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无垃圾整治情况自评报告
【xxx乡全域旅游无垃圾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全域旅游自查报告

【xxx乡全域旅游无垃圾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全域旅游自查报告**乡开展全域旅游无垃圾工作开展情况一、基本情况**乡位于**县西部山区,东接王台镇、南濒黄河与炳灵峡水库、西连川城镇、北邻红泉镇,距县城46公里。
全乡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下辖6村66社1607户8057人,是以汉、回、**、土等多民族杂居的聚居乡。
全乡总耕地面积3.23万亩,人均耕地4.01亩。
全乡海拔2415米,年降水量220㎜,属典型的西部干旱贫困山区。
现有基层党支部7个,党员216名。
今年以来,**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全域无垃圾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议精神,推动全乡全域无垃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乡党委、乡政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结合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深入开展全乡全域无垃圾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创建干净、整洁、绿化、美化的宜居乡村。
(一)狠抓政府主导,加强组织领导。
我乡按照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为目标,先后召开乡党委扩大会议、乡村两级干部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全乡全域无垃圾工作。
成立了全乡全域无垃圾领导小组。
确定专人全面负责乡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同时,乡上为顺利推进全乡全乡全域无垃圾工作,通过制定《XXX全域无垃圾奖惩办法》和《XXX全域无垃圾工作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细化、量化发放到各村及各乡属单位。
明确责任分工,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村、到人,形成了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全乡全域无垃圾网络,保证了环境综合治理的扎实有效开展。
同时,乡政府与各村、各乡属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靠实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
全域无垃圾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自全域无垃圾行动开展以来,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号召,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以下是我对全域无垃圾个人工作的总结。
二、工作内容1. 学习宣传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国家环保政策、全域无垃圾行动相关文件,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同时,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向亲朋好友、社区居民宣传全域无垃圾行动的意义,引导大家共同参与。
2. 环保志愿活动我积极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如河道清理、社区绿化、垃圾分类等。
在活动中,我亲身感受到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技能。
3. 家庭环保实践我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倡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4. 监督举报我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工作成效1. 提高自身环保意识通过参与全域无垃圾行动,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2. 带动身边的人我的环保行为影响到了身边的人,大家纷纷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
3. 改善居住环境通过参与环保活动,我所在社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4. 提高社会环保意识通过宣传和实践活动,提高了周围人对全域无垃圾行动的认识,使更多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在全域无垃圾行动中,我发现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行动的参与度不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环保的热情。
(3)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
五、总结通过参与全域无垃圾行动,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改善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目标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我市于2023年启动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
本次治理工作旨在全面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在减少垃圾生成、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工作进展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中,我市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对接和衔接。
制定了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资源化利用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2.宣传教育工作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片、张贴宣传海报、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3.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加大了对垃圾分类设施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的投入。
新建了一批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分类收集站,并配备了相关设备和器具;同时,加强了垃圾焚烧、填埋等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了资源化利用率。
4.示范区建设结合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我市选择了若干个示范区,进行试点工作。
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总结成功做法,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成效与问题1.成效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中,我市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首先,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大幅提高,垃圾分类行动得到积极响应;其次,垃圾分类设施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进展顺利,设施覆盖率大幅提高;再次,示范区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问题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市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还不够高,垃圾分类行动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次,部分地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滞后,设施覆盖面还不够广;再次,垃圾焚烧和填埋等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还存在一些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力度。
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背景2023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23年我国启动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垃圾的全程分类、全程可回收利用和全程无害化处理。
具体目标如下:1.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制度,使居民养成分类投放习惯;2. 建设高效且安全的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3. 提高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三、工作进展1. 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在2023年,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垃圾分类制度。
