄水韵》。

2. 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家乡风景的作文。

3. 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周庄水韵》;(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陈运和及课文创作的背景;(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周庄的水乡特色;(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中的美景描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家园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周庄水韵》;2.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美景描写,学会欣赏和评价;2. 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周庄水乡;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家园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周庄水韵》文本;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 生字词卡片;4. 课堂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水乡的印象;(2)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3)教师板书课题《周庄水韵》,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学生讲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周庄水乡;(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中的美景描写。

4. 小结与拓展(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3)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周庄水韵》,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美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如河流、古桥、房屋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水乡美景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河流和古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河流和古桥的特点和历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景观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河流的特点和流经的景点。

2. 介绍周庄古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河流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流经的景点,如富安桥、兴桥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古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如钥匙桥、矛盾桥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河流和古桥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章:周庄的房屋和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房屋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房屋的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介绍周庄建筑的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房屋的图片,了解其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房屋和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和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和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周庄的特色风景和水乡文化•学习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艺术的能力2. 教学内容•周庄的历史文化概述•周庄的水乡特色和风景介绍•周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的欣赏与学习•周庄画家的艺术创作欣赏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预习•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风景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步骤二:分类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周庄的特色和魅力•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步骤三:专题讲解•通过PPT或者教材介绍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特色风景和水乡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步骤四: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到周庄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和思考步骤五:艺术创作•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周庄的特色或者景点进行艺术创作•提供绘画、摄影、写作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方式•指导学生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4. 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周庄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和表现力二、反思周庄水韵作为一篇教学设计文档,着重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导入与预习、分类讨论、专题讲解、实地参观和艺术创作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体验周庄的文化魅力。

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了解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风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步骤方面,通过导入与预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环节做铺垫。

在分类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专题讲解环节,使用PPT或者教材进行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化。

在实地参观环节,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和观摩,加深对周庄的认识和理解。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周庄水韵》是一篇描绘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散文,通过作者对周庄的描绘,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江南水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散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2.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散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欣赏散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背景、人物、情节等。

3.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示例法:以优秀范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

3.4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展示周庄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水乡的印象,引出课文《周庄水韵》。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的背景、人物、情节等,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4 互动环节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5 练习与展示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5.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5.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周庄水韵》文本,及相关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6.2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对江南水乡有一定的了解。

6.3 教师准备备好课件,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第七章:教学环境7.1 教室环境7.2 心理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中描绘的周庄古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周庄水韵》的景物描写,感受周庄古镇的自然美和人文特色。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将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实际旅游体验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周庄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周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周庄水韵》,熟悉作品内容,准备相关的讨论问题和教学活动。

4.2 学生准备预习《周庄水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周庄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让学生分段朗读《周庄水韵》,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5.3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进行讨论,分享对周庄的感受和认识。

5.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实际旅游体验的关系。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周庄的作文,可以是游记、散文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时的情感投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对周庄的描写是否准确、生动,以及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6.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

它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睡莲,清丽可人。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一起去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下面是人教版《周庄水韵》的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欣赏、朗读初步体会周庄的水韵美。

2、能划出优美的句子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3、通过探究训练,学会用生动贴切地句子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朗读、寻找优美语句感受语言美。

2、学会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周庄、感受周庄的水韵美。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有同学到过周庄吗?
学生回答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

它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睡莲,清丽可人。

今天,我们一起跟
随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一起去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展示播放周庄视频资料(以“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后,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周庄。

(幻灯片出示)
(三)、细读课文部分选段
通过昨天的预习大家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主要通过写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以“水”突出周庄特色,以“韵”点化周庄灵气。

在作者笔下,第一次所见之景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所见之景犹如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那么,第三次呢?
请同学们听课文片段朗读后,并试着同样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第三次所见之景。

参考:可以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幻灯片出示)
(四)精读课文第五节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次所见之景,划出你认为能突出周庄美景的句子,读读并说说理由(幻灯片出示)
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贴切传神的词语等角度入手。

组织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评价。

小结: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将周庄之水描绘地柔情万般,韵味十足,这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正好相匹配。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另一个水世界“威尼斯”。

(五)拓宽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
看了这一组图片后,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一组周庄和威尼斯的图片)
参考:周庄:朴素清纯威尼斯:富丽堂皇
小结:这一节课,同学们和我在作者的带领下,通过观赏、朗读、寻找优美语句一起感受了周庄的美,其实像我们身边的美景比比皆是,只是需要我们一起去发现、去保护、去描绘。

相信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世界会应为我们人类的存在而更加精彩。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创建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吧。

(六)作业
1、写作训练
如果我去周庄,我会这样来描写它……
2、辩论题
如果你是当局者,你认为一座城市是发展经济重要还是保持古镇旧貌重要?
1师: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喻,请大家
细读课文,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
2抽学生回答。

3让学生指出三次游周庄的时间和天气,据此领略比喻的贴切之处。

作者第一次去周庄,时值“仲春”,又在雨中,景色虽美,印象却不深,所以用“水墨画”比喻,恰到好处;第二次游周庄是在雪后
的冬天,古老的小城与清新的白雪,色彩对比强烈,所以喻之为
“版画,”与前者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一为粗线条的勾勒,精
深细致的刻画;第三次游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
游节。

景色和情调与前两次又有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
者“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实际情况这一夜的景色,由岸
上写到河中,由光带写到花船,有章有法,意境幽美,衬以节日的
礼花,惊喜的欢呼,都渲染了周庄水乡欢乐的气氛,并且将小镇古
老悠远的历史和五彩缤纷的现实联系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