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声音色的调节解读
对人声音色的调节

对人声音色的调节摘自:/reports/?cp=info&id=746&ct=2来源:中华音响网浏览:253发布:2009-04-10无论人声、歌声,还是乐器的声音,它们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
也就是由声音的基音和一系列的泛音所构成。
这些泛音都是基音频率的位数,物理学叫分音,电声学叫谐波,音乐中叫泛音。
它对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些泛音的数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构成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
这条曲线就体再了音色的表现力。
例如,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27.5Hz,最高音频率是4186Hz,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它的高频可达10kHx~20kHz,一般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
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
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混厚;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圆润、自然、和谐;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强。
频谱曲线,就是将音色的各泛凌晨幅度的顶点在坐标上连接起来,这个包路线就是这个凌晨色的频谱曲线。
一个音色的频谱曲线各不相同,这和发声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发声的力度以及共振体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什么是最佳的音色呢?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强度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如图2所示。
那么,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哪个音色的低、中、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为均衡,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为尚佳。
在对人声的美化、修饰上,可以通过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频率处理,来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
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分为的4个频段,根据德车柏林音乐研究所资料介绍,它们是:HF:6-16 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MID HF:600Hz~6 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 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人声频率范围与调音要领

人声频率范围与调音要领人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声音形式,它可以传达情感、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
而在音乐、语音录音等领域中,理解和掌握人声的频率范围以及调音要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人声的频率范围,并提供一些调音的关键要领。
一、人声的频率范围人声是由声带震动和共鸣腔体产生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共鸣腔体大小和形状,因此人声频率范围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人声频率范围在85Hz到255Hz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用来识别男性、女性和儿童的音调。
男性的人声频率范围通常在85Hz到180Hz之间。
男高音的音域更广,而男低音的音域更窄。
女性的人声频率范围通常在165Hz到255Hz之间。
女高音的音域较广,而女低音的音域较窄。
儿童的人声频率范围则更宽,可以超过成年人的范围。
二、调音要领1.姿势和呼吸控制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控制是调音的关键要领之一、站直或坐直,保持放松的肩膀和背部,以便肺部能够获得充足的空气。
用腹部而不是胸部呼吸,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呼吸和声音的稳定性。
2.声带的发声与调整声带是产生声音的核心。
通过放松喉咙和喉咙肌肉,可以防止声带受到过度张力和损伤。
练习声带加入和转化可以帮助你在音域转换时更加平滑地进行。
3.音量和共鸣的调整音量控制是调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保持平稳的音量,可以通过放松下颚和喉咙来实现。
同时,了解共鸣空间的概念,可以帮助你调整声音的质感和感觉。
共鸣空间通常是嘴巴和鼻子,可以通过调整舌头和嘴唇的位置来改变。
4.发音清晰与字音的处理清晰的发音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
练习舌头和嘴唇的灵活性,尤其是音调转换时,可以帮助你发出清晰的音量。
同时,处理好字音的过程以及注重音节和音韵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5.运用情感与表达人声的魅力和吸引力之一是它能够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
在调音过程中,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通过运用正确的表情,引导听众进入正确的情感氛围。
总结: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调音要领对于音乐、语音录音等领域的从业者非常重要。
人声的调音技巧

人声的调音技巧要使人声的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但提升量不易过强。
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尖噪刺耳。
提升某一频段后,还要考虑对其它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晰度和丰满度。
1.对主持人的调音这实际是语言扩声的调音,要求其语音特性必须清晰流畅,富于表情。
他(她)可以影响观众情绪,因此要把音色调好。