各地政府通过宣传教育、资料发放等形式积极推动居民养成分类投放习惯。
同时,针对居民的疑问和困惑,设立了垃圾分类咨询热线和官方网站,提供及时的咨询和解答服务。
2.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了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各地加大了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
建设了一批高效且安全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生物处理厂、填埋场等。
同时,加强了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科技创新在垃圾处理领域,科技创新是关键。
2023年,我国加大了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实现了垃圾的高效分离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加强了对垃圾处理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了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
四、工作成效经过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推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垃圾分类意识提高: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居民在投放垃圾时能够自觉进行分类,提高了垃圾的利用率。
2. 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建设了一批高效且安全的垃圾处理设施,使垃圾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垃圾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使垃圾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全域无垃圾整治情况自评报告

全域无垃圾整治情况自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通过“乡村”两级会议、入户宣讲、张贴标语以及组织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及厕所革命的好处。
其中组织宣传群众场次8次,宣传群众人次9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60份,大力动员号召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落实“门前三包”,主动出工出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对村庄、河道、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以制度落实职责,做到高层次、全方位统筹推进机制。
二是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20xx年我乡新建卫生户厕138座,其中村122座,村11座,村5座;新建卫生公厕3座,分别位于村、村和村,其中村为整村推进改厕行政村;整改2018年“问题厕所”15座。
在修建过程中,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片蹲点,统筹协调推进,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全程参与,紧盯化粪罐填埋、防冻防臭厕具安装、厕屋修建等关键环节,严把施工关、质量关,保障厕所高质量建成。
针对农户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138座农户新建水厕通过埋设三格式化粪罐、清水罐,安装自吸式水泵提水,解决了农户厕所用水和冬季防冻问题;对15户“问题厕所”进行了实地勘察,“一户一策”信息摸底和登记,查清问题原因为“越冬无法正常使用,抗冻性差”,然后用加装清水储水罐,小电井直冲的整改模式进行了整改,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并对15户“问题厕所”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档案整理,形成“一户一档”,并由县农业农村局进行了验收。
三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建成垃圾集中收集池27个,配备电动环卫垃圾清运车13辆,污水吸污车1辆和牵引式扫路机4个、购置配套专用分类式垃圾箱260个,雇佣专人定时定点清理转运各村垃圾,解决了全乡“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所需配套人员及设备。
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XX市环保局的代表,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2023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积压、垃圾填埋场已经到达容量极限,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23年制定并启动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我们制定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目标是: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城市居民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素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城市。
三、工作内容1. 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分类是实现全域无垃圾的基础和核心。
我们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出一系列激励政策,提供分类垃圾桶,推行居民自行分类等措施,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
通过多年努力,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普及,垃圾分类的比例明显提高。
2. 垃圾减量措施在垃圾减量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在居民生活中推行“绿色餐厅”计划,鼓励餐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导消费者自带餐具。
另一方面,我们加大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减量管理力度,推广“五减”(减纸、减塑料、减玻璃、减金属、减食物浪费)工作,通过减少用纸、用塑料、用玻璃、用金属和减少食物浪费等手段,有效降低了垃圾的产生量。
3. 垃圾资源化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垃圾减量和无垃圾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2023年加大了对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垃圾处理厂,并采用了先进的分选、回收、利用技术,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处理和利用,大大减少了垃圾的填埋量。
4. 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我们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引进了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大了对垃圾填埋场的监管力度。
通过将垃圾进行焚烧、厌氧发酵等处理方式,有效降低了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工作成果经过全市广大环保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1. 垃圾分类意识普及率大幅提高通过多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我们的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普及率大幅提高,达到90%以上。
2024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4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市环境保护局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2024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
全域无垃圾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建设美丽城市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地推行垃圾分类是实现全域无垃圾的基础和前提。