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声调。
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具体处理手段:①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左右;最大可衰减到10dB。
②对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
③对于HF:6kHz以上衰减3~6dB;250Hz~2kHz是语音的重要频段。
④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器,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和亲切感。
2. 对普通人的调音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遣。
他们多为自己演唱。
其中有的人没有受到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
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音。
为消除以上现象可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①在100Hz以下要切除。
②在500~800Hz以上要衰减。
③同时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
④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强声音的响度。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3.对专业歌手的调音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气息、吐字、共鸣等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且,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调音要求:①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风格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②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
③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音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协调一致。
④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
⑤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小失真、大动态。
如何调节人声音色

如何调节人声音色
1.了解和掌握声音的知识和技能
任何一场演出都必须具备合适的声音,无论是在演唱还是演奏,了解声音的知识和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声音的质量和音乐的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者的声音技能。
特别是当演唱特定的声乐歌曲时,必须掌握正确的声音技巧和知识,才能准确传达歌曲情感。
因此,想要调节人声音色,必须先了解和掌握声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比如处理合适的和弦、伴奏、节奏以及音色等等。
2.正确使用唱腔
为了调节人声音色,必须正确理解和使用唱腔。
唱腔不仅是歌曲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演唱者在演唱时表达出情感的主要方式,因此,歌手必须非常熟练地把握唱腔,以求达到调节人声音色的效果。
此外,歌手也要将和声、伴奏和节奏运用在唱腔上,才能更加准确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
3.正确使用呼吸技巧
正确使用呼吸技巧也是调节人声音色的重要方法。
呼吸技巧是演唱者演唱时表达出情感的重要方法,因此,歌手必须学会正确使用呼吸技巧,才能达到正确控制声音技巧的效果。
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方式及技巧

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方式及技巧民族声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色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以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情感表达。
因此,音色调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方式、技巧两个方面探讨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相关内容。
一、音色调控的方式1. 体位调整:民族声乐需要有较为饱满的气息和均衡的共鸣,体位调整是保证这一点的基础。
要使全身肌肉放松,大小肋间肌肉张力适宜,夹腿靠背与地面角度达到舒适状态。
同时,调整喉部、颈部、肩部等肌肉的紧张程度,使气息畅通,声音自然流畅。
2. 声腔调整:声腔的大小、形态、共鸣等因素对音色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音色调控中尤其重要。
通过练习开合喉门、降低喉位、提高咽喉共鸣等方法来调整声腔,使声音更具表现力。
3. 调节发声力度:声音的强度直接影响音色的高低、明暗和强度的变化。
民族声乐要求声音有着较为自然、柔和的特性,在调节发声力度时,要注意不让音色虚弱鼻哭,也不要过于夸张、哭喊。
1. 发声部位转移法:经常进行人声共鸣训练和音色辨别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发声部位转移的技巧。
通过将声音发出的区域从低部向高部移动或者从高部向低部移动,可以有效地调节音色,使其更加准确。
2. 调节共鸣:轻轻拍打腰腹部、抬起肛门等可以使身体的共鸣发生变化,调节共鸣是达到更加自然、柔和的音色的有效方法。
3. 颤音练习:颤音是一种实用的技巧,它可以调整喉咙和身体适当运动来达到音色调控的效果。
在颤音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声音的幅度,使其不会过于强烈或者虚弱,从而达到更加和谐的音色。
总体来说,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摸索。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式和技巧能够对群众音乐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更好地推广发扬民族声乐文化。
对人声音色的调节解读

对人声音色的调节调音技巧无论人声、歌声,还是乐器的声音,它们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
也就是由声音的基音和一系列的泛音所构成。
这些泛音都是基音频率的位数,物理学叫分音,电声学叫谐波,音乐中叫泛音。
它对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些泛音的数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构成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
这条曲线就体再了音色的表现力。
例如,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27.5Hz,最高音频率是4186Hz,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它的高频可达10kHx~20kHz,一般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
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
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混厚;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圆润、自然、和谐;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强。
频谱曲线,就是将音色的各泛凌晨幅度的顶点在坐标上连接起来,这个包路线就是这个凌晨色的频谱曲线。
一个音色的频谱曲线各不相同,这和发声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发声的力度以及共振体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什么是最佳的音色呢?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强度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如图2所示。
那么,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哪个音色的低、中、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为均衡,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为尚佳。
在对人声的美化、修饰上,可以通过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频率处理,来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
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分为的4个频段,根据德车柏林音乐研究所资料介绍,它们是:HF:6-16 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MID HF:600Hz~6 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 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弱,其音色就变得色彩、韵味、个性的失落;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强,音色就会变得尖噪、嘶哑、刺耳。
人声EQ调整相关频段知识

人声EQ调整相关频段知识注意啦,录制人声请尽可能在混音前,确保人声干净1.超低频通常,你可以过滤掉人声最低的频段。
在录音时,可以打开话筒上的低切滤波器,切除低频的隆隆声。
通常,可以设置在75Hz附近。
混音时,可以滤掉更多。
当然,这要根据歌手的声音来定,但我通常是80Hz。
这里需要严肃的监听,因为你不想削减歌手的声音特征,特别是拥有优秀低音的歌手。
2.厚度:150Hz要把人声做得厚重和饱满,我会在150 Hz附近进行探索。
有些歌手声音很单薄,鼻音重,你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做一些提升,让人声更有力。
3.发闷:4-500 Hz如果你的人声缺少辨析度,听起来很闷,可以在这个区域里扫动一下,最高甚至可以到800Hz。
记住,切除时,你需要有很小的Q值,因为你是在尝试修复录音,切得太宽,会打破声音的自然。
4.鼻音:1KHz如果人声听起来很冰冷,那么你可以切除1 kHz附近的区域。
这个区域的内容会让声音变得糟糕,听起来很冰冷,所以,请谨慎地处理。
5.靠前:5 kHz如果歌手的声音不能在混音中凸显,那么你可以提升5kHz附近的频段。
这样做会让轨道更加靠前,给歌手的声音更多存在感。
6.齿音:7 kHz有些人的齿音会比较多。
“S”的声音会比其他辅音更有能量。
如果歌手的“S”音太多,你可以尝试在7 kHz附近做一些削减。
这样会让“S”不再明显。
如果可能,可以插入一个de-esser或只针对“S”区域的压缩器。
男声的齿音主要在3-7k Hz附近,女声的齿音通常在5-9k Hz附近,所以,你可以多做实验,找找烦人的“S”声。
二、人声EQ调整常用方法技巧1.去除不需要的频率:低切(让录制的声音更加干净)高切(使歌曲整体声音达到平衡)2.调整EQ改变声音的位置和温暖感(音色):通过衰减一些高频可以让声音获得些距离感,这样可以让整首乐曲更加富有层次感。
试着突出中频可以让你的声音更加靠前并且富有温暖感,当然并不要做过多低频段的衰减,这样会使声音变的单薄无力。
教你如何调节人声音色的调试技巧

教你如何调节人声音色的调试技巧
调节人声音色是音频录制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可以使人声更加清晰、自然,并丰富人声音色。
下面是一些调试技巧,帮助你实现此目的。
1.选择合适的麦克风:
麦克风是人声录制的第一步,选择适合的麦克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声音质。
如果要录制细腻柔和的声音,可以选择一个质量较好的大模拟麦克风;如果要录制饱满有力的声音,可以选择动圈麦克风。
另外,要注意麦克风的定位和方向,使其在录制时能够最有效地捕捉人声。
2.控制录音环境:
录音环境对人声音质的影响很大,要尽量减少噪音和混响。
可以在录音室内使用吸音材料,例如海绵板、吸声棉等来减少混响。
同时,关闭室内的电器设备,避免电子噪音的干扰。
在录制人声前要确保环境安静,以提高录音质量。
3.清晰的发音与饱满的声音:
在录制时,要注意发音清晰,避免模糊、含混不清的发音。
同时,尽量使声音饱满而有力,通过控制发声的强度和音调来实现。
可以通过合适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控制来改变声音的饱满程度。
4.使用麦克风预处理技术:
5.软件后期处理:
6.注意人声的动态范围:
人声具有相对较大的动态范围,包括说话的强弱以及一些音节的峰值。
在调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人声的音量,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音量,使其
在播放时更加平稳。
7.借助VST插件:
在后期处理中,可以使用一些VST插件来丰富人声音色。
例如,可以
使用合唱效果器来增加声音的延伸和厚度;可以使用失真效果器来增加音
色的变化,使其更具个性;同时,还可以使用均衡器和压缩器等来调整音
色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声音色的调节调音技巧无论人声、歌声,还是乐器的声音,它们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