为此,我们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地推行。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宣传片、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其次,我们完善垃圾分类的技术手段,建立了垃圾分类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垃圾分类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我们建立了健全的垃圾分类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进行奖励,激发了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垃圾处理设施是实现全域无垃圾的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注重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建了若干个垃圾处理中心和垃圾转运站,提高了垃圾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运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营。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垃圾转运车辆的管控,加强了垃圾收集和运输的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程无污染。
三、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全域无垃圾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通过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示范项目,推动了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水平和效益。
北沟中小全域无垃圾自查小结

北沟中心小学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自查小结
开学以来,我们按照学区安排,校内外环境卫生状况做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盘点如下:
一、发现问题
1.校园内外杂草丛生,落叶枯枝满地。
校舍门前、院落四周、操场、走道厕所、墙根林间随处可见赃物满地。
2.教室、宿舍踏步台、窗台上鸟粪堆积,玻璃泥尘厚封,门窗脏污斑驳。
3.屋檐下马蜂窝扎堆,马蜂乱飞。
4.排水道堵塞,淤泥塑料袋恣肆。
二、清除垃圾
1.8月23日学校班子成员进行了校园安全、卫生排查,传达了学区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开学报到和清除垃圾、整理校容校貌工作。
当日晚由总务处牵头,对盘结在教室、宿舍屋檐下的5处马蜂窝进行了彻底清楚。
2.8月24日清晨,学校校长率先垂范,带领在校教师,扫除了校园走道、院落垃圾,铲除了水道阻滞物,平整了校园。
下午,学生报到后,学校班子成员分工包干,督促各班对院落墙根杂草进行了初步清理。
当晚,学校安排教师张贴了喷绘宣传版面,油漆了大门及门外文化墙。
8月25日,学
校安排了卫生大扫除,擦洗了门窗玻璃,整理了各功能室卫生,清洗了课桌凳。
3.8月24日开始,学校请了维修人员,对门外硬化路衔接漏缝、断裂多处进行维修。
对学校走道脱落砖进行修正重铺,垫土平整。
三、制定方案
学校从一开学结合传达学区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就安排
制定“北沟中心小学全域无垃圾创建实施方案”,从目标任务、区域划分、清扫行动、管理考核、领导机制、工作要求等方面全面考虑,务必使方案切合实际,能够指导创建活动。
二〇一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通过“乡村”两级会议、入户宣讲、张贴标语以及组织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及厕所革命的好处。
其中组织宣传群众场次8次,宣传群众人次9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60份,大力动员号召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落实“门前三包”,主动出工出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对村庄、河道、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以制度落实职责,做到高层次、全方位统筹推进机制。
二是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2019年我乡新建卫生户厕138座,其中村122座,村11座,村5座;新建卫生公厕3座,分别位于村、村和村,其中村为整村推进改厕行政村;整改2018年“问题厕所”15座。
在修建过程中,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片蹲点,统筹协调推进,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全程参与,紧盯化粪罐填埋、防冻防臭厕具安装、厕屋修建等关键环节,严把施工关、质量关,保障厕所高质量建成。
针对农户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138座农户新建水厕通过埋设三格式化粪罐、清水罐,安装自吸式水泵提水,解决了农户厕所用水和冬季防冻问题;对15户“问题厕所”进行了实地勘察,“一户一策”信息摸底和登记,查清问题原因为“越冬无法正常使用,抗冻性差”,然后用加装清水储水罐,小电井直冲的整改模式进行了整改,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并对15户“问题厕所”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档案整理,形成“一户一档”,并由县农业农村局进行了验收。
三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建成垃圾集中收集池27个,配备电动环卫垃圾清运车13辆,污水吸污车1辆和牵引式扫路机4个、购置配套专用分类式垃圾箱260个,雇佣专人定时定点清理转运各村垃圾,解决了全乡“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所需配套人员及设备。
选聘101个公益性岗位成立保洁员队伍,分路段拉网式定点清扫区域卫生,与农户签订房前屋后卫生“三包”责任书300余份,制定环境卫生红黑榜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整治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是开展农村风貌革命。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3处,配套建设村委会、文化广场、供排水、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硬化村组道路及主巷道9公里、
架设路灯27盏、铺设步道砖硬化美化村组巷道19700平方米。
深入开展拆零拆违工作,全面完成村、村、村、村4个整村搬迁村880户腾退复垦工作,拆除违规建筑7座、闲置单位建筑6处、破旧房屋124栋、闲置废旧日光温室14座。
同时,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抓好违建拆除后闲散地、重点村组、通道绿化,科学选择树种,提高绿化质量,切实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则绿、成倍增绿。
在十条路沿线、村、村、村、村等5个绿化点绿化面积422亩,种植金叶榆、大柏榆、旱柳、青杨等花灌木13456株,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聘用生态护林员61人,开展苗木管护。
五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专项行动,加大回收利用力度,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我乡通过“乡村”两级会议、入户宣讲、标语宣传以及组织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及厕所革命的好处,在群众中营造了“清洁家园、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二是成立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进一步抓好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是建立考评机制。
我乡制定《乡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检查考评办法》对各村环境进行考核,进一步提升我乡环境卫生保洁水平,实现各村垃圾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处理等一条龙,保洁员队伍管理一体化。
四是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专项行动,加大回收利用力度,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群众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存在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的现象。
二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够合理。
三是垃圾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环保宣传。
群众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介,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着力细小,贴近群众,让农村群众天天听“整治”、日日见“整治”,耳濡目染地在整治过程中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是加快补齐短板。
我们将认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举措,统筹做好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农村改厕、拆违拆临、辖区绿化等工作,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增加专项资金投入。
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