也就是由声音的基音和一系列的泛音所构成。
这些泛音都是基音频率的位数,物理学叫分音,电声学叫谐波,音乐中叫泛音。
它对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些泛音的数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构成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
这条曲线就体再了音色的表现力。
例如,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27.5Hz,最高音频率是4186Hz,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它的高频可达10kHx~20kHz,一般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
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
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混厚;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圆润、自然、和谐;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强。
频谱曲线,就是将音色的各泛凌晨幅度的顶点在坐标上连接起来,这个包路线就是这个凌晨色的频谱曲线。
一个音色的频谱曲线各不相同,这和发声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发声的力度以及共振体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什么是最佳的音色呢?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强度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如图2所示。
那么,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哪个音色的低、中、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为均衡,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为尚佳。
在对人声的美化、修饰上,可以通过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频率处理,来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
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分为的4个频段,根据德车柏林音乐研究所资料介绍,它们是:HF:6-16 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MID HF:600Hz~6 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 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弱,其音色就变得色彩、韵味、个性的失落;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强,音色就会变得尖噪、嘶哑、刺耳。
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就变得暗淡、朦胧;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强,其音色就会变得呆板。
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会变得空虚、无力、软绵绵的;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生硬、失去活力。
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将会变得单薄、苍白;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浑浊不清。
四频段的音色特性如附表所示。
四段均衡器的频率特性附表:频段\感觉\状态人耳的听觉感受过低丰满过高6-20kHz 韵味失落色彩鲜明富于表现力尖噪、嘶哑刺耳600Hz-6kHz 暗淡、朦胧明亮、清晰呆板200-600Hz 空虚无力圆润有力生硬20-200Hz 苍白单溥丰满、混厚深沉浑浊不清要使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使歌声有音响美,听众听起来悦耳动听,提升量不易过强。
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声音尖噪刺耳。
提升某一频段后,还工考虑对其他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晰度和丰满度。
下面介绍几种曲型人声的调音手法。
1 对主持人的调音主持人多为小姐,其语音特性是清晰流畅,富于表情。
她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因此要把她的音色调好。
低语调型:轻声细语、感情细腻,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型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的声调。
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具体处理手段:(1)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左右,最大可衰减到10dB。
(2)对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
250Hz-2kHz是语言的重要频段。
(3)对HF:6KHz以上频段衰减3-6dB,以减小高频噪声。
(4)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处理器进行混响(REV)和回声(ECHO)处理,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和亲切感。
2 对普通人的调音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他们多为自己演唱。
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
为消除以上现象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
(1)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2)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3)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4)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加声音的响度。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3 对专业歌手的调音歌厅里常有专业歌手,被朋友邀请到歌厅里做客,有时唱上两曲为朋友和客人们助兴。
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叹息、吐字、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调音要求:(1)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网络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2)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3)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直辖市一致;(4)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5)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响、小失真、大动态。
演员站在歌坛上,利用歌坛声场,使其音色既有电声,也有自然声。
所以,要求歌坛具有良好的声学特性。
女声:女声在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嘶声);在7-10KHz衰减了3dB,可以消除S音。
男声: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频率低一个倍频,在100Hz衰减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对歌声音色的调节歌曲的演唱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演唱技巧,所以也就要求音响效果把不同风格的各种类型的演唱都完美地表现出来。
美声歌曲是体现音色优美;民族歌曲是体现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通俗歌曲是体现深沉的情感;而摇滚歌曲则是体现强劲的激情。
由于歌曲的风格有所不同,其音响处理的要求也就不同。
话筒的选择1、美声歌曲演唱话筒的选择演唱美声歌曲时应该选用频率响应范围很宽的电容式话筒,安装在高话架上,进行远距离的拾音。
在艺术舞台上演唱,话筒与口型的距离一般在20-60cm之间。
在大奖赛演唱中,话筒与口型的距离一般为60-80cm.其高度在人脸与口型以上,这样可以将脸露出画面。
这种远距离拾音有一定的混响反射声进入话筒,使音色变得混厚、自然、有弹性和空间感。
之所以选用电容式话筒拾音,是因为电容式话筒的频率响应范围宽,神经质高频上限可达18-20kHz。
因为美声发声方法音色优美,它的泛音数量多,高频泛音频率很高,高音乐音的高频泛音可达10-20kHz。
所以,需要用电容式话筒进行拾音。
因为这种话筒可以将歌声中所有的高频泛音的成分全部拾入话筒,并转换成音频信号。
由于电容式话筒的灵敏度比较高,所以不可以用手持方式使用话筒。
如果话筒离口型太近,会造成话筒过荷失真现象。
有些音响素质不高或缺乏音响知识的歌手常常不理解这个道理,一味追求口型离话筒过近,因而造成响度虽然很大,但失真度也变大,使凌晨色变得很差。
具有的话筒型号可选择CRI-3型、CRI-5型和CRI-73型等。
2、民族歌曲演唱话筒的选择民族歌曲的范围比较大,有些歌曲近似于美声风格,也有些歌曲近似于通俗歌曲的风格,所以其话筒的选择也各有所不同。
在艺术舞台上演了民族歌曲时,也应选用电容式话筒进行拾音。
但是,口型与话筒的距离要比美声歌曲演唱近一些,一般为20-400cm,且略低于口型位置。
在歌舞厅演唱时可使用手持式动圈式话筒进行演唱。
3、通俗歌曲演唱话筒的选择演唱通俗歌曲时应选用手持近讲动圈式低灵敏度话筒,因为通俗歌曲是以深沉的情感为主要特点,所以应采用近讲、近距离拾音方式。
这样就缩短了歌声音源与听音者的距离。
从聆听心理学角度上讲,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用话筒与口型很近的拾音方法拾取的是完全的真达声,虽然感情亲近了,但是音色却变得很干涩,这就必须进行混响(REV)或者是回声(EVHO)的加工处理。
处理以后才会使音色变得丰满、混厚;否则,音色显得干瘪、单调、乏味。
所以,演唱通俗歌曲的人声必须要经过混响或者回效果处理,才会使歌声变得悠扬、深沉、混厚、感人。
具体的话筒型号可选择森海塞尔e835(S)、e845、e855、SHUER SM-58型。
德国拜亚动力和美国EV也是不错的品牌,有相应的型号可供选择,还可选择AKG D-95型、AKG D-330型、EV N/D-357型、EV N/D857型,以及日本三角牌AT-818型等。
几种典型演唱的调节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演唱,在调音台上的四频段均衡器中对其音色进行频率修饰和处理方法:1、对男歌手的音色频率调节男声基音频率在64-523Hz左右,泛音可扩展到7-9KHz。
要求男歌手的声音要坚实,音色要有力度,但又不至于造成模糊不清。
因此,对男歌手音色频率调节要求在4个频率段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
根据男声的泛音结构,依频谱曲线为据,对男歌手在4个频率段进行加工处理的手法是:(1)对64-100Hz做小的提升,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一些浑厚感,也是男低音的音域;(2)在250-330Hz做大的提升,因为男声基音的主要频率在这个区域,提升此频段可增加基音的力度;(3)对1KHz左右频段做小的提升,这样可保证泛音的频率表现,增加凌晨色的明亮度,这个频段可延续至3-8KHz;图2图12、对女歌手的音色频率调节女声基音频率在160Hz-1.2KHz左右,泛音可扩展到9-10KHz。
因此,要使女声得到最佳音色表现,应在4个频率上进行处理,如图2所示。
女声音色表现为圆润、清晰、明亮。
女声歌手的4个频率加工处理的手法是:(1)160Hz以上,频率低于女声音域,做不提升处理;(2)250-523Hz音区是女声主要音域,做不提升处理;(3)对1-3KHz频段进行提升,其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结构的泛音表现出良好的频率导通特性,使音色更加完美,同时可增加音色的明亮度。
(4)10KHz以上频率给予小的提升,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的色彩有足够的表现力,可对音色微小,细腻的部分加以表现。
3、对鼻音严重的音色处理鼻音产生的原因有2个:一是生理上的原因,生理机体有缺陷;二是发声方法或者训练方法不正确,而造成鼻间共鸣过强。
图3改善鼻音严重和方法应在四频段均衡器上进行频率处理,如图3所示。
(1)对64-100Hz频段进行大的衰减,以消除鼻音严重频带;图4(2)对100-100Hz进行衰减,以消除鼻音哼声;(3)250-330Hz频段略做提升,以增加语音的力度;(4)3.3kHz左右频段做较大的提升,以增加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5)对10kHz频段做小的提升,为的是加强高频泛音的频带表现。
对音色和处理应切掉低音频率,这样就相应地增加了音色的清晰度。
如果在3KHz频段做较大的提升,也可明显地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
4、对业余歌手音域较窄的音色处理有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女歌手,其音色在高音区域范围很窄,声音单薄、刺耳,音色缺乏深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